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报纸发展历史
世界上最早的报纸出现在古老的中国握激。
《邸报》是世界上发行最早,时间最久的报纸。
西汉时期,为加强皇权,汉王朝实行有利于中央集权的郡县制,把全国分为三十六个大郡,在郡下一级又分若含皮尺干县,由中央统一管理。
各郡在首都长安都设有办事机构,相当于现在的各省驻京办事处,这个办事处称为“邸”。
“邸”内派驻有办事员,负责将上峰的信息收集起来,写在竹简或绢帛上,通过驿站传送给各郡的太守参阅。
而这一写有信息的竹帛就称之为《邸报》。
伴随着古代中央王权的不断加强,“邸报”也一直得以很好的发展,自汉、唐、宋、元、明直到清代,《邸报》的名称虽屡有改变,发行却一直没有中断过,其性质和内容也没有多大变动。
在这一历史过程中,纸张的出现使得“邸报”的书写与发行更加的容易,到了唐代,由于雕版印刷的广泛运用,同时,中国中央王朝的版图扩大,《邸报》的运用就更加数量化、规范化。
第一份用纸印刷的报纸,投递这份报纸的机构, 当时叫邮驿,投递人员为唐朝兵部军卒,腰束革袋,带上铃铛,骑着快马传邮,听到 *** ,行人都远离避让。
唐玄宗时期,《邸报》又称为《开元杂报》。
到了明代,中央已有专门的机构通政司进行《邸报》的编发工作,发谈高行日期和发行对象也日趋稳定,形成国家性新闻刊物。
已经初步具有了现在报纸的某些元素。
1638年( 明崇祯11 年),《邸报》开始使用活字排版,报纸的发行量增大, 但因战争频繁, 交通堵塞等情况, 江南一带当天的报纸要个一个月后才能看到。
清代《邸报》发行量更多了,后来改名为《京报》,成为广大官吏、学者、甚至平民都能阅读的报纸了。
一直出版到清朝皇帝退位,《邸报》才正告寿终。
西方人一直认为世界上最早的报纸是罗马共和国在公元前60年创建的《每日纪闻》,他最早是一块树立在罗马元老院门口的木牌,用于向广大罗马市民发布元老院的最新决策。
相当于现在的公告栏,后来,随着罗马的版图不断扩大,已经远远不局限于意大利,为了使广大疆域上的各部落臣民都能“沐浴”到共和国的恩泽,共和国最后一任执行官恺撒责专人,将《每日纪闻》的内容书写在布匹上,带到各个行政省的首府,并在那里翻译成各种语言,再通过公告栏的形式发布给民众。
这一信息传播的方式对西方后世影响甚重。
中国的《邸报》出现在西汉初年公元前二世纪左右,比罗马帝国的《每日纪闻》大约要早一个世纪。
《每日纪闻》就其形式与目的来说与汉代的《邸报》相似,所不同的是中国的《邸报》的受众是各地的官员,而罗马的《每日纪闻》的受众一直延伸到了基层民众,这与当时两个国家的政权组织形式及宗教信仰的不同有着很大的关系。
报纸的发展历史:
无论是中国的《邸报》还是西方的《每日纪闻》,都是古代的媒介,虽有现在报纸的雏形,但仍与人们普遍概念里的报纸有着非常大的出入。
现在报纸有三大特性,既:刊载新闻;定期出版;公众发行。
16世纪中叶,是人类历史上航海大发现的时代。
地中海是当时世界文明的中心,意大利作为文艺复兴的起源地,有着丰富的文化资源和文化基础,在地中海北岸的威尼斯城颇为流行的威尼斯小报(Venice Gazette)在报纸的发展里程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位置。
意大利威尼斯城当时居地中海贸易中心,与地中海沿岸诸港及德国商业都市联络频繁,成为集中世界各地新闻的都市。
在这所城市里有个叫 Manant的组织者,收集有关法庭、城市动态以及贸易信息等新闻,专为王公贵族以及商人发行这个 Gazette 的手抄新闻,在当时非常流行,这就是 Venice Gazette。
后来Venice Gazette 改用手抄为印刷,加大了发行力度,被后人称为《威尼斯公报》。
Gazette( 格塞塔 ) 本意是一枚威尼斯硬币,一个 Gazette 买一份小报,所以人们就称威尼斯小报为 Venice Gazette , 以至于这个词后来成为西欧“报纸”的代名词。
这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具备现在印刷三大性质的报纸。
同时,由于威尼斯是当时世界上最为著名的海港之一,来往于此的四方过客众多,Venice Gazette 随着这些往来的商贾、水手、游客、教士被更大面积的在欧亚非进行传播,影响了各个地方报纸业的发展。
从某中意义上说:Venice Gazette 是现在报纸的鼻祖。
自德国人谷登堡使用熔化的混合金属铸造铅字,随后他又发明了脂肪性的印刷油墨和印刷机,实现了印刷术的机械化。
报纸的发展也随之迎来了春天。
报纸的发展:自意大利,沿欧洲西海岸北上:北非、利比利亚、英法、神 圣罗马、维京……很短的时间内,报纸在欧洲取得了流行。
并且在其后的几百年时间里,伴随着殖民者的军舰游弋了世界。
中国的《邸报》是世界最古老的报纸。
但中国现在意义上的报纸却是舶来品。
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西方诸多机构出于方便传教的目的,在中国建立报馆,发行报印贸通商情2006.363期最终版.indd45 2006.4.17 9:31:19 AM 纸。
但当时的报纸多为宗教性质的。
并无太多新闻性质。
直到19世纪末,中国官办、民办的报纸才逐渐多了起来。
1895年,即光绪二十一年,著名的维新变法派康有为、梁启超在北京创办强学会,并出版报纸《中外纪闻》(又名《万国公报》),这是早期的中国人所办报纸中影响力较大的。
当时仅北京就已经有几十种各类报纸,日印量过千的规模。
1900年后, 随着报纸的陆续创办, 北京出现了六大报房, 字号是: 聚兴, 聚恒, 合成, 信义, 集文。
这些报房控制着京城各报业的发行权, 这是我国最早的一批报房。
各报房都雇有报夫,一律穿蓝布长衫,肩上搭一条蓝布长袋,内装日报,健步如飞,分送各衙门、官员府第、大商号、钱庄等订户。
1911年北京各报社在琉璃厂南柳巷永兴寺, 联合开办了一个报刊发行处, 负责各类报纸的销售发行,这应该是中国最早的一个民间报刊发行及物流机构。
由于联合报刊发行处的建立,在北洋时期,北京的报业中心也随发行处而集中在了南城菜市口附近,《民国报》、《觉报》、《晨钟报》、《中国公报》等百余种报纸的聚集,形成了一定程度上的规模产业。
二十世纪一、二十年代,是中国报业的鼎盛时期,仅北京就有报馆一百多家,发行报纸三百多种。
也一时间正处于中国新文化运动的时期,民主思想,人文精神通过大大小小的报纸被人们深入理解,渐入人心。
其 *** 产主义的思想也在这一时期得以传播,其中报纸功不可没。
《新青年》、《国民》、《每周评论》、《京报》、《新生活》等报刊为中国的革命点燃了最初的星火。
《晨报》每期的发行量更是创记录的达到了一万份。
今天,中国的报业发展已经不仅仅用迅猛就可以形容。
据权威机构测定,北京每天的报纸印刷量超过了700万份。
平均不到两个人就拥有一份报纸。
以北京最为著名的《北京晚报》为例,其每日都有百万份的定额。
2005年,全国拥有报纸近2000种,年用纸量也超过了三百万吨,这一数字达到了世界之最。
报纸2000年以前起源于中国,2000以后,中国是世界第一报纸大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