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阅读答题公式 语文阅读理解万能公式大全

 我来答
唐老师的精华笔记
2023-02-12 · TA获得超过357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807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77.4万
展开全部

很多人想知道初中语文阅读理解有哪些答题公式,语文阅读理解的万能公式有哪些呢?下面我为大家介绍一下!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答题公式大全

(一)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

1、文首:开篇点题;渲染气氛(散文),埋下伏笔(记叙类文章),设置悬念,为下文作辅垫;总领下文;

2、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

3、文末:点明中心(散文);深化主题(记叙类文章文章);照应开头(议论文、记叙类文章文、小说)

(二)修辞手法的作用:

(1)它本身的作用;(2)结合句子语境。

1、比喻、拟人:生动形象;

答题格式: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

2、排比:有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等;

答题格式:强调了+对象+特性

3、设问:引起读者注意和思考;

答题格式:引起读者对+对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

反问:强调,加强语气等;

4、对比:强调了……突出了……

5、反复:强调了……加强语气

(三)句子含义的解答:

这样的题目,句子中往往有一个词语或短语用了比喻、对比、借代、象征等表现方法。答题时,把它们所指的对象揭示出来,再疏通句子,就可以了。

(四)某句话中某个词换成另一个行吗?为什么?

动词:不行。因为该词准确生动具体地写出了……

形容词:不行。因为该词生动形象地描写了……

副词(如都,大都,非常只有等):不行。因为该词准确地说明了……的情况(表程度,表限制,表时间,表范围等),换了后就变成……,与事实不符。

(五)一句话中某两三个词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

不能。因为:

(1)与人们认识事物的(由浅入深、由表入里、由现象到本质)规律不一致。

(2)该词与上文是一一对应的关系。

(3)这些词是递进关系,环环相扣,不能互换。

(六)段意的概括归纳

1.记叙类文章:回答清楚(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做什么事。

格式:(时间+地点)+人+事。

2.说明类文章:回答清楚说明对象是什么,它的特点是什么。

格式:说明(介绍)+说明对象+说明内容(特点)

3.议论类文章:回答清楚议论的问题是什么,作者观点怎样。

格式:用什么论证方法证明了(论证了)+论点

初中语文阅读题万能答题技巧

1、判断文章体裁

这是一篇xx。

“xx”中的备选答案有:诗歌、小说、散文、戏剧

说明文、议论文、记叙文三种文体的区别

2、记叙文六要素?

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

技巧:

时间地点看标志词,准确程度看题意

中心人物识别看中心和写作着力点

事件概括要考虑文章中心,句式是:

什么人+干什么;

什么人+怎么样或为什么+干什么

3、概括文章内容?(中心句通常在文章首尾的议论抒情句中)

方法:

看题目、人物(事物)、事件,进行综合、概括。

句式:

①此文记叙了(描写了、说明了)……的故事(事迹、经过、事件、景物)。即 “什么人+干什么”这可以作为一句话概括文章内容答案。

②表现了(赞美了、揭示了、讽刺了、反映了、歌颂了、揭露了、批判了)……

③抒发了作者的……的感情。

4、分析材料组织特点?

紧紧围绕中心选取典型事件,剪裁得体,详略得当。

5、划分层次?

(1) 按时间划分(找表示时间的短语)

(2) 按地点划分(找表示地点的短语)

(3) 按事情发展过程(找各个事件)

(4) 按照情感变化过程分(找表达情感词)

(5) 总分总(掐头去尾)划分段落层次技巧:

①合并同类项,把相同内容的合为一层,把不同的分开来。

②找中心句,注意段首句、段尾句。(如无中心句)归纳段意:本段(概括或具体)写了“谁——干什么”(或“什么——怎么样”)

③找标志词

6、记叙线索及作用?

线索种类:物线、事线、人线、感情线、时间线、地点线、见闻线

线索判断技巧:看题目,看议论抒情句,看多次出现的字眼

作用:是贯穿全文的脉络,把文中的人物和事件有机地连在一起,使文章条理清楚、层次清晰。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