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行为、法律事实、法律事件、事实行为有什么区别?

 我来答
N尼古拉斯_过儿
高粉答主

2019-04-10 · 说的都是干货,快来关注
知道答主
回答量:618
采纳率:72%
帮助的人:24.5万
展开全部

法律行为、法律事实、法律事件、事实行为的区别如下:

1、概念不同

法律行为产生意定之债,事实行为产生法定之债。杀人产生侵权之债,无因管理产生无因管理之债,多找钱产生不当得利之债;

法律事实是法律规定的、能够引起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现象。法律事件是法律规范规定的、不以当事人的意志为转移而引起法律关系形成、变更或消灭的客观事实;

法律事实的一个主要特征,它必须符合法律规范逻辑结构中假定的情况。只有当这种假定的情况在现实生活中出现,人们才有可能依据法律规范使法律关系得以产生、变更和消灭;

事实行为是“法律行为”的对称。是指行政机关实施的不直接决定相对人的权利义务,不直接发生法律效果的行为。

2、分类不同

法律事件又分成社会事件和自然事件两种;前者如社会革命战争等,后者如人的生老病死自然灾害等,这两种事件对于特定的法律关系主体而言,都是不以其意志为转移的事件;

但由于这些事件的出现,法律关系主体之间的权利与义务关系就有可能产生,也有可能发生变更,甚至完全归于消灭;

例由于人的出生便产生了父母与子女间的抚养关系和监护关系,而人的死亡却导致抚养关系、夫妻关系或赡养关系的消灭和维承关系的产生等。

事实行为可分为程序性行为和非程序性行为;前者与行政行为紧密相联,对行政行为的产生过程和实施过程具有重大影响,常为行政程序法所规范,违法的可导致与其相关的行政行为的撤销;

后者不依附于某一行政行为,如对相对人的监督检査行为,也受行政法的规定,在其违法时可能发生行政主体或行政工作人员的责任问题,如赔偿责任,惩戒责任等。

3、执行行为不同

法律事实是依法能够引起法律关系产生、变更、消灭的客观情况,是法律关系产生、变更、消灭的前提。

对于事实行为,行政机关在管理中,除作出具有法律效果的行政行为外,其活动大部分属于事实行为,如做出决定前的材料准备行为,作出决定后的实际执行行为等。

只有当符合法律规范逻辑结构中假定的情况在现实生活中出现,人们才有可能依据法律规范使法律关系得以产生、变更和消灭。如结婚产生夫妻间权利和义务关系,结婚即为法律事实;死亡引起婚姻法律关系的消亡、继承法律关系的产生,死亡即为法律事实。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法律事件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法律事实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法律行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事实行为

上海伟创律师事务所
2020-09-09 广告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2004年1月1日施行)。第三章 工伤认定,第十四条 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工伤:(一)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二)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 点击进入详情页
本回答由上海伟创律师事务所提供
微风
推荐于2017-10-01 · 知道合伙人人力资源行家
微风
知道合伙人人力资源行家
采纳数:5853 获赞数:53119
大中型制造型企业十几年质量管理经验。

向TA提问 私信TA
展开全部
  法律行为、法律事实、法律事件、事实行为的区别:‍
  1.法律事实包括事件和行为,其中行为还包括事实行为和法律行为,事件和行为的根本区别是当事人有没有意志、意思表示的内容。‍
  2.法律事件‍
  是不受当事人的意志支配的一种事实,跟当事人的意思表示无关,事件包括自然事件和认为事件。
  注:是当事人的意志。 
  (1)自然事件:与人的意志完全无关。如打雷刮风下雨、地震海啸。
  (2)人为事件:与人的意志有关系,但是当事人控制不了。如战争、罢工、动乱。(战争是人挑起来的,但是当事人无法控制,若今天签了一份合同,明天战争了,合同当事人都控制不了战争,合同约定的事项无法实现,那么这是法律事件,当事人不承担违约责任)
  3.法律行为包括表意行为(法律行为)和非表意行为(事实行为)。
  (1)法律行为(表意行为是行为人通过意思表示所进行的活动,是有意识的活动,在做某事之前事先进行思考。表意行为包括民事行为、可变更可撤销民事行为、效力待定民事行为、可撤销民事行为、无效民事行为。
  (2)事实行为(不表意行为)理解为做某事之前没有经过事先的思考,做的事情能够产生法律效果,如捡到500万元,事先根本没有思考,但是捡到500万,就与失主构成了返还财产的法律关系。
  法律上事实行为包括:侵权行为、无因管理、不当得利、捡到遗失物、发现埋藏物、先占、创作等。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71420824
2006-12-03 · TA获得超过970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1118
采纳率:0%
帮助的人:0
展开全部
法律事实的种类。主要有两种:法律事件和法律行为
(1)法律事件是法律规范规定的、不以当事人的意志为转移而引起法律关系形成、变更或消灭的客观事实。法律事件可以分为社会事件和自然事件两种。
(2)法律行为可以作为法律事实而存在,能够引起法律关系形成、变更和消灭。行为可划分为善意行为、合法行为与恶意行为、违法行为。
在研究法律事实问题,还应当看到复杂的现象:
①同一法律事实可以引起多种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和消灭。
②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法律事实引起同一个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或消灭。
在法学上,人们常常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法律实事所构成的一个相关的整体,称为“事实构成”。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创作者BbCarQ0pFQ
2019-06-24 · TA获得超过3751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3187
采纳率:27%
帮助的人:170万
展开全部
法律行为——以意思表示为要素,依照意思表示内容发生法律效果为目的的行为。也指人们所实施的、能够发生法律效力、产生一定法律效果的行为。以发生一定司法效果的意思表示为要素的法律事实。
法律事实——就是法律规定的、能够引起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现象。法律事实的一个主要特征,它必须符合法律规范逻辑结构中假定的情况。只有当这种假定的情况在现实生活中出现,人们才有可能依据法律规范使法律关系得以产生、变更和消灭。如结婚产生夫妻间权利和义务关系,结婚即为法律事实;死亡引起婚姻法律关系的消亡、继承法律关系的产生,死亡。
法律事件——是法律规范规定的、不以当事人的意志为转移而引起法律关系形成、变更或消灭的客观事实。法律事件可以分为社会事件和自然事件两种。社会事件有政变,游行示威,战争等,
自然事件有自然灾害、人的自然出生和死亡等。
事实行为——是指行为人不具有设立、变更或消灭民事法律关系的意图,但依照法律的规定能引起民事法律后果的行为。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勇士W
2019-12-23 · TA获得超过724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1342
采纳率:53%
帮助的人:96.5万
展开全部
这四个词语可以从字面意思来理解,行为事实事件行为各不同。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更多回答(6)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