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理论课程开展实践性教学探索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教育理论课程开展实践性教学探索
论文关键词:高校;教育理论课程;实践性教学
论文摘要:改变高校教育理论课程教学与实践相脱节的有效方式是开展实践性教学,教育理论课程开展实践性教学是一个系统的工程,需要教师、学生、学校等多方面的配合,才能真正实现。
一、引言
我国受传统教育的影响,教学长期以来重理论知识、轻实践。教师向学生陈述知识,重复教材观念;学生的任务是记忆和考试时背书。这种教学方式在高校也普遍存在,教学走进了陶行知所说的“死读书,读死书,读书死”的死胡同[1]。高校教师教育理论课程就是这样的一个典型代表:一方面要注意培养大学生现代教育的理论素质,而另一方面却仍然采用传统讲授式教学方式在实施教学。
当前,我国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顺利推进,实施新的课程标准,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课程改革给高校教师教育也带来了新挑战,要求师范生不仅要有坚实的理论知识,还要有实施现代教学的能力。而高校教育理论课程教学方法单一落后,师范生对教育理论课程兴趣不高,学习积极性不强,难以掌握教育理论、形成教育技能。甚至在传统教学方式下,得到的必然还是传统教育经验和能力,这样的高师毕业生参加工作后将无法适应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要求。教育理论课程的教学方式和方法的改变已经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
不可否认,高校教育理论课程与高校其他的理论课程一样,教学与实践相脱节的情况相当严重,开展实践性教学就是有效解决传统教育“重理论、轻能力”的有效方式。如何开展高校教育理论课程的实践性教学,对广大高校教育理论课程教师是一个严峻的考验。
二、探索开展教育理论课程实践性教学的意义
开展教育理论课程实践性教学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主要表现在:
1.是“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要求。
2007年3月教育部启动了“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提出“十一五”期间,切实把我国高等教育的教学质量抓上去。开展教育理论课程实践性教学,在实践教学的过程中提高教育理论课程的教学质量,进一步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未来教师,正是具体落实“质量工程”的要求。[2]
2.有利于改革当前高校教育理论课程的教学弊端。
高校本科教育长期以培养学术型、研究型人才为目标,直接导致目前本科教育“重学术,轻技术,重知而轻行,重理论知识的灌输、轻实践能力的培养”的弊端。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相脱节,导致毕业生实践能力不强、适应工作的能力差、发展的潜力低等现象普遍存在。
另一方面,我国高等教育正在实现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变,从培养学术型、研究型人才转向培养专业性、应用型人才,社会大量需要各种专业性、应用型的实用人才,以满足社会的分工对各层次和各行业的专业人才的需要。这些都要求高校教育理论课程要开展实践性教学。
3.是培养未来合格教师的必然要求
教师是专门培养人的职业,不仅要有比一般人丰富和厚实的基础知识和学科知识,作为自己实施教育教学的原材料,而且更需要掌握一般社会成员不需要或不必系统了解的教育教学知识、技能和教育教学规律。只有实现教师专业化,教师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赢得社会地位和社会尊重。
教师专业化体现在教师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能力、专业态度、专业精神、专业伦理和道德等多方面。教师专业化就是要求教师要在整个专业生涯中,依托专业组织,通过终身专业训练,习得教育专业知识技能,实施专业自主,表现专业道德,逐步提高自身的从教素质,成为一个良好的教育专业工作者,也就是一个人从“普通人”变成“教育者”。师范毕业生的教育理论素养不能仅仅停留在理论上,还能够应用到实践中,才能在将来成正成为具有专业化理论知识的高素质教师。可见,教育理论课程开展实践性教学是培养合格教师不可缺少的环节。[3]
4.有利于我国基础教育实现向现代教育的转变
受传统教育的影响,我国的基础教育受应试教育影响很深,素质教育名存实亡,要实现从传统教育向现代教育的转变,任务非常艰巨。但同时,我国的社会经济正在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巨大变革,经济发展需要大量的人才,需要具有创新精神和动手能力的应用性人才。基础教育实现从传统教育向现代教育转变又是一个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为此,我国基础教育进行了建国以来的第八次课程改革。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实践性教学模式正在被广泛推广,加强实践性教学将有效地改变我国当前教育的弊端。[4]
基础教育要加强实践性教学的关键问题是师资。受传统教育的影响,现有教师大都是在应试教育环境下成长起来的,而实践性教学是在现代教育理念指导下进行的。传统教育培养出来的教师指导现代教育下的实践教学,很容易使实践教学变质为“应试”活动。高校教育理论课程开展实践性教学必将是培养具有现代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合格老师不可忽视的重要做法,有利于我国基础教育实现从传统教育向现代教育的转变。
三、教育理论课程如何开展实践性教学
教育理论课程开展实践性教学是一个系统的课题,需要教师、学生、学校等多方面的配合,教育理论课程的实践性教学才能真正实现。
(一)教师角色的转变
要开展教育理论课程的实践性教学,首先是教师的角色必须进行转变。这方面要注意解决两个问题:
1.教师怎样做好学生学习的帮助者和引导者。开展教育理论课程的实践性教学,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主动、负责地学习,教师就应该是学生学习的帮助者和引导者,让学生自己主动地去寻找知识,让大学生在教学的过程中做更多的事情。
2.怎样把教育理论课程的教学过程变为科学研究的过程。在学生主体性的教学方式中,不是简单地学生多做、教师少做,而是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不仅要重新设计课堂教学,更重要的是要设计课堂之外的教学,把教学过程变成一个研究过程,教师与学生们一起做学术研究。
(二)新型教学模式的应用
开展教育理论课程的实践性教学,要注意应用现代教学研究的最新成果,充分调动大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而其关键是课堂教学的改革,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应推广应用的教学模式有:
1.研究性学习。包括课内和课外的研究性学习,教育理论课程如何开展研究性学习。
2.问题式教学。教师可以通过一系列的问题,以问题引导学生,调动大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甚至鼓励大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
3.任务驱动式教学。在讲授式的教学中,学生的任务就是上课、作业、考试。学生没有具体的任务,学习也就没有动力。教育理论课程的任务驱动式教学就是要设计科学、合理、具体的.教学任务,并使之成为学生参与实践的具体学习目标。
4.案例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可以解决教育理论课程与实践脱节的问题,使理论与实践很好地结合起来。研究将针对不同的章节内容,选用不同的案例。
(三)改变教学效果评价的单一形式
教学效果评价活动实质上是教学的继续,是教师深层教学思想的具体化和现实化。不同的评价,对大学生参与实践学习的积极主动性会产生不同的结果,现代的教学评价强调人的主体能动性。目前的教学评价过分重视考试以及分数,缺少对学习过程的评价,不利于调动在学生参与到实践性教学中来。
教育理论课程的教学效果评价应该做以下的改革:
1.评价内容研究。评价要多元化,不仅测量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还能体现大学生学习的过程、学习的兴趣和动机等。
2.形成性评价研究。用评价要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发展,调动学生参加实践学习的积极主动性。
3.学生参与评价研究。加强大学生在教学评价中的地位,通过评价促进大学生主体性发展。
(四)利用学校教育资源,保障学生参加实践性教学。
高校教学设施的改善,是开展教育理论课程实践性教学的物质保障。
1.要建立健全电子阅览室。电子阅览室是现代教育发展的标志,要让所有学生能够参与互联网络的学习。
2.要有足够的图书资料,满足学生查找资料的要求。同时还要教会学生利用传统教育资源进行科学研究,传统的报纸、杂志是教育理论课程开展实践性教学基本手段,必须培养学生利用传统教育资源进行科学研究的基本能力。
3.让学生形成网络学习的正确策略。网络是开展教育理论课程实践性教学的重要平台,要让网络成为大学生学习有益工具,大学生能够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而不是被其毒害。
四、结论
开展教育理论课程实践性教学是改革高校教育理论与实践脱节的有效形式,是培养合格教师必不可少的环节。高校开展教育理论课程的实践性教学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必须调动教师、学生、学校等各方面的积极性,教育理论课程的实践教学才能真正实现,从而让高师生掌握现代教育的理论,培养创新能力、发现问题能力和从事现代教育能力。
参考文献:
[1] 朱慕菊. 《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6月
[2]教高〔2007〕1号文.《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 2007年1月23日
[3]杨超有.《教育学》.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2005年8月
[4]靳玉乐.《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与创新》.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6月
论文相关查阅: 毕业论文范文 、 计算机毕业论文 、 毕业论文格式 、 行政管理论文 、 毕业论文 ;
论文关键词:高校;教育理论课程;实践性教学
论文摘要:改变高校教育理论课程教学与实践相脱节的有效方式是开展实践性教学,教育理论课程开展实践性教学是一个系统的工程,需要教师、学生、学校等多方面的配合,才能真正实现。
一、引言
我国受传统教育的影响,教学长期以来重理论知识、轻实践。教师向学生陈述知识,重复教材观念;学生的任务是记忆和考试时背书。这种教学方式在高校也普遍存在,教学走进了陶行知所说的“死读书,读死书,读书死”的死胡同[1]。高校教师教育理论课程就是这样的一个典型代表:一方面要注意培养大学生现代教育的理论素质,而另一方面却仍然采用传统讲授式教学方式在实施教学。
当前,我国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顺利推进,实施新的课程标准,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课程改革给高校教师教育也带来了新挑战,要求师范生不仅要有坚实的理论知识,还要有实施现代教学的能力。而高校教育理论课程教学方法单一落后,师范生对教育理论课程兴趣不高,学习积极性不强,难以掌握教育理论、形成教育技能。甚至在传统教学方式下,得到的必然还是传统教育经验和能力,这样的高师毕业生参加工作后将无法适应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要求。教育理论课程的教学方式和方法的改变已经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
不可否认,高校教育理论课程与高校其他的理论课程一样,教学与实践相脱节的情况相当严重,开展实践性教学就是有效解决传统教育“重理论、轻能力”的有效方式。如何开展高校教育理论课程的实践性教学,对广大高校教育理论课程教师是一个严峻的考验。
二、探索开展教育理论课程实践性教学的意义
开展教育理论课程实践性教学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主要表现在:
1.是“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要求。
2007年3月教育部启动了“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提出“十一五”期间,切实把我国高等教育的教学质量抓上去。开展教育理论课程实践性教学,在实践教学的过程中提高教育理论课程的教学质量,进一步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未来教师,正是具体落实“质量工程”的要求。[2]
2.有利于改革当前高校教育理论课程的教学弊端。
高校本科教育长期以培养学术型、研究型人才为目标,直接导致目前本科教育“重学术,轻技术,重知而轻行,重理论知识的灌输、轻实践能力的培养”的弊端。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相脱节,导致毕业生实践能力不强、适应工作的能力差、发展的潜力低等现象普遍存在。
另一方面,我国高等教育正在实现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变,从培养学术型、研究型人才转向培养专业性、应用型人才,社会大量需要各种专业性、应用型的实用人才,以满足社会的分工对各层次和各行业的专业人才的需要。这些都要求高校教育理论课程要开展实践性教学。
3.是培养未来合格教师的必然要求
教师是专门培养人的职业,不仅要有比一般人丰富和厚实的基础知识和学科知识,作为自己实施教育教学的原材料,而且更需要掌握一般社会成员不需要或不必系统了解的教育教学知识、技能和教育教学规律。只有实现教师专业化,教师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赢得社会地位和社会尊重。
教师专业化体现在教师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能力、专业态度、专业精神、专业伦理和道德等多方面。教师专业化就是要求教师要在整个专业生涯中,依托专业组织,通过终身专业训练,习得教育专业知识技能,实施专业自主,表现专业道德,逐步提高自身的从教素质,成为一个良好的教育专业工作者,也就是一个人从“普通人”变成“教育者”。师范毕业生的教育理论素养不能仅仅停留在理论上,还能够应用到实践中,才能在将来成正成为具有专业化理论知识的高素质教师。可见,教育理论课程开展实践性教学是培养合格教师不可缺少的环节。[3]
4.有利于我国基础教育实现向现代教育的转变
受传统教育的影响,我国的基础教育受应试教育影响很深,素质教育名存实亡,要实现从传统教育向现代教育的转变,任务非常艰巨。但同时,我国的社会经济正在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巨大变革,经济发展需要大量的人才,需要具有创新精神和动手能力的应用性人才。基础教育实现从传统教育向现代教育转变又是一个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为此,我国基础教育进行了建国以来的第八次课程改革。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实践性教学模式正在被广泛推广,加强实践性教学将有效地改变我国当前教育的弊端。[4]
基础教育要加强实践性教学的关键问题是师资。受传统教育的影响,现有教师大都是在应试教育环境下成长起来的,而实践性教学是在现代教育理念指导下进行的。传统教育培养出来的教师指导现代教育下的实践教学,很容易使实践教学变质为“应试”活动。高校教育理论课程开展实践性教学必将是培养具有现代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合格老师不可忽视的重要做法,有利于我国基础教育实现从传统教育向现代教育的转变。
三、教育理论课程如何开展实践性教学
教育理论课程开展实践性教学是一个系统的课题,需要教师、学生、学校等多方面的配合,教育理论课程的实践性教学才能真正实现。
(一)教师角色的转变
要开展教育理论课程的实践性教学,首先是教师的角色必须进行转变。这方面要注意解决两个问题:
1.教师怎样做好学生学习的帮助者和引导者。开展教育理论课程的实践性教学,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主动、负责地学习,教师就应该是学生学习的帮助者和引导者,让学生自己主动地去寻找知识,让大学生在教学的过程中做更多的事情。
2.怎样把教育理论课程的教学过程变为科学研究的过程。在学生主体性的教学方式中,不是简单地学生多做、教师少做,而是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不仅要重新设计课堂教学,更重要的是要设计课堂之外的教学,把教学过程变成一个研究过程,教师与学生们一起做学术研究。
(二)新型教学模式的应用
开展教育理论课程的实践性教学,要注意应用现代教学研究的最新成果,充分调动大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而其关键是课堂教学的改革,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应推广应用的教学模式有:
1.研究性学习。包括课内和课外的研究性学习,教育理论课程如何开展研究性学习。
2.问题式教学。教师可以通过一系列的问题,以问题引导学生,调动大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甚至鼓励大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
3.任务驱动式教学。在讲授式的教学中,学生的任务就是上课、作业、考试。学生没有具体的任务,学习也就没有动力。教育理论课程的任务驱动式教学就是要设计科学、合理、具体的.教学任务,并使之成为学生参与实践的具体学习目标。
4.案例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可以解决教育理论课程与实践脱节的问题,使理论与实践很好地结合起来。研究将针对不同的章节内容,选用不同的案例。
(三)改变教学效果评价的单一形式
教学效果评价活动实质上是教学的继续,是教师深层教学思想的具体化和现实化。不同的评价,对大学生参与实践学习的积极主动性会产生不同的结果,现代的教学评价强调人的主体能动性。目前的教学评价过分重视考试以及分数,缺少对学习过程的评价,不利于调动在学生参与到实践性教学中来。
教育理论课程的教学效果评价应该做以下的改革:
1.评价内容研究。评价要多元化,不仅测量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还能体现大学生学习的过程、学习的兴趣和动机等。
2.形成性评价研究。用评价要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发展,调动学生参加实践学习的积极主动性。
3.学生参与评价研究。加强大学生在教学评价中的地位,通过评价促进大学生主体性发展。
(四)利用学校教育资源,保障学生参加实践性教学。
高校教学设施的改善,是开展教育理论课程实践性教学的物质保障。
1.要建立健全电子阅览室。电子阅览室是现代教育发展的标志,要让所有学生能够参与互联网络的学习。
2.要有足够的图书资料,满足学生查找资料的要求。同时还要教会学生利用传统教育资源进行科学研究,传统的报纸、杂志是教育理论课程开展实践性教学基本手段,必须培养学生利用传统教育资源进行科学研究的基本能力。
3.让学生形成网络学习的正确策略。网络是开展教育理论课程实践性教学的重要平台,要让网络成为大学生学习有益工具,大学生能够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而不是被其毒害。
四、结论
开展教育理论课程实践性教学是改革高校教育理论与实践脱节的有效形式,是培养合格教师必不可少的环节。高校开展教育理论课程的实践性教学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必须调动教师、学生、学校等各方面的积极性,教育理论课程的实践教学才能真正实现,从而让高师生掌握现代教育的理论,培养创新能力、发现问题能力和从事现代教育能力。
参考文献:
[1] 朱慕菊. 《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6月
[2]教高〔2007〕1号文.《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 2007年1月23日
[3]杨超有.《教育学》.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2005年8月
[4]靳玉乐.《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与创新》.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6月
论文相关查阅: 毕业论文范文 、 计算机毕业论文 、 毕业论文格式 、 行政管理论文 、 毕业论文 ;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拓银展览(上海)有限公司_
2024-10-21 广告
2024-10-21 广告
中国教育装备展示会是由中国教育装备行业协hui主办的全国性教育装备专业展会,以整合营销、调节供需、技术推广、聚焦联系和交易、产学研结合与产业联动等为功能,已发展成为我国乃至全球教育装备行业规模大、影响广、专业性强的品牌展会。主办方拓银展览上...
点击进入详情页
本回答由拓银展览(上海)有限公司_提供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