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丑的本质是什么?
小丑作为“人”的经历,都是他之后的行动的注解。他对世界的荒谬与命运的离奇感到无法理解,于是他用自己的方式提出质疑:“蝙蝠侠,戈登局长,回答我,什么是正义?”只不过,他发问的方式是无所顾忌的。
小丑不是天降的灾厄,而是在人群中诞生的质疑。
为什么我们喜欢小丑
可以这么说:在戏剧上,小丑是所有喜剧的悲情内核的集大成者,与解构者。
陈佩斯也多次在公开课中讲到,“喜剧的内核是悲剧。”这个理论说明,人之所以看到喜剧觉得“好笑”、“可乐”,实质上是影片以低姿态和观众间产生了感情的势差。
对于观众来讲,他们具有上帝视角;而对于剧中人而言,却往往面对这误解、惊惶等等实在说不上美妙的东西。正因如此,喜剧大师卓别林才能让自己的电影在主角的困顿中引人发笑,笑过之后产生思考,韵味悠长。而小丑,正是低姿态者中姿态最低的。
而鲁迅说,“悲剧就是把美好的东西打碎给人看”。那么小丑的种种诞生经历显然是悲剧性的:追求的未来被否定,珍视的现在被摧毁,支撑的过往被撕烂——并露出真相。
所以小丑疯了,或者说悟了。于是他反其道而行之,成为了超越这个体系的人,从任人摆布的小丑,变成了自编自导自演一场黑色幽默的“小丑”。在这个过程中,矛盾与冲突被不断制造,剧场就是哥谭市。小丑的一切行为,天然带有戏剧的张力。
而作为一名角色,小丑也足够讨喜。夸张的形象往往令人印象深刻,极具传播性与标志性。无所顾忌的行事风格,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人们内心疯狂一面的情感宣泄。
无与伦比的聪明才智,唤起人本能地对天才和强者的崇拜。黑色幽默般的人生,让他丰满立体,也让观众对他的情感更为复杂。最终,洛夫克拉夫特式的疯狂,成了小丑的核心,把这一切连接在一起。
几乎没有人会不喜欢这样一个强大而独特的复杂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