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否定传统文化,也是否定历史。
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民族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所积淀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文化遗产,也是民族特有的思维方式的精神体现。传统文化既有精华,又有糟粕,所以,对传统文化既不能一概否定,也不能全部的吸收,只有站在时代高度,通过实践检验。汲取精华,清除糟粕,才是正确地发挥作用。
一个国家走向现代化,总要有建立在一定的经济、政治之上的文化,否定传统文化,也是否定历史,否定民族精神。人为地割断自己的“根”。美国文化哲学家怀特说过:“文化是一个连续的统一体,文化发展的每个阶段都产生于更早的文化环境”,“现在的文化决定于过去的文化,而未来的文化仅仅是现在文化潮流的”。可以说,一个国家民族的发展史,也就是发展和丰富传统的历史。
否定传统文化,必然抹煞民族精神。那种认为中国现代化只能从异质文化中汲取力量,企图以文化就是以西方文化模式代替中国传统文化模式的过程称为西化派是错误的。
二、传统文化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
传统文化作为一种社会精神形态,是一定社会存在的反映,这种传统文化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它对社会长期发生作用。
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历史发展中创造了举世瞩目的灿烂文化,它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影响深远。由于孕育传统文化土壤的特殊性以及历史、文化自身发展的个性特征,使中国传统文化独成一系,以其独特风姿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以其巨大的魅力影响着世界文化的发展。
我们应当十分珍惜和发展其精华,这种“血脉”和“精髓”与马克思主义相结合,构成现代文化的主体。值得继承与发扬的传统文化精华主要有:自强不息,艰苦奋斗;崇尚人的价值,注重和谐稳定;道德价值至上,追求精神境界的提高;直观整体思维,矛辨证分析;长盛不衰的传统美德;和平友善,热爱祖国。
三、传统文化的消极因素必须去除,才能更好发扬现代文化。
法制观念淡薄。中国传统文化不重视法制,实行的是人治,如实行的是皇权至高无上,因而君言就是法。在我国今天社会主义社会里, 人民群众已经成为国家主人,国家的一切法律反映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但封建特权思想严重,权大于法,情大于法的事,还时有发生。
商品意识差。中国是个农业国,重农轻商十分严重。过去,经商是被人看不起的,不知商业是产品流通的重要环节,对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繁荣经济,方便,起着重要的作用,尤其在现代,没有市场经济的高度发展,也就无法走向现代化。
守旧意识严重。中国的小农经济广大,个体经济,靠天吃饭,“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很容易满足于现状,非到万不得已,是不会起来造反和自学接受新东西的。
四、由传统文化走向现代化,是推动社会主义不断发展的精神动力。
首先是发展市场经济经济的需要。过去,实行的是计划经济,这种经济是人治经济,一切由政府统管,政企不分,按长官意志办事,乱放炮抱粗腿界。
现在市场经济是以市场机制作为配制社会资源的基本手段,是按照市场经济运动规律建立起来的一种经济管理体制。因此它能有效激励企业发挥主动性与竞争性,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与创造性,成为现代化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一定的经济总是与一定的文化相联系的。经济与文化相互渗透,相互影响,今天的经济,也就是明天的文化;而明天的文化,也将是后天的经济。
所以,现代经济的发展,一方面将对人们现有的文化观念进行检验,新的取舍,另一方面,促使人们必须努力学习一切先进的东西,不断提高自己的精神素质,才能适应形势发展需要,这就是市场经济对传统文化走向现代化的根本决定作用
其次是建全社会主义法治的需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法制意味着合法性、权威性、公正性。法治在市场经济的作用:一是引导作用—引导市场经济向健康的方向发展;二是规范作用—通过法律规范政府和市场主体的行为与秩序;三是保障作用—保障市场主体的平等竞争与正当权利。
这些都是现代文明与现代文化的体现,而中国传统文化在这方面却有很大的缺陷。中国传统文化在法制思想上强调实行人治。法律仅作为治国的某种辅助手段,这种缺乏权利意识的传统文化,在市场经济就难以存在与发展了。
扩展资料
文化特点
1、世代相传,中国的传统文化在某些短暂的历史时期内有所中断,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或多或少的有所改变,但是大体上没有中断过,总的来说变化不大。
2、民族特色,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中国特有的,与世界上其他民族文化不同。
3、历史悠久,有五千年的历史。
4、博大精深,“博大”是说中国传统文化的广度—丰富多彩,“精深”是说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度—高深莫测。
加强文化引领的地位,发挥文化引领的作用,有效提升文化引领的质量,既是文化的基本功能,也是现代文化的机能、现实诉求和基本依据。一是现代文化是现代人的主导性生活方式。以现代文化为引领不是用文化去引领文化,而是用现代文化去引领发展,用现代文化去引领人和整个社会的发展,用现代文化力促新的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和文化自强。
二是科学的发展观是现代文化发展的基本前提。发展应是共享性发展,增长当为包容性增长。三是现代化理论是现代文化发展的很重要尺度。新疆人要以先进的文化和现代人格塑造,去创新发展理念,去打造新疆效率,去砥砺新疆精神,去追求新疆卓越。四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有益成果是以现代文化为引领的核心内容。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关系?王俊凯这样认为,成长的根基在这里
文化,作为一种意识形态,既随着社会进步而发展,又反作用于社会,对其发展起着促进或阻碍、积极或消极的作用。
传统文化,从广义上讲指中华民族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从狭义上讲是指社会意识形态及与之相适应的组织机构。就其形式而言,可分为物质形态(如文物、建筑、器皿、衣物服饰等)和精神形态(如思想、道德、风俗、文化、文艺等)两类。狭义中国传统文化是指由中国长期社会历史沿袭而形成的风俗、道德、思想、艺术、制度、生活方式等物质与精神文化现象的总和,其中大部分以传统自然经济为基础,本质上是一种小农意识的反映,其核心以追求伦理道德为基本出发点,具有典型的封闭求同、消极迷信色彩。表现的基本形式是一种建立在小农经济基础上的农业文化,是一种建立在宗法制度基础上的血缘文化。
现代文化是相对于传统文化而言的,现代文化是对传统文化的发展与创新。现代文化主要指由传统社会向经济富裕、政治稳定、科技发达的现代社会过渡中形成的文化。目前,由于种种原因,传统文化至今仍然没有完成向现代意识形态的全面转型,而任何社会的转型都将伴随着原来占统治地位的传统意识形态的转型。现代化的迫切任务已经摆在人们面前,市场经济体制已是无法回避的选择,它要求把人的主体性提高到一个空前的高度,强调在社会发展中人的能动性、创造性、自主性,强调个人的价值、权利、尊严,尊重个性、尊重人的创造性已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
2 现代文化建设中对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
中国正在进行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一方面推动着文化的进步,一方面又受到文化的影响和制约。作为现代化进程的文化背景,以小农经济为特征的中国传统文化与建立在弘扬个性、以追求利益最大化为出发点的现代文化无论从形式上还是内容上都相背离,并以其特有的负面效应阻挡着现代化的发展进程,同时,又不可避免地受到来自社会发展中现代文化的猛烈冲击,并与其构成种种冲突。
现代文化对现代化建设起促进作用。在我国,现代文化要合乎中国人心理,反映时代精华,扬弃传统文化,吸收西方文化中之优秀,在各种文化因素的冲突与融合中,逐步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文化。所以,现代文化的创建必须解决如何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关系、传统文化的精华与糟粕等问题。
中国传统文化精华与糟粕并存,唯一的科学态度是继承其精华排除其糟粕,可称之“吐故纳精”,既不能一概肯定,搞民族文化保守主义,又不可一概否定,搞民族文化的虚无主义。
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有“血缘”关系。任何一个民族在其发展过程中,都会生成一种独特的民族文化。这种文化伴随着本民族的发展而发展,当一种新制度产生时,既会对旧文化中一些不相适应的部分进行批判和排除,又会使其精华得到遗留,经过“改造”使其升华,适应新的经济基础和政治制度的需要。
如何正确对待中国传统文化问题,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已经从理论上作了系统、透彻地论述,概括起来就是这几个字:“批判地继承”。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相遇,肯定会发生冲撞,因为它们是矛盾的两个方面,其结果必然是彼此发生变化。传统文化从其主流上看是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中华传统主体文化,它产生的社会基础是以小农经济为特征的农业经济。而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伴生的现代思想文化,它的特征与要求决定着必然会带来组织发展与人们活动在观念、心理、行为上的很大变化,这样就导致了传统文化与现代思想文化的冲撞与对抗不可避免。
3 现代文化应吸收传统文化的精华
中国传统文化源于半封闭的大陆地理环境、农业自然经济和宗法制度是祖先在以黄河流域为主遍及全国广袤的土地上辛勤劳动的结晶。他们在从猿到人、从愚昧到开化再到文明的不断进化过程中,在与自然界的斗争及部落间的抗争中,打下了以农业为基础,以家族为本位的传统文化的最初基础。历史进入奴隶制社会,经过夏商周各族文化的冲撞融合,发展形成以《周易》和“礼乐”制为核心的商周文化。从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始,中国逐步进入封建社会,随着生产力和经济基础的发展,传统文化形成儒、道、释三大家,其中以儒家思想为主干,处于主导和支配地位。特别是西汉以来,儒家吸收了道家、法家、阴阳家等思想,开始“独尊儒术”,儒家学说“独领风骚”。
这种以儒家学说为主干的传统文化,其核心结构是封建的哲学思想、伦理道德、政治和经济制度以及人们的心理和思维方式。它的主体属于封建时代,应当随着封建制度的灭亡而衰亡,被时代需要的新文化所代替。事实上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传统文化也在发展变化着,直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从主体上说,中国的封建文化,就被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文化所取代。我国的文化现代化任务并不是自今日始,而是说它尚未“最终”完成,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也将进一步推进现代文化的发展。
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历史发展中创造了举世瞩目的灿烂文化,它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影响深远。由于孕育传统文化土壤的特殊性以及历史、文化自身发展的个性特征,使中国传统文化独成一系,以其独特风姿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以其巨大的魅力影响着世界文化的发展。我们应当十分珍惜和发展其精华,这种“血脉”和“精髓”与马克思主义相结合,构成现代文化的主体。值得继承与发扬的传统文化精华主要有:自强不息,艰苦奋斗;崇尚人的价值,注重和谐稳定;道德价值至上,追求精神境界的提高;直观整体思维,矛辨证分析;长盛不衰的传统美德;和平友善,热爱祖国。
4 现代文化应批判传统文化中的糟粕
中国传统文化有辉煌的历史,它的精华将永远是中国文化的“基因”。然而传统文化是建立在较低的生产力基础上,主要是在封建社会形成并为封建制度服务的文化,有其固有的缺陷,而且随着封建社会的腐朽没落,传统文化的“母体”受到“病毒”感染,严重地阻碍了社会发展。虽经近代辛亥革命、“五四”运动及中共领导的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洗礼,但其封建主义的“流毒”并没完全排除。所以,那些把传统文化说成是世界上“最伟大”、“最辉煌”,甚至把人类未来的希望寄托在“儒学文化的复兴上”的崇古、复古论都是错误的。因此要反对民族文化的保守主义,主张“剔除其封建性的糟粕,吸收其民主性的精华”。
传统文化毕竟是封建时代的产物,它的糟粕至今还与社会主义的上层建筑发生冲突,必须予以排除,为现代文化建设开辟道路。应该予以摒弃的糟粕主要有:纲常名教,尊卑等级;宗法观念,小农意识;好古复旧,封闭保守;人身依附,压抑个性;贬利禁欲,轻视科技;独断专制,缺少民主法制。
但是,批判和剔除封建性传统文化中的糟粕,并非传统文化全部“腐朽”,那种要与之“一刀两断”、全盘抛弃的民族虚无主义也是错误的。任何民族文化都有时代性和连续性,任何新文化都不可能离开传统的基础凭空重建,必然是对传统文化的扬弃与升华。从中国文化的整体看,封建时代的文化和社会主义时代文化,都是民族文化长河中的不同发展阶段,它们既有相互排斥的对立性质,又属于同族文化,有着相通的共同点。这种共同点,植根于我们民族的前后延续之中,是不会衰亡的。就是说,传统文化并非纯粹的封建文化,它是农民及劳动人民参与共同创造的文化,有反映劳动人民进步性的优秀内容,有着许多合理的、富有生命力的精华,毛泽东说:“今天的中国是历史的中国的一个发展,我们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者,不应当割断历史。从孔夫子到孙中山,应当给以总结,继承这一份珍贵的遗产”。
传统文化的民族虚无主义,对现代文化建设危害极大。它们有人以传统文化产生的地理环境和社会制度为根据,将传统文化与落后保守、反动相等同,判定传统文化的“黄色文明”落后于西方文化“蓝色文明”;有人热衷于传统文化的劣根性,对其采取憎恨态度,极尽冷嘲热讽,把它说成“酱缸”文化,中国人被酱成只会“窝里斗”、“失去了灵性的人”;有人持传统文化“衰老”论、“灭亡论”,说它已毫无希望;“文革”对传统文化采取“打倒”政策,传统被当“四旧”而“横扫”。这些错误观点的存在与泛滥,必然导致对民族自信心的丧失,导致“全盘西化”的民族投降主义。事实上,已经有人从民族虚无主义出发,得出“中国人是劣等民族”,其素质、能力、道德和智慧等都是低下的荒谬结论;有人公开声称“不以做一个中国人为荣;有人提出只有把中国交给西方人管理,才能实现现代化的殖民地谬论。这与早些年那些入侵和瓜分中国的帝国主义分子,对中国人民的污蔑极为相似。
作为人创造的文化,永远不可能是被克隆的。中国传统文化是个错综复杂的矛盾体,它集积极面和消极面于一体,相互交织与渗透,无论是忠孝还是礼义等都是既有优点又有缺点,既有利又有弊,既有封建性也有民族性,既有精华也有糟粕,关键在于对其审视的角度、量与度的把握以及为那个阶级所用。所以,对传统文化的批判与继承不能简单化、搞形而上学,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用历史的辩证的阶级的观点进行科学分析,实事求是地作出评价。中共十七大报告指出:“我们要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家园,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其与现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所以,吸收、借鉴传统文化中的优秀部分,使之为我所用,既能继承,又能超越,也是人类自我超越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