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劳动教育存在哪些问题?
大 生综合素质欠缺
1.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相对较差。大学生身
体素质下降。《2010年国民体质检测公报》指出
“大学生的耐力、速度、爆发力、力量素质继续
出现下降”[1],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大学生参加
体育锻炼太少;大学生心理素质较差。主要表现
为意志薄弱、依赖性强、情绪不稳、承受能力
差、不适应环境等,容易因情感压力、学业压力
和就业压力等导致抑郁乃至自杀。
2.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薄弱。在应试教育环
境及较大的就业压力下,大学生缺之学习兴趣,
学习目的比较功利。由于在教学中理论与实践存
在较大脱节,理论教育“窒息、摧残和扼杀创造
性的禀赋和才能”[2],导致大学生的创新能力
较为薄弱。
3.自我中心意识普遍较强,人际关系紧张。
多数大学生从小脱离劳动,养成了自我中心意
识,不懂得尊重和感恩。此外,由于升学和就业
竞争激烈,导致一些大学生变得自私、冷漠,加剧了人际关系紧张。一、高校劳动教育的现状
近年来国内部分高校开展了劳动教育活动,
积累了一些经验和教训,比如南昌大学在2014年
9月1日在全校推行学生“自主保洁”,活动开展
不到一周就遭到抵制,学生反对的理由主要是交
费了就该享受服务,不该义务保洁;2015年贵州
师范大学在全校推广劳动教育,通过义务劳动和
有偿劳动相结合的形式,净化、美化了校园环
境,增强了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劳动意识。上述案
例总体上反映了我国当前高校劳动教育的状况,
即 :
劳动教育普遍缺失
高校几平没有开展劳动教育。劳动教育没有
列入国家教育大纲,导致高校普遍没有开设劳动
教育课程。部分开展了劳动教育的高校存在劳动
教育缺乏计划性、系统性和连续性,制度、师
资、组织和场地保障薄弱,课程的教学计划不明
确、教学内容单一、与学生专业和兴趣结合较
少,实践教育缺乏、有劳无教和无用劳动等情
形。
重视程度有待加强
当前学校教育往往把重心倾向于课堂教学,而对于学生动手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常出现短板现象。也有学校为培养大学生劳动素质提供了诸如青年志愿者协会、助岗、兼职辅导员等类似组织与岗位,然而岗位数量并不能满足所有大学生的需求。而且这些岗位需要学生满足的条件比较繁琐,导致部分学生放弃这样的机会。同样,学生会组织的各种志愿服务或社会实践的活动往往也只限学生会干部、学生党员参与,对于大多数普通学生而言,机会并不多。
专业性、时代性有待增加
时代在发展进步,大学生的兴趣爱好、观念想法也随之发生了系列变化。然而当前所开展的劳动教育往往还是跳不出传统劳动教育的模式与内容,出现与时代脱节、与兴趣相悖等发展迟缓的现象。
例如,一开展劳动教育便是前往孤儿院、养老院,通过开展义务劳动等类似比较传统的方式进行劳动教育,内容与形式都缺乏创新性与吸引力,而且所开展的劳动教育也与学生所学专业、与社会发展需求脱钩。此外,负责进行劳动教育的专业教师并不多,往往是其他专业的老师代课,这也体现了学校对劳动教育的重视程度有待提高。
劳动观念有待转变
目前,大学生的劳动观念受到当前来自社会、家庭、学校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出现了一些观念性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劳动意识淡薄,劳动态度不积极;劳动意图功利化,劳动价值物质化;尊重劳动成果的意识有待加强。
高校加强大学生劳动教育的具体对策路径应包括:
首先,纠正不良劳动观,培养良好劳动习惯;在劳动过程中涵养大学生认同劳动、崇尚劳动、热爱劳动的情感;在劳动实践中深切感悟真善美,培养良好的劳动习惯。其次,不仅要增加劳动课程的课时,还要配备专业劳动课老师进行授课,丰富劳动课的形式与内容,将课堂理论教学与课外实践结合起来。此外,发挥劳动模范的榜样力量,抓住一切契机邀请劳动模范进高校、进课堂。可鼓励大学生走乡村下基层、深入企业与部队;可借助实地考察、市场调研、毕业实习等项目活动,让学生更多地接触社会,着力培养学生的劳动精神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