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而复叛的施琅:为何背叛郑成功投降清朝

 我来答
海猎o
2022-09-25 · TA获得超过9831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347
采纳率:0%
帮助的人:66.3万
展开全部
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无论是谁。只要维护两岸统一,就会名垂青史,受到中华民族的爱戴。

谈到海峡两岸的英雄人物,人们会对驱除荷兰殖民侵略者、 *** 的郑成功油然而生敬意,而对于平定台湾的传奇人物施琅大将军则知之不多、不深。读完安然所着《施琅大将军--平定台湾传奇》,掩卷而思,一个完整、真实和高大的施琅形象在我的脑海里浮现。

施琅,生长在明清之际,各种社会矛盾错综复杂。这使当时各种人物的抉择颇伤脑筋,同时,也使得后人研究这段历史时感到扑朔迷离,难以准确把握。安然摆脱了所谓正统观念。对施琅反复多变的前半生,给予了恰如其分的定位。

施琅的多变,是应时而变。一变:1646年(顺治三年),郑芝龙见清兵席卷中原,南明政权大势已去,率心腹部将500人,分乘5艘战船抵达福州投清。其中包括施琅。二变:1649年(顺治六年),担任清朝总兵的施琅在广东陷入绝境之际,出人意料地得到郑成功的礼遇。于是,他就跟随郑成功走上了反清复明的道路。他的部将数千人成为郑成功的重要力量。施琅为郑成功献计献策,并亲身参与袭取厦门,立下卓着战功。三变:由于郑成功与施琅个性反差、矛盾激化,造成施琅的父兄被杀。施琅遂离开郑成功,第二次降清。安然的评价是公允的:施琅第二次降清,属于被逼上梁山,谈不上个人品质问题。主要原因在于郑成功盛怒之下,轻率地错杀施琅的父亲弟弟,才导致施琅这样一位杰出的海军将领投入清军的怀抱。

评判一位历史人物的功过,是不能夹带个人感 *** 彩的。事实证明,施琅正是由于降清,才担当重任,充分地施展才能,成就丰功伟业。康熙元年(1662年)七月,清 *** 提拔施琅为福建水师提督,率领官兵一万人左右。从此,清朝组建了第一支水师部队。施琅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水师提督。

施琅的首步妙棋是一举攻下郑氏集团经营多年的厦门、金门二岛。康熙二年(1663年)四月,施琅率快艇20多艘,从海门突袭郑军,打死打伤200余人,活捉参将黄九等20余人,鼓舞了将士的士气。施琅善于准确地判断形势,及时调整战略战术。十月,施琅率军先后攻下郑军苦心经营多年的厦门和金门。同时,他注重分化瓦解郑军,并收到了奇效。先是,郑军都督杜辉率领将领102名、兵丁1096名、战船62艘,向清军投降。接着,威远将军翁求多率领6万多兵民降清,成为郑军投降规模最大、人数最多的一次。然后,留守铜山的黄廷臣率家属及官兵3万多人降清。

郑军只剩下台湾及周边的澎湖等若干岛屿。郑经全力经营台湾,进入"明郑时代"的繁荣。康熙三年(1664年),郑经把郑成功命名为东都的台湾,改名为东宁,以台南为行政中心。引进大陆的坊里制,建立地方行政系统。台湾自为一体,形成割据形势。

在割据、还是统一问题上,施琅表现出非凡的远见。康熙三年(1664年)六月,水师提督施琅认为:"郑经遁台湾,若不早为扑灭,使其生聚教训,而两岛必复为窃据。当乘其民心未固,军情尚虚,进攻澎湖,直捣台湾。庶四海归一,边民无患。"在清朝,施琅成为提出 *** 、彻底 *** 问题第一人。

施琅的见解得到清 *** 的认同,施琅得到清 *** 的器重。康熙三年(1664年)七月十八日,清 *** 授施琅为右都督,并任命他为靖海将军。 *** 的统帅,授予专征大权,领兵 *** 的郑军。然而,不久清 *** 改变了对台湾郑氏政权的策略,改武力征战为招抚,没有收到任何效果。再加上平定"三藩之乱",清 *** 不得不把 *** 搁置下来。

康熙二十年(1681年)正月,郑经病逝,由郑经的次子郑克u继位。此后,台湾郑氏集团日益腐败,军心涣散,政局动荡不安,民不聊生,饿殍遍地。这个割据政权已经丧尽民心,成为台湾和大陆沿海地区人民灾难的祸根。郑氏集团中掌握实权的侍卫大臣冯锡范从私利出发,拒绝清 *** 的招抚政策,勾结日本对抗清 *** ,企图成立所谓" *** ",实际上把台湾郑氏集团推向了灭亡的深渊。

台湾郑氏集团的错误决策,促使清 *** 坚定了出兵台湾的决心。康熙二十年(1681年)七月二十八日,康熙任命施琅为福建水师提督总兵官,加封太子少保衔,命令他"到日即与将军、总督、巡抚、提督商酌,克期统领舟师进取澎湖、台湾".施琅启程离京前,康熙专门设宴为他饯行,叮嘱道:"尔至地方,当与文武各官同心协力,以靖海疆。海氛一日不靖, *** 生一日不宁,尔当相机进取,以副朕委任之至意。"施琅肩负清朝的重托。

经过精心筹划,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六月十四日,施琅率清朝水师2万多人,各种战船236艘,驶出铜山港,向澎湖进发。六月二十二日,施琅下令,清朝水师排成"五点梅花阵",对澎湖发起总攻。经过激战,清军击沉和俘获郑军大小战船近200艘,打死郑军将领300多名,打死郑军12000多名。澎湖郑军官兵5000多人投降。63岁高龄的施琅挥师渡海作战,指挥有方,奖惩严明,以较小的代价,全歼郑军主力,展现出非凡的毅力和智谋。

更难能可贵的是,施琅对于台湾,采取了与厦、澎截然不同的方针。为了实现平定台湾郑氏集团的计划,他决定采取攻心策略。他主动探望俘虏的郑军,优待降军和俘虏,积极瓦解郑军。他向郑军将士宣布:我率兵出征,乃为朝廷收复所失之地,非为图报私仇也。杀我父弟的仇人郑成功早已死去,我施琅断不会报复。我不仅不会杀台湾人,如果郑氏肯投降,我也不杀,而且要保奏他们继续为官……各自决定去留,绝不为难;愿意留在清军中效力的,表示欢迎,并与清军士兵同等的饷粮;不愿投军的,即发给银米,派船送走。施琅的政策,得到郑军将士的欢迎。郑军将士到处宣传,"施琅不会妄杀一人,只要投降,即可受到优待。"这种宣传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台湾民众莫不解体,惟恐王师之不早来".

施琅的攻心策略果然奏效。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闰六月初八,郑克u派遣郑平英等人赴澎湖施琅军中献表请降。郑氏集团决定放弃抵抗,归降清朝。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八月十三日,施琅终于踏上宝岛台湾鹿耳门,受到台湾军民的热烈欢迎,实现了毕生的愿望。施琅的招抚获得成功,兵不血刃,完成大陆台湾的一统。康熙欣喜地赋诗日:

万里扶桑早挂弓,水犀军指岛门空。

来庭岂为修文德,柔远殊非黩武功。

牙帐受降秋色外,羽林奏捷月明中。

海隅久念苍生困,耕凿从今九壤同。

施琅在台湾开垦土地,兴修水利。开展贸易,举办教育,减轻赋税,"十年生聚,十年教诲,市井乡都诗书振响,少习长成,甲科辈出;而武职戎功。又指不胜屈".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