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门硝烟是在什么情况下发生的?
林则徐于1838年12月31日被任命为钦差大臣,往广东查禁鸦片,抑制该省水师。他于1839年3月10日抵达广州,在两广总督邓廷桢的合作下,依靠广州人民禁烟。
当时,鸦片商人和英国代表都抱观望态度。林则徐宣称:“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
3月18日,林则徐命十三行颁给谕帖,严令外商缴出鸦片,并保证以后不再贩卖鸦片。24日,英国驻华商务监督义律从澳门潜入广州洋馆,阻止外商交烟。
林则徐一面派兵监视洋馆,封销广州、澳门之间的交通线,一面晓谕英商,论理、论法、论情、论势,说明必须禁绝贩烟。
27日,义律被迫递函允缴鸦片。4月11日,林则徐、邓廷桢亲抵虎门验缴鸦片。从4月12日至5月21日,共收缴鸦片19187袋,余8箱留为样品,后来销毁。
6月3日,林则徐在虎门销烟,经22天方销完。虎门销烟是禁烟运动的高潮,是对于数十年来外商贩运鸦片的严正抗议和坚决打击,维护了中华民族的尊严,显示了中国人民反抗侵略的意志。
扩展资料:
虎门硝烟的意义有几个方面:
首先,它从一定程度上遏制了鸦片在中国的泛滥,在民间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其次,这次禁烟运动大大增加了中国广大民众对鸦片危害性的认识,使很多人看清了英国向中国贩卖鸦片的本质,唤醒了中国人们的爱国意识。
经过这次事件,禁烟英雄林则徐被中国人尊为民族英雄。其清廉、刚正不阿的品质也甚为后人传颂。但是,“虎门销烟”并没有有效地解救中国于水火之中,反而加速了英国对中国的侵略。
原因在于,禁烟运动直接损害了英国资产阶级的利益,英国政府很快决定对中国发动蓄谋已久的侵略战争,“虎门销烟”也成为了外国列强发动鸦片战争的导火索。
从这个角度看,“虎门销烟”加速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的脚步,从很大程度上推动了中国近代史的发展。
虎门硝烟一方面唤醒了当时中国很多爱国的有识之士,他们开始反省,重新定位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不再以“天朝上国”自居。
另一方面,也大大抑制了英国在中国的鸦片交易,沉重打击了英国资产阶级在中国的贸易掠夺,展示了中国人民禁烟的坚定决心和觉醒意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虎门销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