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勤政与最怠政的皇帝大对比,差距何止天壤之别
展开全部
中国封建时代的皇帝在勤政方面有着极大的差异。
既有朱元璋和雍正这样十足的工作狂人。也有足足二十多年不理朝政消极怠工的万历皇帝。
明朝的万历皇帝怠政到什么地步呢。主要有6大方面:不朝,不庙,不郊,不见,不批,不讲。
一、不朝,就是不上朝。万历皇帝二十几年不理朝政,也不主持朝廷会议。有的大臣跪在宫门外请求皇上亲理朝政,竟不被理睬。如辽东战事传来后,大臣、大学士们上疏,希望皇帝能够出御文华殿,召集文武百官,讨论御敌方略。结果这个请求依旧如泥牛入海,留中不报,没有回音。
二、不庙,就是不亲自祭祀宗庙、太庙,太庙里供奉着祖宗牌位。“敬天法祖”是皇帝的基本准则,万历皇帝懒到不敬天、不祭祖,自然更无视臣民的诉求。
三、不郊,就是不亲自郊祭天地。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皇帝作为“天之子”,祭祀天地是皇帝的头等大事,万历皇帝年纪轻轻的,既不祭天,又不祭地,内心无敬仰,就能想到怎么对待臣民了。
四、不见,就是不接见大臣。夸张到了什么地步呢,首辅朱赓,三年没有见皇帝一面。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天天需要听从皇帝圣意处理政务的宰相,三年尽然没见皇帝一面。
五、不批,就是对大臣的奏章不做批示,万历皇帝却将大臣奏章“留中”不发,就是既不批示,也不发下,而是搁置一边。没有皇帝的批示,事情就不能办,整个中央机构,几乎停止运作。
六、不讲,就是不参加经筵讲席,经筵,是为皇帝专设的讲席,由大学士、翰林院侍讲学士等担任主讲,并同皇帝切磋经史,也是君臣共同探讨治国理念与治策的场所。万历皇帝也不参加经筵讲席。
万历帝怠政,使朝纲乌烟瘴气,朝政出现很大危机,明朝在其死后24年就最终灭亡了。万历死后,礼冠封谥号都成了难事,最后根据“壹民无为曰神;安仁立政曰神;物妙无方曰神;圣不可知曰神;阴阳不测曰神;治民无为曰神;应变远方、不疾而速曰神;道化宜民曰神;显仁藏用曰神;则天广运曰神”,起了的“神宗”谥号。所以,史学家才会说,明之亡,实亡于神宗。
朱元璋是中国 历史 上最勤政的皇帝之一,他从来不惮给自己增加工作量。从登基到去世,他几乎没有休息过一天。在遗诏中他说:“三十有一年,忧危积心,日勤不怠。”据史书的记载,从洪武十八年(1385)九月十四日至二十一日,八天之内,朱元璋审批阅内外诸司奏札共一千六百六十件,处理国事计三千三百九十一件,平均每天要批阅奏札二百多件,处理国事四百多件。仅此一端,即可想象他是多么勤奋。
雍正皇帝在位仅13年,但可以说是中国古代最为勤勉的皇帝之一,甚至可以说是最疯狂的皇帝。在位期间,雍正从不贪图享乐,有时候一天只睡4个小时。目前存世的雍正批阅的奏折、部本、通本就达到了30万件,上面有雍正留下的1000万字批注。
雍正十三年八月二十日,也就是1735年10月5日,雍正感觉不太好,但依然召见大臣。“二十一日,病情加重,照常理政。大学士张廷玉每日进见,未尝间断。皇四子宝亲王弘历、皇五子和亲王弘昼等,御榻之侧,朝夕奉侍。二十二日,病情恶化,太医抢救。二十三日子时,进药无效,龙驭上宾。”
而在这背后也是有深刻的原因的。
原因在于,朱元璋和雍正是费尽千辛万苦才最终得取的权利。而万历并没有经历过如此艰难的历程。
朱元璋作为一个一无所有的农民到开国君主,用了整整24年。在这24年之间,大败陈友谅,消灭张士诚,歼灭方国珍,扫除元朝残余。其间的艰难险阻是常人难以想象的。
雍正的皇帝之路虽然不如朱元璋那般危难,但也是久经磨难。康熙的子嗣众多,九子夺嫡步步惊心。直到45岁雍正才最终荣登大宝。
拿我们现代人做个比喻,朱元璋和雍正得取皇位,就如同月薪四五千的打工族完全依靠自己买下价值上亿的豪华别墅。这个别墅不仅仅是自己的安居之所,也见证了自己的一切的努力。所以辛勤的为别墅做一些修理维护的工作,绝对是心甘情愿的。
既有朱元璋和雍正这样十足的工作狂人。也有足足二十多年不理朝政消极怠工的万历皇帝。
明朝的万历皇帝怠政到什么地步呢。主要有6大方面:不朝,不庙,不郊,不见,不批,不讲。
一、不朝,就是不上朝。万历皇帝二十几年不理朝政,也不主持朝廷会议。有的大臣跪在宫门外请求皇上亲理朝政,竟不被理睬。如辽东战事传来后,大臣、大学士们上疏,希望皇帝能够出御文华殿,召集文武百官,讨论御敌方略。结果这个请求依旧如泥牛入海,留中不报,没有回音。
二、不庙,就是不亲自祭祀宗庙、太庙,太庙里供奉着祖宗牌位。“敬天法祖”是皇帝的基本准则,万历皇帝懒到不敬天、不祭祖,自然更无视臣民的诉求。
三、不郊,就是不亲自郊祭天地。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皇帝作为“天之子”,祭祀天地是皇帝的头等大事,万历皇帝年纪轻轻的,既不祭天,又不祭地,内心无敬仰,就能想到怎么对待臣民了。
四、不见,就是不接见大臣。夸张到了什么地步呢,首辅朱赓,三年没有见皇帝一面。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天天需要听从皇帝圣意处理政务的宰相,三年尽然没见皇帝一面。
五、不批,就是对大臣的奏章不做批示,万历皇帝却将大臣奏章“留中”不发,就是既不批示,也不发下,而是搁置一边。没有皇帝的批示,事情就不能办,整个中央机构,几乎停止运作。
六、不讲,就是不参加经筵讲席,经筵,是为皇帝专设的讲席,由大学士、翰林院侍讲学士等担任主讲,并同皇帝切磋经史,也是君臣共同探讨治国理念与治策的场所。万历皇帝也不参加经筵讲席。
万历帝怠政,使朝纲乌烟瘴气,朝政出现很大危机,明朝在其死后24年就最终灭亡了。万历死后,礼冠封谥号都成了难事,最后根据“壹民无为曰神;安仁立政曰神;物妙无方曰神;圣不可知曰神;阴阳不测曰神;治民无为曰神;应变远方、不疾而速曰神;道化宜民曰神;显仁藏用曰神;则天广运曰神”,起了的“神宗”谥号。所以,史学家才会说,明之亡,实亡于神宗。
朱元璋是中国 历史 上最勤政的皇帝之一,他从来不惮给自己增加工作量。从登基到去世,他几乎没有休息过一天。在遗诏中他说:“三十有一年,忧危积心,日勤不怠。”据史书的记载,从洪武十八年(1385)九月十四日至二十一日,八天之内,朱元璋审批阅内外诸司奏札共一千六百六十件,处理国事计三千三百九十一件,平均每天要批阅奏札二百多件,处理国事四百多件。仅此一端,即可想象他是多么勤奋。
雍正皇帝在位仅13年,但可以说是中国古代最为勤勉的皇帝之一,甚至可以说是最疯狂的皇帝。在位期间,雍正从不贪图享乐,有时候一天只睡4个小时。目前存世的雍正批阅的奏折、部本、通本就达到了30万件,上面有雍正留下的1000万字批注。
雍正十三年八月二十日,也就是1735年10月5日,雍正感觉不太好,但依然召见大臣。“二十一日,病情加重,照常理政。大学士张廷玉每日进见,未尝间断。皇四子宝亲王弘历、皇五子和亲王弘昼等,御榻之侧,朝夕奉侍。二十二日,病情恶化,太医抢救。二十三日子时,进药无效,龙驭上宾。”
而在这背后也是有深刻的原因的。
原因在于,朱元璋和雍正是费尽千辛万苦才最终得取的权利。而万历并没有经历过如此艰难的历程。
朱元璋作为一个一无所有的农民到开国君主,用了整整24年。在这24年之间,大败陈友谅,消灭张士诚,歼灭方国珍,扫除元朝残余。其间的艰难险阻是常人难以想象的。
雍正的皇帝之路虽然不如朱元璋那般危难,但也是久经磨难。康熙的子嗣众多,九子夺嫡步步惊心。直到45岁雍正才最终荣登大宝。
拿我们现代人做个比喻,朱元璋和雍正得取皇位,就如同月薪四五千的打工族完全依靠自己买下价值上亿的豪华别墅。这个别墅不仅仅是自己的安居之所,也见证了自己的一切的努力。所以辛勤的为别墅做一些修理维护的工作,绝对是心甘情愿的。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