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know-base.cdn.bcebos.com/lxb/notice.png)
为什么叫春秋战国?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春秋”“战国”名称的来历 鲁国史官把当时各国报导的重大事件,按年、季、月、日记录下来,一年分春、夏、秋、冬四季记录,简括起来就把这部编年史名为“春秋”。孔子依据鲁国史官所编《春秋》加以整理修订,成为儒家经典之一。《春秋》记录了从鲁隐西元年(前722)到鲁襄公十四年(前481)共242年的大事。由于它所记历史事实的起止年代,大体上与一个客观的历史发展时期相当,所以历代史学家便把《春秋》这个书名作为这个历史时期的名称。为了敍事方便,春秋时期开始于西元前770年(周平王元年)周平王东迁东周开始的一年,止于西元前476年(周敬王四十四年)战国前夕,总共295年。 春秋以后,齐、楚、燕、韩、赵、魏、秦七大诸侯国连年战争,当时人们就称呼这七大诸侯国为“战国”。《战国策·燕策一》载苏秦的弟弟苏代说:“凡天下之战国七,而燕处弱焉。”可见当时七大诸侯国都有战国的称呼。到西汉初年,“战国”这个名词的含义还没有变化。到西汉末年刘向编辑《战国策》一书时,才开始把“战国”作为特定的历史时期的名称。战国时期开始于西元前475年(周元王元年)《史记》的《六国年表》开始的一年,止于西元前221年(秦王政二十六年)秦灭齐统一六国的一年,共255年。
参考: ks.yahoo/question/?qid=1406100512426
春秋时期,简称春秋,前770年—前476年,东周的一个时期,春秋时代周王的势力减弱, 群雄纷争,齐桓公、晋文公、宋襄公、秦穆公、楚庄王相继称霸,史称「春秋五霸」。(一 说是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春秋时期之后是战国时期。 春秋时期的得名,是因孔子修订《春秋》而得名。这部书记载了从鲁隐公元年(前722 年)到鲁哀公十四年(前481年)的历史。现代的学者为了方便起见,一般从周平王元年 (前770年)东周立国起,到周敬王四十三年(前477年)为止,称为「春秋时期」。 战国时期(前475年,一说前403年~前221年),或称战国时代,简称战国,是历史上秦 统一中国前属于东周的一段历史时期。关于战国从什么时候开始史学家有不同的争议。 《史记》定战国的开始于前475年(周元王元年),《资治通鉴》定战国的开始于前403年 (韩赵魏三家分晋)。战国的结束是在秦统一中国(前221年),请参见秦统一中国之 战。战国的名称来自于西汉刘向编的《战国策》。
西周时代,天子、诸侯乃至卿大夫等贵族,都拥有自己庄园的牧人和工匠,一般平民的生活也多自给自足,因此商业没有太大的进展。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各国开放山林川泽的资源,采取抽税办法令工商业者自由经营,促进了商业的进一步繁荣。 春秋时,已出现许多的手工业者。到了战国,分化成众多生产部门。除青铜冶炼、制陶、纺织、造木、玉器等不断进步外,冶铁、造车、造船、制革、煮盐、漆器等都有重大发展。尤其是冶铁,更成为重要生产部门。当时手工业的地域分工格外显著,工艺水平颇高,如吴、越的刀剑,赵的冶铁,齐的桑麻、纺织,楚的皮革,都是驰名的手工业产品。 春秋、战国时,各国之间的商业交换颇为频繁。据《荀子》记载,当时北方的良马、大狗,南方的羽毛、齿革、丹青,东方的龟贝、鱼、盐,西方的皮革、文旄,都出现在中原的市场上。商业发展的另一后果,是都市的兴起。当时「各国万家之邑相望」,而各国的都会往往成了商业交换的中心,如东周的洛阳、魏的大梁、韩的阳翟、齐的临淄、赵的邯郸、楚的郢都、燕的蓟、秦的咸阳。 商业的繁荣还促进了货币的发展。春秋战国时期的货币包括物品、黄金及铜币三种。物品货币有玉、帛之类;黄金货币如楚国郢都的爰金。但当时流行最广泛的是铜铸货币,其形式则因国而异,有贝币、布币、刀币和圜钱等等。由于圜钱应用起来较方便,货币渐渐采取钱形,「钱」就慢慢成为一般货币的通称了。 春秋战国时期的列国竞争,不仅促进了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而且造成了学术文化的空前繁荣。当时面对动荡的兼并局势,各国君主都想称霸争雄,谋求富国强兵之策,所以竞相礼贤下士,延揽人材。而社会贤达之士也纷纷乘时而起,怀才四适,提出各种匡时济世之良策,造成思想言论的空前自由,即所谓「诸子蜂起」、「百家争鸣」。 春秋战国的百家争鸣,犹如一声春雷,使万绿齐茁于
参考: me
春秋战国时期与左氏春秋>及<战国策>二书有关 还有春秋战国是以那一年作分界点 2006-12-29 18:46:02 补充: 没有人答
就给我分
免得浪费你的分 2006-12-29 18:49:57 补充: 之后我问一条问题,选你做最佳,还分给你 2006-12-29 19:04:46 补充: 你都说不答我的问题,我又何须要你的分?
参考: ks.yahoo/question/?qid=1406100512426
春秋时期,简称春秋,前770年—前476年,东周的一个时期,春秋时代周王的势力减弱, 群雄纷争,齐桓公、晋文公、宋襄公、秦穆公、楚庄王相继称霸,史称「春秋五霸」。(一 说是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春秋时期之后是战国时期。 春秋时期的得名,是因孔子修订《春秋》而得名。这部书记载了从鲁隐公元年(前722 年)到鲁哀公十四年(前481年)的历史。现代的学者为了方便起见,一般从周平王元年 (前770年)东周立国起,到周敬王四十三年(前477年)为止,称为「春秋时期」。 战国时期(前475年,一说前403年~前221年),或称战国时代,简称战国,是历史上秦 统一中国前属于东周的一段历史时期。关于战国从什么时候开始史学家有不同的争议。 《史记》定战国的开始于前475年(周元王元年),《资治通鉴》定战国的开始于前403年 (韩赵魏三家分晋)。战国的结束是在秦统一中国(前221年),请参见秦统一中国之 战。战国的名称来自于西汉刘向编的《战国策》。
西周时代,天子、诸侯乃至卿大夫等贵族,都拥有自己庄园的牧人和工匠,一般平民的生活也多自给自足,因此商业没有太大的进展。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各国开放山林川泽的资源,采取抽税办法令工商业者自由经营,促进了商业的进一步繁荣。 春秋时,已出现许多的手工业者。到了战国,分化成众多生产部门。除青铜冶炼、制陶、纺织、造木、玉器等不断进步外,冶铁、造车、造船、制革、煮盐、漆器等都有重大发展。尤其是冶铁,更成为重要生产部门。当时手工业的地域分工格外显著,工艺水平颇高,如吴、越的刀剑,赵的冶铁,齐的桑麻、纺织,楚的皮革,都是驰名的手工业产品。 春秋、战国时,各国之间的商业交换颇为频繁。据《荀子》记载,当时北方的良马、大狗,南方的羽毛、齿革、丹青,东方的龟贝、鱼、盐,西方的皮革、文旄,都出现在中原的市场上。商业发展的另一后果,是都市的兴起。当时「各国万家之邑相望」,而各国的都会往往成了商业交换的中心,如东周的洛阳、魏的大梁、韩的阳翟、齐的临淄、赵的邯郸、楚的郢都、燕的蓟、秦的咸阳。 商业的繁荣还促进了货币的发展。春秋战国时期的货币包括物品、黄金及铜币三种。物品货币有玉、帛之类;黄金货币如楚国郢都的爰金。但当时流行最广泛的是铜铸货币,其形式则因国而异,有贝币、布币、刀币和圜钱等等。由于圜钱应用起来较方便,货币渐渐采取钱形,「钱」就慢慢成为一般货币的通称了。 春秋战国时期的列国竞争,不仅促进了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而且造成了学术文化的空前繁荣。当时面对动荡的兼并局势,各国君主都想称霸争雄,谋求富国强兵之策,所以竞相礼贤下士,延揽人材。而社会贤达之士也纷纷乘时而起,怀才四适,提出各种匡时济世之良策,造成思想言论的空前自由,即所谓「诸子蜂起」、「百家争鸣」。 春秋战国的百家争鸣,犹如一声春雷,使万绿齐茁于
参考: me
春秋战国时期与左氏春秋>及<战国策>二书有关 还有春秋战国是以那一年作分界点 2006-12-29 18:46:02 补充: 没有人答
就给我分
免得浪费你的分 2006-12-29 18:49:57 补充: 之后我问一条问题,选你做最佳,还分给你 2006-12-29 19:04:46 补充: 你都说不答我的问题,我又何须要你的分?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