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了很多书,但是都忘掉了,读书的意义在哪里?

 我来答
新东都17
2022-07-11 · TA获得超过6263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374
采纳率:0%
帮助的人:88.3万
展开全部
01.

“读了很多书,但是都忘掉了,读书的意义在哪里?忘掉了里面经典的话语,忘掉了故事的经过,忘掉了作者的感悟。收获了读书时内心的满足。那么除此我还收获什么了呢?”

这是知乎上的一个问题,这也是一个经常让我思考的问题,尽管我没有读很多书。

我是一个买书如山倒,读书如抽丝的人。我非常喜欢买书,各种类型的书籍,可惜的是看书没有跟上买书的节奏,家里的很多书都还没有开封。

尽管书读的不多,但想的到挺多的。

其实我一直觉的读书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这种影响体现在你三观的塑造,对生活的态度,为人处事的方式等多方面。当你读一本书的时候,可能觉的对你没有特别大的影响或作用,但长期以往,你会渐渐的感觉到,你的眼界变的广阔起来,你的阅历变得丰富起来。

所有读过的书都像是不断汇入江河的涓涓细流,帮助你慢慢的成长,变得壮阔深远。

忘了在哪里看过这样一段话“当我还是孩子时,我吃过很多食物,现在已经记不起吃过什么了。但可以肯定的是,它们中的一部分已经长成了我的骨头和肉。读书对人的改变也是如此。”

02.

近期男神李健在《中国好声音》上做导师,因频频冒出金句和四字成语而引发庾澄庆和其它两位导师的侧目,凭借实力与段子圈粉无数。

我一直觉得李健就是那种温文尔雅的神仙歌手,长相和气质完全符合,谈吐(段子)中都透露着睿智与博学。

有文化的幽默让人笑的更舒心。

李健是一个非常爱读书的人,我看过他的一个视频剪辑,视频中,节目组到他家采访,他的书架被记录下来:北岛,木心,村上春树,西蒙斯,马尔克斯.......

他认为所谓读书,大概就是让人眼界变宽,对自己有个更清醒的认识,不至于狂妄。

毕竟无知才是最可怕的。越是学问渊博的人越谦卑,才疏学浅的人往往声色俱厉。

03.

我非常喜欢董卿,她身上有一种“若有诗书藏在心,岁月从不败美人”的气质。尤其是在她主持的《中国诗词大会》和《朗读者》中,体现的淋漓尽致。

在环球人物对董卿的采访中,问到董卿关于阅读的情况,董卿回答:“我基本上保持每天睡之前1个小时阅读,雷打不动的。很多人问我还能坚持啊,无所谓坚持不坚持,这是一个习惯了。”

董卿认为女人外表的美都是短暂的,唯有用知识和涵养修饰自己才能美丽一生。

04.

其实我们做的很多事情都是无意义的,哪来的那么多的意义和有用呢?

我们读了很多书,但我们未必能成为李健董卿那样的出口成章,可是我们可以成为像他们那样有大格局的人。

出口成章,引经据典并不是读书的最终目的和作用。

梁文道说:“读一些无用的书,做一些无用的事,花一些无用的时间,都是为了在一切已知以外,保留一个超越自己的机会,人生中一些很了不起的变化,就是来自这种时刻。”

人的一生是见天地,见众生,见自己的过程。而阅读能很好的让你见得天地,阅得众生,窥得自己。

所以不用再思考读书的意义了,因为这是一件百无一害的事情。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