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的“30年战争”是怎么一回事?是什么原因打了三十年?
虽然30年战争与两次世界大战相似,但其性质完全不同。在两次世界大战中,德国只被视为每个人的公敌,而罗马神圣帝国则被视为一个殖民地,或是每个人讨价还价的宝库。欧洲主要国家轮流作战,分裂、勒索、掠夺,就像列强入侵清朝一样。这是神圣罗马帝国的衰落过程,不是一场简单的战争,至于表面上的宗教争端,它们只是杀人的幌子。
这一时期由于天主教跟封建统治者对平民剥削加剧。罗马帝国在16世纪初爆发了宗教改革运动以及农民战争。由于各地诸侯信仰不同所以相对于天主教形成了新的教派,这些新的教派为对抗天主教组成了新教联盟。双方互相找外援,欧洲其它国家也分别选择站队。
欧洲的“30年战争”最初是由宗教改革产生的新教徒和天主教徒之间的宗教战争。结果,罗马帝国的中央集权削弱,权力凌驾于头顶,各个王子开始分离,并各自称王。作为罗马帝国的皇帝,哈布斯堡当然是不能看着局势失控,于是开始与各个国家混战。这场混战当时几乎影响了所有欧洲大国,没有一个国家幸免。哈布斯堡王朝最终被击败。
战争的导火索是“掷出窗外事件”。1617年,神圣罗马帝国皇帝马蒂亚斯为了在波希米亚(即捷克)恢复天主教,便指定斐迪南二世担任波希米亚国王。斐迪南大公禁止布拉格的一切新教活动,引起了新教徒的强烈不满。1618年5月的一天,武装群众冲进王宫,将两名大臣和一位书记官从王宫窗口抛出。新教徒旋即成立临时政府,宣布波希米亚独立。1619年,起义军直捣哈布斯堡王朝首都维也纳近郊,彼时,在“掷出窗外事件”中出过场的捷克国王斐迪南二世已继任神圣罗马帝国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