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蚕有什么用
1、经济价值
中国古代最主要的经济昆虫之一。蚕的经济价值在于蚕丝。蚕丝是主要的纺织原料之一。中国是最早利用蚕丝的国家。古史上有伏羲“化蚕”,嫘祖“教民养蚕”的传说,又说黄帝元妃西陵氏为“先蚕”,即最早养蚕的人。
新石器时代的考古表明,公元前2750年以前,今浙江吴兴钱山漾地区的先民已利用蚕丝织成绢片、丝带和丝线。公元前十三世纪,桑、蚕、丝、帛等名称已见于甲骨卜辞。蚕丝和大麻、苎麻,以及后来的棉花一道,为中国人主要的衣着原料,蚕桑也就成为中国农业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2、文化价值
中国人是世界上最早养蚕、织丝的国家。在浙江省吴兴的郊外,发现五千年人人类遗留的东西,其中有古代的丝织品,证明很早以前中国就会养蚕,传说黄帝的妃子螺,教人民种桑树、养蚕、抽丝、织布,让大家有好的衣服穿。
二千多年前,中国人制造的丝织品传到欧洲,当时欧洲人不会养蚕抽丝,不知道这么美丽的布料是怎么做出来的,由于欧洲人很喜欢买丝织品,商人要运送丝织品到欧洲,于是开辟一条运送丝织品到欧洲的路,这条路称作丝绸之路。
3、商业价值
根据文献记载和文物考证,我们的祖先早在五千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已开始植桑养蚕。蚕丝的利用开始于渔猎时代的末期,而养蚕开始于农业时代的初期即黄帝时代。
在周朝(公元前1066年~256年)蚕桑生产已成为专业化,并受到官方督察管理。到战国时期(公元前476年~221年)达到高度发展,蚕丝已成为平民百姓的日常衣服和自由贸易的物资了。
扩展资料:
起源:
桑蚕起源于中国。由古代栖息于桑树的原始蚕驯化而来,形态和习性与今天食害桑叶的野桑蚕十分相似,血清沉淀反应强度也相同,杂交能产生正常子代。桑蚕的染色体是28对,野桑蚕则有27对和28对两种类型,认为桑蚕与中国的28对型野桑蚕同源。
人类最初可能是从桑林中采集原始野生蚕茧取丝利用;随着人类生活的定居和对蚕丝用途的进一步了解而试行在室内养蚕。经过长期的培育和选择,野生蚕才逐渐驯化成为具有今天这样经济性状的桑蚕种。目前, 我 国桑蚕生产遍布 26个省份的1000多个县 。
生活习性:
蚕宝宝属寡食性昆虫,除喜食桑叶外,也可以吃柘叶、榆叶、葡萄叶、鸦葱、蒲公英和莴苣叶等,不过吃这些死亡率会增加。蚕所必需的营养,有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类、维生素、无机盐和水分等。桑叶是蚕最适合的天然食料。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桑蚕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 蚕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蚕宝宝
蚕沙可做蚕沙枕:蚕沙有性温、味甘辛,燥湿祛风、健脑益智、安神降压、调理睡眠
蚕沙也可入药,祛风湿
蚕蜕的皮可入药。
蚕蛹可食用,蛋白质含量极高。
蚕 释名 自死乾名白僵蚕。 气味 咸、辛、平、无毒。 主治 1、小儿惊风。用白僵蚕、蝎梢等分,天雄尖、附子尖各一钱,微泡为 末。每服三分至半钱,以姜汤调灌。甚效。 2、风痰喘嗽,夜不能卧。用白僵蚕(炒过,研细)、好茶末各一两, 共研为末。每服五钱,临睡时开水泡服。 3、喉风喉痹。用白僵蚕(炒)、白矾(半生半烧),等分为末。每服 一钱,自然姜汁调灌,吐出顽痰,即效。小儿服,则加少许薄荷、生姜 同调。又方:上方加白梅肉和成丸子棉裹含咽。又方:用白僵蚕(炒) 半两、生甘草一钱,共研为末,姜汁调服,涎出立愈。又方:用白僵蚕 二十枚、乳香一分,共捣研为末,每取一钱烧烟。熏入喉中,涎出即愈。 4、偏正头风,夹头风,两穴太阳痛。用白僵蚕为末,葱茶调服一匙。 又方:用白僵蚕高良姜,等分为末。每服一钱,临卧时茶送下。一天服 二次。 5、突然头痛。用白僵蚕为末,每服二钱,熟水送下。 6、风虫牙痛。用白僵蚕(炒)、蚕蜕纸(烧),等分为末擦痛处,等 一会,用盐汤嗽口。 7、疟疾不止。用白僵蚕(直者)一个,切作七段,棉裹为丸,朱砂为 衣。一次服,桃李枝七寸,煎汤送下。 8、腹内龟病。人间龟病不堪言,肚里生成硬似砖,自死僵蚕白马尿, 不过时刻软如棉。极效。 9、脸上黑斑。用白僵蚕末,水调涂搽。 10、隐疹风疮。用白僵蚕焙过。研为末,酒送服一钱。 11、丹毒(从背上、两胁发起)。用白僵蚕十多枚和慎火草捣涂。 12、小儿口疮(口中通白)。用白僵蚕炒黄,拭去黄肉毛,研为末,调 蜜敷涂。立效。 13、小儿鳞体(皮肤如蛇皮鳞甲之状,亦称胎垢工蛇体)。用白僵蚕, 去嘴,研为末,煎汤洗浴。方中亦可加蛇蜕。 14、项上瘰疬。用白僵蚕为末,每服五分,水送下。一天服三次。 15、刀斧伤。用白僵蚕炒黄,研末,敷涂。 16、乳汁不通。用白僵蚕末二钱,酒送服。过一会,再服芝麻茶一碗, 即通。 17、崩中下血。用白僵蚕、衣中白鱼,等分为末,水冲服。一天服二次。 18、小儿疳瘦、有蛔虫寄生。用蚕肾三末饮服。 19、大小便血,淋沥疼痛。用茧、蚕蜕纸,并烧存性,晚蚕沙、白僵蚕, 并炒,等分为末,加麝香少许。每服二钱,米汤送下。一天服三次。 20、妇血崩。治方同上。 21、开展谋高分子。用蚕蜕烧灰三钱,加轻粉、乳得少许,先以温浆水 洗净患处,再敷药末。 22、吐血不止。用蚕蜕纸烧存性,调蜜做成丸子,如芡实大,放口中含 化咽津。 23、小便涩痛或通。用蚕蜕烧存性,加麝香少许。每服二钱,米汤送下。 24、妇妇断产。用蚕蜕纸一尺,烧为末,酒送服,终身不产。 食用价值:白僵蚕蛹 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和各种矿物质价值和蝇蛹相当,可炒、炸食用。 老少皆宜,味美佳品。养生之良方 蚕砂:蚕砂又名蚕矢,是家蚕的干燥粪便。性味甘温,入肝、脾、胃经,有燥湿、祛风、和胃化浊、活血定痛之功。常用于风湿痹痛、头风、头痛、皮肤瘙痒、腰腿冷痛、腹痛吐泻等症。古人将蚕砂炒热后装入袋中,趁热敷患处,可治诸关节疼痛,半身不遂。民间用蚕砂作枕芯的填充物,有清肝明目之效。 【别名】蚕屎、晚蚕砂、原蚕砂、蚕粪 【来源】本品为蚕蛾科昆虫家蚕 Bombyx mori Linnaeus.的干燥粪便。搜集家蚕粪便,晒干,筛净杂质即得。 【性味归经】甘、辛、温。 【功能主治】祛风湿,止痛。用于腰膝关节疼痛,月经过多,腹痛,皮肤风疹。 【用法用量】 3~8钱,包煎;外用装布袋蒸热熨患处。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鉴别用药】蚕沙与木瓜均能祛风湿、和胃化湿,以治湿痹拘挛及湿阻中焦之吐泻转筋。但蚕沙作用较缓,又善祛风,故凡风湿痹痛,不论风重、湿重均可应用;木瓜善舒筋活络,长于治筋脉拘挛,除常用于湿阻中焦吐泻转筋外,也可用于血虚肝旺,筋脉失养,挛急疼痛等。
二、可以用蚕丝做被子,做衣服。蚕丝被具有防蟥、抗菌、抗过敏及亲肤的特性。蚕沙可做蚕沙枕:蚕沙有性温、味甘辛,燥湿祛风、健脑益智、安神降压、调理睡眠。
古有丝绸之路,丝指的就是蚕丝。
还可以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