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4个孩子就有1个抑郁!有这10种症状的,一定要注意
前段时间,在华西医院的公众号里,看到过一个案例。
小雨,是一个 14 岁的女孩,性格乖巧,成绩优秀,让家人引以为傲。
最近一两年,夏天甭管多热,她都喜欢穿长袖的衣服,拒绝在外人面前露出手臂,把自己关在房间里的时间也越来越长,但这些变化家人都没有太在意。
直到有一天,小雨妈妈发现她手臂上有很多像是刀割出来的伤口,这下才着急了。
在家长的追问中,小雨解释说是自己无意擦伤的,但对于讨论这件事,她表现出了强烈的抗拒情绪。
经过父母的多次沟通,孩子终于说出了原因:这些伤痕都是她自己用小刀反复割出来的,班上还有几个同学,也悄悄在做类似的事情,甚至相互“鼓励”。
这在上一辈的父母眼中,绝对是不能理解的事。
小小年级,不愁吃穿,上最好的学校,住在宽敞明亮的房子里,全家人都围着一个孩子转,把最好的一切都给她,可这是在干什么?
即便到现在,很多人还是会发出灵魂之问:“我好好的孩子,怎么就这样了呢?”
我们来看一组数据:
据流行病学调查,中国抑郁症终身患病率为 6.8% , 2020年 ,我国青少年抑郁检出率 24.6% ,其中重度抑郁为 7.4% 。
什么概念?大约每 4 个孩子里,就有 1 个被检出抑郁症。
在 2018年 ,这个数据还是 19.85% ,不到两年的时间,已经上涨了 4.75% ,而因为受到病耻感、不好意思看病等因素的影响,实际的数据只怕会更高。
这不,最近,教育部对政协 《关于进一步答复青少年抑郁症防治措施的提案》 进行了答复,其中明确将抑郁症筛选纳入学生 健康 体检内容。
不论是个人案例、调查数据、还是官方行动,都在向整个 社会 发出声音:
抑郁症群体远比想象中的更庞大,青少年抑郁症患者的数量更是惊人,如果我们还是谈“抑郁症”色变,或是持续忽视、歧视,那一切只会越来越糟糕。
所以,晓敏青春说启动了抑郁症专题,这是我们的第二期内容。
10大典型的症状表现#
很多人都会觉得,抑郁症只是情绪低落、不开心,也正因为如此,不少抑郁症患者,一经确诊,都已经是中度和重度。
事实上, 抑郁症是大脑生病 了。
在发作的阶段,大脑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浓度下降,而这样的激素变化,带来的状态变化,不仅仅在情绪上,也在身体上。
以下是抑郁症的 10 大症状,建议大家自查。
·情绪持续低落,觉得空虚、毫无价值感
通常,我们都会以为,抑郁症患者每天都是难过、不开心,甚至是痛哭流涕。但抑郁的反义词,并非是“高兴”,而是“有生命力”。
抑郁症的早期,一个人会较长一段时间感到空虚、毫无价值感。
·对周围一切事物都失去兴趣
关键词是“对一切事物”,包括对自己之前爱好的也失去了兴趣,比如之前爱打球的,现在不想打了,之前爱搭乐高的,现在碰也不想碰了,甚至不少孩子连之前钟爱的 游戏 都不想打了。而不是那种嘴上说“我对什么都没兴趣”,转身就拉着朋友吃饭逛街的那种。
·食欲激增/消失,体重明显变化
人的情绪,总是会影响食欲。严格的诊断是,体重在一个月内有超过5%的变化。(刻意减肥、增肥不计入)
·睡眠出现早醒/嗜睡
睡眠问题是很多抑郁症患者最早的感知,很难入睡、凌晨就醒来、犯困睡不醒是典型的睡眠三大变化。
·行为发生改变
抑郁症患者,往往会发生旁人可以观察到的行为变化,比如行动变得迟缓。有的孩子写作业速度变慢了,之前挺快的,有的现在作业不写了,之前写作业挺自觉的,家长通常以为是孩子拖延,是他学习态度变差了,但从来不曾想到是和抑郁有关。
有的孩子还会出现一些怪异的表现,如开头案例里的小雨,天很热也穿着长袖,有的孩子会把自己的头用纱布或围巾缠起来,还有的孩子的走路变得像机器人,各个关节都看起来机械化。
·疲劳,没精神
抑郁症,也是一种身体疾病,患病之后身体里的化学物质会发生改变,让人觉得疲劳。
·自我评价低,容易想得消极
他们会努力要求自己更积极一些,甚至会因为“消极”而不断自责,但其实是无法控制的。
·头痛,头晕
很多孩子不明原因的头痛、头晕,去做CT检查或者抽血又查不出任何问题,这时候不妨去筛查一下抑郁症。
·死亡的念头反复出现
等孩子有了这样的想法,去医院检查通常已经不是轻度了。
·持续两周以上
这是个更关键的标准,也是区分抑郁情绪和抑郁症的重要参考线,如果出现以上多种症状,且时间持续超过两周,请一定寻求专业机构的帮助。
如果孩子得了抑郁症#
我们都不希望孩子这样,但如果孩子真的被医院诊断为抑郁症,家长首先需要做的是面对。
我们会痛苦、迷茫,担心,为此深受煎熬,很多时候我们不敢相信,也不愿意承认,更不想让身边人知道“我的孩子得了抑郁症”。
但是我想说,除了面对,我们别无选择。
面对,就会有力量。
·收起焦虑,积极治疗
抑郁症的治疗周期,通常是2年,并且有复发的可能性。
这意味着,发现抑郁症后需要尽早积极治疗,尽可能一次性治愈,避免后期的粘连,一起克服病耻感,积极地检查,好好配合医生。
家人在陪伴的时候,请尽量收起自己的焦虑,让他处在一个相对舒适轻松的环境中,会更利于治疗。
·学会倾听
抑郁症患者,更倾向于沉湎自己的内心世界,远离他人,孤立自己。但其实,他们也常常身处无助、孤独的漩涡里。
我们需要做的不是去改变他,而是去倾听他,鼓励他说出心中的一切感受,把负面的东西都释放出来。
然后告诉他们,“你对我很重要”“我随时都在”“你已经很棒了”……
这是我们要做的非常关键的一步。
·千万别说这些话
我们总想拿一些话去宽慰他们,但殊不知我们说的这些话并没有产生积极的影响,比如:
“你要想开点”,抑郁症是不可控的多想和往消极的地方想,哪是一句“想开点”就能解决的,他们也想啊,但是做不到。
还有,“坚强一点”,“出去散散心就好了”这样的话,也尽量不要说。这就好比你对骨折的人说“跑快点”“加油”是一样的,抑郁症患者不是不坚强,也绝不是散散心就能痊愈的。
·注意某些危险信号
这是最重要的一点。
当一个人患有抑郁症,是有自伤、自杀的风险的,一定要密切注意一些警告信号,比如:以危险、自毁方式行事,突然说道别的话,寻找药物、武器等致命物品,抑郁过后突然平静……
如果你发现了这些信号,一定要陪伴在他身边。
试图了解对方的想法,也说出你的担忧,如果意识到情况很严重,请一定要找专业人士帮助。
在过去的数年里,晓敏青春说服务了很多这样的孩子。
我们鼓励孩子积极面对,鼓励孩子去和医生聊聊,鼓励孩子坚持服用药物,也鼓励孩子定期心理疏导。
我们用专业和爱更多的去倾听、理解、服务,去呼唤家庭的合作,即使生命有了裂缝,我们也坚定的传递“正因为有了裂缝,阳光才会进来。”
虽然,我们说抑郁症的成因有很多,比如 性格、学习压力、生活环境 ,或者是一些创伤性事件等。
但研究表明, 一个充满爱与尊重的家庭才是孩子身心 健康 的土壤 。
孩子病了,往往是家庭病了 。
我们研讨青少年抑郁症话题的最终目的,不是指责父母,而是期望所有人,看见孩子真正的需求。
引用曾经在网上看到的一段话和你共勉:
“父母存在的意义,不是给予孩子舒适和富裕的生活,而是当想到父母时,你的内心充满力量,会感到温暖,从而拥有克服困难的勇气和力量,以此获得人生真正的乐趣和自由。”
我们曾是孩子,没有办法选择自己的父母,但我们拥有孩子后,却能选择成为什么样的父母。
最后,感恩你点“在看”,让更多家庭尽早认清抑郁症。
作者/ 晓敏青春说
图片/ 部分来源于 https://pixabay.com/
部分配图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