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判断文章写得好不好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如何判断自己文章的好坏,这是每个写作者都会在意的一个问题。而且我发现,几乎每个作者自己特别满意的作品,都不是阅读者最喜欢的,也就是受众最欢迎的那一篇。
记得《舌尖上的中国》总导演陈晓卿说过:“我个人认为投入了更多精力、拍得更好的也更能体现纪录片特质的片子,几乎没有什么人知道。反而在我已经快50岁的时候,做了一个与美食相关的纪录片,让很多人知道了我的名字,这里面其实有很多无奈。”
这一点我印象深刻,记得上大学的时候,就观摩陈晓卿老师的片子,他有好多个纪录片都获过奖,真的是付出了非常多。但默默无闻近30年,没想到因为美食一夜成名。几乎像个传奇故事一样,我知道的,更多更多的优秀制作者,可能耗尽一生的职业生涯,都不会为大众所知。
所以,问题来了,作者自己认为好的东西,在受众那里一定也是好的吗?
大言不惭的拿我自己举例吧,我目前在上写了60多篇文章,我最喜欢的是《以炉火的方式生活》阅读量不到150,另外一篇《自由不是免费的》阅读量最高,大约570左右,(当然我猜可能是这篇名字起的不错。)
有很长一段时间我不知道究竟为什么会存在这么大的差异,而且好像也没有刻意去思考这个问题。直到有一天,看到笑来老师写的:如何判断自己文章的好坏。
他开篇就说:审美常常不需要知道原理,但是创造美的人必须有方法论。
读到这一句,我似乎有些顿悟:审美虽然千差万别,但美无论从哪种角度来说,都是有一定标准和准绳的。从这个角度来看,研究写作的方法论是很有价值的。
今天分享老师的三条基础建议:
1:多写多写多写:
这个我挺理解的,就像是打球要熟悉球性,才能玩好球,写的多,就是要通过写,不停地写来熟悉“写性”吧,短期内看不出什么,不过我在007坚持写1年多了,现在临近交作业的时候早没有了刚开始的慌张无措,我打开电脑或者手机备忘录,仔细看看以前积累的素材,有个把小时就能写出来,自己心底里觉得从容得很。
2:认真思考所选择品类的受众属性,那么思考这篇文章对读者是否真的有用?(不是感觉有用,而是真的有用,笑来老师选择的品类是个人成长方法论)
我目前写文章比较随意,大多是一些自己的生活、读书或者观影的感受,这可能只算是一种分享吧,谈不上有用,如果哪天哪篇不小心激发了读者的共鸣或者是正能量,我觉得就很不错很不错啦,这叫什么,就是笑来老师常说的:“相信我,你并不孤独。”
3:写作是双向沟通而不是单向表达:
说话要足够准确,不被误解,了解、发现、应对、提前设计。当众讲话、公开写作,基本上是寻找最大公约数的游戏。有一个写作的玻璃顶是:你有能力理解多少人,就最多能拥有多少读者。
我觉得最后这句简直太牛了。回头一看,为什么真正的名著在世界范围内,男女老少都能读,估摸着作者的心,真的是理解了这些普通人的各种情感,他站在高山上,看地上的河流、森林什么样子,他看得清清楚楚,这就是真正的水平吧。
我觉得如果用这3条最基础的建议,去评价和衡量自己之前的文章,多数都还不及格呢。
不过没关系,知耻而后勇嘛,有差距就是有进步的空间,往前看虽然路漫漫,但我回头看看自己来时的路,知道自己跌跌撞撞地真的也走出很远了,心里一阵欣喜,我看着这些文字仿佛有了自己的生命,阅读量一直在慢慢增加,慢慢生长,不知道哪里有位读者读完后,心有戚戚焉......就觉得写作这件事真的好棒,甚至有种胸怀天地的宽广,跨越时空的力量。这些就是我继续写下去的动力吧,也就是那一路走来,不曾想到而遇到的美丽的风景吧!!
记得《舌尖上的中国》总导演陈晓卿说过:“我个人认为投入了更多精力、拍得更好的也更能体现纪录片特质的片子,几乎没有什么人知道。反而在我已经快50岁的时候,做了一个与美食相关的纪录片,让很多人知道了我的名字,这里面其实有很多无奈。”
这一点我印象深刻,记得上大学的时候,就观摩陈晓卿老师的片子,他有好多个纪录片都获过奖,真的是付出了非常多。但默默无闻近30年,没想到因为美食一夜成名。几乎像个传奇故事一样,我知道的,更多更多的优秀制作者,可能耗尽一生的职业生涯,都不会为大众所知。
所以,问题来了,作者自己认为好的东西,在受众那里一定也是好的吗?
大言不惭的拿我自己举例吧,我目前在上写了60多篇文章,我最喜欢的是《以炉火的方式生活》阅读量不到150,另外一篇《自由不是免费的》阅读量最高,大约570左右,(当然我猜可能是这篇名字起的不错。)
有很长一段时间我不知道究竟为什么会存在这么大的差异,而且好像也没有刻意去思考这个问题。直到有一天,看到笑来老师写的:如何判断自己文章的好坏。
他开篇就说:审美常常不需要知道原理,但是创造美的人必须有方法论。
读到这一句,我似乎有些顿悟:审美虽然千差万别,但美无论从哪种角度来说,都是有一定标准和准绳的。从这个角度来看,研究写作的方法论是很有价值的。
今天分享老师的三条基础建议:
1:多写多写多写:
这个我挺理解的,就像是打球要熟悉球性,才能玩好球,写的多,就是要通过写,不停地写来熟悉“写性”吧,短期内看不出什么,不过我在007坚持写1年多了,现在临近交作业的时候早没有了刚开始的慌张无措,我打开电脑或者手机备忘录,仔细看看以前积累的素材,有个把小时就能写出来,自己心底里觉得从容得很。
2:认真思考所选择品类的受众属性,那么思考这篇文章对读者是否真的有用?(不是感觉有用,而是真的有用,笑来老师选择的品类是个人成长方法论)
我目前写文章比较随意,大多是一些自己的生活、读书或者观影的感受,这可能只算是一种分享吧,谈不上有用,如果哪天哪篇不小心激发了读者的共鸣或者是正能量,我觉得就很不错很不错啦,这叫什么,就是笑来老师常说的:“相信我,你并不孤独。”
3:写作是双向沟通而不是单向表达:
说话要足够准确,不被误解,了解、发现、应对、提前设计。当众讲话、公开写作,基本上是寻找最大公约数的游戏。有一个写作的玻璃顶是:你有能力理解多少人,就最多能拥有多少读者。
我觉得最后这句简直太牛了。回头一看,为什么真正的名著在世界范围内,男女老少都能读,估摸着作者的心,真的是理解了这些普通人的各种情感,他站在高山上,看地上的河流、森林什么样子,他看得清清楚楚,这就是真正的水平吧。
我觉得如果用这3条最基础的建议,去评价和衡量自己之前的文章,多数都还不及格呢。
不过没关系,知耻而后勇嘛,有差距就是有进步的空间,往前看虽然路漫漫,但我回头看看自己来时的路,知道自己跌跌撞撞地真的也走出很远了,心里一阵欣喜,我看着这些文字仿佛有了自己的生命,阅读量一直在慢慢增加,慢慢生长,不知道哪里有位读者读完后,心有戚戚焉......就觉得写作这件事真的好棒,甚至有种胸怀天地的宽广,跨越时空的力量。这些就是我继续写下去的动力吧,也就是那一路走来,不曾想到而遇到的美丽的风景吧!!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