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农历会闰月?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为什么农历会闰月呢?
首先我们要知道,农历主要是根据月球环绕地球公转所需的时间而制定出来的。
据观测,月球环绕地球公转一周所需的时间约为 29.5306 日。所以在农历里面,一个月有时会有二十九天有时会有三十天。这也就是我们所使用的阴历。
而地球环绕太阳公转一周需要365.2422日。这也是我们所使用的阳历。
一年十二个月,那么 算起来一个农历年就会比一个阳历年少十天多,三个农历年就会比三个阳历年少一个月。
为了弥补这个差距,农历的历法就引入一个闰月的制度。即是在一个适当的年份中,增加一个月。
问题也就来了,农历该闰哪个月呢?
我们知道二十四节气、立春开始、雨水……到大寒节束。附二十四节气歌: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上半年来六、二一,下半年来二十三,每月二节日期定,最多相差一二天。
在二十四节气中有十二节和十二气,故称二十四节气。即:立春正月节、雨水正月气,惊蛰二月节、春分二月气……以下类推。
二十四节气在农历的日期是逐月推迟的,于是有的农历月份,中气落在月末,下个月就没有中气。
一般每过两年多就有一个没有中气的月,这正好和需要加闰月的年头相符。所以农历就规定把没有中气的那个月作为闰月,跟在几个月后面就叫闰几月。
比如1987年农历六月二十八日是中气大暑,再隔一个月的初一才是下一个中气处暑,当中这一个月没有中气,就定为闰月,它跟在六月后面,所以就叫闰六月。
农历以月亮一个月的平均周期29.5306天为基准,一年12个月是354天±1,比真实一年365.2422天少了11天,而13个月是384天±1,又多了19天。如果不控制好一年的天数,春节就会跑到夏天去。我国古代很早就发现了“19年七闰”,就可让19年的平均天数就是365.247天,这就不会过分偏差了。所以,农历并不是纯阴历,也会兼顾一点“阳”,美其名曰“阴阳历”。
19年会安排7个闰年都为13个月,19年会安排五个“3年一闰”、两个“2年一闰”,共7个。每隔19年,农历生日与公历生日就可能重合了,可能会差一天。
如果你常翻日历,你会发现阴历上总是出现闰月。农历闰月是什么意思呢?是我国古代发明的一种历法置闰方式。有了闰月,才使民间使用的历法能够与回归年相符合。那么,为什么会有闰月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气候由冷到热,再由热到冷,这个周期就是一个回归年。在这个回归年内,月亮的圆缺变化会发生12次。所以,阴历的一年分成12个月,共有354天或355天。例如丙申年(1956年)就是354天(6个大月,6个小月),戊戌年(1958年)是355天(7个大月,5个小月)。阴历一年是354天的时候,比回归年短11天多,一年是355天的时候,比回归年短10天多。
这样三年不是就要短30多天吗?为了适应气候冷热的周期,就要增添一个月。这个额外增加的月就叫闰月。有闰月的阴历年是383天或384天,如乙未年(1955年)就是384天(7个大月,6个小月),丁酉年(1957年)是383天(6个大月,7个小月)。
但是每三年增添一个闰月,并不能完全解决问题。因为阴历每三年比回归年短33天左右,而增添一个闰月只是增添了29天或30天,仍短3天左右,为此,我国劳动人民很早就采用了“19年7闰”的方法,就是每19年中,有7个闰月。如此一来,19个阴历年和19个阳历年只有2个小时之差。
结语:农历设置闰月的 历史 源远流长,置闰月的方法可以使农历年的平均长度接近回归年,而农历中的月又有鲜明的月相特征,保持了公历和阴历两全其美的特点。
“闰”从字义上讲就是“余数”的意思。用到历法里面就是指“历法纪年 和地球环绕太阳一周运行时间的差数”。
闰月,阴历以月球绕地球定历法,每年和回归年的365日5时48分46 秒相差约10日21时,积以置闰,所以每三年要闰一个月,每五年闰两个月, 每十九年闰七个月。这样每逢闰年所加的一个月,称为闰月。
农历以没有“中气"的月份作为上一年的闰月。中气即二十四节气中双数的气,如雨水、春分等。
闰月也有规律可循,就是每隔19个农历年闰月的月份相同或前一个月或后一个月。
农历3年一闰,5年两闰,19年七闰,每逢闰年所加的一个月叫闰月。闰月加在某月之后,就称闰某月。如今年,就是闰四月。
有闰月的这一年就有十三个月,即383天或384天。
农历为什么会有闰月?——农历置闰月是为了协调回归年与农历年的矛盾。回归年与农历年有什么矛盾呢?先记住:回归年的总长度为365.2422日,朔望月的长度为29.5306日。 十二个朔望月构成农历年,长度为29.5306×12=354.3672日,比回归年少10.88天即将近11天,每个月少0.91天,近1天。依此,如农历年某年春节为大雪纷飞的冬天,第二年的春节就会在季节上提前11天,第16个农历年就会出现在赤日炎炎的夏天。如按十三个朔望月构成农历年,长度为29.5306×13=383.8978日,比回归年又多出18天多。
如果按上述规定制定历法,就会出现天时与历法不合、时序错乱颠倒的怪现象——这就是矛盾。·为了克服这一缺点,我们的祖先在天文观测的基础上,找出了“闰月”的办法,保证农历年的正月到三月为春季,四月到六月为夏季,七月到九月为秋季,十月到十二月为冬季,也同时保证了农历岁首在冬末春初。农历年中月以朔望月长度29.5306日为基础,所以大月为30日,小月为29日。为保证每月的头一天(初一)必须是朔日,就使得大小月的安排不固定,而需要通过严格的观测和计算来确定。因此,农历中连续两个月是大月或是小月的事是常有的,甚至还出现过如1990年三、四月是小月、九、十、十一、十二连续四个月是大月的罕见特例。那么多长时间加一个闰月呢?最好的办法就是求出回归年日数与朔望月的日数的最小公倍数:我们希望m个回归年的天数与n个朔望月的天数相等,也就是应有等式:
m×365.2422=n×29.5306
在这个等式中我们不能直接求出m和n,但可以求出它们的比例:
这个比例的近似值分别为:
在这些分式中,分子表示回归年的数目,分母表示朔望月的数目。例如第六个分数式表示19个回归年中必须加7个闰月。
19个回归年中加7个闰月的结果比较:19个回归年=19×365.2422=6939.6018(天)一个朔望月有29.5306天,235个朔望月=235×29.5306=6939.6910(天)19个回归年中加7个闰月后,矛盾消除得只差:6939.6910-6939.6018=0.0892(天)——即2小时9分多,这已经是够精确的了。所以,农历就采用了19年加7个闰月的办法,即“十九年七闰法”,把回归年与农历年很好地协调起来,使农历的元旦(春节)总保持在冬末春初。古人把235个朔望月称之为“闰周”。农历置闰的方法可以使农历年的平均长度接近回归年,而农历中的月又有鲜明的月相特征,保持了公历和阴历两全其美的特点。现在置闰的方法是两个冬至之间,如仅有12个月则不置闰,若有13个月即置闰。置闰的月从“冬至”开始,当出现第一个没有“中气”的月份, 这个月就是闰月,其名称是在前个月的前面加一个“闰”字。
农历闰哪个月?决定于一年中的二十四个节气。我国农历将二十四个节气分为十二个节气和十二个中气。二十四节气在农历中的日期是逐月推迟的,于是有的农历月份,中气落在月末,下个月就没有中气。一般每过两年多就有一个没有中气的月,这正好和需要加闰月的年头相符。所以农历就规定把没有中气的那个月作为闰月。例如2001年农历四月二十九日是中气小满,再隔一个月的初一才是下一个中气夏至,当中这一个月没有中气,就定为闰月,它跟在四月后面,所以叫闰四月。
农历为什么会有闰月?
农历置闰月是为了协调回归年与农历年的矛盾。
回归年与农历年有什么矛盾呢?先记住:
回归年的总长度为365.2422日,朔望月的长度为29.5306日。
十二个朔望月构成农历年,长度为29.5306×12=354.3672日,比回归年少10.88天即将近11天,每个月少0.91天,近1天。
依此,如农历年某年春节为大雪纷飞的冬天,第二年的春节就会在季节上提前11天,第16个农历年就会出现在赤日炎炎的夏天。
如按十三个朔望月构成农历年,长度为29.5306×13=383.8978日,比回归年又多出18天多。
如果按上述规定制定历法,就会出现天时与历法不合、时序错乱颠倒的怪现象——
这就是矛盾。
为了克服这一缺点,我们的祖先在天文观测的基础上,找出了“闰月”的办法,保证农历年的正月到三月为春季,四月到六月为夏季,七月到九月为秋季,十月到十二月为冬季,也同时保证了农历岁首在冬末春初。
农历年中月以朔望月长度29.5306日为基础,所以大月为30日,小月为29日。为保证每月的头一天(初一)必须是朔日,就使得大小月的安排不固定,而需要通过严格的观测和计算来确定。因此,农历中连续两个月是大月或是小月的事是常有的,甚至还出现过如1990年三、四月是小月、九、十、十一、十二连续四个月是大月的罕见特例。
那么多长时间加一个闰月呢?最好的办法就是求出回归年日数与朔望月的日数的最小公倍数:我们希望m个回归年的天数与n个朔望月的天数相等,也就是应有等式:m×365.2422= n×29.5306。
在这个等式中我们不能直接求出m和n,但可以求出它们的比例:
这个比例的近似值分别为:在这些分式中,分子表示回归年的数目,分母表示朔望月的数目。
例如第六个分数式表示19个回归年中必须加7个闰月。19个回归年中加7个闰月的结果比较:19个回归年=19×365.2422=6939.6018(天)
一个朔望月有29.5306天,235个月=235×29.5306=6939.6910(天)
19个回归年中加7个闰月后,矛盾消除得只差:
6939.6910-6939.6018=0.0892(天)——即2小时9分多,这已经是够精确的了。
所以,农历就采用了19年加7个闰月的办法,即“十九年七闰法”,把回归年与农历年很好地协调起来,使农历的元旦(春节)总保持在冬末春初。
古人把235个朔望月称之为“闰周”。农历置闰的方法可以使农历年的平均长度接近回归年,而农历中的月又有鲜明的月相特征,保持了公历和阴历两全其美的特点。
现在置闰的方法是两个冬至之间,如仅有12个月则不置闰,若有13个月即置闰。
置闰的月从“冬至”开始,当出现第一个没有“中气”的月份,这个月就是闰月,其名称是在前个月的前面加一个“闰”字。
农历闰哪个月?决定于一年中的二十四个节气。我国农历将二十四个节气分为十二个节气和十二个中气。
二十四节气在农历中的日期是逐月推迟的,于是有的农历月份,中气落在月末,下个月就没有中气。
一般每过两年多就有一个没有中气的月,这正好和需要加闰月的年头相符。所以农历就规定把没有中气的那个月作为闰月。
例如:
2001年农历四月二十九日是中气小满,再隔一个月的初一才是下一个中气夏至,当中这一个月没有中气,就定为闰月,它跟在四月后面,所以叫闰四月。
闰月指的是阴历中的一种现象,阴历是按照月亮的圆缺即朔望月安排大月和小月,一个朔望月的长度是29.5306日,是月相盈亏的周期,阴历规定,大月30天,小月29天,这样一年12个月共354天,阴历的月份没有季节意义,这样一年就与阳历的一年相差11天,只需经过17年,阴阳历日期就同季节发生倒置,譬如,某年新年是在瑞雪纷飞中度过,17年后,便要摇扇过新年了。
使用这样的历法,自然是无法满足农业生产的需要的,所以我国的阴历自秦汉以来,一直和24节气并行,用24节气来指导农业生产。
农历是我国广泛使用的历法, 又称阴历、夏历,是因为它的纪月法以月相为标准,以月亮从朔到上弦、望、下弦再到朔的一个朔望月为一个月。推算农历先推算二十四节气和定朔(推算日月黄经相等的时刻——朔), 朔所在某日,即为初一,从朔到朔为一个月,相距29日的为小月,30日为大月,月从中气得名,月内有某中气的即为某月份,如含有中气"雨水"即为农历正月, 无中气为闰月,闰月无名,取用前月名,如四月后的闰月为"闰四月",如此使农历年与回归年的差距随时得到调正,在农历中,平年12个月,日数为354或355日;闰年13个月,日数为383或384日。
这就是我国自公元前十四世纪的殷代起到1911年的辛亥革命止,一直在使用的"十九年七闰(加七个闰)月" 的历法。
因为二十四节气是由太阳的视置决定的,因此农历合适的称呼应是"阴阳历",从上面我们可以看到,农历的推算基础是以24节气为基础的,在传统的八字中也是用二十四节气之首的立春作为新年的开始来推算的,如果以二十四节气
为准,而不是以初一三十或二十九为月的交届点。
换一句话说,不论你闰多少个月,还是闰哪个月,一切以节气轮回为准,因为节气一年永远是二十四个的,不会重复,也不会回头。
比如二十四节气中芒种开始就是农历五月,历经夏至,到小暑为止,为真正命理学上五月的干支庚午。那么闰五月的干支是什么呢?
也很简单,不论你什么时候开始闰,只要交了小暑,就是农历六月的开始,虽然日历上显示还是闰五月,但命理学上,其实已经暗里交了六月,也即是说,小暑一旦到,便是命理学上六月的开始,那么其月柱就是辛未,因为庚午的下一个柱就是辛未。
比如今年公历7月7日辰时交小暑,也即农历闰五月十五交小暑。
这样很清楚地就可以划分:闰五月初一至闰五月十五当天辰时仍是属于农历五月,因为还没有交小暑。而闰五月十五辰时开始直至立秋前就其实已经是命理学上的农历六月了。
因此,很明显,闰月的干支并没有重复。只要将农历时间以二十四节气交节点压着数着轮下去,一定不会错,就什么都清楚明白了。
闰月,是一种历法置闰方式。在亚洲(尤其在中国),闰月特指汉历(民间亦称农历)每逢闰年增加的一个月(为了协调回归年与汉历年的矛盾,防止汉历年月与回归年及四季脱节,每2至3年置1闰,古代曾采用19年置7闰的闰周,到唐代的《麟德历》时废除了固定闰周,采用无中气月置闰,因此是该闰时置闰)。有时,闰月也指公历的闰年中包含闰日的月份(特指公历闰年的二月)。
闰月是阴阳历中为使历年平均长度接近回归年而增设的月。阴阳历以朔望月的长度(29.5306日)为一个月的平均值,全年12个月,同回归年(365.2422日)相差约10日21时,故需要置闰,三年闰一个月,五年闰二个月,十九年闰七个月。闰月加在某月之后叫“闰某月”,如2012年农历闰月为的壬辰年闰四月(2012年5月21日——2012年6月18日)。
闰月指的是阴历中的一种现象,阴历是按照月亮的圆缺即朔望月安排大月和小月,一个朔望月的长度是29.5306日,是月相盈亏的周期,阴历规定,大月30天,小月29天,这样一年12个月共354天,阴历的月份没有季节意义,这样十二个朔望月构成农历年,长度为29.5306×12=354.3672日,比回归年365.2422日少10.88天(即将近11天),每个月少0.91天(近1天)。一年与阳历的一年相差11天,只需经过17年,阴阳历日期就同季节发生倒置,譬如,某年新年是在瑞雪纷飞中度过,17年后,便要摇扇过新年了。使用这样的历法,自然是无法满足农业生产的需要的,所以我国的阴历自秦汉以来,一直和24节气并行,用24节气来指导农业生产。
中国的农历并不是阴历,而是阴阳合历。就是以月球平均绕地球转一周的时间为一月,但通过设置闰月,使一年的平均天数又与地球平均绕太阳转一周的时间相等,如中国的农历、藏历。2020 年是(庚戌年)闰四月。
我国的农历由来已久,其渊源可溯于夏朝,故又有"夏历"之称。农历平年为12个月,闰年有13个月。
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农历的一大特点。由于长期以来把农历称为阴历,因而不少人都误认为节气属于阴历,实际上节气完全取决于地球的公转,可以称为是阳历的一部分。节气反映了地球在轨道上运行时所到达的不同位置。由于运动的相对性,它们也就是太阳在黄道上运动时所到达的不同位置。共有24个节气。从春分开始,依次为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立春、雨水、惊蜇。正因为如此,节气在阳历中的日期比较固定。
24节气又可分为"节气"和"中气"两大类,简称为"节"和"气"。古人从冬至起中气、节气相间安排,于是小寒为节气,大寒为中气,依次类推。一年共12个中气和12个节气,一般情况每月各有一个中气和一个节气。节气的定法有两种。古代历法采用的称为"恒气",即按时间把一年等分为24份,每一节气平均得15天有余,所以又称"平气"。现代农历采用的称为"定气",即按地球在轨道上的位置为标准,一周360°,两节气之间相隔15°。由于冬至时地球位于近日点附近,运动速度较快,因而太阳在黄道上移动15°的时间不到15天。夏至前后的情况正好相反,太阳在黄道上移动较慢,一个节气达16天之多。采用定气时可以保证春、秋两分必然在昼夜平分的那两天。
农历置闰的方法同中气的划分和采用定气方法密切相关。由于两个节气的长度平均约为30.5日,而阴历历月平均约只有29.5日,因而每月中节气所在的日期必然会较上一个月推迟1~2天。如此下去,总会有一个月只有节气而没有中气。这一个月被规定为"闰月",作为该月所在农历历年多余的第13个月。既然节气严格按回归年长度周而复始地出现,根据上述规定来设置闰月必然能保证农历历年的平均长度与回归年十分接近。十九年七闰法就是这样来置闰的。
由于定气方法的采用,冬季一节一气的平均长度约为29.74天,比朔望月长不了多少,节气逐月向后推迟得很慢,所以冬季设置闰月的可能性就很小。相反,夏至附近地球运动得慢,交节气也慢,一气可达16天之多,因而夏季及其前后几个月,如农历三、四、五、六、七月,闰月设置较多。
农历月圆一次一个月,一年360天。阳历太阳公转一周一年,就是365天。为了统一历法,便于耕作,就有了闰月。
首先我们要知道,农历主要是根据月球环绕地球公转所需的时间而制定出来的。
据观测,月球环绕地球公转一周所需的时间约为 29.5306 日。所以在农历里面,一个月有时会有二十九天有时会有三十天。这也就是我们所使用的阴历。
而地球环绕太阳公转一周需要365.2422日。这也是我们所使用的阳历。
一年十二个月,那么 算起来一个农历年就会比一个阳历年少十天多,三个农历年就会比三个阳历年少一个月。
为了弥补这个差距,农历的历法就引入一个闰月的制度。即是在一个适当的年份中,增加一个月。
问题也就来了,农历该闰哪个月呢?
我们知道二十四节气、立春开始、雨水……到大寒节束。附二十四节气歌: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上半年来六、二一,下半年来二十三,每月二节日期定,最多相差一二天。
在二十四节气中有十二节和十二气,故称二十四节气。即:立春正月节、雨水正月气,惊蛰二月节、春分二月气……以下类推。
二十四节气在农历的日期是逐月推迟的,于是有的农历月份,中气落在月末,下个月就没有中气。
一般每过两年多就有一个没有中气的月,这正好和需要加闰月的年头相符。所以农历就规定把没有中气的那个月作为闰月,跟在几个月后面就叫闰几月。
比如1987年农历六月二十八日是中气大暑,再隔一个月的初一才是下一个中气处暑,当中这一个月没有中气,就定为闰月,它跟在六月后面,所以就叫闰六月。
农历以月亮一个月的平均周期29.5306天为基准,一年12个月是354天±1,比真实一年365.2422天少了11天,而13个月是384天±1,又多了19天。如果不控制好一年的天数,春节就会跑到夏天去。我国古代很早就发现了“19年七闰”,就可让19年的平均天数就是365.247天,这就不会过分偏差了。所以,农历并不是纯阴历,也会兼顾一点“阳”,美其名曰“阴阳历”。
19年会安排7个闰年都为13个月,19年会安排五个“3年一闰”、两个“2年一闰”,共7个。每隔19年,农历生日与公历生日就可能重合了,可能会差一天。
如果你常翻日历,你会发现阴历上总是出现闰月。农历闰月是什么意思呢?是我国古代发明的一种历法置闰方式。有了闰月,才使民间使用的历法能够与回归年相符合。那么,为什么会有闰月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气候由冷到热,再由热到冷,这个周期就是一个回归年。在这个回归年内,月亮的圆缺变化会发生12次。所以,阴历的一年分成12个月,共有354天或355天。例如丙申年(1956年)就是354天(6个大月,6个小月),戊戌年(1958年)是355天(7个大月,5个小月)。阴历一年是354天的时候,比回归年短11天多,一年是355天的时候,比回归年短10天多。
这样三年不是就要短30多天吗?为了适应气候冷热的周期,就要增添一个月。这个额外增加的月就叫闰月。有闰月的阴历年是383天或384天,如乙未年(1955年)就是384天(7个大月,6个小月),丁酉年(1957年)是383天(6个大月,7个小月)。
但是每三年增添一个闰月,并不能完全解决问题。因为阴历每三年比回归年短33天左右,而增添一个闰月只是增添了29天或30天,仍短3天左右,为此,我国劳动人民很早就采用了“19年7闰”的方法,就是每19年中,有7个闰月。如此一来,19个阴历年和19个阳历年只有2个小时之差。
结语:农历设置闰月的 历史 源远流长,置闰月的方法可以使农历年的平均长度接近回归年,而农历中的月又有鲜明的月相特征,保持了公历和阴历两全其美的特点。
“闰”从字义上讲就是“余数”的意思。用到历法里面就是指“历法纪年 和地球环绕太阳一周运行时间的差数”。
闰月,阴历以月球绕地球定历法,每年和回归年的365日5时48分46 秒相差约10日21时,积以置闰,所以每三年要闰一个月,每五年闰两个月, 每十九年闰七个月。这样每逢闰年所加的一个月,称为闰月。
农历以没有“中气"的月份作为上一年的闰月。中气即二十四节气中双数的气,如雨水、春分等。
闰月也有规律可循,就是每隔19个农历年闰月的月份相同或前一个月或后一个月。
农历3年一闰,5年两闰,19年七闰,每逢闰年所加的一个月叫闰月。闰月加在某月之后,就称闰某月。如今年,就是闰四月。
有闰月的这一年就有十三个月,即383天或384天。
农历为什么会有闰月?——农历置闰月是为了协调回归年与农历年的矛盾。回归年与农历年有什么矛盾呢?先记住:回归年的总长度为365.2422日,朔望月的长度为29.5306日。 十二个朔望月构成农历年,长度为29.5306×12=354.3672日,比回归年少10.88天即将近11天,每个月少0.91天,近1天。依此,如农历年某年春节为大雪纷飞的冬天,第二年的春节就会在季节上提前11天,第16个农历年就会出现在赤日炎炎的夏天。如按十三个朔望月构成农历年,长度为29.5306×13=383.8978日,比回归年又多出18天多。
如果按上述规定制定历法,就会出现天时与历法不合、时序错乱颠倒的怪现象——这就是矛盾。·为了克服这一缺点,我们的祖先在天文观测的基础上,找出了“闰月”的办法,保证农历年的正月到三月为春季,四月到六月为夏季,七月到九月为秋季,十月到十二月为冬季,也同时保证了农历岁首在冬末春初。农历年中月以朔望月长度29.5306日为基础,所以大月为30日,小月为29日。为保证每月的头一天(初一)必须是朔日,就使得大小月的安排不固定,而需要通过严格的观测和计算来确定。因此,农历中连续两个月是大月或是小月的事是常有的,甚至还出现过如1990年三、四月是小月、九、十、十一、十二连续四个月是大月的罕见特例。那么多长时间加一个闰月呢?最好的办法就是求出回归年日数与朔望月的日数的最小公倍数:我们希望m个回归年的天数与n个朔望月的天数相等,也就是应有等式:
m×365.2422=n×29.5306
在这个等式中我们不能直接求出m和n,但可以求出它们的比例:
这个比例的近似值分别为:
在这些分式中,分子表示回归年的数目,分母表示朔望月的数目。例如第六个分数式表示19个回归年中必须加7个闰月。
19个回归年中加7个闰月的结果比较:19个回归年=19×365.2422=6939.6018(天)一个朔望月有29.5306天,235个朔望月=235×29.5306=6939.6910(天)19个回归年中加7个闰月后,矛盾消除得只差:6939.6910-6939.6018=0.0892(天)——即2小时9分多,这已经是够精确的了。所以,农历就采用了19年加7个闰月的办法,即“十九年七闰法”,把回归年与农历年很好地协调起来,使农历的元旦(春节)总保持在冬末春初。古人把235个朔望月称之为“闰周”。农历置闰的方法可以使农历年的平均长度接近回归年,而农历中的月又有鲜明的月相特征,保持了公历和阴历两全其美的特点。现在置闰的方法是两个冬至之间,如仅有12个月则不置闰,若有13个月即置闰。置闰的月从“冬至”开始,当出现第一个没有“中气”的月份, 这个月就是闰月,其名称是在前个月的前面加一个“闰”字。
农历闰哪个月?决定于一年中的二十四个节气。我国农历将二十四个节气分为十二个节气和十二个中气。二十四节气在农历中的日期是逐月推迟的,于是有的农历月份,中气落在月末,下个月就没有中气。一般每过两年多就有一个没有中气的月,这正好和需要加闰月的年头相符。所以农历就规定把没有中气的那个月作为闰月。例如2001年农历四月二十九日是中气小满,再隔一个月的初一才是下一个中气夏至,当中这一个月没有中气,就定为闰月,它跟在四月后面,所以叫闰四月。
农历为什么会有闰月?
农历置闰月是为了协调回归年与农历年的矛盾。
回归年与农历年有什么矛盾呢?先记住:
回归年的总长度为365.2422日,朔望月的长度为29.5306日。
十二个朔望月构成农历年,长度为29.5306×12=354.3672日,比回归年少10.88天即将近11天,每个月少0.91天,近1天。
依此,如农历年某年春节为大雪纷飞的冬天,第二年的春节就会在季节上提前11天,第16个农历年就会出现在赤日炎炎的夏天。
如按十三个朔望月构成农历年,长度为29.5306×13=383.8978日,比回归年又多出18天多。
如果按上述规定制定历法,就会出现天时与历法不合、时序错乱颠倒的怪现象——
这就是矛盾。
为了克服这一缺点,我们的祖先在天文观测的基础上,找出了“闰月”的办法,保证农历年的正月到三月为春季,四月到六月为夏季,七月到九月为秋季,十月到十二月为冬季,也同时保证了农历岁首在冬末春初。
农历年中月以朔望月长度29.5306日为基础,所以大月为30日,小月为29日。为保证每月的头一天(初一)必须是朔日,就使得大小月的安排不固定,而需要通过严格的观测和计算来确定。因此,农历中连续两个月是大月或是小月的事是常有的,甚至还出现过如1990年三、四月是小月、九、十、十一、十二连续四个月是大月的罕见特例。
那么多长时间加一个闰月呢?最好的办法就是求出回归年日数与朔望月的日数的最小公倍数:我们希望m个回归年的天数与n个朔望月的天数相等,也就是应有等式:m×365.2422= n×29.5306。
在这个等式中我们不能直接求出m和n,但可以求出它们的比例:
这个比例的近似值分别为:在这些分式中,分子表示回归年的数目,分母表示朔望月的数目。
例如第六个分数式表示19个回归年中必须加7个闰月。19个回归年中加7个闰月的结果比较:19个回归年=19×365.2422=6939.6018(天)
一个朔望月有29.5306天,235个月=235×29.5306=6939.6910(天)
19个回归年中加7个闰月后,矛盾消除得只差:
6939.6910-6939.6018=0.0892(天)——即2小时9分多,这已经是够精确的了。
所以,农历就采用了19年加7个闰月的办法,即“十九年七闰法”,把回归年与农历年很好地协调起来,使农历的元旦(春节)总保持在冬末春初。
古人把235个朔望月称之为“闰周”。农历置闰的方法可以使农历年的平均长度接近回归年,而农历中的月又有鲜明的月相特征,保持了公历和阴历两全其美的特点。
现在置闰的方法是两个冬至之间,如仅有12个月则不置闰,若有13个月即置闰。
置闰的月从“冬至”开始,当出现第一个没有“中气”的月份,这个月就是闰月,其名称是在前个月的前面加一个“闰”字。
农历闰哪个月?决定于一年中的二十四个节气。我国农历将二十四个节气分为十二个节气和十二个中气。
二十四节气在农历中的日期是逐月推迟的,于是有的农历月份,中气落在月末,下个月就没有中气。
一般每过两年多就有一个没有中气的月,这正好和需要加闰月的年头相符。所以农历就规定把没有中气的那个月作为闰月。
例如:
2001年农历四月二十九日是中气小满,再隔一个月的初一才是下一个中气夏至,当中这一个月没有中气,就定为闰月,它跟在四月后面,所以叫闰四月。
闰月指的是阴历中的一种现象,阴历是按照月亮的圆缺即朔望月安排大月和小月,一个朔望月的长度是29.5306日,是月相盈亏的周期,阴历规定,大月30天,小月29天,这样一年12个月共354天,阴历的月份没有季节意义,这样一年就与阳历的一年相差11天,只需经过17年,阴阳历日期就同季节发生倒置,譬如,某年新年是在瑞雪纷飞中度过,17年后,便要摇扇过新年了。
使用这样的历法,自然是无法满足农业生产的需要的,所以我国的阴历自秦汉以来,一直和24节气并行,用24节气来指导农业生产。
农历是我国广泛使用的历法, 又称阴历、夏历,是因为它的纪月法以月相为标准,以月亮从朔到上弦、望、下弦再到朔的一个朔望月为一个月。推算农历先推算二十四节气和定朔(推算日月黄经相等的时刻——朔), 朔所在某日,即为初一,从朔到朔为一个月,相距29日的为小月,30日为大月,月从中气得名,月内有某中气的即为某月份,如含有中气"雨水"即为农历正月, 无中气为闰月,闰月无名,取用前月名,如四月后的闰月为"闰四月",如此使农历年与回归年的差距随时得到调正,在农历中,平年12个月,日数为354或355日;闰年13个月,日数为383或384日。
这就是我国自公元前十四世纪的殷代起到1911年的辛亥革命止,一直在使用的"十九年七闰(加七个闰)月" 的历法。
因为二十四节气是由太阳的视置决定的,因此农历合适的称呼应是"阴阳历",从上面我们可以看到,农历的推算基础是以24节气为基础的,在传统的八字中也是用二十四节气之首的立春作为新年的开始来推算的,如果以二十四节气
为准,而不是以初一三十或二十九为月的交届点。
换一句话说,不论你闰多少个月,还是闰哪个月,一切以节气轮回为准,因为节气一年永远是二十四个的,不会重复,也不会回头。
比如二十四节气中芒种开始就是农历五月,历经夏至,到小暑为止,为真正命理学上五月的干支庚午。那么闰五月的干支是什么呢?
也很简单,不论你什么时候开始闰,只要交了小暑,就是农历六月的开始,虽然日历上显示还是闰五月,但命理学上,其实已经暗里交了六月,也即是说,小暑一旦到,便是命理学上六月的开始,那么其月柱就是辛未,因为庚午的下一个柱就是辛未。
比如今年公历7月7日辰时交小暑,也即农历闰五月十五交小暑。
这样很清楚地就可以划分:闰五月初一至闰五月十五当天辰时仍是属于农历五月,因为还没有交小暑。而闰五月十五辰时开始直至立秋前就其实已经是命理学上的农历六月了。
因此,很明显,闰月的干支并没有重复。只要将农历时间以二十四节气交节点压着数着轮下去,一定不会错,就什么都清楚明白了。
闰月,是一种历法置闰方式。在亚洲(尤其在中国),闰月特指汉历(民间亦称农历)每逢闰年增加的一个月(为了协调回归年与汉历年的矛盾,防止汉历年月与回归年及四季脱节,每2至3年置1闰,古代曾采用19年置7闰的闰周,到唐代的《麟德历》时废除了固定闰周,采用无中气月置闰,因此是该闰时置闰)。有时,闰月也指公历的闰年中包含闰日的月份(特指公历闰年的二月)。
闰月是阴阳历中为使历年平均长度接近回归年而增设的月。阴阳历以朔望月的长度(29.5306日)为一个月的平均值,全年12个月,同回归年(365.2422日)相差约10日21时,故需要置闰,三年闰一个月,五年闰二个月,十九年闰七个月。闰月加在某月之后叫“闰某月”,如2012年农历闰月为的壬辰年闰四月(2012年5月21日——2012年6月18日)。
闰月指的是阴历中的一种现象,阴历是按照月亮的圆缺即朔望月安排大月和小月,一个朔望月的长度是29.5306日,是月相盈亏的周期,阴历规定,大月30天,小月29天,这样一年12个月共354天,阴历的月份没有季节意义,这样十二个朔望月构成农历年,长度为29.5306×12=354.3672日,比回归年365.2422日少10.88天(即将近11天),每个月少0.91天(近1天)。一年与阳历的一年相差11天,只需经过17年,阴阳历日期就同季节发生倒置,譬如,某年新年是在瑞雪纷飞中度过,17年后,便要摇扇过新年了。使用这样的历法,自然是无法满足农业生产的需要的,所以我国的阴历自秦汉以来,一直和24节气并行,用24节气来指导农业生产。
中国的农历并不是阴历,而是阴阳合历。就是以月球平均绕地球转一周的时间为一月,但通过设置闰月,使一年的平均天数又与地球平均绕太阳转一周的时间相等,如中国的农历、藏历。2020 年是(庚戌年)闰四月。
我国的农历由来已久,其渊源可溯于夏朝,故又有"夏历"之称。农历平年为12个月,闰年有13个月。
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农历的一大特点。由于长期以来把农历称为阴历,因而不少人都误认为节气属于阴历,实际上节气完全取决于地球的公转,可以称为是阳历的一部分。节气反映了地球在轨道上运行时所到达的不同位置。由于运动的相对性,它们也就是太阳在黄道上运动时所到达的不同位置。共有24个节气。从春分开始,依次为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立春、雨水、惊蜇。正因为如此,节气在阳历中的日期比较固定。
24节气又可分为"节气"和"中气"两大类,简称为"节"和"气"。古人从冬至起中气、节气相间安排,于是小寒为节气,大寒为中气,依次类推。一年共12个中气和12个节气,一般情况每月各有一个中气和一个节气。节气的定法有两种。古代历法采用的称为"恒气",即按时间把一年等分为24份,每一节气平均得15天有余,所以又称"平气"。现代农历采用的称为"定气",即按地球在轨道上的位置为标准,一周360°,两节气之间相隔15°。由于冬至时地球位于近日点附近,运动速度较快,因而太阳在黄道上移动15°的时间不到15天。夏至前后的情况正好相反,太阳在黄道上移动较慢,一个节气达16天之多。采用定气时可以保证春、秋两分必然在昼夜平分的那两天。
农历置闰的方法同中气的划分和采用定气方法密切相关。由于两个节气的长度平均约为30.5日,而阴历历月平均约只有29.5日,因而每月中节气所在的日期必然会较上一个月推迟1~2天。如此下去,总会有一个月只有节气而没有中气。这一个月被规定为"闰月",作为该月所在农历历年多余的第13个月。既然节气严格按回归年长度周而复始地出现,根据上述规定来设置闰月必然能保证农历历年的平均长度与回归年十分接近。十九年七闰法就是这样来置闰的。
由于定气方法的采用,冬季一节一气的平均长度约为29.74天,比朔望月长不了多少,节气逐月向后推迟得很慢,所以冬季设置闰月的可能性就很小。相反,夏至附近地球运动得慢,交节气也慢,一气可达16天之多,因而夏季及其前后几个月,如农历三、四、五、六、七月,闰月设置较多。
农历月圆一次一个月,一年360天。阳历太阳公转一周一年,就是365天。为了统一历法,便于耕作,就有了闰月。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