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岁的孩子,该怎么带呢?
近期有不同的家长朋友咨询我,不会带小婴儿怎么办?孩子的年龄都是在0-3岁左右,多是感受到“讲也讲不明,说也说不听”的无奈和郁闷。比如下面的两个问题:
1.我的两个孩子一岁多,好粘我,该怎么办?
2.我家弟弟2岁多,可是总是喜欢把东西塞进嘴巴里吃,叫他不吃,这是玩具不能吃的,就是不听;气得你总是要生气甚至打他的手才能停下来。真的很烦!
养育0-3岁的小宝贝,真的很考验家长的体力、心力和耐力。我们都希望孩子是“一抱就笑,一喂就吃,一躺就睡”,但现实却往往事与愿违,经常出现的场景或许是这样:
恰巧我也在带刚满16个月大的弟弟,对于小婴儿层出不穷的状况,我也有不少的体验。但很幸运的是,在哥哥1岁多的时候,我就开始接触并学习了正面管教,并坚持实践和讲授正面管教近7年,这些宝贵的经历让我深感: 孩子越小的时候,越早运用正面管教的理念和方法去养育孩子,会父母与孩子都感到轻松、愉悦;也更容易让孩子得到快乐、自信。
在这里,我推荐0-3岁孩子的父母朋友,学习并实践这些最基本且最有效的正面管教态度和方法:
(1)和善而坚定: 尊重孩子的人格,他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存在;清晰且坚定自己的立场,尊重自己及所处的情形(环境)。
(2)BABY STEP: 信任孩子,接纳孩子遵循他自己的节奏在 探索 和进步。同时,也接纳自己的改变是一点一滴地进行。
(3)感觉好,做得好: 当我们看到孩子的挑战行为时,内在感觉是负能量时,这其实是情绪在给我们提醒:该停下来,处理好情绪,让情绪恢复正能量时,才去处理孩子的问题。这个时候,问题往往能被解决好。否则,我们很容易被情绪牵着走,并且容易将问题升级。
(4)情绪接纳: 接纳孩子及自己的情绪表达。
(1)共情: 用语言精准地表达出孩子当下的情绪,并且允许孩子的情绪流动、合理表达。
(2)拥抱: 每天的多次拥抱,让孩子感受到安全感和爱的感觉。
(3)积极暂停: 当我们的情绪爆发时,使用积极暂停的方法能让我们快速“感觉好”;也让孩子学会合理地处理自己的情绪。
(4)特殊时光: 与孩子约定固定的快乐亲子时光,感受被照顾的安全感和爱。
(5)正面语言: 引导孩子学会合作的最有效方法,用它来代替平日对孩子说的“不”语言。
(6)手把手训练: 保持耐心引导孩子学习新技能,例如具体的示范、一步一步地让孩子尝试、练习。
(7)让孩子做家务: 不管多小的孩子,都有意愿通过自己的能力,为他人做贡献,所以只要孩子有意愿想做事,就放手让孩子做。例如,扔垃圾、纸尿裤等。
以上这些内容,是我的亲身经历之后,认为最合适引导低龄段宝宝成长的态度和方法。为什么要把态度与方法分开来说明呢?
比如,孩子粘人问题,我家弟弟也有。弟弟一直都是我来带,他目前的月龄也有分离焦虑表现。每次我出门如果没有和他一起,他都会很伤心、难过地哭。我明白这是他正常的表现,但内心还是很不愿意看到他那么伤心地哭,心疼、不舍。不过,每次我出门都会“光明正大”地和他“说再见”,告诉他,我要去哪里做什么事情,做完就会回来陪他。每一次都如此,我不会因为不想看见他哭而选择“偷偷摸摸”地走掉。因为我很明白,当他意识到要找妈妈的时候,而发现我不在身边/家,那种惶恐会让他感受到更加强烈的无助、恐慌、不安。所以,我会“和善而坚定”地信任他,能够有自己的办法去体验和妈妈分离后的那种难过、不舍和焦虑;更信任他慢慢会找到办法帮助自己面对与妈妈的分离。
上周开始,我出门他会在外婆的拥抱下,和我说“拜拜”,但当我真的出门那一刻会有一会会的哭泣。而这周,他能够独立(不需要外婆拥抱)和我说“拜拜”,还会给我“飞吻”,而当我出门那一刻,我听到门里是很安静的,他已经在适应和我的分离了。当见我回到家了,会很开心地呼喊我,让我抱抱。那么弟弟从害怕和我分离,到目前已经能够接受我会短暂地离开,因为他已经验证过,最后我还是会回来,他的内心是安全的。
所以,不管是当时哥哥小的时候,还是现在的弟弟,我每次出门都是会和善而坚定地坦诚告知孩子,妈妈要出门做什么事情,做完就会回来和你在一起。所以,兄弟俩在经历分离焦虑的阶段,都能够慢慢发展出合适自己的方法去应对。这里面,我主要是使用了正面管教的“和善而坚定”、“BABY STEP”及“接纳”的态度,还有拥抱及正面语言(正向、具体而清晰地语言告知)的方法,陪伴孩子渡过分离焦虑阶段。
另外,我非常推荐地和大家分享“正面语言”的方法,它特别适合3岁以下孩子的引导,非常正向、具体而清晰地告知孩子该做什么,怎样做。例如,小孩子喜欢拿起什么东西就往嘴巴塞。我们首先判断这是孩子“口欲期”的表现,还是他正出牙需要咬东西来缓解不舒服,还是他就是觉得好玩要咬玩具?每个表现不一样,我们引导孩子的方式也不同,但相同的是,请保持“和善而坚定”、“信任”孩子的态度,然后,使用“正面语言”来引导他调整自己的行为。
当孩子是“口欲期”的表现,或者牙痒想咬东西,我们可以判断孩子咬的物品是否干净的,如果是干净的,那么可以放心地让孩子 探索 。如果不干净的话,你要拿走物品去清洗,那么请温和地和孩子说,“宝贝,妈妈需要把你手里的XX拿出来,洗干净再给你吃。请等一下!”然后,就温柔地从孩子手里把物品拿开并去清洗,再给回孩子。
那如果孩子是好玩,吃玩具,像开头分享的那个案例2岁多的小朋友总是爱咬玩具。建议,可以告诉孩子,“请把玩具放开。”如果孩子还不放开,继续咬;那么我们就继续“和善而坚定”地信任孩子能做到,继续不带任何情绪地温和提醒孩子,“宝贝,请你把玩具放开。”不断地反复提醒,这就是一个很好地机会让孩子学会听指令(清晰而具体指令,代替“不”语言),也学会合作。如果我们反复地和孩子强调,“你不要吃玩具,玩具不是拿来吃的。”那其实,这也是不清晰的指令,更是在强化孩子“吃玩具”这个行为。试想下,你让孩子不要吃玩具,那么他可以怎么处理玩具?他会迷糊,也会和我们有不同的理解,也许孩子会想“不吃玩具,那我咬可以吗?”
正面语言的方法对引导孩子的行为,会起到持续的合作作用;在孩子学习新技能的时候,正面语言也能很快帮助孩子掌握技巧。关键是 使用“正面语言”的时候,我们首先要保证自己的态度是“和善而坚定”、“信任”孩子而不带任何的情绪/评价,接着持续地使用“正面语言”的引导,那么孩子会一点一点地学会合适的方法去做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