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必修一知识点总结完整版

 我来答
胡摊说菜肴
2022-12-10 · TA获得超过632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958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76.2万
展开全部

  很多同学在复习化学必修一时,因为之前没有做过系统的总结,导致复习效率不高。下面是由我为大家整理的“高中化学必修一知识点总结完整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本文。

  高中化学必修一知识点1

  一.化学实验安全

  1.遵守实验室规则。

  2.了解安全措施。

  (1)做有毒气体的实验时,应在通风厨中进行,并注意对尾气进行适当处理(吸收或点

  燃等)。进行易燃易爆气体的实验时应注意验纯,尾气应燃烧掉或作适当处理。

  (2)烫伤宜找医生处理。

  (3)浓酸沾在皮肤上,用水冲净然后用稀NaHCO3溶液淋洗,然后请医生处理。

  (4)浓碱撒在实验台上,先用稀醋酸中和,然后用水冲擦干净。浓碱沾在皮肤上,宜先袭隐辩

  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浓碱溅在眼中,用水洗净后再用硼酸溶液淋洗。

  (5)钠、磷等失火宜用沙土扑盖。

  (6)酒精及其他易燃有机物小面积失火,应迅速用湿抹布扑盖。

  3.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例如,掌握仪器和药品的使用、加热方法、气体收集方法等。

  二.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

  1.过滤和蒸发

  实验1—1粗盐的提纯:

  注意事项:

  (1)一贴,二低,三靠。

  (2)蒸馏过程中用玻璃棒搅拌,防止液滴飞溅。

  2.蒸馏和萃取

  3.(1)蒸馏

  原理:利用沸点的不同,除去难挥发或不挥发的杂质。

  实验1---3从自来水制取蒸馏水

  仪器:温度计,蒸馏烧瓶,石棉网,铁架台,酒精灯,冷凝管,牛角管,锥形瓶。

  操作:连接好装置,通入冷凝水,开始加热。弃去开始蒸馏出的部分液体,用锥形瓶收集约10mL液体,停止加热。

  现象:随着加热,烧瓶中水温升高至100度后沸腾,锥形瓶中收集到蒸馏水。

  注意事项:

  ①温度计的水银球在蒸馏烧瓶的支管口处。

  ②蒸馏烧瓶中放少量携燃碎瓷片-----防液体暴沸。

  ③冷凝管中冷却水从下口进,上口出。

  ④先打开冷凝水,再加热。

  ⑤溶液不可蒸干。

  (2)萃取

  原理:用一种溶把溶质从它与另一溶剂所组成的溶液里提取出来。

  仪器:分液漏斗,烧杯

  步骤:①检验分液漏斗是否漏水。

  ②量取10mL碘的饱和溶液倒入分液漏斗,注入4mLCCl4,盖好瓶塞。

  ③用右手压住分液漏斗口部,左手握住活塞部分,把分液漏斗倒转过来用力振荡。

  ④将分液漏斗放在铁架台上,静置。

  ⑤待液体分层后,将分液漏斗上的玻璃塞打开,从下端口放出下层溶液,从上端口倒出上层溶液.

  注意事项:

  A.检验分液漏斗是否漏水。

  B.萃取剂:互不相溶,不能反应。

  C.上层溶液从上口倒出,下层溶液从下口放出。

  四.除杂

  1.原则:杂转纯、杂变沉、拍缺化为气、溶剂分。

  2.注意:为了使杂质除尽,加入的试剂不能是“适量”,而应是“过量”;但过量的试剂必须在后续操作中便于除去。

  高中化学必修一知识点2

  一、物质燃烧时的影响因素:

  ①氧气的浓度不同,生成物也不同。如:碳在氧气充足时生成二氧化碳,不充足时生成一氧化碳。

  ②氧气的浓度不同,现象也不同。如:硫在空气中燃烧是淡蓝色火焰,在纯氧中是蓝色火焰。

  ③氧气的浓度不同,反应程度也不同。如:铁能在纯氧中燃烧,在空气中不燃烧。④物质的接触面积不同,燃烧程度也不同。如:煤球的燃烧与蜂窝煤的燃烧。

  二、影响物质溶解的因素:

  ①搅拌或振荡。搅拌或振荡可以加快物质溶解的速度。

  ②升温。温度升高可以加快物质溶解的速度。

  ③溶剂。选用的溶剂不同物质的溶解性也不同。

  三、元素周期表的规律:

  ①同一周期中的元素电子层数相同,从左至右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依次递增。

  ②同一族中的元素核外电子数相同、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从上至下核电荷数、质子数、电子层数依次递增。

  高中化学必修一知识点3

  1、金刚石(C)是自然界中最硬的物质,可用于制钻石、刻划玻璃、钻探机的钻头等。

  2、石墨(C)是最软的矿物之一,有优良的导电性,润滑性。可用于制铅笔芯、干电池的电极、电车的滑块等

  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有很大差异的原因是:碳原子的排列不同。

  CO和CO2的化学性质有很大差异的原因是:分子的构成不同。

  3、无定形碳:由石墨的微小晶体和少量杂质构成。主要有:焦炭,木炭,活性炭,炭黑等。

  活性炭、木炭具有强烈的吸附性,焦炭用于冶铁,炭黑加到橡胶里能够增加轮胎的耐磨性。

  4.金刚石和石墨是由碳元素组成的两种不同的单质,它们物理性质不同、化学性质相同。它们的物理性质差别大的原因碳原子的布列不同

  5.碳的化学性质跟氢气的性质相似(常温下碳的性质不活泼)

  ①可燃性:木炭在氧气中燃烧C+O2CO2现象:发出白光,放出热量;碳燃烧不充分(或氧气不充足)2C+O22CO

  ②还原性:木炭高温下还原氧化铜C+2CuO2Cu+CO2↑现象:黑色物质受热后变为亮红色固体,同时放出可以使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6.化学性质:

  1)一般情况下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不能供给呼吸

  2)与水反应生成碳酸:CO2+H2O==H2CO3生成的碳酸能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红,

  H2CO3==H2O+CO2↑碳酸不稳定,易分解

  3)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CO2+Ca(OH)2==CaCO3↓+H2O本反应用于检验二氧化碳。

  4)与灼热的碳反应:C+CO2高温2CO

  (吸热反应,既是化合反应又是氧化还原反应,CO2是氧化剂,C是还原剂)

  5)、用途:灭火(灭火器原理:Na2CO3+2HCl==2NaCl+H2O+CO2↑)

  既利用其物理性质,又利用其化学性质

  干冰用于人工降雨、制冷剂

  温室肥料

  6)、二氧化碳多环境的影响:过多排放引起温室效应。

  7..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1)原理: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CaCO32HCl==CaCl2H2OCO2↑

  2)选用和制氢气相同的发生装置

  3)气体收集方法:向上排空气法

  4)验证方法:将制得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如能浑浊,则是二氧化碳。

  8.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高压低温下可得固体——干冰

  高中化学必修一知识点4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

  一.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

  1.物质的量(n)是表示含有一定数目粒子的集体的物理量。

  2.摩尔(mol):把含有6.02×1023个粒子的任何粒子集体计量为1摩尔。

  3.阿伏加德罗常数

  把6.02X1023mol-1叫作阿伏加德罗常数。

  4.物质的量=物质所含微粒数目/阿伏加德罗常数n=N/NA

  5.摩尔质量(M)

  (1)定义: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叫摩尔质量。(2)单位:g/mol或g..mol-1

  (3)数值:等于该粒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或相对分子质量。

  6.物质的量=物质的质量/摩尔质量(n=m/M)

  二.气体摩尔体积

  1.气体摩尔体积(Vm)

  (1)定义:单位物质的量的气体所占的体积叫做气体摩尔体积。

  (2)单位:L/mol或m3/mol

  2.物质的量=气体的体积/气体摩尔体积n=V/Vm

  3.(1)0℃101KPa,Vm=22.4L/mol

  (2)25℃101KPa,Vm=24.8L/mol

  三.物质的量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

  1.物质的量浓度

  (1)定义:以单位体积溶液里所含溶质B的物质的量来表示溶液组成的物理量,叫做溶质B的物质的浓度。

  (2)单位:mol/L,mol/m3

  (3)物质的量浓度=溶质的物质的量/溶液的体积CB=nB/V

  2.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配制

  (1)基本原理:根据欲配制溶液的体积和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用物质的量浓度计算的方法,求出所需溶质的质量或体积,在烧杯中溶解并在容器内用溶剂稀释为规定的体积,就得欲配制的溶液。

  (2)主要操作

  A.检验是否漏水;

  B.配制溶液○1计算;○2称量;○3溶解;○4转移;○5洗涤;○6定容;○7摇匀;○8贮存溶液。

  注意事项:

  A.选用与欲配制溶液体积相同的容量瓶。

  B.使用前必须检查是否漏水。

  C.不能在容量瓶内直接溶解。D.溶解完的溶液等冷却至室温时再转移。E.定容时,当液面离刻度线1―2cm时改用滴管,以平视法观察加水至液面最低处与刻度相切为止。

  3.溶液稀释

  C(浓溶液)·V(浓溶液)=C(稀溶液)·V(稀溶液)

  高中化学必修一知识点5

  1.原子定义

  原子: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1)原子也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例如少数非金属单质(金刚石、石墨等);金属单质(如铁、汞等);稀有气体等。

  (2)原子也不断地运动着;原子虽很小但也有一定质量。对于原子的认识远在公元前5世纪提出了有关“原子”的观念。但没有科学实验作依据,直到19世纪初,化学家道尔顿根据实验事实和严格的逻辑推导,在1803年提出了科学的原子论。

  2.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1)构成物质的每一个分子与该物质的化学性质是一致的,分子只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不保持物质的物理性质。因物质的物理性质,如颜色、状态等,都是宏观现象,是该物质的大量分子聚集后所表现的属性,并不是单个分子所能保持的。

  (2)最小;不是绝对意义上的最小,而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

  3.分子的性质

  (1)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2)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着的。温度升高,分子运动速度加快,如阳光下湿衣物干得快。

  (3)分子之间有间隔。一般说来,气体的分子之间间隔距离较大,液体和固体的分子之间的距离较小。气体比液体和固体容易压缩,不同液体混合后的总体积小于二者的原体积之和,都说明分子之间有间隔。

  (4)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我们都有这样的生活体验:若口渴了,可以喝水解渴,同时吃几块冰块也可以解渴,这就说明:水和冰都具有相同的性质,因为水和冰都是由水分子构成的,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是相同的。

  4.原子的构成

  质子:1个质子带1个单位正电荷原子核(+)

  中子:不带电原子不带电

  电子:1个电子带1个单位负电荷

  5.原子与分子的异同

  分子原子区别在化学反应中可再分,构成分子中的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物质的分子在化学反应中不可再分,化学反应前后并没有变成其它原子相似点

  (1)都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

  (2)质量、体积都非常小,彼此间均有一定间隔,处于永恒的运动中

  (3)同种分子(或原子)性质相同,不同种分子(或原子)性质不同

  (4)都具有种类和数量的含义

  6.核外电子的分层排布规律:第一层不超过2个,第二层不超过8个;;最外层不超过8个。每层最多容纳电子数为2n2个(n代表电子层数),即第一层不超过2个,第二层不超过8个,第三层不超过18个;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8个(只有1个电子层时,最多可容纳2个电子)

  拓展阅读:高中化学学习方法

  一、精读

  课本是知识的依据,我们对新学的知识必须认真细致、逐字逐句阅读其概念,掌握其实质和含义,只有把课本读懂了,才能深刻理解,应用时才能挥洒自如。如:“烃”的定义及其分类中说:“烃”是仅有碳和氢两种元素组成的一类物质总称。包含烷烃,烯烃,炔烃,芳香烃等。其中石油和煤的产品绝大多数是各种烃的混合物。由此可知清洁燃料压缩天然气(CNG)和液化石油气(LPG)都是烃类,它们的主要成份都是碳氢化合物。

  二、归纳

  1、我们可以从知识点出发用知识结构为主线,把所学化学知识归纳起来。如研究卤素知识点结构可知其教学顺序:结构→性质→用途→制法→存在→保存等。可得⑴结构的规律性:最外层电子数,核外电子层数,原子半径等。⑵性质的规律性:由最外层电子数为7,可推知单质的氧化性较强,得电子后形成离子还原性较弱,而其它含有卤素(正价)的化合物大多数都有较强的氧化性等等。

  2、依据物质的特点,把所学过的一类物质归纳起来,如离子化合物与共价化合物,可以归纳出学过的原子晶体有金刚石,单晶硅,碳化硅等。

  3、根据典型的习题可归纳出常用解题方法,如高一化学的物质守恒计算、混合物计算等等。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11111
2024-11-15 广告
作业指导书是一种专门编写的指导性文件,用于完成某一项或同一类型的工作。它是根据设计图纸、制造厂说明书、相关的验评标准、编写人员现场所积累的施工经验以及成熟实用的施工工艺所编写的。定义和作用作业指导书是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组成部分,主要用于阐明... 点击进入详情页
本回答由11111提供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