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科指导:月经生理概述
展开全部
一、月经的生理现象
1.月经初潮 妇女一生中第一次月经来潮,称为初潮。初潮年龄一般为13~15岁,平均14岁。
2.月经周期 两次月经第一天的间隔时间称为一个月经周期,一般28~30天。
3.经期 即月经持续时间,正常经期为3~7天。
4.月经的量、色、质 一般以每月经量50—80ml为适中。经色暗红,经质不稀不稠,不凝固,无血块,无特殊臭气。
5.月经期表现 行经前,可出现胸乳略胀,小腹略坠,腰微酸,情绪易波动,一般经来自消,不作病论,大多数妇女可自我调节而无特殊症状。
6.绝经 妇女一生中最后1次行经后,停闭1年以上,称为绝经。一般为45~55岁,平均49.5岁。绝经表明行将步入老年期。
7.特殊的月经现象 在身体无病而月经定期两个月来潮一次者,称为并月;三个月一潮者,称为“居经”或“季经”;一年一行者称为“避年”;医学教育网整理还有终生不潮却能受孕者,称为“暗经”;受孕初期仍能按月经周期有少量出血而无损于胎儿者,称为“激经”,又称“盛胎”或“垢胎”。
二、月经产生的机理
月经是由脏腑、天癸、气血、经络协调作用于胞宫所致的生理现象。
《素问。上古天真论》曰:“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
1.脏腑与月经
(1)肾:在月经产生的过程中以肾为主导。
①肾藏精,主生殖:肾藏精,是指肾具有生成、贮藏和施泄精气的功能,而以贮藏为主,使精不无故流失。精藏于肾,依赖于肾气的贮藏作用和施泄作用发挥其主生殖的生理功能。
②肾为天癸之源:天癸至,则月事以时下;天癸竭,则月经断绝。在特定的年龄阶段内,肾气初盛,天癸尚微;肾气既盛,天癸蓄极泌至,月事以时下。
③肾为冲任之本:冲脉为血海,广聚脏腑之血,使子宫满盈;任脉为阴脉之海,使所司精、血、津液充沛。任通冲盛,月事以时下,若任虚冲衰则经断而无子,故冲任二脉直接关系月经的潮止。医学教育网整理然冲任的通盛以肾气盛为前提,故冲任之本在肾。
④肾为气血之根:血是月经的物质基础,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气血和调,经候如常。然“血之源头在于肾”。
⑤肾与胞宫相系:胞宫司月经,肾与胞宫相系。肾与冲、任、督三脉相关,而冲、任、督三脉同起于胞中。
⑥肾与脑髓相通:肾主骨生髓通脑,脑为元神之府,主宰人体的一切生命活动。月经的产生,亦离不开脑的调节。
⑦肾为五脏阴阳之本:肾气调节机体的代谢和生理功能活动,是通过肾中阴阳来实现的。肾阴阳平衡协调,才能维持机体生理正常。
肾通过多渠道、多层次、多位点对月经的产生发挥主导作用,所以《傅青主女科》谓“经本于肾”,“经水出诸肾”。
(2)肝:肝具有储藏血液、调节血量和疏泄气机的作用。在月经的产生中,肝血下注冲脉,司血海之定期蓄溢,参与月经周期、经期及经量的调节。
肾藏精,肝藏血,精血互生,同为月经提供物质基础;肝主疏泄,肾主闭藏,一开一合共同调节子宫,使藏泻有序,经候如常。
(3)脾(胃):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主中气,具有统摄血液,固摄子宫之权。脾气健运,血循常道,血旺而经调。
(4)心:心主血脉,心气有推动血液在经脉内运行的作用。心气下通于肾,心肾相交,血脉流畅,月事如常。
(5)肺:肺主气,朝百脉而输精微,如雾露之溉,下达精微于胞官,参与月经的产生与调节。
又肾主作强出伎巧,肝主谋虑,脾主思虑,心主神明,肺主治节,脑为元神之府。在脑主宰下,五脏所主的精神活动,对月经的产生亦有调节作用。
2.天癸与月经
天癸,男女皆有,是肾精肾气充盛到一定程度时体内出现的具有促进人体生长、发育和生殖的一种精微物质。天癸来源于先天肾气,靠后天水谷精气的滋养而逐渐趋于成熟,医学教育网整理此后又随肾气的虚衰而竭止。它使任脉所司的精、血、津液旺盛、充沛、通达,并使冲脉在其作用下,广聚脏腑之血而盛,冲任二脉相资,血海满溢,月经来潮。故天癸主宰月经的潮与止。“七七”之年后,又随肾气的虚衰而天癸竭,导致经断,形坏而无子。
3.气血与月经
妇人以血为本,月经的主要成分是血。然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血赖气的升降出入运动而周流。在月经产生的机理中,血是月经的物质基础,气能生血,又能行血、摄血。气血和调,经候如常。
4.经络与月经
(1)循行路线:冲、任、督三脉同起于胞中,一源而三歧。带脉环腰一周,络胞而过。冲、任、督在下腹部所经路线正是女性生殖器官所在部位,冲、任、督、带经气又参与月经产生的活动,故关系密切。
(2)功能作用:“冲为血海”,为“十二经之海”,广聚脏腑之血:“任主胞胎”,为“阴脉之海”,总司精、血、津、液等一身之阴;督脉为阳脉之海,总督一身之阳;医学教育网整理又任督相通,调节一身阴阳脉气的平衡协调;督脉属肾络脑;带脉约束诸经,使经脉气血循行保持常度。在天癸的作用下,冲、任、督、带脉各司其职,调节着月经的产生和维持其正常的生理状态。
5.胞宫与月经 胞宫是化生月经和受孕育胎的内生殖器官。其生理由肾、天癸、气血、冲任调节,并主司子宫藏泻,胞宫周期性变化主要表现为子宫的周期性出血。
三、月经周期节律
月经具有周期性、节律性,是女性生殖生理过程中肾阴阳消长、气血盈亏规律性变化的体现。月经有行经期、经后期、经间期、经前期四个不同时期的生理节律,医学教育网整理形成月经周期。现以28天为一月经周期,阐述如下:
1.行经期 行经第1~4天,此期子宫泻而不藏,排出经血。呈现“重阳转阴”特征。
2.经后期 指月经干净后至经间期前,约为周期的第5~13天,此期血海空虚渐复,子宫藏而不泻,呈现阴长的动态变化。呈重阴状态。重阴,是指月经周期阴阳消长节律中的阴长高峰时期。
3.经间期 周期第14~15天,也称氤氲之时,或称“的候”、“真机”时期(即西医所称的“排卵期”)。在正常月经周期中,此期正值两次月经中间,故称之为经间期。这是重阴转阳、阴盛阳动之际,正是种子的时候。
4.经前期 即经间期之后,月经周期的第15~28天。此期阴盛阳生渐至重阳。重阳,是指月经周期阴阳消长节律中阳生的高峰时期,此时阴阳俱盛,以备种子育胎。
月经周期中四个不同时期的连续与再现,形成了月经周期的月节律。
1.月经初潮 妇女一生中第一次月经来潮,称为初潮。初潮年龄一般为13~15岁,平均14岁。
2.月经周期 两次月经第一天的间隔时间称为一个月经周期,一般28~30天。
3.经期 即月经持续时间,正常经期为3~7天。
4.月经的量、色、质 一般以每月经量50—80ml为适中。经色暗红,经质不稀不稠,不凝固,无血块,无特殊臭气。
5.月经期表现 行经前,可出现胸乳略胀,小腹略坠,腰微酸,情绪易波动,一般经来自消,不作病论,大多数妇女可自我调节而无特殊症状。
6.绝经 妇女一生中最后1次行经后,停闭1年以上,称为绝经。一般为45~55岁,平均49.5岁。绝经表明行将步入老年期。
7.特殊的月经现象 在身体无病而月经定期两个月来潮一次者,称为并月;三个月一潮者,称为“居经”或“季经”;一年一行者称为“避年”;医学教育网整理还有终生不潮却能受孕者,称为“暗经”;受孕初期仍能按月经周期有少量出血而无损于胎儿者,称为“激经”,又称“盛胎”或“垢胎”。
二、月经产生的机理
月经是由脏腑、天癸、气血、经络协调作用于胞宫所致的生理现象。
《素问。上古天真论》曰:“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
1.脏腑与月经
(1)肾:在月经产生的过程中以肾为主导。
①肾藏精,主生殖:肾藏精,是指肾具有生成、贮藏和施泄精气的功能,而以贮藏为主,使精不无故流失。精藏于肾,依赖于肾气的贮藏作用和施泄作用发挥其主生殖的生理功能。
②肾为天癸之源:天癸至,则月事以时下;天癸竭,则月经断绝。在特定的年龄阶段内,肾气初盛,天癸尚微;肾气既盛,天癸蓄极泌至,月事以时下。
③肾为冲任之本:冲脉为血海,广聚脏腑之血,使子宫满盈;任脉为阴脉之海,使所司精、血、津液充沛。任通冲盛,月事以时下,若任虚冲衰则经断而无子,故冲任二脉直接关系月经的潮止。医学教育网整理然冲任的通盛以肾气盛为前提,故冲任之本在肾。
④肾为气血之根:血是月经的物质基础,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气血和调,经候如常。然“血之源头在于肾”。
⑤肾与胞宫相系:胞宫司月经,肾与胞宫相系。肾与冲、任、督三脉相关,而冲、任、督三脉同起于胞中。
⑥肾与脑髓相通:肾主骨生髓通脑,脑为元神之府,主宰人体的一切生命活动。月经的产生,亦离不开脑的调节。
⑦肾为五脏阴阳之本:肾气调节机体的代谢和生理功能活动,是通过肾中阴阳来实现的。肾阴阳平衡协调,才能维持机体生理正常。
肾通过多渠道、多层次、多位点对月经的产生发挥主导作用,所以《傅青主女科》谓“经本于肾”,“经水出诸肾”。
(2)肝:肝具有储藏血液、调节血量和疏泄气机的作用。在月经的产生中,肝血下注冲脉,司血海之定期蓄溢,参与月经周期、经期及经量的调节。
肾藏精,肝藏血,精血互生,同为月经提供物质基础;肝主疏泄,肾主闭藏,一开一合共同调节子宫,使藏泻有序,经候如常。
(3)脾(胃):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主中气,具有统摄血液,固摄子宫之权。脾气健运,血循常道,血旺而经调。
(4)心:心主血脉,心气有推动血液在经脉内运行的作用。心气下通于肾,心肾相交,血脉流畅,月事如常。
(5)肺:肺主气,朝百脉而输精微,如雾露之溉,下达精微于胞官,参与月经的产生与调节。
又肾主作强出伎巧,肝主谋虑,脾主思虑,心主神明,肺主治节,脑为元神之府。在脑主宰下,五脏所主的精神活动,对月经的产生亦有调节作用。
2.天癸与月经
天癸,男女皆有,是肾精肾气充盛到一定程度时体内出现的具有促进人体生长、发育和生殖的一种精微物质。天癸来源于先天肾气,靠后天水谷精气的滋养而逐渐趋于成熟,医学教育网整理此后又随肾气的虚衰而竭止。它使任脉所司的精、血、津液旺盛、充沛、通达,并使冲脉在其作用下,广聚脏腑之血而盛,冲任二脉相资,血海满溢,月经来潮。故天癸主宰月经的潮与止。“七七”之年后,又随肾气的虚衰而天癸竭,导致经断,形坏而无子。
3.气血与月经
妇人以血为本,月经的主要成分是血。然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血赖气的升降出入运动而周流。在月经产生的机理中,血是月经的物质基础,气能生血,又能行血、摄血。气血和调,经候如常。
4.经络与月经
(1)循行路线:冲、任、督三脉同起于胞中,一源而三歧。带脉环腰一周,络胞而过。冲、任、督在下腹部所经路线正是女性生殖器官所在部位,冲、任、督、带经气又参与月经产生的活动,故关系密切。
(2)功能作用:“冲为血海”,为“十二经之海”,广聚脏腑之血:“任主胞胎”,为“阴脉之海”,总司精、血、津、液等一身之阴;督脉为阳脉之海,总督一身之阳;医学教育网整理又任督相通,调节一身阴阳脉气的平衡协调;督脉属肾络脑;带脉约束诸经,使经脉气血循行保持常度。在天癸的作用下,冲、任、督、带脉各司其职,调节着月经的产生和维持其正常的生理状态。
5.胞宫与月经 胞宫是化生月经和受孕育胎的内生殖器官。其生理由肾、天癸、气血、冲任调节,并主司子宫藏泻,胞宫周期性变化主要表现为子宫的周期性出血。
三、月经周期节律
月经具有周期性、节律性,是女性生殖生理过程中肾阴阳消长、气血盈亏规律性变化的体现。月经有行经期、经后期、经间期、经前期四个不同时期的生理节律,医学教育网整理形成月经周期。现以28天为一月经周期,阐述如下:
1.行经期 行经第1~4天,此期子宫泻而不藏,排出经血。呈现“重阳转阴”特征。
2.经后期 指月经干净后至经间期前,约为周期的第5~13天,此期血海空虚渐复,子宫藏而不泻,呈现阴长的动态变化。呈重阴状态。重阴,是指月经周期阴阳消长节律中的阴长高峰时期。
3.经间期 周期第14~15天,也称氤氲之时,或称“的候”、“真机”时期(即西医所称的“排卵期”)。在正常月经周期中,此期正值两次月经中间,故称之为经间期。这是重阴转阳、阴盛阳动之际,正是种子的时候。
4.经前期 即经间期之后,月经周期的第15~28天。此期阴盛阳生渐至重阳。重阳,是指月经周期阴阳消长节律中阳生的高峰时期,此时阴阳俱盛,以备种子育胎。
月经周期中四个不同时期的连续与再现,形成了月经周期的月节律。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