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节奏划分规律
古诗节奏划分规律:古诗的自然声律节奏、古诗的意义结构。
《诗经》的时代,主导的诗歌形式是四言。在它的影响下,古诗逐渐形成了以两个音节(即两个汉字)为一节拍的声律特点。
如“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小雅•采薇》。
五七言诗虽然也是以一节拍两音节为主,但与四言、六言不同的是,五言、七言除了几个完整的节拍外,还有一个畸零的单音节,五言是两个节拍外加一个畸零单音节,七言是三个节拍外加一个单音节。单音节有两个作用:一是更便于体现诗叶韵所带来的韵律美。五言、七言的节律一般是二二一和二二一一。第二个作用是使诗句更具顿挫、变化之美。
如: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王湾《次北固山》。
五七言诗之所以成为古典诗歌主流形式,还与它有着更强的意义表达功能有很大关系。人们发现,各句中那个畸零的单音节如此显眼,以致它很自然就成为表达的中心。当然,根据意义的需要,单音节的位置就不仅可以置于句末,也可置于句中。
这样,古诗就出现了两种常见的意义结构:一,单音节在末尾。五言诗为二二一,七言诗为二二二一,这是符合自然的、经典的声律节奏。第二种,单音节在句中。五言为二一二,七言诗为二二一二,这也是比较常见的 。
如: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送读少府之任蜀州》。
特点:
古体诗是与近体诗相对而言的诗体。近体诗形成前,各种诗歌体裁。也称古诗、古风,有“歌”、“行”、“吟”三种载体。
四言诗,在近体诗中已经不存在了,虽不加“古”字,但不言而喻,就知道是古体诗。《诗经》中收集的上古诗歌以四言诗为主。两汉、魏、晋仍有人写四言诗,曹操的《观沧海》、陶渊明的《停云》都是四言诗的典型例子。
五言和七言古体诗作较多,简称五古、七古。
五古最早产生于汉代。《古诗十九首》都是五言古诗。汉代以后,写五言古诗的人很多。南北朝时的诗大都是五言的,唐代及其以后的古体诗中五言的也较多。而七古的产生可能早于五古。但在唐代以前不如五古多见。到了唐代,七古大量地出现,唐人又称七古为长句。
杂言诗也是古体诗所独有的。诗句长短不齐,有一字至十字以上,一般为三、四、五、七言相杂,而以七言为主,故习惯上归入七古一类。《诗经》和汉乐府民歌中杂言诗较多。
古诗节奏划分如下:
一、古诗的自然声律节奏。
《诗经》的时代,主导的诗歌形式是四言。在它的影响下,古诗逐渐形成了以两个音节(即两个汉字)为一节拍的声律特点。
如“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小雅•采薇》。
五七言诗虽然也是以一节拍两音节为主,但与四言、六言不同的是,五言、七言除了几个完整的节拍外,还有一个畸零的单音节,五言是两个节拍外加一个畸零单音节,七言是三个节拍外加一个单音节。单音节有两个作用:一是更便于体现诗叶韵所带来的韵律美。五言、七言的节律一般是二二一和二二一一。第二个作用是使诗句更具顿挫、变化之美。
如: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王湾《次北固山》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二、古诗的意义结构。
五七言诗之所以成为古典诗歌主流形式,还与它有着更强的意义表达功能有很大关系。人们发现,各句中那个畸零的单音节如此显眼,以致它很自然就成为表达的中心。当然,根据意义的需要,单音节的位置就不仅可以置于句末,也可置于句中。
这样,古诗就出现了两种常见的意义结构:一,单音节在末尾。五言诗为二二一,七言诗为二二二一,这是符合自然的、经典的声律节奏。第二种,单音节在句中。五言为二一二,七言诗为二二一二,这也是比较常见的 。
如: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送读少府之任蜀州》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无题》
在实际应用中,一般是把两种形式错综起来使用。
如: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陆游《游山西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