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春节,小孩子都会收到压岁钱,究竟什么是压岁钱?
压岁钱,是从两千年的汉代,就开始的风俗。主要目的在于给小孩子驱鬼、辟邪、压惊。古代科学不发达,小孩子成长过程中,各种疾病和风险很多,长大很不容易。所以压岁,也就有祝福年年岁岁平平安安之意。当时的压岁钱,是另外铸成的铜钱,专门用来压岁,并不在市面上流行。
发压岁钱是有讲究的。总的原则是,只有辈分高或岁数长的人才可以发压岁钱。
一、压岁钱是过年唯一可以主动讨要的钱。正月不能讨债,严格一点,初一到十五还不能算账,但从年夜饭之后到正月十五,都可以找长辈要压岁钱。平时晚辈有孝敬长辈的义务,过年晚辈有向长辈要压岁钱的权力。不过,给多给少,甚至不给,晚辈都必须磕头,而且磕响头。
二、家长负责发压岁钱。不是谁有钱,谁发压岁钱。辈分最高的那位是家长,负责给全家发压岁钱。《红楼梦》里的家长是“老祖宗”贾母,不是实际当家人王熙凤。过年,贾母给全府上发压岁钱。象贾政、贾琏什么的,虽然老早胡子一大把,甚至在朝廷做了大官,此时也可以撒娇卖萌,向老祖宗要压岁钱。
三、如果都是平辈,年龄最大的是家长,负责给压岁钱。古代,不管年纪小的有没有成年,都可能拿到压岁钱。《金瓶梅》里西门庆和正房夫人吴月娘,过年就给所有的妾、丫鬟、仆人发压岁钱。那些二房、三房、四房什么的,都可以领到压岁钱。给压岁钱,凸显自己的地位。当然现在压岁钱一般不发给成年人了。
四、第二号家长可以代发。如果家长年迈体弱,发不动,则由有辈分按辈分、同辈分按年龄的第二号成员代替家长发压岁钱。如果家里有爷爷奶奶,但是动不了,爸爸妈妈可以代爷爷奶奶发,口里说这是爷爷奶奶给你的压岁钱。注意,只是代替。
压岁钱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传说故事。相传,在古代有一种叫做“年”的怪兽,每到除夕夜就会出现,吃掉村庄里的人和动物。人们发现“年”怪兽害怕红色和火光,于是在除夕夜贴红纸、点燃爆竹,以驱赶“年”怪兽。后来,人们又发现给孩子们包红包,让他们放在枕头下,能够保佑孩子平安健康,逐渐形成了压岁钱的习俗。
压岁钱的习俗在中国各地都有不同的形式和习惯。例如,在北方地区,压岁钱通常是放在红包里,长辈会在春节期间给小孩子递上红包,小孩子则会高兴地接过红包,感受到长辈的关爱和祝福。而在南方地区,压岁钱则更多地以硬币的形式出现,长辈会将硬币放在红绳上,挂在小孩子的脖子上,寓意着平安和幸运。
除了给小孩子压岁钱,还有一些与压岁钱相关的习俗。例如,小孩子收到压岁钱后,会用红绳将压岁钱系在身上,以保佑自己平安健康。有些地方还会在压岁钱上写上吉祥的寓意,如“福”、“财”等字样,以期望孩子们能够在新的一年里获得好运和财富。此外,一些家庭还会在压岁钱中夹带一些糖果或小礼物,增加孩子们的喜悦和惊喜。
压岁钱的习俗也有一些相关的扩展。随着社会的发展,压岁钱的形式也在不断变化。现在,一些家庭会通过电子红包的形式给予压岁钱,这样更加方便快捷。此外,一些商家也会推出特别设计的压岁钱,以吸引消费者的眼球。压岁钱的习俗也逐渐扩展到其他场合,如婚礼、生日等,成为一种表达祝福和关爱的方式。
总之,压岁钱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种习俗,代表着长辈对小孩子的祝福和对新年的祈福。它不仅是一种经济奖励,更是一种传递爱和关怀的方式。通过压岁钱的习俗,人们传承了中国文化的精髓,同时也增进了家庭成员之间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