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 魏蜀吴三国的真实实力对比。
1、先说领土。魏国的领土包括幽州、冀州、青州、并州、徐州、兖州、豫州、司州、雍州、凉州等十个州,基本相当于今天河北、河南、山东、山西、辽宁、陕西、宁夏、甘肃,以及江苏、安徽、湖北的一部分,可能还包括内蒙古的一部分,总之长江以北,尽归魏国所有。
吴国的领土包括扬州、荆州、交州这三个州,其中扬州、荆州与魏国共有,大体而言,吴国的势力范围就是现在的江南和华南,包括江苏南部、浙江、江西、福建、湖南、广东、广西,以及越南北部,地方虽然也不小,但还是比不过魏国,而且当时中国南方开发还很不充分,所以人口和综合国力,更是没法比。
蜀国只有一个州,益州,当然益州相当大,包括现在的陕西南部、重庆、四川,贵州、云南,以及广西的一部分,统称西南。对照一下地图,我们可以轻易看出三国的实力之比:三国当中,魏国最大,蜀国最小,吴国与蜀国的领土相加才接近魏国。
2、人口。金文京列出了三国灭亡之时的人口数据:蜀国共28万户,94万人;吴国共52.3万户,230万人;魏国共66万户,443万人。这一比,更加明了,魏国相当于两个吴国,五个蜀国。
与人口相关的数据,是士兵与官吏。蜀国94万人中,士兵占10.2万,官吏占4万;吴国230万人中,士兵占23万,官吏占3.2万;魏国的士兵没有明细的数目,金文京推测有40万以上。数据一列,强弱分明,已经没有对比的必要。
我们只想指出一点,蜀国的人口虽然还不到吴国的一半,官吏人数却超过吴国,可知他们的政府队伍臃肿,行政效率与财政压力都将构成执政者的难题。
3、军队的性质。三国的形成,可视为军阀之间大鱼吃小鱼的游戏,大军阀吞并小军阀,最后决出三个胜利者,就是三国的君主。不过这三大军阀之间,依然有其区别。魏国坚持中央集权,把私人武装改编为中央直属,同时推行军屯制,积极组建隶属于国家的军队。
吴国则相反,由于孙氏父子在江南地区属于外来政权,不得不跟当地的豪族势力寻求合作,让渡一部分权利给他们,造成豪族势力过于强大,尾大不掉,所以吴国的政治体制,从表面上看,属于中央集权,实际上近似各大豪族的联合政权,吴国的皇帝,更像是日本战国时代的幕府将军或欧洲中世纪的封建君主。
至于蜀国的军队,与前两者毫无可比性。刘备不像曹操和孙权那样出身豪族,金文京称他为“浪子英雄”,说白了就是流浪汉,因刘备大半生流浪、转战各地,他的军队则是一个由流民聚合而成的武装集团,而且,在蜀国的本地人看来,刘备的军队更是标准的外地人军队,刘备的政权也属于外地人政权,战斗力既差,而且不接地气。
4、人才。如果相信《三国演义》的叙述,显然蜀国人才最盛,数一数二的文武人才基本都跑刘备那儿去了,实际上恰恰相反,人才层面上也是曹魏政权占绝对优势。曹操用人,不拘一格,三下求贤令,为魏国培养了至少两代人才,何况魏国的领土,中原和华北,本是人才汇聚之地。
吴国地处江南,文采风流,所出产的鲁肃、周瑜、陆逊等,都是三国时代的第一流人物,问题在于缺乏有万夫不当之勇的战将。
最惨的还是蜀国,且不说五虎将都是被神化的人物,单讲一点,刘关张的年纪,比诸葛亮大了近一代人,等到刘备三顾茅庐请来了诸葛亮,关羽、张飞都已经年过四十,虽然他们在这之后也都有过出色表现,比如张飞在汉中争夺战中的功绩,关羽“水淹七军,威震华夏”(关羽别的事迹很多都是演义里虚构的,但水淹七军是真的),但毕竟他们年龄摆在那呢,巅峰时期都已经所剩无几了。
刘备占据益州之后,一来当地人才匮乏,二来即便有些人才,并不甘心为刘备所用,第三,金文京研究《三国志・蜀书》,指出蜀国群臣好内斗,刘备和诸葛亮在世,还能镇住局面,他们一死,蜀国内政逐步陷入混乱,无可救药。
扩展资料:
在“三国”中的魏国建立初期,魏国大臣陈群就曾说,此时魏国的人口,“比汉文景时,不过一大郡”。而“三足鼎立”后的具体人口数字,按照杜佑《通典》里的说法,蜀国在公元221年刘禅登基时,人口是90万,到了公元263年蜀国灭亡时,人口增长到94万,这一年平定蜀国的魏国将魏蜀人口“通计”,中国北方加上四川,一共是537万人。
而《晋书》里记载,吴国在蜀国灭亡时的人口,有230万。这样加起来,中国的总人口也不超过800万。这还是三国时代进入了相对和平期后,长期恢复人口生产后才恢复到的数字。甚至在现代,许多研究者提出了更为惊人的结论:史料上的人口数字,依然还是注水的。
许多地区,中央只保留了名义上的节制权,在正常年景,这样的情况还算和谐,但一旦国家爆发战争和自然灾害,中央控制的减弱,势必造成灾害破坏力加大。毕竟世家大族们都会选择囤积居奇,关门自保,中央没有足够的经济能力赈济,走投无路的老百姓,也就只能选择造反了。
事实上,后来蔓延整个东汉帝国的黄巾军起义,就和持续多年的饥荒有很大关系。黄巾军就是通过布施恩惠,收买人心的措施,迅速聚拢了几十万信徒。而黄巾军起义的结果,是造成了北方大规模战乱。这是一个痛苦的恶性循环,人口锐减,就是其中的代价之一。
这时期中国人口锐减的最惨烈阶段,应该是从董卓进京开始,到赤壁之战结束。这段时期的中国,可以说是天灾人祸并存。“人祸”方面众所周知,权臣董卓本身就是个倒行逆施之徒,他进入洛阳,是整个中原的灾难。他的滥用民力,大兴土木,横征暴敛,让中原大地一度赤地千里。
他的“临时政府”不知建设,只知破坏,比如他的士兵每次在洛阳周边巡逻,回来的时候马背上都满载着抢掠来的妇女,所过之处,富庶的村庄尽数被屠杀干净,物资全都被抢掠殆尽
而这时候,中国的自然天气,也进入了“反常”阶段,中原各地纷纷闹灾。比如豫州的旱灾,按照正史的记载,一次性就饿死了300多万人,后来董卓在关东诸侯的打击下逃离洛阳,将整个洛阳的人口全都迁到了长安,结果活着到长安的,只有区区10万人不到,其他大部分都倒毙在路上了。
北方糜烂如此,南方也好不到哪里去,江东的孙家,荆州的刘家,都发生过大规模的战争,并不是《三国演义》小说里让人艳羡的世外桃源。后来曹操南下荆州,对长江沿岸的打击也非常巨大。
人口的持续锐减,对那时候的格局,以及各路诸侯的主要政策,都产生了影响。凡是有眼光的政治家,在这场战乱的后期,都开始把人口当作主要的争取对象。
曹操在灭掉袁绍后,从户册上发现冀州地区有30万人,竟然让他喜不自胜。刘备在赤壁之战后,之所以不顾孙权有可能抄他后路的危险,一心西进四川,重要的原因就是荆州本地人口凋零,就像庞统在投奔刘备后劝他的那样--“荆州荒残,人物殆尽”,这样的地区,自然不能作为争霸的本钱。
在得到四川后,刘备一度势力大兴,也是因为当时的四川有盆地的阻隔,是整个中国受到战乱破坏最轻的地区。四川当地的人口,特别是汉族人,大多属于逃难到这里不久的难民,能够有力气逃难过来的,绝大多数都是青壮年。除了争夺人口之外,许多政权也开始采取恢复人口的政策。
按照南北朝以及唐朝许多史料的说法,建立东吴的孙权,从登基开始,就下了强令婚配的政策,即男子在12岁之前必须成婚,否则就要法办。
曹操之所以采取屯田政策,也是由于人口锐减,特别是农民大量减少,军队根本没有足够的粮食。最重要的影响是,我们虽然把赤壁之战当成三足鼎立的开始,但是在赤壁之战后,中国的内战并没有停息。一直到公元222年蜀吴夷陵之战结束后,才真正进入一个和平期。
在《三国演义》小说里,夷陵之战双方动用的兵力,蜀国有70万,吴国也有10多万,真实的数字,却是蜀国8万,吴国10万,小说的数字严重“注水”,真实的数字却更值得深思:一场关系两个政权命运的大战,双方只拿出了这么点兵马,只能说人口下降得太厉害。在此之后,三国的历史,进入了一段时期的“和平期”,原因也就很简单了。
人这么少,再自相残杀下去,大家都要完蛋。
三国人口的回升,是从公元221年开始的。如果说这一年之前,各路枭雄之间的注意力,主要在战争上,那么这之后相当长时间里,就主要在人口上
在恢复人口的问题上,当时的魏蜀吴三国都有自己的政策,魏国的政策是屯田,大量士兵兵农合一,增加北方劳动力。吴国的政策,一是招抚北方流民,二是向南扩展,同化南方的“原住民”山越民族,孙权甚至还多次组织军队骚扰北方的苏北、淮南地区,主要任务也是抢掠人口。
蜀国方面,无论是诸葛亮做“相父”时期,还是“扶不起的阿斗”刘禅亲政的时候,在人口问题上从来不含糊。比如对蜀国和魏国的边境地带,蜀国就多次策动魏国境内的边民逃亡到蜀国,划分土地安置。除了抢对方的人口外,在生孩子方面,三国也唯恐落后于对方,魏蜀吴三个政权,都不约而同地出台了有关奖励生育以及强制婚配的政策。
事实证明,中华民族的自我疗伤能力一直都很强,在这场有关人口的“和平竞赛”里,中国的人口总量,开始缓慢地回升过来。
曹操建立的曹魏政权,在人口恢复方面走在最前面,本身中原地区人口的基础就比其他地区雄厚,而且在人口增长方面,曹魏也很重视“科技革命”。曹魏统治时代,是中国农业生产的又一次革新期,如改良水车等新式农具的推广,加快了农业恢复的速度。
曹丕登基的初期,大臣杜恕曾说,现在曹魏的人口总数,不及当年东汉的十分之一,这已经是一个比较乐观的数字了。曹魏灭亡蜀汉的时候,曾经把两地的人口做过统计,除去蜀汉地区的人口,曹魏当时的人口,大约有400万了。
蜀汉方面,在公元236年,曾经有过人口数量的记载,当时的人口刚刚突破了90万,在曹魏灭亡蜀汉后,以蜀汉方面提供的数字,这时候已经有了95万人。东吴灭亡后,按照王浚清点的吴国政府统计数据,人口已经到达了200万。
也就是说,在蜀国和吴国的鼎盛时期,他们两个国家的人口总数,仍比不上北方的魏国,三国归一的最后胜利者,从这一点上或许就可以决定。
中国人口增长速度最快的时期,应该是蜀国灭亡后的三国晚期,到西晋太康之治的这段时期。在西晋武帝时代,中国的人口总数,已经回升到了1600万。
之所以有此规模,一来经过长期的对峙,三国的经济有了很大发展。另一个原因,就是三国灭亡后,通过重新清查户口,查出来许多被隐瞒的人口和土地(用来逃税)。西晋早期为了保证国家财政收入,采取了“重新入籍”的政策,即各地原本的户籍作废,重新由政府进行统计,同时减免赋税。
许多逃亡的农民,重新入册,这样一来,人口也就大大增长了。东汉末年中国战乱造成的创伤,因此渐渐愈合。
东汉末年至三国人口的减少以及恢复,对中国未来的历史,产生了微妙影响。在常年人口锐减的形势下,三国都注意招揽北方游牧民族入汉地,以增加劳动力,大量北方游牧民族内迁,在这时候到达了高峰。
同时北方人口的流动,也改变了不同民族之间的力量对比,后来的动乱,与之不无关系。虽然西晋时期中国人口处于回升中,但长期战乱造成的损失,不是短短一二十年就能抹平的。西晋在建国后,采取了错误的统治政策,最后灭亡的结局,也就不奇怪了。
参考资料:
三国(中国东汉与西晋之间的历史时期)_百度百科
曹魏(三国时期政权)_百度百科
一、根据史料记载魏国国力最强,吴国次之,蜀国最弱。
从人口分析:
1、目前人们所认为的三国人口数767万,是263年魏、蜀两国加上280年吴国人口总和。在统计学上欠妥。并且人们认为这是三国时期人口最少的时候。其实在建安末年答曰在221年左右人口数比263年还少。因为那时三足鼎立已经确立,大规模的战争已经没有。人们生活较稳定,人口应有所增加。
2、《晋书》中的记载有疑问。书中载221年蜀国90万人,到了263年才94万,42年只增长4万人疑似有隐漏。另外,《晋书》言吴国在242年幼人口240万,到了280年只有230万,人口不增反降。
3、《晋书-地理志》说西晋太康元年(280年)全国户口245万,人口1616万。计算下来,从263年到180年的十七年之间魏国和蜀国平均每年户口增长率为43%,人口增长率为57%。
4、梁方仲在《中国历代户口、田地、天府统计》中认为蜀后主炎兴元年(263年)蜀国28万户,94万人;同年魏国有52万户,440万人。吴国在280年幼52万户,230万人。
二、蜀国之弱:
1、因为国力差距蜀国是最先被灭亡的。
2、蜀国后期人才贫乏。刘备建立蜀国主要依靠荆楚地主士人集团的支持。其中以诸葛亮、庞统、马良等豪族为主。随后刘备入川,曾经拉拢蜀地本土地主集团但未获成功。随后刘备采取以荆州士人集团压制益州背地势力的策略。这在蜀国刚建立的时间曾取得较好的效果,稳定了政权。但其后遗症也十分大。尤其是以诸葛亮、费祎、郭攸之、董允等荆州人才的相继去世和被害,蜀国人才凋零,再也无法和魏国抗衡。
3、李开元认为蜀国是一个以豪侠武人、寒门下士为核心的政治集团。这个集团在三国中带有浓厚的下层社会特点。他始终没有与当时的强大力量,士族豪强合作,尤其是益州士族豪强一直对蜀汉政权阳奉阴违。在邓艾率军队到达成都城下时,朝中大臣力劝投降是最好的证明。这也是诸葛亮在前几次北伐时虽然占领了雍凉二州,却无法在哪里站住脚的重要原因。
三、对三国领导者评价(这里取陈寿对曹操、刘备、孙权三人的评价):
1、对曹操的评价:
汉末,天下大乱,雄豪并起,而袁绍虎视四州,强盛莫敌。太祖运筹演谋,鞭挞宇内,揽申、商之法术,该韩、白之奇策,官方授材,各因其器,矫情任算,不念旧恶,终能总御皇机,克成洪业者,惟其明略最优也。抑可谓非常之人,超世之杰矣。
2、对刘备评价:
先主之弘毅宽厚,知人待士,盖有高祖之风,英雄之器焉。及其举国托孤于诸葛亮,而心神无贰,诚君臣之至公,古今之盛轨也。机权干略,不逮魏武,是以基宇亦狭。然折而不挠,终不为下者,抑揆彼之量必不容己,非唯竞利,且以避害云尔。
3、对孙权的评价:
孙权屈身忍辱,任才尚计,有勾践之奇,英人之杰矣。故能自擅江表,成鼎峙之业。然性多嫌忌,果于杀戮,暨臻末年,弥以滋甚。至于谗说殄行,胤嗣废毙,岂所谓赐厥孙谋以燕冀于者哉?其后叶陵迟,遂致覆国,未必不由此也。
扩展资料:
三分归晋:
1、265年司马昭去世,其子司马炎夺取曹魏政权,定都洛阳,建立晋朝,史称西晋。司马炎称帝后开始筹备伐吴,派王濬于益州大造船舰,以羊祜镇守襄阳与镇守江陵的吴将陆抗对峙。在264年孙皓即位后,交州(约今广西省及越南北部)向曹魏投降。
2、两年后吴军意图夺回但被晋将毛炅击败。269年孙皓以虞汜、陶璜及李勖等人分陆海两路会师合浦,至271年方夺回交州。279年,修允部属郭马于广州(约今广东省及广西省)叛变,孙皓先后派滕循、陶浚、陶璜等多方围剿方平定。同年晋军率大军南征,吴国岌岌可危。
3、东吴重臣陆凯及陆抗相继去世后,晋将羊祜提议伐吴,但遭贾充反对而作罢。279年西北之乱始平,王濬、杜预上书司马炎,认为是时候伐吴,贾充、荀勖等认为西北未定而反对。最后司马炎决定于该年十一月大举进攻吴国,史称晋灭吴之战。
4、他以贾充为大都督,上游王濬唐彬军、中游杜预胡奋王戎军、下游王浑司马伷军多路并进。280年一月孙皓急任丞相张悌率沈莹、孙震渡江抵御王浑军,但皆战败而亡。而王濬军沿长江配合其他晋军攻下西陵、江陵、武昌及寻阳等地,杜预也夺下荆州南部。三月十五孙皓见晋军已包围建业,认为大势已去而投降。孙吴灭亡,西晋统一天下,至此三国时期结束。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三国
梁方仲在《中国历代户口、田地、天府统计》中认为蜀后主炎兴元年(263年)蜀国28万户,94万人;同年为国有52万户,440万人。吴国在280年幼52万户,230万人。这成为目前主流认识,教科书也采用这个说法。
但是李向军对此有质疑。他在《三国人口考》中指出三点疑问。
1、目前人们所认为的三国人口数767万,是263年魏、蜀两国加上280年吴国人口总和。在统计学上欠妥。并且人们认为这是三国时期人口最少的时候。其实在建安末年答曰在221年左右人口数比263年还少。因为那时三足鼎立已经确立,大规模的战争已经没有。人们生活较稳定,人口应有所增加。
2、《晋书》中的记载有疑问。书中载221年蜀国90万人,到了263年才94万,42年只增长4万人疑似有隐漏。另外,《晋书》言吴国在242年幼人口240万,到了280年只有230万,人口不增反降,甚为可疑。
3、《晋书-地理志》说西晋太康元年(280年)全国户口245万,人口1616万。计算下来,从263年到180年的十七年之间魏国和蜀国平均每年户口增长率为43%,人口增长率为57%。这几乎是不可能的。
近来有学者撰文说三国人口没有这么少。尤其是蜀国人口应该被隐瞒、漏报。王育民在《三国人口探索》中列出了4种户籍人口统计错误的原因:世家豪族荫庇人口的漏报,屯田者步南路户籍,兵、吏及其家属漏报,少数民族不计入人口。
内容可参看葛剑雄编著的权威著作《中国人口史》。
二、蜀国之弱
蜀国是最先被灭亡的。国力差距是其中一个因素,但不是唯一的。还有以下的因素:
1、蜀国后期人才贫乏。刘备建立蜀国主要依靠荆楚地主士人集团的支持。其中以诸葛亮、庞统、马良等豪族为主。随后刘备入川,曾经拉拢蜀地本土地主集团但未获成功。随后刘备采取以荆州士人集团压制益州背地势力的策略。这在蜀国刚建立的时间曾取得较好的效果,稳定了政权。但其后遗症也十分大。尤其是以诸葛亮、费祎、郭攸之、董允等荆州人才的相继去世和被害,蜀国人才凋零,再也无法和魏国抗衡。
2、未能与士族豪强合作。李开元认为蜀国是一个以豪侠武人、寒门下士为核心的政治集团。这个集团在三国中带有浓厚的下层社会特点。他始终没有与当时的强大力量,士族豪强合作,尤其是益州士族豪强一直对蜀汉政权阳奉阴违。在邓艾率军队到达成都城下时,朝中大臣力劝投降是最好的证明。这也是诸葛亮在前几次北伐时虽然占领了雍凉二州,却无法在哪里站住脚的重要原因。
2010-06-25
(1)引文
东汉末年,豪强地主阶层兼并大块土地而兴起,宗教势力则利用天灾人祸日益膨胀——一系列问题,造成汉朝皇室衰微的局面。于是地方官员与世家大族借机纷纷征召兵马,逐鹿中原,导致了长江以北经济凋敝的不良状况。各个阶层均希望有实力派人物出面统一,改善混乱的态势,这使得部分乱世精英阶层有了展现的机会。方是时,魏蜀吴三国政权由运而生。针对三国时期各割据王朝的疆域问题,由于战争而时变,笔者想在这里通过某些文献记载,理顺这一段纷乱的历史时期中国疆域下建置的风云变化。
(2)三国政权疆域分布状况概述
三国时代呈现出鼎立之象,但总体来讲,疆域广博程度上,魏为尊,吴次之,蜀为最轻。下面,我将分国别大致来叙述其疆域的分布状况,古地为顾颉刚、史念海先生所考,民国地(括号内)参考童书业先生论著。
1,曹魏
曹魏自建国以来,得东汉之司隶,据冀州、并州、豫州、兖州、青州、徐州、幽州、凉州全部地界,且管辖扬州、荆州江北部分,后又在凉州、司隶二地析出雍州,共得十二州。各州具体辖地如下:
司隶——河南、原武、弘农、河东、平阳、河内、野王。(河南中部及北部、西部并山西西南部)
豫州——颖川、襄城、汝南、弋阳、梁国、陈郡、沛国、谯郡、鲁郡、安丰。(河南东南部及安徽北部)
冀州——魏郡、广平、阳平、巨鹿、赵国、常山、中山、安平、平原、乐陵、勃海、河间、清河。(河北大部,兼涉山东、河南北端地)
兖州——陈留、东郡、济阴、山阳、任成、东平、济北、泰山。(山东西部,兼涉河北南端、河南东端地)
徐州——下邳、彭城、东海、琅邪、东莞、广陵。(江苏北部及中部,兼涉山东极南部,安徽西北端地)
青州——齐国、济南、乐安、北海、城阳、东莱。(山东北部及东部)
荆州——南阳、南乡、江夏、襄阳、魏兴、上庸、新城。(湖北北半省及河南西南部,兼涉陕西东南一隅地)
扬州——淮南、庐江。(安徽中部)
雍州——京兆、冯翊、扶风、北地、新平、安定、广魏、天水、陇西、南安。(陕西中部半省及甘肃东南部)
凉州——金城、武威、张掖、酒泉、敦煌、西海、西平、西郡。(甘肃西半省,兼涉宁夏西部、青海西宁一带)
并州——太原、上党、乐平、西河、雁门、新兴。(山西之大部)
幽州——范阳、燕国、渔阳、北平、上谷、代郡、辽东、昌黎、辽西、玄菟、带方、乐浪。(河北北部及察哈尔南部并辽宁大部,兼热河南端、朝鲜北端地)
除此十二州外,魏国尚有一套首都陪都的独特制度,中国历史地理的先驱者顾先生言:“自魏文肇建五都,有首有陪,遂为后世开先例,隋、唐以后一代数都,殆未能脱曹氏之窠臼也。”这里足见曹魏都城制度的重要启后作用。魏文帝曹丕代汉以后,建都洛阳,不久又因为谯县乃其籍贯、长安为西汉故都、许昌为东汉所居之地、邺为曹操兴王之城四个原因,将五地同加都号——此即为曹魏的“五都制”。后世渤海、辽等少数民族政权也有相类制度,不知与其是否有渊源,由于笔者未加考证,故不敢妄言。
2,蜀汉
刘备本涿郡手工业者,有皇室血统,机缘巧合,复汉国于蜀地。他所控制的地域,仅有益州一地,比起魏国十二州、吴国四州甚为狭小——这个问题可以作为三国中蜀国最先灭亡的必然性原因之一来讨论。有人言蜀人除益州一地外,北有凉州、南有交趾,顾氏认为,“然案之实际,交州尚有其名,若凉州则非蜀人势力所能及也。”依据如下:蜀汉曾以姜维为凉州刺史,仅辖武都、阴平二地,而这两个地方本来是益州的旧属,不过巧立名目而已,故蜀汉势力不能到达;而所谓交州,仅存一名,治所遥设于益州,同蜀国邓芝领兖州、张翼领冀州事——完全是“置牧守遥领他国州郡”之风的延续,又何言占有呢?实际的蜀国属地不过如下:
益州——蜀郡、汶山、犍为、江阳、汉嘉、广汉、东广汉、梓潼、巴西、巴郡、巴东、涪陵、汉中、武都、阴平、朱提、越嶲、建宁、牂牁、永昌、兴古、云南。(四川、贵州二省及陕西南部汉中一带并云南东北半省,兼涉西康东端、广西西端之地)
蜀汉在益州,在疆域制度上没有独创,只是沿用了羁縻统治而已,仅对后世之土官制度,有所小贡献而已。
3,孙吴
孙权据江东,盖因孙坚、孙策之功也,作为一代君主,他不懂创业,但守业素质极佳。赤壁后,魏蜀对孙氏的江南政权刮目相看,争相作为拉拢对象——足见其强盛之力。它的疆域承袭汉朝荆州、扬州、交州三地,与魏国分荆、扬,全据交州。黄武五年,改变州境,分交州为两部分,一部分为南海三郡,仍称交州;另一部分称广州,治理海东四郡。总之,孙氏政权领土如下所示:
扬州——丹阳、新都、蕲春、会稽、临海、建安、东阳、吴郡、吴兴、豫章、庐陵、鄱阳、临川、安成。(江苏、安徽二省之南部及浙江、江西、福建三省,略涉湖北省东端)
荆州——南郡、宜都、建平、江夏、武陵、天门、长沙、衡阳、湘东、零陵、始安、昭陵、桂阳、始兴、临贺。(湖南全部及湖北南半部,兼涉广东北端、广西及贵州之东北隅)
交州——合浦、朱崖、交趾、新兴、武平、九真、九德、日南。(广东西南隅及安南东北部)
广州——南海、苍梧、郁林、桂林、高凉、高兴。(广东、广西二省之大部)
除此四州外,另有一段插曲——吴国政权曾经臣事于魏国一段时间,魏国遥封其荆州地为郢州,只是一个虚名,并无实质的建置。
(3)评价
看完顾先生、史先生的著作,我借用二人之成果,并融有一些心得体会,概括这一时期疆域分布所展现的特点如下:
1, 曹魏在统一北方、疆域最广的基础上,首创五都制度,其中还隐含了首都陪都的制度,不仅加强了对各地中心城市的控制,还以五点带动地区间发展,对历史贡献很大。而其中以两汉都城为二京,可见其正统观念心态对地理沿革制度之强烈影响,即虽有篡汉现实之事,却行继汉之表。
2, 三国时期出现特有之遥领别国封地的现象。就其本源,仍看出各国所谓全局观念,即不提倡割据一方,有君临天下、视自己为前朝继承的皇道思想。
3, 每一国均不以一州为限,尤以蜀为甚,实质只有益州一地,虽北部领有凉州两城,但亦声称自己具有凉州、益州二地——这种现象显示出极力冲淡割据色彩、制造全国性政权架势的“大我意识”。
4, 此时中国由于战乱因素,出现“一州二刺史”现象,尤以魏、吴分立的荆州、扬州二州为甚——这种建置的混乱,会给今后史学工作者阅读史料产生大量歧义。如魏国“荆州事”误解为“吴国荆州事”——这点需要治史者详细考订才可避免。
孙吴拿下荆州并在夷陵打败刘备以后一直就没什么作为,偶尔配合一下蜀国北伐,败了就败了。而且在孙权晚年张昭受冷落(谁叫你管那么多 处于半退休状态了孙权犯错还要在你家门口罚站),陆逊被逼死(政治上基本是个白痴)。吴国再也没有什么像样的作为。
问题最多的蜀国看似最弱其实是绊脚石太多。从地理上他基本只有一个益州,仔细比对一下他和东吴版图差不太多。实际上大家细想想刘备死后蜀汉这个国家谜团就很多了。刘备全国的兵力基本在夷陵被全部摧毁。可刘备死后马上面对着曹魏整来的五十万军队,安居平五路后赵云为了救援吴国又率军出阳平关,打完了以后马上诸葛又要去南征,南征结束后又是数十年的北伐。这蜀国的军队也太多了吧,这样北伐都没打赢真的是天要绝汉啊。
首先蜀国为什么在连续的战争中都没有走向衰败呢?
无疑是夷陵之战刘备没有倾全国之兵,替蜀国保存下了一只有生力量。还有一种可能就要归功于刘备的连营了。表面看刘备连营是犯了兵家大忌,实际上刘备把损失降到了最小。如果那时刘备不连营,蜀国几万军队在烈日下一点点消磨士气。吴军一旦突袭,蜀军想打的体力绝对比不过吴军结果可想而知,想跑的几天不喝水你跑的了吗。火烧连营只是把你的斗志烧了,士兵基本上都是来的及逃跑的,那么竟然逃跑了以后就有希望找回来的嘛!所以到头来蜀国并没有遭受什么损失。
所以仔细想想三国最弱的不是蜀,当时三国的形势还算是比较平均的。
至于蜀国的北伐失败主要是因为益州的本土士族不服他,他们不愿意接受刘备带来的外来政权。士族的目的就是要当官。这就好比一位毕业生求职,原本求职就比较困难结果你刘备又带来了一群人求职。所以益州的本土士族阶级一直对蜀汉很不爽。这样在诸葛死后,刘禅(补充 不是“扶不起的阿斗” 是“没人扶的阿斗”)姜维这一群人当政。益州阶级就更不服了:丞相也就罢了你们是什么东西。所以当邓艾率孤军攻打成都时刘禅知道自己的政权不得人心迟早要颠覆便选择了投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