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个回答
2010-06-23
展开全部
1.填报高考志愿的关键——确定自己的相对位置
填报高考志愿时,考生首先要给自己进行正确定位。通常的做法是考生根据自己平时学习情况和高三阶段模拟考试的排名情况、考生所在学校在区县和全市所处的位置以及所在学校各层次学生近年来在高考各批次录取的比例等因素来评估自己的高考成绩,并结合自己的发展趋势,实事求是地确定自己所处的相对位置。然后,结合《招生计划》、《统计资料》和《章程汇编》等提供的相关信息,确定自己大致可以报考哪一批次、哪一类院校和专业。
2.填报志愿的核心——选报好每一批次的第一志愿
普通高校招生录取工作是分批次进行的,上一批次的录取工作全部结束后,下一批次的录取工作才能开始,各个录取批次之间互不交叉。而每一个批次内的录取又是按照院校志愿顺序依次进行的,各招生院校第一志愿全部录取结束后,再进行第二志愿的录取工作,然后依次进行,直至本批次内院校顺序志愿全部录取结束。各志愿之间互不交叉(平行志愿除外)。去年我市本科一批第一志愿录取率高达94.54%,其中,文史类为95.28%,理工类为94.34%。本科二批第一志愿的录取率为85.71%,其中文史类为93.13%,理工类为83.41%。由此可见,招生院校录取的新生绝大多数是第一志愿考生。
当然,填报第一志愿很关键,但并不意味着可以放弃二、三志愿。这些志愿的作用大小,很大程度取决于考生所填报的志愿方案中,同一批次第一志愿与第二、第三志愿是否存在从高到低、由“热门”到“冷门”、名牌到非名牌、大城市到边缘地区降幂排列的“梯度”。如果关系处理的得当,第二志愿、第三志愿同样也会发挥作用,并将会大大提高志愿的有效性,增加考生的录取机会。
3.填报志愿的重点——处理好各种相关信息
绝大多数的考生是第一次参加高考,因此必须广泛收集一些高考信息。这些信息主要包括:高考的政策和规定,各招生院校的专业设置、办学条件、师资力量和录取规则、录取情况等。获得信息的渠道主要有:《统计资料》、《章程汇编》、招考资讯网、各招生院校网站及本市的新闻媒体等,但不要受社会上各种不准确信息的误导。
收集信息是填报志愿的重要一环,但更重要的是如何正确处理和分析已有的各种信息,并据此做出正确的判断则是重中之重。了解近年来各院校的招生情况,是为了在不同报考方案中选择出最适合自己情况的报考院校,考察招生院校近年来招生情况是否稳定,是否存在周期性变化等,为选择招生院校奠定基础。要充分利用《统计资料》提供的信息,根据近三年来各招生院校录取分数线、平均分分别与同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的相对差值,选择适合自己的招生院校。了解招生院校的办学条件、师资力量是为了深层次掌握招生院校的办学水平以及招生院校开设专业的真正内涵和就业状况等。了解高考政策规定、体检标准和招生院校的录取规则,是为确定报考专业奠定基础,不同的院校在专业安排办法上是不同的,不同的专业对身体条件的要求也是存在差异的。
填报志愿需处理的几个关系
1.家长意愿与考生志向的关系。建议家长要客观、冷静、全面、系统地分析考生高中阶段的总体情况,期望值不要过高。在充分尊重考生的兴趣与志向,与考生平等沟通和交换意见的基础上,全家共同协商填报高考志愿。
2.本市院校与外埠院校的关系。从招生计划数看,外埠院校的招生计划数占计划总数的半数左右;从招生院校的所数看,外埠院校的比例占全部在津招生院校的90%以上。因此,考生填报志愿时应综合考虑,采取内外适当兼顾的原则,不要过于注重招生院校的地理位置,而忽略招生院校的学术水平、教学质量、就业去向等多种因素。在本科一批B类院校、本科二批A阶段和B阶段第一志愿报考外地院校的考生,如果院校线上生源不足,还可以享受降10分投档的照顾政策,这项政策为积极考虑外埠本科院校志愿的考生提供了机会。希望考生既考虑本市院校,又充分照顾外地院校,既考虑大城市的高校,也充分考虑大城市以外的高校。
3.院校与专业的关系。既能选择填报自己想往的院校又能选择填报自己喜欢的专业,当然是比较理想的,也是我们共同的愿望。然而,许多考生总是要面临在理想的院校和专业之间选择的矛盾,是院校志愿重要还是专业志愿重要?对于这个问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而关键在于考生本人的志向和爱好。从近年来的实践看,处理这种关系一般有两种方法:一是考生利用地域差别,选择院校坐落地点相对远一些,如西南、西北、中南等地的名牌高校,较好地解决了院校与专业之间的矛盾。二是考生将依据院校排名报志愿深化为依据专业排名报志愿,从深层次上解决问题。因此,建议考生根据自身情况进行选择。
考生注意:目前高校教育改革逐步从培养单一型人才向培养复合型人才转移,高校的专业设置也在不断调整,新增专业很多,原有专业不断发展和完善,而且有些高校在招生时已不再分具体专业,而是按大类进行招生。因此,考生在选报院校和专业时一定要结合个人的成绩,不可固执一端。
4.热门与冷门的关系。要客观对待冷、热门院校(专业),热门院校里有冷门专业,冷门院校也有热门专业。今年录取为热门专业,四年毕业后也许成为冷门专业,关键是要看自己的兴趣和今后的发展志向。
5.个人愿望与服从志愿的关系。考生的志愿充分反映了个人的意愿,但是否填报服从志愿则是考生不能忽视的重要内容之一。在今年的志愿表中,每个院校志愿中都设置了专业服从志愿选项,其往往被一些考生忽视。建议考生积极填报专业服从志愿,增加录取机会。
6.院校第一专业志愿与二、三专业志愿的关系。同一院校志愿的各个专业间也应有“坡度”,特别是要注意有些招生院校录取工作中安排专业时采用分数级差的方式。在以往录取中,有的考生其成绩高于所报考院校的最低录取分数,但结果却未被录取,原因是所填报的专业录取分数都比较高,其成绩并没有达到所填报专业的要求,又不服从专业调剂,形成通常所说的“专业死档”。
7.体检结论与专业限报的关系。在选报专业时,部分考生因身体条件的原因是受限制的,考生体检时体检医生已经做出了明确的结论,已经亮出了报考的“红灯”,但仍有考生在选报志愿时,存在侥幸心理,偏要硬闯限报“红灯”。然而,近年来的实践证明,考生达到了学校的录取分数要求,由于身体限报也无法被招生院校所录取,宝贵的选择机会被白白的浪费。
填报高考志愿时,考生首先要给自己进行正确定位。通常的做法是考生根据自己平时学习情况和高三阶段模拟考试的排名情况、考生所在学校在区县和全市所处的位置以及所在学校各层次学生近年来在高考各批次录取的比例等因素来评估自己的高考成绩,并结合自己的发展趋势,实事求是地确定自己所处的相对位置。然后,结合《招生计划》、《统计资料》和《章程汇编》等提供的相关信息,确定自己大致可以报考哪一批次、哪一类院校和专业。
2.填报志愿的核心——选报好每一批次的第一志愿
普通高校招生录取工作是分批次进行的,上一批次的录取工作全部结束后,下一批次的录取工作才能开始,各个录取批次之间互不交叉。而每一个批次内的录取又是按照院校志愿顺序依次进行的,各招生院校第一志愿全部录取结束后,再进行第二志愿的录取工作,然后依次进行,直至本批次内院校顺序志愿全部录取结束。各志愿之间互不交叉(平行志愿除外)。去年我市本科一批第一志愿录取率高达94.54%,其中,文史类为95.28%,理工类为94.34%。本科二批第一志愿的录取率为85.71%,其中文史类为93.13%,理工类为83.41%。由此可见,招生院校录取的新生绝大多数是第一志愿考生。
当然,填报第一志愿很关键,但并不意味着可以放弃二、三志愿。这些志愿的作用大小,很大程度取决于考生所填报的志愿方案中,同一批次第一志愿与第二、第三志愿是否存在从高到低、由“热门”到“冷门”、名牌到非名牌、大城市到边缘地区降幂排列的“梯度”。如果关系处理的得当,第二志愿、第三志愿同样也会发挥作用,并将会大大提高志愿的有效性,增加考生的录取机会。
3.填报志愿的重点——处理好各种相关信息
绝大多数的考生是第一次参加高考,因此必须广泛收集一些高考信息。这些信息主要包括:高考的政策和规定,各招生院校的专业设置、办学条件、师资力量和录取规则、录取情况等。获得信息的渠道主要有:《统计资料》、《章程汇编》、招考资讯网、各招生院校网站及本市的新闻媒体等,但不要受社会上各种不准确信息的误导。
收集信息是填报志愿的重要一环,但更重要的是如何正确处理和分析已有的各种信息,并据此做出正确的判断则是重中之重。了解近年来各院校的招生情况,是为了在不同报考方案中选择出最适合自己情况的报考院校,考察招生院校近年来招生情况是否稳定,是否存在周期性变化等,为选择招生院校奠定基础。要充分利用《统计资料》提供的信息,根据近三年来各招生院校录取分数线、平均分分别与同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的相对差值,选择适合自己的招生院校。了解招生院校的办学条件、师资力量是为了深层次掌握招生院校的办学水平以及招生院校开设专业的真正内涵和就业状况等。了解高考政策规定、体检标准和招生院校的录取规则,是为确定报考专业奠定基础,不同的院校在专业安排办法上是不同的,不同的专业对身体条件的要求也是存在差异的。
填报志愿需处理的几个关系
1.家长意愿与考生志向的关系。建议家长要客观、冷静、全面、系统地分析考生高中阶段的总体情况,期望值不要过高。在充分尊重考生的兴趣与志向,与考生平等沟通和交换意见的基础上,全家共同协商填报高考志愿。
2.本市院校与外埠院校的关系。从招生计划数看,外埠院校的招生计划数占计划总数的半数左右;从招生院校的所数看,外埠院校的比例占全部在津招生院校的90%以上。因此,考生填报志愿时应综合考虑,采取内外适当兼顾的原则,不要过于注重招生院校的地理位置,而忽略招生院校的学术水平、教学质量、就业去向等多种因素。在本科一批B类院校、本科二批A阶段和B阶段第一志愿报考外地院校的考生,如果院校线上生源不足,还可以享受降10分投档的照顾政策,这项政策为积极考虑外埠本科院校志愿的考生提供了机会。希望考生既考虑本市院校,又充分照顾外地院校,既考虑大城市的高校,也充分考虑大城市以外的高校。
3.院校与专业的关系。既能选择填报自己想往的院校又能选择填报自己喜欢的专业,当然是比较理想的,也是我们共同的愿望。然而,许多考生总是要面临在理想的院校和专业之间选择的矛盾,是院校志愿重要还是专业志愿重要?对于这个问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而关键在于考生本人的志向和爱好。从近年来的实践看,处理这种关系一般有两种方法:一是考生利用地域差别,选择院校坐落地点相对远一些,如西南、西北、中南等地的名牌高校,较好地解决了院校与专业之间的矛盾。二是考生将依据院校排名报志愿深化为依据专业排名报志愿,从深层次上解决问题。因此,建议考生根据自身情况进行选择。
考生注意:目前高校教育改革逐步从培养单一型人才向培养复合型人才转移,高校的专业设置也在不断调整,新增专业很多,原有专业不断发展和完善,而且有些高校在招生时已不再分具体专业,而是按大类进行招生。因此,考生在选报院校和专业时一定要结合个人的成绩,不可固执一端。
4.热门与冷门的关系。要客观对待冷、热门院校(专业),热门院校里有冷门专业,冷门院校也有热门专业。今年录取为热门专业,四年毕业后也许成为冷门专业,关键是要看自己的兴趣和今后的发展志向。
5.个人愿望与服从志愿的关系。考生的志愿充分反映了个人的意愿,但是否填报服从志愿则是考生不能忽视的重要内容之一。在今年的志愿表中,每个院校志愿中都设置了专业服从志愿选项,其往往被一些考生忽视。建议考生积极填报专业服从志愿,增加录取机会。
6.院校第一专业志愿与二、三专业志愿的关系。同一院校志愿的各个专业间也应有“坡度”,特别是要注意有些招生院校录取工作中安排专业时采用分数级差的方式。在以往录取中,有的考生其成绩高于所报考院校的最低录取分数,但结果却未被录取,原因是所填报的专业录取分数都比较高,其成绩并没有达到所填报专业的要求,又不服从专业调剂,形成通常所说的“专业死档”。
7.体检结论与专业限报的关系。在选报专业时,部分考生因身体条件的原因是受限制的,考生体检时体检医生已经做出了明确的结论,已经亮出了报考的“红灯”,但仍有考生在选报志愿时,存在侥幸心理,偏要硬闯限报“红灯”。然而,近年来的实践证明,考生达到了学校的录取分数要求,由于身体限报也无法被招生院校所录取,宝贵的选择机会被白白的浪费。
参考资料: http://news.enorth.com.cn/system/2007/06/09/001708296.shtml
展开全部
1、平行志愿: 关于这个定义你可以百度,地址是http://baike.baidu.com/view/288569.htm?fr=ala0_1_1
2、高考志愿怎么填写,不好直接下定义。
(1)给自己一个很好的定位,就是按照你的高考分数定位。你的分数比国家的本科分数高或低。
(2)留心你想填写的那个学校的近4、5年的录取分数线,以及那个学校的分数线与国家线的关系。是每年都一样,还是每年都比国家高几分。
其实,学校的录取分数线,主要是根据报考那个学校的考生的分数来定的。报考的人多,而那个学校招收的人数是一定的,所以,分数线自然会高了。
(3)交志愿表的当天的扬子晚报(或者本地的报纸)应该会有,那个学校对自己今年的录取分数做出官方(就是学校透露)的预测录取分数线的,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至于,各个地方的招生咨询会的透露的分数线,可取性不及交志愿表当天的那个预测分数线。
(4)班主任对你的建议是很保守的,因为他(她)太了解你了。所以,你在听班主任对你个人(仅仅是你个人)的建议的时候,基本上可以忽略。
(5)至于,专业,你可以根据你个人的天赋、能力、喜好,做出最好的选择,以后别后悔!
其实,注意的地方还有很多。
3、保险?不一定的!
服从选项谨慎考虑后再填写。一旦填了,就意味着,学校可以把你分到你填写的6个专业的任何一个!
2、高考志愿怎么填写,不好直接下定义。
(1)给自己一个很好的定位,就是按照你的高考分数定位。你的分数比国家的本科分数高或低。
(2)留心你想填写的那个学校的近4、5年的录取分数线,以及那个学校的分数线与国家线的关系。是每年都一样,还是每年都比国家高几分。
其实,学校的录取分数线,主要是根据报考那个学校的考生的分数来定的。报考的人多,而那个学校招收的人数是一定的,所以,分数线自然会高了。
(3)交志愿表的当天的扬子晚报(或者本地的报纸)应该会有,那个学校对自己今年的录取分数做出官方(就是学校透露)的预测录取分数线的,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至于,各个地方的招生咨询会的透露的分数线,可取性不及交志愿表当天的那个预测分数线。
(4)班主任对你的建议是很保守的,因为他(她)太了解你了。所以,你在听班主任对你个人(仅仅是你个人)的建议的时候,基本上可以忽略。
(5)至于,专业,你可以根据你个人的天赋、能力、喜好,做出最好的选择,以后别后悔!
其实,注意的地方还有很多。
3、保险?不一定的!
服从选项谨慎考虑后再填写。一旦填了,就意味着,学校可以把你分到你填写的6个专业的任何一个!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要看你自己了,有没有特别钟爱的城市,或者特别感兴趣的专业,毕竟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然后再在这些专业里面找不是太冷门的就是了。
至于平行志愿,现在有所改革,就是几个平行志愿的地位是一样的,但是不排除还有那种也别挑刺的学校,所有最好把你最想去的(当然也是有希望去的)学校放在第一位。剩下的几个就依次填你用来保底的几个学校。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至于平行志愿,现在有所改革,就是几个平行志愿的地位是一样的,但是不排除还有那种也别挑刺的学校,所有最好把你最想去的(当然也是有希望去的)学校放在第一位。剩下的几个就依次填你用来保底的几个学校。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评估好分数后 以最保险的分数线填报所中意的大学 而且填在第一志愿里的是肯定能达到的分数才可以 因为第二志愿的可能性要小于第一志愿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