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的艺术特点

 我来答
清宁时光17
2022-05-25 · TA获得超过1.4万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6514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34.8万
展开全部

京剧的艺术特点

  京剧剧本的形式特点显著,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形成的。下面是我分享的京剧的艺术特点,一雹戚誉起来看一下吧。

 

  京剧的由来

  京剧是演绎、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手段。分布地以北京为中心,遍及中国。

  京剧,曾称平剧,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京剧的艺术特点中腔调以西皮、二黄为主,用胡琴和锣鼓等伴奏,被视为中国国粹。

  清代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起,原在南方演出的三庆、四喜、春台、和春,四大徽班陆续进入北京,他们与来自湖北的汉调艺人合作,同时接受了昆曲、秦腔的部分剧目、曲调和表演方法,又吸收了一些地方民间曲调,通过不断的交流、融合,最终形成京剧。京剧形成后在清朝宫廷内开始快速发展,直至民国得到空前的繁荣。

  京剧的艺术特点

  京剧舞台艺术在文学、表演、音乐、唱腔、锣鼓、化妆、脸谱等各个方面,通过无数艺人的长期舞台实践,构成了一套互相制约、相得益彰的格律化和规范化的程式。它作为创造舞台形象的艺术手段仔李是十分丰富的,而用法又是十分严格的。不能驾驭这些程式,就无法完成京剧舞台艺术的创造。由于京剧在形成之初,便进入了宫廷,使它的发育成长不同于地方剧种。

  要求它所要表现的生活领域更宽,所要塑造的人物类型更多,对它的技艺的全面性、完整性也要求得更严,对它创造舞台形象的美学要求也更高。当然,同时也相应地使它的民间乡土气息减弱,纯朴、粗犷的风格特色相对淡薄。因而,它的表演艺术更趋于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最大源段限度地超脱了舞台空间和时间的限制,以达到“以形传神,形神兼备”的艺术境界。表演上要求精致细腻,处处入戏;唱腔上要求悠扬委婉,声情并茂;武戏则不以火爆勇猛取胜,而以“武戏文唱”见佳。

  京剧剧本的形式特点

  京剧剧本的形式,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形成的。从京剧剧本的结构体制特点上说,京剧属于分场体制,具体地说,就是根据剧情的'需要,灵活地安排每一场的戏剧内容,分为大场子、小场子、过场戏,并把唱念做打的各种艺术手段,有机地结合起来。这种结构体制扬弃了明清传奇以音乐为中心,以曲牌联套体(将若干支曲牌按一定章法组合成套,构成一出戏的音乐体制)来构成戏剧的结构段落,而是根据剧情的需要以板式变化体(以不同的板式的联结和变化、构成一场戏的音乐体制)构成每场戏的音乐,音乐的结构完全服从戏剧结构的要求。剧本可以根据题材、体裁的不同,以一种艺术手段为主来安排唱、念、做、打,形成唱功戏、做功戏、武打戏、歌舞戏。所以板式变化体的分场体制,使京剧的文学结构获得最鲜明的表现形式。

  这种结构形式,在舞台时空的处理上具有独特之点。如上一章所谈,首先是时空间并不独立存在于京剧舞台上,而是通过演员的唱做念打具体地体现出来。其次是舞台上的时空间是流动的…可变的。根据剧情和人物刻画的需要,时间既可以充分延伸,像《拾玉镯》中孙五姣的拾镯,可以反复表演,又可以大幅度压缩。如《捉放曹》中陈宫用几个唱段就过了漫漫长夜。同样,在空间上也,是流动,可变的,可以像《秋江》那样以流动的空间来展示舞台环境的变化,也可以像《长坂坡》、《张古董借妻》那样,在舞台上同时出现两个或多个空间。这种灵活处理时空间的方法,无限扩大了舞台的时空间,使得剧本在结构剧情、展开冲突、刻画人物上,取得了最大的自由,展开广阔丰富的生活场面。

  京剧的音乐特点

  京剧音乐属于板腔体,常用的唱腔有西皮和二黄两个系统,所以京剧又叫皮黄。京剧常用唱腔还有南梆子、四平调、高拔子和吹腔以及一些昆曲唱腔。西皮的板式类别丰富,有“原板”、“慢板”、“快三眼”、“二六”、“流水”、“快板”、“导板”、“摇板”、“散板”等,也有反调。。二黄板式类别有“原板”、“慢板”、“快三眼”、“导板”、“散板”、“摇板”“垛板”等,并发展出庞大的反调系统,称为“反二黄”。由于京剧唱腔繁多,我这里只列举几个比较适合初学者欣赏的几个唱腔--西皮摇板,流水板及快板。各个唱腔起主导作用的就是京胡的节奏,所以如何区别各个唱腔主要就听京胡节奏的快慢。初学者最好先从一个或几个唱腔切入,等有了一定了解后再逐渐了解欣赏其他的唱腔。当然有些不常用唱腔也有很出名的唱段,如《贵妃醉酒》中的杨玉环唱段:“海岛冰轮初转腾.......”便是四平调,大家也可以多欣赏下名家名段。

  就京剧的音乐特点来看,常见剧目中,有《四郎探母》,杨延辉唱的“未开言不由人泪流满面”就是老生的“西皮导板”,铁镜公主唱的“夫妻们打坐在皇宫院”就是青衣的“西皮导板”。西皮导板用来起头大量的唱段,比较常用。诸如此类的还有该剧中杨宗保唱的“杨宗保在马上传将令”是小生的西皮导板,《铡美案》中包拯唱的“包龙图打坐在开封府”是净行的西皮导板,《打龙袍》中国太唱的“龙驹凤辇进皇城”则是老旦的西皮导板。西皮导板种类虽然繁多,可过门基本类似,只要听熟了过门就知道演员要开唱什么板式了。如果同一出戏中导板太多,琴师会多用不同的花过门伴奏,以免产生听觉疲劳。

  闷帘导板与一般导板的唱法基本一致,但是在演员没有上场的情况下先在幕后唱的,如《消遥津》中的刘协(汉献帝)在幕内有一大段唱“父子们在宫院伤心落泪”就是闷帘导板,唱完后人物才出场。但这是二黄导板,不是西皮导板。


;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