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个回答
展开全部
南宋联蒙灭金
1214年七月,宋宁宗接纳真德秀的奏议,决定从此不再向金贡纳“岁币”,而此时,金朝已遭受蒙古帝国的打击,被逼由燕京迁都至开封。为了扩大疆土以弥补被蒙古侵占的地域,金以宋不再纳岁币为名,出兵南侵,南宋则与蒙古联手协议击退金军,南宋可获河南作回报。 在1232年,宋攻下金的郑州及唐州等地。金哀宗在汴京失守后逃往归德,再逃至蔡州。哀宗向宋理宗提议联手抗蒙,向理宗说明“唇齿相依,唇亡齿寒”的道理。但即位不久的理宗在国家及民族仇恨和耻辱下,及在朝臣的建议,并没有理会哀宗要求,继续伐金。宋在公元1234年,金国蔡州被蒙宋联军攻陷,金哀宗自缢,金灭亡。南宋在蒙古族灭亡金朝后,失去金朝作为屏障,令南宋面临比金更强大的蒙古南下威胁。
南宋灭亡
1235年,蒙军首次南侵,被击退。蒙军并不甘心失败,于次年九月和第三年两次南侵,其前部几乎接近长江北岸。由于宋军奋勇作战,打败蒙军,再一次挫败蒙军度江南下的企图。而后,南宋军民又在抗蒙将领孟珙、余玠等人的指挥下,多次击败蒙军,使其不得不企图绕道而行。1259年,蒙古帝国蒙哥汗在占战合州受宋军的流矢所伤因而死于军中。其弟忽必烈正于鄂州与宋军交战,听到消息后,立即准备撤军以便夺取大汗之位,而此时南宋权臣贾似道派人与忽必烈议和,以保太平。这样忽必烈直接返回北方自立为汗。 1267年,忽必烈下令攻打南宋的重镇襄阳,是为襄樊之战。宋军利用汉水把资源源不绝送入城内,才能坚守城池。守将吕文德及吕文焕坚守城池六年,贾似道派了范文虎及李庭芝援助,但两者之间不和。贾似道封锁了所有蒙古南侵消息,皇帝并不知此事。公元1271年,忽必烈在中原建国号为元。在1272年,张顺,张贵两兄弟的义兵曾血战元军。在1273年,樊城失守,襄阳城破,在宋军继续巷战,吕文焕最终投降,六年的襄阳保卫战结束。 1276年元军攻占南宋都城临安(今杭州),俘5岁的南宋皇帝恭宗。南宋(主体政权宣告)灭亡。 后来,南宋残余势力陆秀夫、文天祥和张世杰等人连续拥立了两个幼小的皇帝(端宗、幼主),成立小朝廷,元军对小皇帝穷追不舍,不断逃亡至南方,经过香港,端宗因病逝世,而另立幼主,逃至新会至南海一带。文天祥在海丰兵败被俘,张世杰战船沉没,走投无路的南宋残余势力终于在1279年3月19日随着崖山海战失败及陆秀夫负刚满八岁的小皇帝跳海而死而彻底灭亡,四十多年与蒙古-元朝的抗衡完结。
1214年七月,宋宁宗接纳真德秀的奏议,决定从此不再向金贡纳“岁币”,而此时,金朝已遭受蒙古帝国的打击,被逼由燕京迁都至开封。为了扩大疆土以弥补被蒙古侵占的地域,金以宋不再纳岁币为名,出兵南侵,南宋则与蒙古联手协议击退金军,南宋可获河南作回报。 在1232年,宋攻下金的郑州及唐州等地。金哀宗在汴京失守后逃往归德,再逃至蔡州。哀宗向宋理宗提议联手抗蒙,向理宗说明“唇齿相依,唇亡齿寒”的道理。但即位不久的理宗在国家及民族仇恨和耻辱下,及在朝臣的建议,并没有理会哀宗要求,继续伐金。宋在公元1234年,金国蔡州被蒙宋联军攻陷,金哀宗自缢,金灭亡。南宋在蒙古族灭亡金朝后,失去金朝作为屏障,令南宋面临比金更强大的蒙古南下威胁。
南宋灭亡
1235年,蒙军首次南侵,被击退。蒙军并不甘心失败,于次年九月和第三年两次南侵,其前部几乎接近长江北岸。由于宋军奋勇作战,打败蒙军,再一次挫败蒙军度江南下的企图。而后,南宋军民又在抗蒙将领孟珙、余玠等人的指挥下,多次击败蒙军,使其不得不企图绕道而行。1259年,蒙古帝国蒙哥汗在占战合州受宋军的流矢所伤因而死于军中。其弟忽必烈正于鄂州与宋军交战,听到消息后,立即准备撤军以便夺取大汗之位,而此时南宋权臣贾似道派人与忽必烈议和,以保太平。这样忽必烈直接返回北方自立为汗。 1267年,忽必烈下令攻打南宋的重镇襄阳,是为襄樊之战。宋军利用汉水把资源源不绝送入城内,才能坚守城池。守将吕文德及吕文焕坚守城池六年,贾似道派了范文虎及李庭芝援助,但两者之间不和。贾似道封锁了所有蒙古南侵消息,皇帝并不知此事。公元1271年,忽必烈在中原建国号为元。在1272年,张顺,张贵两兄弟的义兵曾血战元军。在1273年,樊城失守,襄阳城破,在宋军继续巷战,吕文焕最终投降,六年的襄阳保卫战结束。 1276年元军攻占南宋都城临安(今杭州),俘5岁的南宋皇帝恭宗。南宋(主体政权宣告)灭亡。 后来,南宋残余势力陆秀夫、文天祥和张世杰等人连续拥立了两个幼小的皇帝(端宗、幼主),成立小朝廷,元军对小皇帝穷追不舍,不断逃亡至南方,经过香港,端宗因病逝世,而另立幼主,逃至新会至南海一带。文天祥在海丰兵败被俘,张世杰战船沉没,走投无路的南宋残余势力终于在1279年3月19日随着崖山海战失败及陆秀夫负刚满八岁的小皇帝跳海而死而彻底灭亡,四十多年与蒙古-元朝的抗衡完结。
展开全部
根本原因是赵佶的软弱无能,联合蒙古共同抗金,在国力大损后被元朝所灭。宋的国力其实远在蒙古之上,但是他没有强大的军队。
当然,元朝的强大军事实力是世界公认的,这也是一方面原因
当然,元朝的强大军事实力是世界公认的,这也是一方面原因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先来看看几个浴血奋战的名将什么下场就能明白了。
孟巩,南宋后期第一名将,二次收复襄阳之后又遭奸臣排挤辞官,归乡途中郁郁而终。
余玠,经营四川挡住蒙古大军数十载不得东进,结果被下属诬告,进京述职途中羞愤难当服毒自尽。死后贾似道听说余玠入殓时有条名贵玉带特别漂亮,于是派人撅开余玠的坟墓从余身上扒下玉带。可怜余玠死的不明不白,死后还落了个被人撅坟的下场。
刘整,被同僚诬告,派人进京申诉,得知诬告自己乃是宰相贾似道授意,走投无路悲愤难挡之间决意投降大元,隧带领泸州全城百姓和军队投降大元。之后刘整觐见忽必烈提出了破长江先破秦淮,破秦淮先破荆襄,破荆襄先取襄阳的战略。之后又为大元训练水师七万,之后南宋长江上的水师优势荡然无存!
吕文焕,坚守襄阳苦战不降,最后城中百姓易子而食之际每天面向南方眼巴巴望着援军,可惜贾似道对皇帝封锁消息,拒不派援,就在城破人亡之际吕文焕开城投降,之后带领元军一路高歌猛进,长江防线全面崩溃!
夏贵,屡次率领水师击溃元军,最后被叛徒出卖,四面被围,隧率水师投降。
王坚,曾经在四川钓鱼城下击杀蒙哥大汗,最后被贾似道排挤辞官,郁郁而终死后数年儿子在常州被俘,押到元营不肯下跪,大喊我乃王坚之子也!元军大怒将其碎尸万段,分而食之。
张世杰,宋恭帝被俘后,和陆秀夫又连立二帝屡次率军苦战,最终被元军围困于广东崖山,大战一场最终败走,陆秀夫见大势已去,隧扶起末帝三扣九拜之后背起末帝投海自尽,众军士见状纷纷投海追随而去。张世杰后来听说末帝投海,想从广东上岸再战,未料途中遇到台风来袭,众人皆劝张帅逃走,世杰曰,我转战十几年,一帝被俘又立一帝,怎奈大宋气数已尽,天不护佑,逃出去又能如何。于是在船头摆上香案焚香祝祷,暗闭双目静待台风到来,最终被风暴吞没葬身于茫茫波涛。
李庭芝,苦守扬州,皇帝被俘依然拒不投降,在扬州城头拒绝废帝的九次劝降,最后废后谢道清亲自派人传旨,朕都投降了,卿家还为谁守城,李帅答曰,上为湛湛青天,下为幽幽黄泉!说吧信手搭弓一箭射死了劝降使者。后被下属出卖,开城放进元军,李庭芝被俘,几年后在陕西闻听崖山之战失败,用弓弦自缢身亡。
最后再看看贾似道,屡次擅自和蒙古和谈欺骗朝廷说是自己率军大捷,对外谄媚畏战,对内排挤名将,纵欲享乐,亲者痛仇者快 最后迫于朝堂压力不得已领军前往丁家洲拒敌。结果被蒙军杀的大败,十几万宋军灰飞烟灭,血水染红了丁家洲。之后被朝廷罢官发配岭南,途中被义士郑虎臣杀死在厕所里。时人有诗云:丁家洲上一声锣,惊走当年贾八哥,寄语满朝谄媚者,周公如今变周婆!
孟巩,南宋后期第一名将,二次收复襄阳之后又遭奸臣排挤辞官,归乡途中郁郁而终。
余玠,经营四川挡住蒙古大军数十载不得东进,结果被下属诬告,进京述职途中羞愤难当服毒自尽。死后贾似道听说余玠入殓时有条名贵玉带特别漂亮,于是派人撅开余玠的坟墓从余身上扒下玉带。可怜余玠死的不明不白,死后还落了个被人撅坟的下场。
刘整,被同僚诬告,派人进京申诉,得知诬告自己乃是宰相贾似道授意,走投无路悲愤难挡之间决意投降大元,隧带领泸州全城百姓和军队投降大元。之后刘整觐见忽必烈提出了破长江先破秦淮,破秦淮先破荆襄,破荆襄先取襄阳的战略。之后又为大元训练水师七万,之后南宋长江上的水师优势荡然无存!
吕文焕,坚守襄阳苦战不降,最后城中百姓易子而食之际每天面向南方眼巴巴望着援军,可惜贾似道对皇帝封锁消息,拒不派援,就在城破人亡之际吕文焕开城投降,之后带领元军一路高歌猛进,长江防线全面崩溃!
夏贵,屡次率领水师击溃元军,最后被叛徒出卖,四面被围,隧率水师投降。
王坚,曾经在四川钓鱼城下击杀蒙哥大汗,最后被贾似道排挤辞官,郁郁而终死后数年儿子在常州被俘,押到元营不肯下跪,大喊我乃王坚之子也!元军大怒将其碎尸万段,分而食之。
张世杰,宋恭帝被俘后,和陆秀夫又连立二帝屡次率军苦战,最终被元军围困于广东崖山,大战一场最终败走,陆秀夫见大势已去,隧扶起末帝三扣九拜之后背起末帝投海自尽,众军士见状纷纷投海追随而去。张世杰后来听说末帝投海,想从广东上岸再战,未料途中遇到台风来袭,众人皆劝张帅逃走,世杰曰,我转战十几年,一帝被俘又立一帝,怎奈大宋气数已尽,天不护佑,逃出去又能如何。于是在船头摆上香案焚香祝祷,暗闭双目静待台风到来,最终被风暴吞没葬身于茫茫波涛。
李庭芝,苦守扬州,皇帝被俘依然拒不投降,在扬州城头拒绝废帝的九次劝降,最后废后谢道清亲自派人传旨,朕都投降了,卿家还为谁守城,李帅答曰,上为湛湛青天,下为幽幽黄泉!说吧信手搭弓一箭射死了劝降使者。后被下属出卖,开城放进元军,李庭芝被俘,几年后在陕西闻听崖山之战失败,用弓弦自缢身亡。
最后再看看贾似道,屡次擅自和蒙古和谈欺骗朝廷说是自己率军大捷,对外谄媚畏战,对内排挤名将,纵欲享乐,亲者痛仇者快 最后迫于朝堂压力不得已领军前往丁家洲拒敌。结果被蒙军杀的大败,十几万宋军灰飞烟灭,血水染红了丁家洲。之后被朝廷罢官发配岭南,途中被义士郑虎臣杀死在厕所里。时人有诗云:丁家洲上一声锣,惊走当年贾八哥,寄语满朝谄媚者,周公如今变周婆!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2010-06-23
展开全部
1.不管南宋北宋,都重文轻武。
2.北方少数民族鼎盛强悍。
3.宋朝内部腐朽糜烂,官员不思进取。
4.都想沾小便宜,目光短浅。
北宋想拿回燕云十六州,于是和金秘密商议灭辽,结果被金顺带着灭了。南宋想拿拿回开封,和蒙古联合灭金,结果被蒙古顺带着也灭了。
2.北方少数民族鼎盛强悍。
3.宋朝内部腐朽糜烂,官员不思进取。
4.都想沾小便宜,目光短浅。
北宋想拿回燕云十六州,于是和金秘密商议灭辽,结果被金顺带着灭了。南宋想拿拿回开封,和蒙古联合灭金,结果被蒙古顺带着也灭了。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以南宋的国力,只要国策方略正确,守成是绰绰有余的。
论经济,南宋的经济繁荣程度不亚于北宋,想想南宋人民的赋税之重,还能一派繁荣景象。
论军事,南宋常年打仗,将帅兵士军力远高于北宋,况且占据陕甘地理形势,以及荆襄战略地位,长江中下游天险。
论人才,那更是举不胜举。
论经济,南宋的经济繁荣程度不亚于北宋,想想南宋人民的赋税之重,还能一派繁荣景象。
论军事,南宋常年打仗,将帅兵士军力远高于北宋,况且占据陕甘地理形势,以及荆襄战略地位,长江中下游天险。
论人才,那更是举不胜举。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