感觉很多时候失败不是某一个方面造成的,而是综合因素造成的,包括运气,人的性格,当时环境等等。记得当年大专的时候喜欢php(但没有去培训,当时培训刚火吧),
专升本毕业后刚好php慢慢不流行了,然而我还是喜欢,web前端当时非常流行,网上朋友很多都建议我学,我去学了,但是web前端我是很不喜欢的,当时对ui设计也很有感觉,但是别人都说不好找工作所以也没学,以造成虽然我培训时候班里前几名但是因为反感最后毕业也没怎么找工作导致最后的失败,所以说如果当时大专毕业就去学php不去专升本会不会好点?但是对于当时自己的环境亲戚的孩子大部分都是本科几套房的,如果自己不专升本(刚好大专实力还不错)感觉就很亏,所以升本之后喜欢的php淘汰了,流行的web前端我不喜欢,ui设计说要画画我也怕,这也可以说是运气不好?或者环境不适合当时的我?或者是当时性格原因没坚持自己喜欢的?如果是用我现在有的经历和认知去做当时选择我现在选择web前端也能学好,问题是当年我还没有现在的认知和经历啊(现在我去学编程肯定会以目的的形式去学,只要能完成我想做的东西或者能达到我的目的就行,但是当时却是以理想兴趣的形式去学,刚好当时又不喜欢web前端,但是又流行,学php又怕不好找工作,在各种矛盾中让我更迷茫,这几种想法的碰撞,但是如果以目的的形式去学就没有这些矛盾,因为能做出我想要的东西就行,我不在乎什么
编程语言,我不会去执着于某个语言,这样更灵活)。不知道是否是因为强迫症,我对某样东西一旦喜欢就会执着,就像喜欢php,当然开始也不是喜欢的,但是当时大专php很火各种分析和环境下我就喜欢了,专升本之后环境变了,但是我的喜欢还停留在以前,这种执着非常不好,因为你喜欢的东西淘汰了怎么办?走不出来,而且这样东西还是要赚钱吃饭的家伙啊(记得当初看视频老师说要多做多练,还有网上说的编程语言只是工具,我听了老师的多做多练确实很好,但是网上说的编程语言是工具我却没听(所以这也和自己的性格和爱好有关,觉得适合自己就听,不喜欢的就不听,虽然是对的,如果当初把编程语言看出是工具也不会如此执着了),我把语言看得太重,就像朋友?就像以前看四驱兄弟一样把玩具看出是朋友伙伴?以前我也把电脑什么的都看出是自己伙伴,反正是有感情的了,而编程语言也是,但是这样不好的是淘汰了怎么办?你玩具淘汰了,电脑淘汰了不影响你赚钱吃饭,你还可以一样用或者保存,但是编程语言不一样,淘汰让你更难找工作,这不一样啊,当然不是说不能喜欢,但是喜欢的东西要可以随时放弃啊,淘汰不好找工作你又不放弃如何是好?玩具电脑其他的还好说,赚钱吃饭很重要啊,所以现在我也不会太会去特别喜欢某个编程语言,只要能完成我想要的东西的用什么语言都行)。这让我感觉真的有时候很难从错误的经验中吸取教训,有时候第二次类似的经历还会再犯错,比如小学也是,觉得要选择读书还是打球(运动),选择运动就不怎么喜欢读书,喜欢读书就不打球专门看书,但是到了初中发现打球和看书又没冲突,为何如此执着?我后来也发现了,所以这个php也是类似的,你学web前端也可以看自己喜欢的php啊,php现在随便买本书来都能看懂(当然是以现在的水平,当时还没有这个认知,虽然当时的实力也是够的),有冲突吗?而我还是如此执着觉得学这个主要就不能学另一个太多当作主要的。而且有时候不喜欢选择最好的,也不喜欢买很贵的,因为用的时候怕不舍得,限制自己,就像php和java选择我选择php,我觉得php更接地气,更随意,我会更轻松。但是把php当最最喜欢的同时不也在限制自己么?我因此后悔了很多年都没走出来,想各种理由让我觉得编程不好,让我放弃,可惜我还是放弃不了,虽然年龄也大了,前面有段时间也觉得这样不好就让自己觉得前面的算是失败了,总要有个结果,就承认失败了,发现好受些,但还是不行,现在想想编程是非常好的职业,也是非常好的,但是我一般不舍得选择最好的,所以我放弃了,选择其他行业了,这样想或许会不会走出来,不纠结了呢?去体会其他平淡更接地气的行业吧,或许it行业很高大上,很好,赚钱也很快,但是不适合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