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特色怎么写 课堂教学形式化的几种表现

 我来答
十足小都比aH
2023-01-29 · TA获得超过840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1670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119万
展开全部
  1.活动形式化。开展教学活动的目的不是用来给课堂教学加点“味精”,教学活动不应成为“走过场,做形式”。有效的教学活动应该是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的活动。   2.媒体形式化。多媒体的直观、形象、生动的特点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增强求知欲有好处。然而在许多课堂教学中,多媒体课件的使用成了“幻灯片”“电子黑板”的简单组合,教师成为了机器的操作者和画面的讲解员。教师把“满堂灌”交给了多媒体,而自己则退到了幕后。看似学生学得相当主动,其实一切都离不开教师的操纵。
  3.评价形式化。教师在课堂上鼓励学生,坚持正面评价,帮助他们认识自我、建立信心,使学生享受成功的喜悦,树立信心这本没有错。但是赞赏也应有个“度”,千万不可滥用。试想,一节课处处都是“你真棒”之类的表扬话语,这样的表扬鼓励究竟能有多大作用?这样的赞赏失去了应有的意义和价值。
  4.合作形式化。小组合作学习现在已经成为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但是许多教师在设计课堂教学时没有考虑学生的实际“需要”,有很大的随意性和盲目性。教师对小组学习的策略准备不足,使得讨论问题缺乏挑战性,学习不能有效展开,降低了课堂教学效率。
  5.自主形式化。提倡学生的自主学习,决不意味着教师变成了一个“可有可无”的角色,不敢点拨、不敢讲解。没有教师的主导,学生的自主学习就会流于形式而毫无实效。
  (摘自《中小学数学・小学版》
  2007年第4期)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