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伯伦散文中有一首母亲的颂歌是什么
《母亲颂》
人的嘴唇所能发出的最甜美的字眼,就是“母亲”,最美好的呼喊,就是“妈”。这是一个简单而又意味深长的字眼,充满了希望、爱、抚慰和人的心灵中所有亲昵、甜蜜和美好的感情。
在人生中,母亲乃是一切。在悲伤时,她是慰藉;在沮丧时,她是希望;在软弱时,她是力量;她是同情、怜悯、慈爱、宽宥的源泉。谁要是失去了母亲,就失去了他的头所依托的胸膛,失去了为他祝福的手,失去了保护他的眼睛……
自然界的一切,都象征并表露着母性。太阳,是大地的母亲,她以热量孕育了大地,用光明拥抱大地。大地,是树木花草的母亲,她生育并培养它们,直到它们长大。树木花草又是香甜可口的果实和充满活力的种子的慈母。而宇宙万物的母亲,则是充满美和爱的无始无终的永恒不灭的绝对精神。
母亲这个字眼,蕴藏在我们的心底,就像果核埋在土地深处。在我们悲伤、欢乐的时刻,这个字眼会从我们嘴里迸出,如同万里晴空和细雨蒙蒙时,从玫瑰花蕊溢出的芳香。
选自《被折断的翅膀》中的一段,是1912年发布的一部长篇小说,是反映东方妇女的生活和地位的小说。
扩展资料
纪·哈·纪伯伦是黎巴嫩作家、诗人、画家,是阿拉伯文学的主要奠基人,20世纪阿拉伯新文学道路的开拓者之一,被称为艺术天才、黎巴嫩文坛骄子。其主要作品有《泪与笑》《先知》《沙与沫》等,纪伯伦、鲁迅和拉宾德拉纳特·泰戈尔一样是近代东方文学走向世界的先驱。
纪伯伦出身于马龙派天主教家庭,幼年未受正规学校教育,后随家庭移居美国。在美国上学时显露出艺术天赋,后兴趣转向文学,初期用阿拉伯语,后用英语进行写作。文学作品受到尼采思想的影响,蕴含了丰富的社会性和东方精神,不以情节为重,旨在抒发丰富的情感。
他是一个能用阿拉伯文和英文写作的双语作家,而且每种语言都运用得清丽流畅,其作品的语言风格征服了一代又一代的东西方读者。美国人曾称誉纪伯伦像从东方吹来横扫西方的风暴,而他带有强烈东方意识的作品被视为东方赠给西方的最好礼物。
纪伯伦的作品有意识地模仿《圣经》中的天启体、智慧文学、福音书等形式,常借助于人与万物和谐统一的通感手法,来表达具有泛神论色彩的神秘主义意蕴,因而,纪伯伦文学传递出宗教的神圣感。
不仅如此,纪伯伦之模仿圣经文学,暗合了阿拉伯文学善用比喻、寓言、格言等智慧文学形式来言明道理的文学传统,继承了西方自翻译《柔巴依集》开始的神秘主义译介传统,并与美国新诗运动中的东方风和唯灵主义氛围相合。
早在1923年,纪伯伦的五篇散文诗就先由茅盾介绍到中国。1931年中国作家冰心翻译了《先知》,为中国读者进一步了解纪伯伦开阔了文学的窗扉,后中国陆续出版了一些纪伯伦作品。
2014年中国九州出版社根据黎巴嫩新版《纪伯伦全集》翻译引进了中文版,由李唯中翻译,不仅收有纪伯伦的散文诗,还囊括了他的小说、散文、演讲、话剧、书信,以及纪伯伦生前亲手绘画的插画。全集分为七册,分别是《先知》《沙与沫》《泪与笑》《爱你如诗美丽》《蓝色火焰》《光与静默》《叛逆的灵魂》。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纪·哈·纪伯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