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电影《狗镇》的疑惑?
1个回答
2023-02-04
展开全部
很多人看完之后有点摸不清头脑,惭愧地讲,我也颇感迷茫。百度了一下发现剧情介绍可以说是敷衍了事,根本无法切中要点,遂引一段自己觉得还符合的分析上来。(下以莫妮卡和苏菲代称片中两主角)
确实是有一个人死了,到底是谁,不难判断。是莫妮卡没死,苏菲死了,这是很重要的看懂情节的前提。所以说看清楚那只流血的手是谁的,和结尾的那个字幕翻译正确是相当重要的。但你可能会问,开头出现苏菲是怎么回事?这是因为小莫妮卡一直接受不了小苏菲死了的事实,或者说很希望很希望苏菲还活着,于是这些年来一直都把自己当作是苏菲,注意,不是把自己想象成苏菲,而是认为自己就是苏菲。长大了之后,她也有了一个丈夫,有了两个孩子,有了一个母亲,还有了一份作家的工作。但这一切都因为工作上面的不顺心而改变。
精神上的压抑,渐渐地触动了她在记忆深处的那根脆弱的神经。她开始发现,照片上的她好像是另一个面孔,而总是有个小女孩出现在她的视线中,甚至做恶梦。在这样混乱的精神状态下,脾气自然不好,家庭生活就出现了问题,丈夫提出分居。她到母亲那里去,母亲却不在家,到赌场找到,又忙于打牌,对她不睬不理。就这样,精神越来越紧张,越来越紧张,到了极度紧张极度脆弱的时候,她越能通感到那个埋藏已久的真正的自己,所以她感觉自己的脸在变化,在变化,直到她打开镜子照,发现自己完全变成了另一副女人的面孔。
在这个过程中,有三个人物需要解释一下。第一个是她的丈夫。我开始也没看明白为什么看着看着她的丈夫变成另外一个男人了。后来才知道原来开头出现的那个男人也是莫妮卡如同把苏菲当作自己一样“当作”的。那个男人其实是莫妮卡的亲生哥哥。那个在她童年时代印象最深的面孔,也就一直跟着她到她的生活中来,被她当作她的丈夫。实际上她丈夫跟她一样是另外一个面孔,也就是后来开车送她到娘家的那个面孔。而她的母亲,开头出现的那个也是她童年时代的母亲的面孔,也只是她印象中的,事实上跟她生活在一起的是那个白头发的——她的养母。那个恍然出现在她的视线中的小女孩,是她童年时候的自己,也是印象,并不真实存在,象征着她的记忆。这就是后来她为什么跟着小女孩的原因,实际上是跟着自己的记忆。先前夜里做恶梦,拉着她团团转的小女孩,也是她的记忆牵扯着她团团转。
在养母家,她发现了一张小时候的照片。上面有她亲生的母亲,于是才有了后面她去老家找她的情节。为什么养母把门反锁了不让她走,其实怕她见到生母之后不回来了,毕竟养母对她有很深的感情。
终于,她找到了照片中的那个地方,但是生母已经假装不认她了。而那个被她“当作”丈夫的面孔的男人,后来去旅馆找她,她还把他当作她丈夫,但男人只是觉得她长得像自己童年夭折的妹妹。
小女孩又出现了,代表着她离记忆更近了。于是她跟着小女孩,事实是跟着记忆,一步一步地走进了童年的家。回到了当时,回到了车祸现场。她,她的养母在车祸中幸存下来,唯独小苏菲和养父死了。小苏菲是小莫妮卡深爱的姐妹,车祸的时候她们的手紧紧地握在一起。车祸让小莫妮卡的心灵受到了莫大的刺激,她接受不了所发生的一切,就在灵魂之中一直把自己当作苏菲,把童年时代身边的人当作后来身边的人,活到现在。
小莫妮卡在火车上换完衣服之后就变成苏菲了,实际上这个过程象征着她经历了这次追溯自己身世的旅程后,彻底地认清了自己也认清了苏菲,她看着镜子中的苏菲的样子,象征她将妹妹苏菲的人格已经从自己身上完全剥离开来。
当她回到家里的时候,推开门,看见丈夫儿女,儿女叫了声“妈妈”,所有的一切,在这一刻真实了起来,她已经摆脱了心中的梦魇,找回了自己。最后,莫妮卡回望了一下苏菲,也算是告别了那个存在于她灵魂之中的苏菲,从此苏菲不在她的灵魂中,而在她的心里,她不再把自己当作苏菲,而是保存着对苏菲的记忆……
虽然我也用“灵魂”这个词来作了解释,但此灵魂绝非彼灵魂,可作为“深度的心灵”来解释。所以,这绝对不是一部鬼片,也没有任何的鬼出现。所有的一切,都是存在于主角的心理。
总的来说,这部片子还是相当有看点。比如镜子中的自己还是作为意识而存在的,而照片中的自己却是作为事实而存在的,这都是导演费心所表现的细节。
补充1:
“虽然我也用‘灵魂’这个词来作了解释,但此灵魂绝非彼灵魂,可作为‘深度的心灵’来解释。” 莫妮卡的心路历程更像是双重人格,一种心理障碍,属于精神疾病,似乎并不涉及“灵魂”的范畴。
补充2:
在这里对莫妮卡的身世和人物关系做一下解析,可能有助于对电影的理解。
电影开头,苏菲在和主编争论时提到她8岁之前的记忆是一片空白,可以推断这就是莫妮卡被收养或发生车祸时的年纪,从那时起她开始出现了双重人格,忘掉了以前的记忆。根据胶片里的翻译,餐馆里的年轻男人和金发妇人争吵时说过莫妮卡是自己的亲妹妹,但父母告诉她莫妮卡早就死了,由此可以确定这个男人的身份。再根据几个人在餐馆里的表现,可以推测家庭结构是这样,父亲是餐馆老板,母亲是金发妇人,年轻男子是哥哥,莫妮卡是妹妹。从餐馆的老板对莫妮卡始终警惕而充满敌意的眼神,可以看出他对莫妮卡的恨,既然莫妮科和哥哥是亲兄妹,为什么餐馆老板能容纳哥哥却不能容纳小莫妮卡,反而逼生母把她送给别人收养?有一个细节给了答案,在生母的梳妆台前,那个金发妇人轻抚着莫妮卡的脸说她长得像极了她的父亲,这里所说的父亲显然不是那个餐馆老板,也就是说莫妮卡不是他亲生的,这样他对莫妮卡的敌意就讲得通了。再联系到回忆里的画面:8岁左右的时候莫妮卡走出故居,养父母一家开车在外面等她,基本可以得出这样的判断,就是8岁的时候餐馆老板发现莫妮卡不是自己的亲生女儿无法在容纳她,母亲迫于无奈最终把她送给别人收养。
小莫妮卡和养父母一家感情应该很好,在莫妮卡的回忆里有和苏菲玩耍的画面,苏菲和养母(那个白发妇人)充满爱意的眼神,包括车祸后莫妮卡和养母两人在床上的对话都可以证明。车祸发生时车里的小男孩更有可能是新家庭里的弟弟而非莫妮卡哥哥(就是餐馆那个年轻男子和第一个丈夫的模样)的幻象,因为车厢里小男孩的头平躺在莫妮卡腿上,这更像是弟弟对姐姐的一种依赖,车祸发生后的瞬间有一个画面,莫妮卡的左手从男孩的腿上滑落,看来男孩应该是真实的而不是幻象。而苏菲原本将莫妮卡的手攥在自己手里,车祸后包在外面的那只手无力的松开了,显然说明苏菲死了。总之,在车祸后,养父母一家只剩下了莫妮卡和养母,莫妮卡把自己藏在了苏菲的假面具下生活,养母开始借赌博的刺激麻痹自己,两人都在逃避现实,不过养母对莫妮卡还是视如己出地爱着她。
很多人说电影看起来很乱,之所以混乱,是导演为了放大莫妮卡对幻觉和真实混淆的内心感受,把人心理的微妙变化直接用人物的形体表现出来的结果。换句话说,虽然观影者是以局外人的身份在旁观,但实际看到的影像都是作为主人公“第一视角”才能看到的画面和感觉到的情绪。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莫妮卡的“半张脸”,左半脸是苏菲的,右半脸是莫妮卡,这都是主人公自己的幻觉然而看起来却有着怪诞的真实感。什么是幻觉?什么是真实?可能这也是导演想达到的效果,
确实是有一个人死了,到底是谁,不难判断。是莫妮卡没死,苏菲死了,这是很重要的看懂情节的前提。所以说看清楚那只流血的手是谁的,和结尾的那个字幕翻译正确是相当重要的。但你可能会问,开头出现苏菲是怎么回事?这是因为小莫妮卡一直接受不了小苏菲死了的事实,或者说很希望很希望苏菲还活着,于是这些年来一直都把自己当作是苏菲,注意,不是把自己想象成苏菲,而是认为自己就是苏菲。长大了之后,她也有了一个丈夫,有了两个孩子,有了一个母亲,还有了一份作家的工作。但这一切都因为工作上面的不顺心而改变。
精神上的压抑,渐渐地触动了她在记忆深处的那根脆弱的神经。她开始发现,照片上的她好像是另一个面孔,而总是有个小女孩出现在她的视线中,甚至做恶梦。在这样混乱的精神状态下,脾气自然不好,家庭生活就出现了问题,丈夫提出分居。她到母亲那里去,母亲却不在家,到赌场找到,又忙于打牌,对她不睬不理。就这样,精神越来越紧张,越来越紧张,到了极度紧张极度脆弱的时候,她越能通感到那个埋藏已久的真正的自己,所以她感觉自己的脸在变化,在变化,直到她打开镜子照,发现自己完全变成了另一副女人的面孔。
在这个过程中,有三个人物需要解释一下。第一个是她的丈夫。我开始也没看明白为什么看着看着她的丈夫变成另外一个男人了。后来才知道原来开头出现的那个男人也是莫妮卡如同把苏菲当作自己一样“当作”的。那个男人其实是莫妮卡的亲生哥哥。那个在她童年时代印象最深的面孔,也就一直跟着她到她的生活中来,被她当作她的丈夫。实际上她丈夫跟她一样是另外一个面孔,也就是后来开车送她到娘家的那个面孔。而她的母亲,开头出现的那个也是她童年时代的母亲的面孔,也只是她印象中的,事实上跟她生活在一起的是那个白头发的——她的养母。那个恍然出现在她的视线中的小女孩,是她童年时候的自己,也是印象,并不真实存在,象征着她的记忆。这就是后来她为什么跟着小女孩的原因,实际上是跟着自己的记忆。先前夜里做恶梦,拉着她团团转的小女孩,也是她的记忆牵扯着她团团转。
在养母家,她发现了一张小时候的照片。上面有她亲生的母亲,于是才有了后面她去老家找她的情节。为什么养母把门反锁了不让她走,其实怕她见到生母之后不回来了,毕竟养母对她有很深的感情。
终于,她找到了照片中的那个地方,但是生母已经假装不认她了。而那个被她“当作”丈夫的面孔的男人,后来去旅馆找她,她还把他当作她丈夫,但男人只是觉得她长得像自己童年夭折的妹妹。
小女孩又出现了,代表着她离记忆更近了。于是她跟着小女孩,事实是跟着记忆,一步一步地走进了童年的家。回到了当时,回到了车祸现场。她,她的养母在车祸中幸存下来,唯独小苏菲和养父死了。小苏菲是小莫妮卡深爱的姐妹,车祸的时候她们的手紧紧地握在一起。车祸让小莫妮卡的心灵受到了莫大的刺激,她接受不了所发生的一切,就在灵魂之中一直把自己当作苏菲,把童年时代身边的人当作后来身边的人,活到现在。
小莫妮卡在火车上换完衣服之后就变成苏菲了,实际上这个过程象征着她经历了这次追溯自己身世的旅程后,彻底地认清了自己也认清了苏菲,她看着镜子中的苏菲的样子,象征她将妹妹苏菲的人格已经从自己身上完全剥离开来。
当她回到家里的时候,推开门,看见丈夫儿女,儿女叫了声“妈妈”,所有的一切,在这一刻真实了起来,她已经摆脱了心中的梦魇,找回了自己。最后,莫妮卡回望了一下苏菲,也算是告别了那个存在于她灵魂之中的苏菲,从此苏菲不在她的灵魂中,而在她的心里,她不再把自己当作苏菲,而是保存着对苏菲的记忆……
虽然我也用“灵魂”这个词来作了解释,但此灵魂绝非彼灵魂,可作为“深度的心灵”来解释。所以,这绝对不是一部鬼片,也没有任何的鬼出现。所有的一切,都是存在于主角的心理。
总的来说,这部片子还是相当有看点。比如镜子中的自己还是作为意识而存在的,而照片中的自己却是作为事实而存在的,这都是导演费心所表现的细节。
补充1:
“虽然我也用‘灵魂’这个词来作了解释,但此灵魂绝非彼灵魂,可作为‘深度的心灵’来解释。” 莫妮卡的心路历程更像是双重人格,一种心理障碍,属于精神疾病,似乎并不涉及“灵魂”的范畴。
补充2:
在这里对莫妮卡的身世和人物关系做一下解析,可能有助于对电影的理解。
电影开头,苏菲在和主编争论时提到她8岁之前的记忆是一片空白,可以推断这就是莫妮卡被收养或发生车祸时的年纪,从那时起她开始出现了双重人格,忘掉了以前的记忆。根据胶片里的翻译,餐馆里的年轻男人和金发妇人争吵时说过莫妮卡是自己的亲妹妹,但父母告诉她莫妮卡早就死了,由此可以确定这个男人的身份。再根据几个人在餐馆里的表现,可以推测家庭结构是这样,父亲是餐馆老板,母亲是金发妇人,年轻男子是哥哥,莫妮卡是妹妹。从餐馆的老板对莫妮卡始终警惕而充满敌意的眼神,可以看出他对莫妮卡的恨,既然莫妮科和哥哥是亲兄妹,为什么餐馆老板能容纳哥哥却不能容纳小莫妮卡,反而逼生母把她送给别人收养?有一个细节给了答案,在生母的梳妆台前,那个金发妇人轻抚着莫妮卡的脸说她长得像极了她的父亲,这里所说的父亲显然不是那个餐馆老板,也就是说莫妮卡不是他亲生的,这样他对莫妮卡的敌意就讲得通了。再联系到回忆里的画面:8岁左右的时候莫妮卡走出故居,养父母一家开车在外面等她,基本可以得出这样的判断,就是8岁的时候餐馆老板发现莫妮卡不是自己的亲生女儿无法在容纳她,母亲迫于无奈最终把她送给别人收养。
小莫妮卡和养父母一家感情应该很好,在莫妮卡的回忆里有和苏菲玩耍的画面,苏菲和养母(那个白发妇人)充满爱意的眼神,包括车祸后莫妮卡和养母两人在床上的对话都可以证明。车祸发生时车里的小男孩更有可能是新家庭里的弟弟而非莫妮卡哥哥(就是餐馆那个年轻男子和第一个丈夫的模样)的幻象,因为车厢里小男孩的头平躺在莫妮卡腿上,这更像是弟弟对姐姐的一种依赖,车祸发生后的瞬间有一个画面,莫妮卡的左手从男孩的腿上滑落,看来男孩应该是真实的而不是幻象。而苏菲原本将莫妮卡的手攥在自己手里,车祸后包在外面的那只手无力的松开了,显然说明苏菲死了。总之,在车祸后,养父母一家只剩下了莫妮卡和养母,莫妮卡把自己藏在了苏菲的假面具下生活,养母开始借赌博的刺激麻痹自己,两人都在逃避现实,不过养母对莫妮卡还是视如己出地爱着她。
很多人说电影看起来很乱,之所以混乱,是导演为了放大莫妮卡对幻觉和真实混淆的内心感受,把人心理的微妙变化直接用人物的形体表现出来的结果。换句话说,虽然观影者是以局外人的身份在旁观,但实际看到的影像都是作为主人公“第一视角”才能看到的画面和感觉到的情绪。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莫妮卡的“半张脸”,左半脸是苏菲的,右半脸是莫妮卡,这都是主人公自己的幻觉然而看起来却有着怪诞的真实感。什么是幻觉?什么是真实?可能这也是导演想达到的效果,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