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世纪大学形成和发展的原因、特点及意义
1、原因:
西欧封建时代进入鼎盛时期后, 王权增强, 社会稳定, 农业生产稳步上升, 手工业逐渐成为特殊职业, 形成了一批新的公民阶层, 提出了新的文化要求。
2、特点:
最初的中世纪大学是一个自制的教授和学习中心。通常由一个 (或几个) 有信誉的学者及其在某一领域的追随者组织, 组成一个类似于教学和知识交易公会的团体。
3、意义:
由于中世纪的社会性质, 中世纪的大学逐渐被教会控制。但其制度和特点具有深远的影响, 是现代西方大学的直接起源。在现代西方大学高等教育的许多方面, 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中世纪大学的文化精神和教育特点。
扩展资料:
发展历史:
欧洲教育为教会所垄断。为了培养僧职人员,教会在地方兴办僧院学校,在教区设立主教学校。
11世纪西欧城市兴起以后,由于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以及城市反对领主的斗争,迫切需要能读会写、具有各方面知识的人才。
原有的僧院学校远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于是从11世纪起,一些城市的手工业行会和商人公会,以及市政当局,打破教会几百年来对教育的垄断,自发地创办了世俗学校。
在西欧某些城市学校和主教学校的基础上开始出现大学。最早的大学产生于意大利。具有代表性且影响较大的是萨莱诺大学、博洛尼亚大学和巴黎大学。
继意大利和法国之后,英国创办了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
14世纪,德国建立了海德堡大学,捷克建立了布拉格大学,波兰创办了克拉科夫大学。到1500年,全欧已有80所大学,1600年大学发展到 108所。
中世纪欧洲大学的出现和发展为欧洲文艺复兴、宗教改革运动作了准备,促进了各国文化和学术的发展,有利于城市的繁荣和工商业的进步,加速了国际间的文化和学术的交流,并对当时和后来的教育事业产生了重大影响。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欧洲中世纪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