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义务教育
义务教育是国家统一实施的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是国家必须予以保障的公益性事业。
义务教育是什么意思
义务教育是根据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青少年都必须接受,国家、社会、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其实质是国家依照法律的规定对适龄儿童和青少年实施的一定年限的强迫教育的制度。义务教育又称强迫教育和免费义务教育。
12年义务教育什么时候实行
在民众的期望下,可以确定的是“到2020年全国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在2017年4月6日上午,教育部召开发布会,就对《高中阶段普及攻坚计划(2017-2020)》做出介绍,内容如下:
到2020年,全国将“普及”高中阶段教育,而不是实行高中阶段“义务”教育!这两者还是有很大差别的。目前,我国高中的普及率已超过85%,离100%的义务教育还差很远。“一旦实行高中阶段义务教育,正面高中三年也将免学费和学杂费,这对于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我国国情来说,是无法承受的一笔财政支出。”因此,关于在全国普及十二年义务教育的提案还在进一步论证之中。
义务教育的意义有哪些
义务教育是依照法律规定对所有适龄儿童少年统一实施的具有普及性、强制性、免费性的学校教育,是提升国民素质的基础,实现社会公平的起点。接受义务教育是公民的基本权利,实施义务教育是政府的重要职责,支持义务教育是全社会的共同任务。
义务教育是面向全体适龄儿童少年的基本公共服务,提供基本均衡的义务教育是政府的法律责任,每一个适龄儿童少年都应该享有接受质量合格的义务教育的平等机会。义务教育的属性决定,义务教育必须均衡发展。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提出的要求,实现义务教育的均衡是实现教育公平,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和发展成果的一种必然选择.对于为适龄儿童少年提供更加公平的受教育机会,满足群众对教育的期望,推动义务教育在更高的起点上以及更大的发展空间上取得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