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石涛“一画论”看清初“四僧”绘画艺术】 石涛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石涛不仅是一位大画家,而且是一位著名的绘画理论家,他的《画语录》是中国绘画史上最有理论性、系统性的画论著作,带有很强的总结性,在中国艺术批评史上享有极高的声誉。 石涛《画语录》是他一生艺术实践经验的总结,是中国古代视觉艺术理论的经典。“一画”论作为《画语录》中的核心理论,发前人所未发,将笔墨技法与绘画原理结合起来,从艺术哲学的高度揭示了中国画的美学本质,并阐明了中国画家如何在艺术创作活动中获得自由这一根本问题,从而开启了中国绘画美学的新篇章。石涛的“一画”论,体现了他作为一个伟大的画论家在面对传统时,“坚守传统与突破传统”并存的理性态度。这一点对我们今天的艺术创作具有深刻的启示意义。
本论文主要是研究“一画”论的含义,以及它对我们今天的艺术创作的影响。同时,从石涛的“一画”论中,研究清初“四僧”的绘画艺术。
一、石涛的“一画”论
石涛的“一画”论,不仅是一个关于画法的理论,而且也是一种侧重于建立自性本体的理论,这一自性本体可以称为创造本体。所以,在《画语录》中,“尊受、蒙养、生活、资任”等石涛提出的新概念,都是围绕着“一画”而展开的,都是为了突显“一画”作为创造本体的特点。正因如此,“一画”可以说是一种体物方式,一种创作原则,一种创作心境,甚至可以说是一种人生境界。它比较全面地反映了石涛在画学方面的整体看法。
石涛《画语录》的核心思想便是他在书中首章提出的“一画”论。可以说,“一画”论是石涛在前人基础上进一步发挥而来,并以道家的宇宙观为出发点,把主体对客体的感知和认识上升到艺术哲学、生命哲学的高度来进行深入论述和阐释的绘画理论。要想理解石涛的“一画”论,就必须清楚地了解石涛画论中关于“法与一画”,“法与化”之间的关系。石涛的“一画”论是他“了法而化”、“法自我立”美术理论集中核心的体现。
石涛立于“一画”的“法”至少有三层含义。其一,指法的最根本的根源所在,即开宗明义的所谓“太古无法,太朴不散。”的“无法”状态。其二,“有法之法”即为法的最高存在。那么,“无法”中是怎样产生出“有法”来的呢?石涛说:“太朴一散而法立矣。”朴散者,老子云:“朴散为器。”其三,是与笔、技巧等有关的技法之法,也即所谓“众法之法”,它体现在绘画创作的一些既成方式、观念和规矩之中,并要求画家严格遵循。一方面,它体现了客观世界的规律性(“以有法贯众法”),故石涛云:“规矩者,方圆之极则也。”以往的画家作画“未尝不以法为”;另一方面,固守成法,以传统为依,对艺术创作的发展和更新又会产生很大的束缚作用――“缚人以法。”
石涛在《画语录》“一画”论中,反对并批判“只知有古而不知有我”,只会“师古人之迹而不师古人之妙”,并进而提出了“借古以开今”、“笔墨当随时代”和“我自有我在”的重要美学理论。指出绘画艺术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会形成自己的“法”,对于这些“法”必须认真地加以继承,而在继承的基础上,又要有强烈的“变法”创新意识。这一理论观点值得我们今天的研究者注意,没有“法”就没有“化”,没有继承就没有创新。在石涛看来,有“法”必有“化”,画家既要学习前人的法度规则,但又绝不能受其所囿,离开古人不敢着一笔,应该学“法”而变“法”。画家由于“我自用我法”,不为“法”役,“法”为我“化”,所以能达到“无法而法,乃为至法”的境界。画家一旦进入这种境界,就纵笔挥洒,泼墨如云,千岩万壑,奔赴腕底,从而“从心所欲而不逾矩”,进入到一个创作自由的新境界:“法立于何,立于一画,一画者,众有之本,万象之根,见用于神,藏用于人,而世人不知,所以一画之法,乃自我立,立一画之法者,盖以无法生有法,以有法贯众法也”。
二、从石涛“一画论”看清初“四僧”绘画艺术
1、石涛
石涛:俗姓朱,名若极,小字阿长,广西全州(今全县)人。石涛自幼天资聪颖,十来岁就开始学画,十八岁时,他画的兰花已相当成熟。石涛博通世学,诗文书画都有杰出的才能。其为诗含蓄,为文率真。书法工隶、行书,风格浑厚奔放。尤在绘画上表现天才横溢,卓然大家,堪称旷世奇才。石尖于山水、人物、佛像、花鸟、蔬果、兰竹无所不精,并将诗文书画篆刻融为一体。他的作品造型离奇苍古而多变,笔墨雄健恣肆,奇险而秀润,风神独具,了无俗韵,每每于豪放纵逸之中有幽微静穆之意境。石涛与八大山人、弘仁、髡残合称“清初四僧”。石涛艺术上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其一:具有大胆的革新与创造精神,敢于反传统。对明末清初以画坛上奉古人画法为尊的风气扫荡殆尽。提出“至人无法,非无法也,无法而法,乃为至法”、“法自画生”、“师古人之迹,而不师古人之心”的观点。打破了传统画法。石涛用墨也极有特点,认为画“在于墨海中立定精神,笔锋下决出生活”。他常用墨水或花青水涂染,利用其模糊来表现山川的幽郁湿润的气象,其目的在于师法自然,表现山水的本来面目。
其二:石涛一生饱览名山大川之神秀,实现了“搜尽奇峰打草稿”的宏愿。他的山水画,无论布局还是笔法墨路都不拘一格。《山水清音图》是此种观点的代表作之一,这是一幅构图十分新奇的作品。这幅画笔法豪放,墨色淋漓泼辣,特别是满幅洒落的浓墨苔点与尖笔剔出的丛草相配合,产生了急风骤雨般的音乐韵律。
石涛的作品很多,留下来的有数百幅优秀作品。其中《黄山图》、《石竹图》、《溪水秋雨图》等为其代表作。
2、八大山人
八大山人:姓朱,名耷,原名统,南昌(今属江西)人。八大山人擅长山水、花鸟、竹木,尤其擅长水墨大写意花鸟画。他的绘画是“清初四僧”中最具有突出色彩的一位画僧。八大山人绘画艺术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点:
其一:绘的画,笔情恣纵,不拘成法。所作残山剩水,往往河颠树倒,满目荒凉,寄托了山河破碎的亡国之痛。他所绘八哥、鸭子、猫等动物,都倔强地昂着头,眼睛更是夸张奇特,有的甚至画成方形,眼珠点得又大又黑,往往点在眼眶的近上角,显出“白眼向人”、不肯妥协的神情。八大山人的绘画构图和笔法都很简炼,他画的鱼,简之又简,却生气十足;虽不画水,却满纸烟波。这就是中国画论里所说的“虚实相生,无画处皆成妙境”。
其二:作为一位禅坛高僧,他的画中,处处透出佛理禅机。笔墨造型“不拘成法”、“奇古天真”。形象组合违背常规、浪漫无羁,呈现人性的本真和生命的实在。形成了别具灵奇的意境。这种艺术特点,自然是受禅宗“物我同化”、“物我合一”的“意境说”的影响。因此在他的绘画中,常不为时空所局限。“不求形似,但求生韵”,把中国的写意画推向了能够强烈抒发内心情感的高境界。这就是八大山人的艺术世界和生命世界。
八大山人的绘画作品流转至今的极少,还有待于发现。现今唯有《双鸟图轴》见传于世。
3、弘仁
弘仁:俗姓江,名韬,一航,字六奇,号欧盟。歙县(今安徽)人。弘仁的绘画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弘仁的绘画,多取法倪云林的基础上,又加以发展,从而形成不同于前人的峻逸、宁静和沉稳、幽僻的风格。他的构图非常奇特,从他的《黄海松石图》、《黄山蟠龙图》都可以看出。
其二:弘仁的笔墨造型多采用“高远法”。这种“高远法”得承于“元四家”以“远”、“淡”、“疏”、“苍”为山水画审美旨归的意趣,但在弘仁的手上,得到进一步的发展。“远”就是突破有限通向无限。山水画在本质上就是和远相联系。弘仁的绘画作品流传于世的有:
《西岩松雪图》、
《黄山皤龙图》、《黄海松石图》、《丰溪山水图卷》、《黄山真景图》等。
4、髡残
髡残:俗姓刘,字介丘,号石溪,别号有白秃、残道人、石道人、天壤道人、电住道人。与石涛,又被称作“二石”。髡残绘画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其一:髡残注意师法自然,“草木湖山信手拈”,作画好用秃笔、渴墨,长于干笔皴擦,墨色沉首,又是书法通画法,其笔墨不拘成法,一任自然,人称“粗服乱头”。这种“本自天然,不假雕琢”的特色,与其受禅宗“平常心”的观点的影响是分不开的。“平常心”关键就是不执着,任其自然,无所追求。以个体心灵去体验的某种现实的过程。这种创作精神从本质上与禅的率真见性是相通的,禅宗的主张自我心灵要与自然万物融合为一体,大自然万物就是我,我就是大自然万物的精神境界。髡残以自然景物作画,目的在于,以此来体悟禅理、禅义。正因如此,故造成了他的作品与众不同的悠远意境。
其二:也许因为是“遗民”的原故,髡残所给的画,真正是其心灵的写照。作为“明末遗民”,遭逢变乱,身处逆境,但毫无惧色,亦不随波逐流,洁身自好,并以书画诗文寄托其内心世界。《达摩面壁图卷》是他心灵写照的代表作之一。图绘中国禅宗初祖菩提达摩深山壁观的情景。
髡残的作品流传于今的很多,其中《秋山钓艇图轴》、《青峰凌霄图轴》、《幽栖图》、《兰亭图》、《仿米氏山水图》、《溪山幽居图》、《达摩面壁图卷》,以及他的《山水册页》等为其代表作。
三、结语
“清初四僧”的绘画艺术风格始终贯穿石涛的“一画论”的思想。由于他们生活的时代背景、“遗民”的身世,以及他们各自强烈的性格,这些对他们的绘画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这种影响在他们的绘画中鲜明地表现出来。他们有的豪放,有的沉郁,有的夸张,有的谨严,从而形成了不同于别人的独特的“遗民画派”艺术风格。
本论文主要是研究“一画”论的含义,以及它对我们今天的艺术创作的影响。同时,从石涛的“一画”论中,研究清初“四僧”的绘画艺术。
一、石涛的“一画”论
石涛的“一画”论,不仅是一个关于画法的理论,而且也是一种侧重于建立自性本体的理论,这一自性本体可以称为创造本体。所以,在《画语录》中,“尊受、蒙养、生活、资任”等石涛提出的新概念,都是围绕着“一画”而展开的,都是为了突显“一画”作为创造本体的特点。正因如此,“一画”可以说是一种体物方式,一种创作原则,一种创作心境,甚至可以说是一种人生境界。它比较全面地反映了石涛在画学方面的整体看法。
石涛《画语录》的核心思想便是他在书中首章提出的“一画”论。可以说,“一画”论是石涛在前人基础上进一步发挥而来,并以道家的宇宙观为出发点,把主体对客体的感知和认识上升到艺术哲学、生命哲学的高度来进行深入论述和阐释的绘画理论。要想理解石涛的“一画”论,就必须清楚地了解石涛画论中关于“法与一画”,“法与化”之间的关系。石涛的“一画”论是他“了法而化”、“法自我立”美术理论集中核心的体现。
石涛立于“一画”的“法”至少有三层含义。其一,指法的最根本的根源所在,即开宗明义的所谓“太古无法,太朴不散。”的“无法”状态。其二,“有法之法”即为法的最高存在。那么,“无法”中是怎样产生出“有法”来的呢?石涛说:“太朴一散而法立矣。”朴散者,老子云:“朴散为器。”其三,是与笔、技巧等有关的技法之法,也即所谓“众法之法”,它体现在绘画创作的一些既成方式、观念和规矩之中,并要求画家严格遵循。一方面,它体现了客观世界的规律性(“以有法贯众法”),故石涛云:“规矩者,方圆之极则也。”以往的画家作画“未尝不以法为”;另一方面,固守成法,以传统为依,对艺术创作的发展和更新又会产生很大的束缚作用――“缚人以法。”
石涛在《画语录》“一画”论中,反对并批判“只知有古而不知有我”,只会“师古人之迹而不师古人之妙”,并进而提出了“借古以开今”、“笔墨当随时代”和“我自有我在”的重要美学理论。指出绘画艺术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会形成自己的“法”,对于这些“法”必须认真地加以继承,而在继承的基础上,又要有强烈的“变法”创新意识。这一理论观点值得我们今天的研究者注意,没有“法”就没有“化”,没有继承就没有创新。在石涛看来,有“法”必有“化”,画家既要学习前人的法度规则,但又绝不能受其所囿,离开古人不敢着一笔,应该学“法”而变“法”。画家由于“我自用我法”,不为“法”役,“法”为我“化”,所以能达到“无法而法,乃为至法”的境界。画家一旦进入这种境界,就纵笔挥洒,泼墨如云,千岩万壑,奔赴腕底,从而“从心所欲而不逾矩”,进入到一个创作自由的新境界:“法立于何,立于一画,一画者,众有之本,万象之根,见用于神,藏用于人,而世人不知,所以一画之法,乃自我立,立一画之法者,盖以无法生有法,以有法贯众法也”。
二、从石涛“一画论”看清初“四僧”绘画艺术
1、石涛
石涛:俗姓朱,名若极,小字阿长,广西全州(今全县)人。石涛自幼天资聪颖,十来岁就开始学画,十八岁时,他画的兰花已相当成熟。石涛博通世学,诗文书画都有杰出的才能。其为诗含蓄,为文率真。书法工隶、行书,风格浑厚奔放。尤在绘画上表现天才横溢,卓然大家,堪称旷世奇才。石尖于山水、人物、佛像、花鸟、蔬果、兰竹无所不精,并将诗文书画篆刻融为一体。他的作品造型离奇苍古而多变,笔墨雄健恣肆,奇险而秀润,风神独具,了无俗韵,每每于豪放纵逸之中有幽微静穆之意境。石涛与八大山人、弘仁、髡残合称“清初四僧”。石涛艺术上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其一:具有大胆的革新与创造精神,敢于反传统。对明末清初以画坛上奉古人画法为尊的风气扫荡殆尽。提出“至人无法,非无法也,无法而法,乃为至法”、“法自画生”、“师古人之迹,而不师古人之心”的观点。打破了传统画法。石涛用墨也极有特点,认为画“在于墨海中立定精神,笔锋下决出生活”。他常用墨水或花青水涂染,利用其模糊来表现山川的幽郁湿润的气象,其目的在于师法自然,表现山水的本来面目。
其二:石涛一生饱览名山大川之神秀,实现了“搜尽奇峰打草稿”的宏愿。他的山水画,无论布局还是笔法墨路都不拘一格。《山水清音图》是此种观点的代表作之一,这是一幅构图十分新奇的作品。这幅画笔法豪放,墨色淋漓泼辣,特别是满幅洒落的浓墨苔点与尖笔剔出的丛草相配合,产生了急风骤雨般的音乐韵律。
石涛的作品很多,留下来的有数百幅优秀作品。其中《黄山图》、《石竹图》、《溪水秋雨图》等为其代表作。
2、八大山人
八大山人:姓朱,名耷,原名统,南昌(今属江西)人。八大山人擅长山水、花鸟、竹木,尤其擅长水墨大写意花鸟画。他的绘画是“清初四僧”中最具有突出色彩的一位画僧。八大山人绘画艺术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点:
其一:绘的画,笔情恣纵,不拘成法。所作残山剩水,往往河颠树倒,满目荒凉,寄托了山河破碎的亡国之痛。他所绘八哥、鸭子、猫等动物,都倔强地昂着头,眼睛更是夸张奇特,有的甚至画成方形,眼珠点得又大又黑,往往点在眼眶的近上角,显出“白眼向人”、不肯妥协的神情。八大山人的绘画构图和笔法都很简炼,他画的鱼,简之又简,却生气十足;虽不画水,却满纸烟波。这就是中国画论里所说的“虚实相生,无画处皆成妙境”。
其二:作为一位禅坛高僧,他的画中,处处透出佛理禅机。笔墨造型“不拘成法”、“奇古天真”。形象组合违背常规、浪漫无羁,呈现人性的本真和生命的实在。形成了别具灵奇的意境。这种艺术特点,自然是受禅宗“物我同化”、“物我合一”的“意境说”的影响。因此在他的绘画中,常不为时空所局限。“不求形似,但求生韵”,把中国的写意画推向了能够强烈抒发内心情感的高境界。这就是八大山人的艺术世界和生命世界。
八大山人的绘画作品流转至今的极少,还有待于发现。现今唯有《双鸟图轴》见传于世。
3、弘仁
弘仁:俗姓江,名韬,一航,字六奇,号欧盟。歙县(今安徽)人。弘仁的绘画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弘仁的绘画,多取法倪云林的基础上,又加以发展,从而形成不同于前人的峻逸、宁静和沉稳、幽僻的风格。他的构图非常奇特,从他的《黄海松石图》、《黄山蟠龙图》都可以看出。
其二:弘仁的笔墨造型多采用“高远法”。这种“高远法”得承于“元四家”以“远”、“淡”、“疏”、“苍”为山水画审美旨归的意趣,但在弘仁的手上,得到进一步的发展。“远”就是突破有限通向无限。山水画在本质上就是和远相联系。弘仁的绘画作品流传于世的有:
《西岩松雪图》、
《黄山皤龙图》、《黄海松石图》、《丰溪山水图卷》、《黄山真景图》等。
4、髡残
髡残:俗姓刘,字介丘,号石溪,别号有白秃、残道人、石道人、天壤道人、电住道人。与石涛,又被称作“二石”。髡残绘画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其一:髡残注意师法自然,“草木湖山信手拈”,作画好用秃笔、渴墨,长于干笔皴擦,墨色沉首,又是书法通画法,其笔墨不拘成法,一任自然,人称“粗服乱头”。这种“本自天然,不假雕琢”的特色,与其受禅宗“平常心”的观点的影响是分不开的。“平常心”关键就是不执着,任其自然,无所追求。以个体心灵去体验的某种现实的过程。这种创作精神从本质上与禅的率真见性是相通的,禅宗的主张自我心灵要与自然万物融合为一体,大自然万物就是我,我就是大自然万物的精神境界。髡残以自然景物作画,目的在于,以此来体悟禅理、禅义。正因如此,故造成了他的作品与众不同的悠远意境。
其二:也许因为是“遗民”的原故,髡残所给的画,真正是其心灵的写照。作为“明末遗民”,遭逢变乱,身处逆境,但毫无惧色,亦不随波逐流,洁身自好,并以书画诗文寄托其内心世界。《达摩面壁图卷》是他心灵写照的代表作之一。图绘中国禅宗初祖菩提达摩深山壁观的情景。
髡残的作品流传于今的很多,其中《秋山钓艇图轴》、《青峰凌霄图轴》、《幽栖图》、《兰亭图》、《仿米氏山水图》、《溪山幽居图》、《达摩面壁图卷》,以及他的《山水册页》等为其代表作。
三、结语
“清初四僧”的绘画艺术风格始终贯穿石涛的“一画论”的思想。由于他们生活的时代背景、“遗民”的身世,以及他们各自强烈的性格,这些对他们的绘画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这种影响在他们的绘画中鲜明地表现出来。他们有的豪放,有的沉郁,有的夸张,有的谨严,从而形成了不同于别人的独特的“遗民画派”艺术风格。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