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体发热但不发烧怎么回事?
新冠疫情期间,有很多人出现过这样的现象:身体感觉发热,测体温是正常的,医生说没有发烧。
对这种情况,有两种观点值得注意:一种观点认为,发热应该以患者的自我感觉为主;另外一种观点认为,发热应以体温检测为准。
这两种观点其实都不够全面。判断一个人有没有发烧,固然应以体温为主,但也要考虑到患者的自我感觉。有些感染性疾病所测得的体温,大多数时间是正常的,只是在某个特定的时候才可能测出高于正常的体温。
有鉴于此,有必要了解一下发热,先来看一个案例。
有一位患者,前一段时间总觉得自己有发热,由于害怕新冠疫情不敢去医院。但是每天在家测体温,总是正常的。
随着全国疫情的好转,患者萌发了去医院看病的想法。这天刚好看到朋友圈转发的一条信息,所在地区的三甲医院可以检测新冠病毒核酸,寻思干脆去查查。
到医院以后,患者直接要求检测新冠病毒核酸,医生问了他的情况。患者说最近觉得发热,以午后或者晚上为主,食欲不怎么好,有轻微的咳嗽,晚上偶尔还有盗汗的表现。
医生建议查一个肺部CT,说这个检查比核酸检测更有意义。患者不放心,肺部CT和核酸都要求查了,结果新冠病毒核酸是阴性的,但是肺部CT有点问题。
最后住院检查,诊断为肺结核。患者的结核病灶不是很大,经过抗结核治疗以后发热感逐渐消失。在治疗期间,根据医生的建议在规定的时间测体温,偶尔测出体温超过37.8℃。
发热是什么?
发热是人体的核心(体内)温度升高超出了日常范围,是大多数感染性疾病的一种特征性表现。但是,发热也见于一些非感染性疾病,如免疫风湿性疾病和其他的一些非感染性炎症。
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发热是超出平常的体温。所以,也存在个别时候虽然并没有超过大多数人的“正常体温”范围,但对于患者本身来说,这个体温可能高出了自己的“平常”体温。
正常人的体温一天之中都会有所变化,它是由我们大脑里面的一个叫“下丘脑”的前部体温调节中枢来控制的。当这个体温调节中枢感觉人体的体温过低,就会促使肌肉和肝脏代谢活动增加,而产生额外的热量;感觉体温过高的时候,则会调节外部的血液循环,使热量从皮肤和肺散发出去而保持体温的平衡。
体温的波动
正常的情况下,通过一些研究表明,口腔温度的范围在35.6~38.2℃之间,直肠的温度一般比口腔温度高0.6°左右,腋下温度一般认为在37°及以下。人的体温变动,每天的升降幅度,通常为0.5℃上下,某些情况下变化幅度可高达1℃。
处于月经周期的女性,排卵前两周上午体温一般较低,排卵的时候体温升高可达0.6°℃,这个体温一直维持到月经来潮。
一些老年人发热的能力受损,基础体温要低于年轻人,所以老年人有疾病的时候,偶尔测得的体温,并不能反映体内是否有发烧。
身体发热但不发烧的原因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身体发热,但测出的体温又提示没有发烧的情况呢?推测可能有以下几一些原因:
我们都有这样的生活经验,当人感到难为情或者在众目睽睽之下,心情紧张的时候,往往会感觉到面部,尤其是耳朵根发热,这种情况是真切存在的。
不但患者感到发热,别人也会发现某些皮肤部位的皮肤发红,说明这些部位的体表温度已经上升了。这种心理因素引起的发热,会随出时间而逐渐消失,很快会恢复正常。
人在寒冷的情况下,皮肤的血管会收缩,这样的话会导致手足明显感觉到冰冷。这种情况下,血液会由外周分到内脏,从而减少皮肤散热,能够使内脏的温度升高,保持恒温,具有保护作用。
脂肪在燃烧时能够产热。人在出生的时候具有能够高效产热的棕色脂肪组织,在新生儿期内迅速减少。脂肪的燃烧会促进产热,这就是为什么肥胖的人体温似乎更高一些。
肌肉产热是通过寒战、颤抖来实现的。比如人在运动的时候,体温会升高;在吃饭后,或者进行其他的一些活动之后,也会增加代谢,从而是温度不同程度的上升。所以,甲状腺功能亢进的人,由于代谢活动增加,经常会有热的感觉。
以上这些活动,关键作用是热量保存和产生。但是由于下丘脑的调节,人虽然有热感,体温还是能够保持正常的。
其他原因
除了前面除了说到的心理因素,以及由此导致的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会有这种感觉之外。有一些疾病,由于伴随着能量的大量消耗,或者病菌刺激人体所释放的一些细胞因子,能产生发热的感觉。
比如说,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和肺结核分枝杆菌感染、EB病毒感染、巨细胞病毒感染、微小病毒感染、艾滋病感染等等,都有可能会出现发热感而测不出体温升高。但这种患者如果定期的间隔一段时间测体温,还是有可能会测出体温升高的。
龙医生的温馨提醒
在疫情期间,有些人过于紧张,经常会有发热的感觉,有一些人却真真实实的有发热,但这些发热并不一定是有新冠病毒引起,而可能是由其他的一些病原体感染导致的。
还有一种情况,是伴有一些自身免疫性疾病或者风湿性疾病,等等,由于代谢活动旺盛,会伴有不太明显的发热。
不管是哪一种情况,关注患者的个人感觉是很重要的。当然,长期有发热感觉的时候,其实是应该引起重视的。最好的办法是去做一个大致全面的筛查,找出可能的病因。不过,如果这种发热感并不影响生活的话,可能更需要的是调整心理。
我是一位专心、专业、敬业的感染科医生,看肝病,聊感染,答疑、解惑,科普医学知识,在匆忙的临床工作中,体会温暖文字的力量!
如果文章对您有用,敬请关注!
身体发热但不发烧怎么回事?
身体出现发热,但是体温不高,这种情况的话,一般考虑还是由于身体上火,口干舌燥,免疫力减低,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缺血缺氧,或者是用了某些特殊扩血管药作用,通过扩张毛细血管导致感觉身体发热,脸部发红,特殊的中药也可以出现这些症状,但是只要是不发烧问题不太大,可能跟以下情况有关系。
1.所谓的发热和发烧是两种概念,一般的话发烧可能会由于自己自我感觉到的,比如说疼痛血液有的会出现主观的感觉,出现发热黄疸,呼吸困难也有主观没有异常,感觉是通过客观感觉才发现的,比如说肝脾的肿大,粘膜的出血,这些生命体中的质量变化,或者是肥胖消瘦多尿少尿,通过客观评价才能确诊,所以说症状学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以及诊断,对疾病都很有重要的确诊意义。
2.出现发热可能还是由于体温调节中枢异常引起的,通过神经体液调节出现产热散热过程中出现不平衡,如果机体在制热源的作用下出现各种原因引起的体温条,出现体温中枢功能障碍时,就会使体温超出一定的范围,所以说就会表现出来发热。
3.不发烧就说明体温还是属于正常的这个大部分,还是由于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可能用了某些特殊的药物,比如说扩张血管的药物,某些中药活血化瘀也会感觉发热,特别是脸部的红胀,但是体温都属于正常的。
4.不同的发热性疾病可能会出现不同典型的热性症状,这个大部分需要由于抗生素的广泛应用,及时的控制感染,可能会得到病情的进展,只要是体温不发热,问题不太大的。
所以说,自我感觉发热只是一种典型的症状,如果从病因角度上来分析,需要根据这种症状以及具具体的症状体征推断某些气质性疾病,如果没有气质性疾病,需要适当的运动增加血容量,调整机体的免疫力,一般的话就能缓解,只要是体温不升高问题就不太大,如果合并发热感染,咳嗽,咳痰尿少尿频,尿急出血,根据典型的症状需要判断一下,发病治疗要发病,才能根治症状。
身体发热,但不发烧。这种情况在中医看来就是阴虚的表现。中医认为只有保持阴阳平衡才能使人的气血充足,精力充沛五脏安康容光焕发。维持了阴阳的平衡生命就会 健康 长寿。一旦出现阴阳失调就会产生种种 健康 问题,轻度失衡,可导致长期亚 健康 状态中度失衡可导致疾病早衰重度失衡会导致重病,甚至死亡。
阴虚是指机体阴液虚亏及其功能减退,因而阴不制阳,导致阳相对亢盛,机体出现虚热内生的病理状态。多由于阳热之邪耗伤阴液,或五志过极化火而伤阴,或久病耗损阴液等所致。阴虚液亏,久则可致血虚精少。阴虚阳亢,则虚热、虚火内生。
阴虚临床表现为阴液不足,失其滋润濡养之功,可见口干舌燥、咽干唇干、皮肤干燥、便干尿少、舌红少苔,形体消瘦、盗汗、脉细数,以及午后潮热、五心烦热或颧红升火等证。
具体的还是要结合患者的体质情况和其他临床表现,请中医师详细辩证,给予滋阴类中成药进行调理。
从中医的角度去看,这种症状可能是上火,除了身体发热之外,还会觉得口渴,以及发生口舌生疮的情况。因适当的喝一些去火的茶水,比如菊花茶。不要吃油腻、生冷、辛辣的东西,可以多吃水果和蔬菜,增强免疫功能可以预防这种症状的出现,所以可以进行一些适当的运动,锻炼身体改善体质。植物神经紊乱也会引起这种症状,可以通过去医院检查,根据病因服用一些谷维素或者维生素B1来调解。另外,饭后或者情绪紧张,以及剧烈运动过后,也会有身体发热的情况出现。
身体发烧不发热的情况有可能以下几方面因素导致:1、有可能是所处的环境温度比较高,导致自我感觉身体发热症状。2、有可能是喝开水或刚吃食物出现的症状。3、有可能是刚运动后出现的这种症状。
2024-01-06
当身体发热但不发烧时,可能是由于多种原因引起的。这可能是由于环境温度较高或者做了一些剧烈运动导致的正常生理反应。感染、炎症或者其他疾病也可能会导致身体发热。荷尔蒙水平的变化、焦虑、紧张等情绪因素也可能导致身体发热。
要确定具体原因,建议您观察一下自己是否有其他症状出现。如果有明显的不适感、头痛、咳嗽、胸闷等症状,可能是因为感染或其他潜在的健康问题引起的。此时,最好及时就医进行进一步检查和诊断,以便及早采取相应治疗措施。
如果没有其他明显的不适感,并且身体发热属于暂时性现象,您可以尝试以下方法缓解:
保持室内通风,调节室内温度,避免过度用力或剧烈运动。
2. 饮食方面,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和抗氧化物质的食物,如柑橘类水果、蔬菜等,有助于提高免疫力。
3. 注意休息,保持良好的睡眠质量,避免过度疲劳。
4. 饮食清淡,避免辛辣、油腻和刺激性食物的摄入,以防止身体敏感反应。
5. 可以适当进行放松的活动,如瑜伽、冥想等,有助于缓解身体不适。
当身体发热但不发烧时,首先要观察是否有其他症状出现。如果有其他明显不适感,建议及时就医进行检查。如果仅为暂时性现象,可以尝试通过调节环境温度、饮食和休息等方面进行缓解。但无论如何,请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做出选择,并在必要时咨询专业医生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