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的传播途径及预防措施
此文要求为一篇医学综述,格式要正确,字数2500-3500之间,专业性要求不必很强(本人也就是初学者),不要完全抄袭的,希望本星期五之前可以收到满意答案...
此文要求为一篇医学综述,格式要正确,字数2500-3500之间,专业性要求不必很强(本人也就是初学者),不要完全抄袭的,希望本星期五之前可以收到满意答案
展开
3个回答
展开全部
从医学角度来讲,一般接触不会传染乙肝病毒,乙肝传播的途径主要有通过血液传播、母婴垂直传播、性传播三种。接吻不会传播乙肝,口腔溃疡者也不会通过饭菜传播,普通的工作、学习与这三类传播途经毫无关系,可见,人们应该对乙肝病原携带者持宽容态度,更不应该歧视。
肝炎防御:(1)管理传染源:急性肝炎患者一般自发病之日起隔离3周,接触者医学观察50天。接触食品、自来水或幼托等特殊行业工作人员应定期体检。(2)切断传播途径:甲肝重点是搞好饮水、饮食卫生食具消毒粪便管理,加强个人卫生。乙肝重点加强血制品管理、加强医院内消毒管理。(3)保护易感人群:甲肝对易感人群,婴幼儿、儿童和血清抗-HAV-IgG阴性者均可接种甲型肝炎减毒活疫苗;甲型肝炎的接触者可接种人血清或胎盘球蛋白防止发病,注射时间要越早越好,最早不宜超过接触甲肝病人后7-10天。乙肝,凡新生儿出生24小时内都应立即接种乙肝疫苗,注射三次按0、1、6个月各肌肉注射一次后保护率为80%;乙肝高价免疫球蛋白,主要用于母婴传播的阻断,与乙肝疫苗联合应用可提 高保护率95%,乙肝高价免疫球蛋白也适用于已暴露于乙肝的易感者。
肝炎防御:(1)管理传染源:急性肝炎患者一般自发病之日起隔离3周,接触者医学观察50天。接触食品、自来水或幼托等特殊行业工作人员应定期体检。(2)切断传播途径:甲肝重点是搞好饮水、饮食卫生食具消毒粪便管理,加强个人卫生。乙肝重点加强血制品管理、加强医院内消毒管理。(3)保护易感人群:甲肝对易感人群,婴幼儿、儿童和血清抗-HAV-IgG阴性者均可接种甲型肝炎减毒活疫苗;甲型肝炎的接触者可接种人血清或胎盘球蛋白防止发病,注射时间要越早越好,最早不宜超过接触甲肝病人后7-10天。乙肝,凡新生儿出生24小时内都应立即接种乙肝疫苗,注射三次按0、1、6个月各肌肉注射一次后保护率为80%;乙肝高价免疫球蛋白,主要用于母婴传播的阻断,与乙肝疫苗联合应用可提 高保护率95%,乙肝高价免疫球蛋白也适用于已暴露于乙肝的易感者。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关于乙肝的预防方法,济南中山肝病医院刘吉安主任指出: 日常接触不会感染乙肝,而接种乙肝疫苗是最有效的预防方法。
乙肝病毒感染主要分成几种方式:
●垂直传播(婴儿出生时母婴传播)
●不安全的注射与输血
●性接触
在大部分的发展中国家,几乎所有感染的儿童都是通过垂直传播或儿童与儿童间接触感染乙肝病毒,而在许多发达国家中的传播途径却主要通过年轻人之间的性活动和吸毒感染。
人们不会因为呼吸空气、拥抱或接触、厕所坐垫或门把手而感染乙肝病毒。乙肝病毒不会通过日常接触传染,同样也不会通过受污染的食品和水传播。因此,乙肝患者不应在工作、学习或其他日常生活中受到歧视。
预防乙肝最有效的办法是接种乙肝疫苗。据了解,目前我国人群乙肝表面抗原携带率为7.18%,与1992年调查发现的9.75%的乙肝表面抗原携带率相比,下降26.36%,而且年龄越小,下降幅度越大。这与接种乙肝疫苗有很大关系。性生活是夫妻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乙肝患者如果不分青红皂白就禁欲,那是不对的。但是,毕竟有病在身,夫妻性生活要有节制,双方都应理解和遵守。
对于乙肝患者的配偶,防护措施一定要到位,乙肝患者的配偶一定要进行乙肝疫苗和乙肝免疫球蛋白的双重免疫接种,这样才能确保万无一失。
一般来说,配偶一方如没有进行上述保护措施,则必须使用避孕套等防护工具才可进行性生活。因为乙肝患者的精液、血液或阴道分泌物可能含有乙肝病毒,可以借性生活相互传染,感染率达10%-15%。
1、急性肝炎
(1)急性肝炎期,当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显著升高,全身乏力、黄疸等症状明显时,应该禁止任何性活动,包括自慰行为。以避免过度劳累,加重病情。同时,急性肝炎或慢性肝炎活动期,肝病病人具有传染性,通过性接触会使性伴侣有感染肝炎的机会。
病毒性肝炎在肝炎急性期由于肝细胞破坏,体力不支,性欲降低,所以急性肝炎应禁止一切性活动,以减少体力消耗,促进肝细胞恢复,否则会加重病情。
(2)当急性肝炎达到临床治愈,慢性肝炎基本达治愈标准、病情稳定半年以上可过性生活;急性肝炎临床治愈后随诊一年无异常、慢性肝炎观察2年无异常者能胜任工作,可过正常性生活。
2、慢性肝炎
(1)慢性肝炎、肝硬化病人由于病情的影响,一般性欲都比较淡漠,此时不应勉为其难,而应顺乎自然。当肝病获得控制后,体内性激素代谢得到调整和恢复正常,性功能也可相应改善。
(2)HBsAg携带者可过有节制的性生活,自觉控制性生活的频度,但不可放纵,否则易引起肝病暴发或加重。性生活频度一般为青年人每周1—2次,中年人每1—2周一次,中年后期每月1—2次。但在肝功能不良期,特别是转氨酶不稳定或出现黄疸持续升高时应停止。
(3)酒精性和脂肪性肝病患者大多没有明显症状,半数有肝区不适、腹胀、食欲减退、阳痿、月经不调、乳房发育异常等,少数人肝功能轻度异常,完全不必禁忌性生活,在肝功能异常时应暂时禁忌一段时间,待肝功能恢复可恢复性生活。适度的性性生活有助于缓解性紧张和达到全身心的高度松弛,同时也有助于消耗过多的脂肪,以减轻脂肪在体内的堆积,还可起到减肥和减脂的作用。
大、小三阳患者性生活
小三阳患者的乙肝病毒数量要比大三阳患者少得多,而且病毒的繁殖能力很低,病毒的活跃能力受到极大的压制,人的身体还会产生免疫抗体与病毒体相抗衡,可以长期保持肝功能不会受损。而且DNA阴性小三阳的传染性极低,除了输血等深层接触可能传染之外,一般的身体接触通常都不会使健康人感染乙肝病毒,小三阳造成传染的机率微乎其微。
大、小三阳”的共同点在于二者都是现症病毒感染者,体内都携带有乙肝病毒,区别则在于“大三阳”者病毒复制活跃,病毒数量多,传染性强;“小三阳”则是病毒复制低下,病毒数量少,传染性低(当然,不包括病毒基因前C区变异的患者)。所以说,“大、小三阳”只是在携带乙肝病毒的数量上有差别,而不是有病毒和无病毒的差别。简单说就是,无论“大、小三阳”都携带有乙肝病毒,都有传染性,但传染性的大小不同。小三阳主要是通过血液传染。而小三阳DNA阳性那就和大三阳一样同样传染性很强。乙肝“两对半”检查,出现表面抗原,核心抗体为阳性,甚至于只有核心抗体为阳性时,HBV-DNA检测仍为阳性,这依然反映HBV仍处于复制状态,传染性强。
乙肝病毒最危险的传播途径是人的体液和血液。和乙肝患者一起吃饭,除非患者把带有病毒的唾液沾在食物上,被你吃进嘴里,而你又刚好患口腔溃疡,而这些病毒又碰巧在溃疡部位,你才可能感染乙肝病毒。母婴传播多是分娩过程中母亲有病毒的体液进入孩子体内,而在腹中的孩子吸收母体的营养,多数是正常的。
国外有学者做了一个有趣的实验。两只大猩猩,一只携带乙肝病毒,一只没有,把患乙肝大猩猩胃里的食物转移到正常大猩猩的胃里,等到这只正常的大猩猩把食物消化掉,并没有在它的血液中检测到乙肝病毒。然而危险的是,用一个牙刷为患乙肝的大猩猩刷牙,这个牙刷不经处理,再用它为正常大猩猩刷牙,结果,这只正常的大猩猩不幸感染乙肝病毒。
这个实验提醒我们,和乙肝患者一起生活不必大惊小怪,应注意不要和患者共用牙刷、剃须刀等能够导致体液和血液传播的危险物品就可以了。
何谓母婴阻断
孕妇患有乙型肝炎或孕妇为无症状乙肝病毒携带(不管大三阳或小三阳,但HBV—DNA为阳性者)可以进行母婴阻断,即在婴儿产前、产后进行全程干预,实施主、被动联合免疫。实施此项方案,可以有效阻断乙型肝炎病毒从母体传至婴儿。
目前采用的常规预防方法就是对刚出生婴儿接种乙肝疫苗,实践证明这种方法只可阻断母婴传播的70%左右,而对宫内感染乙型肝炎病毒的婴儿不产生阻断效果。所以此被动的阻断方法使得40万以上的新生儿出生时仍携带乙肝病毒。
母婴阻断法:怀孕28周起,孕妇每月进行一针(100-200μ)乙肝免疫球蛋白注射。婴儿出生0周和2周时,分别接种乙肝免疫球蛋白,出生1个月后再接种一针乙肝疫苗,这种主动+被动接种方法能达到理想的效果。
如何有效使用乙肝疫苗
目前我国应用的HBSag基因工程疫苗,对乙肝的预防起到了理想的作用,但需注意接种方法,按0、1、6月程序,注射三次。
注射途径:有肌肉、皮下和皮内注射,但不主张臀部肌肉注射。
注意事项:注射第三针后1-3月抽血查抗HBS是否产生。 值得一提的是,一小部分人注射三针乙肝疫苗后无抗HBS产生,此种情况为无应答反应,一般不超过10%,对这种人可加强注射,增加接种次数或加大疫苗剂量。
接种疫苗后就万无一失了吗?
极少数儿童接种乙肝疫苗后未产生抗-HBS,或尽管产生了高滴度的抗-HBS,但仍患了乙型肝炎,此种情况见于乙肝病毒变异株(HBV的s区基因发生了变异)感染,既往的抗HBS对新的变异株无效。
乙肝疫苗要不要复种
接种疫苗后,随着时间的推移,接种者体内的抗-HBS水平逐渐下降,但当他们受到HBV冲击时,由于免疫记忆作用,抗体可再度升高。但5-10%接种者不产生抗HBS或产生低水平的抗HBS,抗HBS在100-1000iu/l者,应在2-4年后加强接种。 抗HBS>10000iu/l,可在4-6年后重复测抗HBS水平,以决定是否加强接种。
乙型肝炎又称为血清性肝炎、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乙肝),是由乙型肝炎病毒(HBV)引起的传染病。通过血液与体液传播,具有慢性携带状态。因其可能通过性生活传播,国际上将其列入性传播疾病。本病在我国广泛流行,人群感染率高,在某些地区感染率达到35%以上。据有关资料,肝炎检测阳性的患者已经达到1.89亿,而应就诊未就诊人数(携带者)将近4亿。是当前危害人民健康最严重的传染病。多见于儿童及青壮年。
乙肝临床表现多样化,易发展为慢性肝炎和肝硬化,少数病人可转变为原发性肝癌。
乙肝病毒感染主要分成几种方式:
●垂直传播(婴儿出生时母婴传播)
●不安全的注射与输血
●性接触
在大部分的发展中国家,几乎所有感染的儿童都是通过垂直传播或儿童与儿童间接触感染乙肝病毒,而在许多发达国家中的传播途径却主要通过年轻人之间的性活动和吸毒感染。
人们不会因为呼吸空气、拥抱或接触、厕所坐垫或门把手而感染乙肝病毒。乙肝病毒不会通过日常接触传染,同样也不会通过受污染的食品和水传播。因此,乙肝患者不应在工作、学习或其他日常生活中受到歧视。
预防乙肝最有效的办法是接种乙肝疫苗。据了解,目前我国人群乙肝表面抗原携带率为7.18%,与1992年调查发现的9.75%的乙肝表面抗原携带率相比,下降26.36%,而且年龄越小,下降幅度越大。这与接种乙肝疫苗有很大关系。性生活是夫妻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乙肝患者如果不分青红皂白就禁欲,那是不对的。但是,毕竟有病在身,夫妻性生活要有节制,双方都应理解和遵守。
对于乙肝患者的配偶,防护措施一定要到位,乙肝患者的配偶一定要进行乙肝疫苗和乙肝免疫球蛋白的双重免疫接种,这样才能确保万无一失。
一般来说,配偶一方如没有进行上述保护措施,则必须使用避孕套等防护工具才可进行性生活。因为乙肝患者的精液、血液或阴道分泌物可能含有乙肝病毒,可以借性生活相互传染,感染率达10%-15%。
1、急性肝炎
(1)急性肝炎期,当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显著升高,全身乏力、黄疸等症状明显时,应该禁止任何性活动,包括自慰行为。以避免过度劳累,加重病情。同时,急性肝炎或慢性肝炎活动期,肝病病人具有传染性,通过性接触会使性伴侣有感染肝炎的机会。
病毒性肝炎在肝炎急性期由于肝细胞破坏,体力不支,性欲降低,所以急性肝炎应禁止一切性活动,以减少体力消耗,促进肝细胞恢复,否则会加重病情。
(2)当急性肝炎达到临床治愈,慢性肝炎基本达治愈标准、病情稳定半年以上可过性生活;急性肝炎临床治愈后随诊一年无异常、慢性肝炎观察2年无异常者能胜任工作,可过正常性生活。
2、慢性肝炎
(1)慢性肝炎、肝硬化病人由于病情的影响,一般性欲都比较淡漠,此时不应勉为其难,而应顺乎自然。当肝病获得控制后,体内性激素代谢得到调整和恢复正常,性功能也可相应改善。
(2)HBsAg携带者可过有节制的性生活,自觉控制性生活的频度,但不可放纵,否则易引起肝病暴发或加重。性生活频度一般为青年人每周1—2次,中年人每1—2周一次,中年后期每月1—2次。但在肝功能不良期,特别是转氨酶不稳定或出现黄疸持续升高时应停止。
(3)酒精性和脂肪性肝病患者大多没有明显症状,半数有肝区不适、腹胀、食欲减退、阳痿、月经不调、乳房发育异常等,少数人肝功能轻度异常,完全不必禁忌性生活,在肝功能异常时应暂时禁忌一段时间,待肝功能恢复可恢复性生活。适度的性性生活有助于缓解性紧张和达到全身心的高度松弛,同时也有助于消耗过多的脂肪,以减轻脂肪在体内的堆积,还可起到减肥和减脂的作用。
大、小三阳患者性生活
小三阳患者的乙肝病毒数量要比大三阳患者少得多,而且病毒的繁殖能力很低,病毒的活跃能力受到极大的压制,人的身体还会产生免疫抗体与病毒体相抗衡,可以长期保持肝功能不会受损。而且DNA阴性小三阳的传染性极低,除了输血等深层接触可能传染之外,一般的身体接触通常都不会使健康人感染乙肝病毒,小三阳造成传染的机率微乎其微。
大、小三阳”的共同点在于二者都是现症病毒感染者,体内都携带有乙肝病毒,区别则在于“大三阳”者病毒复制活跃,病毒数量多,传染性强;“小三阳”则是病毒复制低下,病毒数量少,传染性低(当然,不包括病毒基因前C区变异的患者)。所以说,“大、小三阳”只是在携带乙肝病毒的数量上有差别,而不是有病毒和无病毒的差别。简单说就是,无论“大、小三阳”都携带有乙肝病毒,都有传染性,但传染性的大小不同。小三阳主要是通过血液传染。而小三阳DNA阳性那就和大三阳一样同样传染性很强。乙肝“两对半”检查,出现表面抗原,核心抗体为阳性,甚至于只有核心抗体为阳性时,HBV-DNA检测仍为阳性,这依然反映HBV仍处于复制状态,传染性强。
乙肝病毒最危险的传播途径是人的体液和血液。和乙肝患者一起吃饭,除非患者把带有病毒的唾液沾在食物上,被你吃进嘴里,而你又刚好患口腔溃疡,而这些病毒又碰巧在溃疡部位,你才可能感染乙肝病毒。母婴传播多是分娩过程中母亲有病毒的体液进入孩子体内,而在腹中的孩子吸收母体的营养,多数是正常的。
国外有学者做了一个有趣的实验。两只大猩猩,一只携带乙肝病毒,一只没有,把患乙肝大猩猩胃里的食物转移到正常大猩猩的胃里,等到这只正常的大猩猩把食物消化掉,并没有在它的血液中检测到乙肝病毒。然而危险的是,用一个牙刷为患乙肝的大猩猩刷牙,这个牙刷不经处理,再用它为正常大猩猩刷牙,结果,这只正常的大猩猩不幸感染乙肝病毒。
这个实验提醒我们,和乙肝患者一起生活不必大惊小怪,应注意不要和患者共用牙刷、剃须刀等能够导致体液和血液传播的危险物品就可以了。
何谓母婴阻断
孕妇患有乙型肝炎或孕妇为无症状乙肝病毒携带(不管大三阳或小三阳,但HBV—DNA为阳性者)可以进行母婴阻断,即在婴儿产前、产后进行全程干预,实施主、被动联合免疫。实施此项方案,可以有效阻断乙型肝炎病毒从母体传至婴儿。
目前采用的常规预防方法就是对刚出生婴儿接种乙肝疫苗,实践证明这种方法只可阻断母婴传播的70%左右,而对宫内感染乙型肝炎病毒的婴儿不产生阻断效果。所以此被动的阻断方法使得40万以上的新生儿出生时仍携带乙肝病毒。
母婴阻断法:怀孕28周起,孕妇每月进行一针(100-200μ)乙肝免疫球蛋白注射。婴儿出生0周和2周时,分别接种乙肝免疫球蛋白,出生1个月后再接种一针乙肝疫苗,这种主动+被动接种方法能达到理想的效果。
如何有效使用乙肝疫苗
目前我国应用的HBSag基因工程疫苗,对乙肝的预防起到了理想的作用,但需注意接种方法,按0、1、6月程序,注射三次。
注射途径:有肌肉、皮下和皮内注射,但不主张臀部肌肉注射。
注意事项:注射第三针后1-3月抽血查抗HBS是否产生。 值得一提的是,一小部分人注射三针乙肝疫苗后无抗HBS产生,此种情况为无应答反应,一般不超过10%,对这种人可加强注射,增加接种次数或加大疫苗剂量。
接种疫苗后就万无一失了吗?
极少数儿童接种乙肝疫苗后未产生抗-HBS,或尽管产生了高滴度的抗-HBS,但仍患了乙型肝炎,此种情况见于乙肝病毒变异株(HBV的s区基因发生了变异)感染,既往的抗HBS对新的变异株无效。
乙肝疫苗要不要复种
接种疫苗后,随着时间的推移,接种者体内的抗-HBS水平逐渐下降,但当他们受到HBV冲击时,由于免疫记忆作用,抗体可再度升高。但5-10%接种者不产生抗HBS或产生低水平的抗HBS,抗HBS在100-1000iu/l者,应在2-4年后加强接种。 抗HBS>10000iu/l,可在4-6年后重复测抗HBS水平,以决定是否加强接种。
乙型肝炎又称为血清性肝炎、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乙肝),是由乙型肝炎病毒(HBV)引起的传染病。通过血液与体液传播,具有慢性携带状态。因其可能通过性生活传播,国际上将其列入性传播疾病。本病在我国广泛流行,人群感染率高,在某些地区感染率达到35%以上。据有关资料,肝炎检测阳性的患者已经达到1.89亿,而应就诊未就诊人数(携带者)将近4亿。是当前危害人民健康最严重的传染病。多见于儿童及青壮年。
乙肝临床表现多样化,易发展为慢性肝炎和肝硬化,少数病人可转变为原发性肝癌。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乙型肝炎的传播途径有:1,血液传播; 2,性接触传播; 3,密切接触传播; 4,母婴传播; 5,医疗意外性传播; 6,蚊虫传播。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