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其昌南北宗论中提到的南北代表画家分别有

 我来答
齐通7m
2023-01-17 · TA获得超过950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8942
采纳率:99%
帮助的人:153万
展开全部

南北宗论是指中国画史上文人画家与职业画家两大不同的风格体系。为明代董其昌在《画旨》一书中提出。

他认为北宗则李思训父子着色山水,流传而为宋之赵傒、赵伯驹、赵伯骕以至马(远)夏(圭)辈。南宗则王摩诘(王维)始用渲淡,一变勾斫之法,其传为张璪、荆(浩)、关(仝)、董(源)、巨(然)、郭忠恕、米家父子,以至元之四大家。

意义

董其昌所提出的“南北宗论”在中国绘画史上确实是前无古人的,然而客观对其进行评价,可以发现这种画论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

积极意义上,董其昌以“南北禅宗”来比喻南北画,把抽象的感觉放在具体的物象之中,通过对南北派画家在用笔、用墨、用水、用色上的不同加以区别,由此发现了山水画的两种不同艺术风格和审美取向。

然而,消极的是,其后继者也崇南抑北,宗派之争给艺术家的心态和创作视野造成封闭和局限,对绘画艺术的进一步发展造成了一定的阻碍。

正如康有为在《万木草堂论画》中尖锐地批评说:“中国近世之画衰败极矣,盖由画论之谬也。”可见由“南北宗论”所导致的宗派之分对中国后世绘画的负面影响。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