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为什么要叶落归根?

 我来答
休究绍B
2022-11-02 · TA获得超过6441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6551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319万
展开全部
人为什么要叶落归根?
“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故乡不可见兮,永不能忘。” (于右任《望大陆》)。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后来呵,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余光中《乡愁》)。

说到叶落归根,贺知章的《回乡偶书》大概是引用频率最高的诗词了,连小学生都能倒背如流,这里实在是不敢再拾人牙慧。但我们看到祖籍陕西三原的于右任和福建永春的余光中,在他们客居台湾几十年的日子里分别写下的上述两首诗里,却也或鲜明或隐晦地表达了这一悠悠情怀。

我以为,叶落归很,首先表达的是人们对故乡和家庭、祖先的一种原始忠诚。原来,人都对自己的故乡,怀着一种近乎宗教的忠诚,这种忠诚,就像人对自己的原生家庭,亲生父母,从骨子里带来的一种忠诚。人们对家庭的忠诚,是通过相貌、语言、行为,同父母、兄弟姐妹的相像和相近,恪守家庭的诸多规则来实现的。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人越老越和自己的父母相像的原因,因为越老,人对自己的父母才越理解,越认同,自然地,思想和行为的表现上也越趋同。对故乡的忠诚,则通过有意无意地维护甚至刻意美化故乡的形象,与一起在外的老乡、在乡的亲友联络、帮助乃至于为故乡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来体现。长期出门在外的人身上,故乡情结越浓越重。一些在年轻时对故乡愤世嫉俗、不够认同的人,相反,到老年时,反倒越思念故乡,就象顽皮的孩童成年后终于理解了严厉的父母当年对自己苛酷的教养,变得“浪子回头”,做的回报父母、回报故乡的事有可能比其他人更多,更令人感动。

其次,叶落归很,是人对生命历程中最后一站旅行安全的下意识追求。我们常说,母亲的怀抱最温暖,最安全,那是因为,母亲给予我们的保护和关怀最无微不至。我们还说,童年最令人怀念,那是因为,童年里,我们受到的来自家庭、学校和其他方方面面的关照也最多,自己需要独立解决的事情很少,“无忧无虑”这个词最多地也是被用来形容童年时光的。而随着年龄的增大,尤其是走上社会,独自打拼的日子,可谓是酸甜苦辣咸五味俱全,一些人甚至还公开地唱出了“我不想我不想长大”,形象地道出了人对童年舒适安全氛围的怀念和向往。在心理学上,把这种现象称作“退行”,它的一个积极方面的因素就是在心理上能给人提供安全和保护作用,减轻独自面对棘手的人事时的无助和焦虑。当然了,过度的退行心理和行为,只能使人幼稚化,是不足取的。人类生存打拼的经验还告诉自己,母亲的怀抱是最舒适的地方,童年时期是最安全的阶段。母亲的怀抱肯定是回不去了,可故乡却是实实在在还在那里的,故乡最接纳自己,故乡也最能让一个人放下生存的焦虑。叶落归根,就是人们对自己生命历程最后一站旅途平安的下意识追求。

第三,叶落归根,也是在遵守一种文化的禁忌。人类在数百万年漫长的生存发展中,形成了一个个种群和族群,让每个种群和族群的人死后各归其位,既是各自势力范围内理所应当要做的事情,也是对人死后仍有灵魂的一种惧怕和妥协。否则,子孙对先人乱葬,怕引起先人灵魂的报复。先人自己如果叶落不归根,又怕葬在别人的势力范围,遭受外人灵魂的欺压和奴役。也许,人类终有一天会对“灵魂”问题有一个更加令人信服的研究和解释,但数百万年的“灵魂”说对人们的心理影响却不会立马消失。按照分析心理学大师荣格的说法,它已经成为了我们所有人的集体潜意识,一代代地深入骨髓地遗传了下来。并且我们知道,社会的变革,先是外层的,比如吃的、穿的、用的、玩的,最后才是文化内层的,比......
人为什么有落叶归根的想法
有一种情感叫落叶归根 总是不由自主地思念自己的亲人和故土,想那些记忆中经年不变的往事,有时甚至于有一种强烈的慰藉感源于小时候在自家田里抓鱼的快意。 不自觉地想那句落叶归根的含义,总觉得即使在没有完全吃透其内涵时,仍旧可以感受到其中强烈的归宿和依赖之情。对于儿时的那些经历,留恋它们似乎也正因为和故乡那里的“根”联络在一起。 听一位晚年在城市中生活的老人说过,希望他死后后人能把他埋葬于生活了大半辈子的山沟里。而为实现这个心愿,纵然在他风烛残年之时,仍旧挣扎着要回去。对他来说,这或许也是对“根”的依恋的缘故吧。因为对于一个人来说,除了需要心灵、感情的归宿之外,还必须找到一个时空的落脚点。从这个角度来说,自己生活过的地方,感情积淀的地方无疑是其最好的选择。对于一个一生没有远离故乡的人来说,故土就必然地成为了他的最佳选择。漂泊他国异乡的人,对祖国和家乡的怀念也是落叶求根的异化罢了。 事实上,我总觉得人对于某个空间的认同和永恒留恋用落叶归根来形容并不恰当。落叶归根显得有些必然,少了太多的能动性,落叶最终归根似乎是一个不得已的必然结局。而人就不一样了,人的“归”是一种有目的的选择,往“根”的方向去,而不是一直飘荡在风里,散失在雨中。当然,要从落叶归根体现一个永恒的自然规律来说,也就是说这是一个千百年的主题的话,形容人类亘古以来寻求某一空间的归宿这一必然选择是恰当的。因为从一开始,人类就存在“落叶归根”,尽管这一情结不是所有人都有。 不能说我心中已被落叶归根的情感所占据,最多只能说是有些蕴酿性情结而已,或者说是有一种对“母体”的归去感。我割舍不下的东西,很显然是那些儿时的经历,那熟悉的环境,那些亲切的生命个体……事实上,生命的缺憾性也正体现于个体的不能充分满足;而换一个角度来看,残缺就是一种美(如断臂维纳斯)。那些我不能完全满足的情感,对本就多愁善感的我来说有时会是一种压抑和沉重,但也让我在某些时刻真正心甘情愿地放弃一些东西,去追求一种真性情。
中国人为什么要"落叶归根"?
好定一棵大树,叶子落了就掉在根部,作为大树的营养,滋养其来年更加茂盛,回圈更替,川流不息,人生就像一场旅行,从哪里来,回哪里去,不管走的再远,可灵魂归宿永远在生长的地方,所以,走的越远,家乡就越让人魂牵梦绕!!

还有就是,人老了,会感觉孤独,总想和自己的亲人在一起,觉得离的近就心安!
中国人为什么会有落叶归根的情结?
这不是什么中国人才有的情结 落叶归根只是中国的说法 如楼上所说矗 这种感觉可以说是从远古的祖先那里遗传的 更远点可以说是动物的本能
人为什么要叶落归根
去问上帝,
为什么人死后总想着落叶归根
的蛋炒饭隔壁是必须的好
落叶归根真的一定要归根吗?
归根是指心灵的归所,落叶是指人死的一刹那。是一定要归根的
为什么中国人讲究落叶归根呢
谁不爱家乡,那出身地方的泥土,是心中永远的期盼,不光是中国,搁哪国都一样。。。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
人总是要落叶归根的,是这样吗??
不是什么一定要落叶归根的问题,是人一旦到了那个年龄,他的内心思想,都会自然而然的转到了自己的家乡,人到了那个时候总是喜欢回忆,而那里有你太多太多的回忆,那是在别的地方寻找不到的,不管怎样,家永远是最温馨的地方,也是心灵的港湾,
为什么中国人喜欢落叶归根?
这是落叶对根的情谊.

落叶归根才显的你爱国么,在大家面前抹几滴眼泪,说说对祖国的敬佩思念,大家才会认为你是中国人,对你刮目相看.

当然不排除真正想家爱国的人们.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