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辩证法的答案

1、什么叫做自然辩证法?它的研究对象是什么?2、为什么说牛顿力学是机械自然观的自然科学基础?3、自然演化的自组织机制、自组织理论4、何谓演化与进化?怎么样来理解自然的进化... 1、什么叫做自然辩证法?它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2、为什么说牛顿力学是机械自然观的自然科学基础?
3、自然演化的自组织机制、自组织理论
4、何谓演化与进化?怎么样来理解自然的进化方式?
5、人和自然协调发展的基本途径。
6、如何理解“环境创造人,人也创造环境”?
7、科学和伪科学、非科学的划分标准
8、科学始于问题还是始于观察?
9、科学假说形成的途径及其对科学研究的作用
10、科学理论的发展模式
11、波普尔科学理论否证式发展观的贡献是什么?
12、科学理论社会历史发展观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13、科学的本质属性是什么?
14、简述技术发展中的伦理问题。
15、科学共同体的社会规范是什么?
16、STS专业为什么首先在西方出现?
17、技术价值定义,及其同技术属性之间的关系
18、根据选题的基本原理,在所学专业的基础上选择一个题目,并简述选题过程及注意事项。
谢谢大虾们啦
展开
 我来答
匿名用户
2010-07-01
展开全部
STS专业为什么首先在西方出现?
20世纪30年代,科学史研究发生了从“内史”到“外史”的转变。1938年,美国学者R.K.默顿发表了《17世纪英国的科学、技术与社会》一书,第一次提出了“科学、技术与社会(Science,Technology and Society)”这个概念,认为是科学与社会的互动使科学在某些确定类型的社会中获得重大而持久的发展,强调要重视研究“科学作为一种不断发展的智力活动同其外围的社会和文化结构之间的关系”,要对它们的“互惠的关系”进行经验的、定量的研究。
进入20世纪特别是从60年代开始,由于严重的战争和环境生态问题,越来越显露出科学技术存在着负面影响;在学术领域出现了科学技术批判思潮、科学技术研究的外在主义导向,新兴交叉学科涌现,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关系开始成为一个重要的社会和学术问题。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使用原子弹、化学武器、细菌武器等造成的毁灭性破坏,对人类的生存带来极大的威胁。一些科学家对此表示了极度不安,并给予严正谴责。
如何正确对待科学与技术在社会中的应用等问题被尖锐地提了出来。日益增长的公众对社会中科学技术的意识和对一些科学技术的社会问题的反应,迫使政府部门采取了若干措施。因而,在美国和欧洲产生了一系列STS研究计划、中心和系,创办了STS的刊物和学会,培养了STS的本科生和研究生,STS逐步实现建制化,成了一门新兴学科。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匿名用户
2010-07-01
展开全部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tudiesSTS是上一世纪8-90年代以来在西方兴起的一种以科学、技术及其同社会的关系为主要研究对象的研究纲领,是一个能够更广泛吸引科学家和人文社会学者进行对话的开放的学术平台,是科学哲学、科学技术史、科学社会学等成熟学科实现自身建制化之后试图走向更广义综合的逻辑结果,是上述领域的学者同科学技术政策学、科学技术传播学等邻近领域的学者在出于政治和经济的变化而面临的新形势下发展出来的一种开拓生存空间的学术策略。 补充:STS纲领在“科学战争”之后遇到了很大的困难,对它的质疑与批判不仅来自科学家阵营,而且来自传统的科学哲学、科学技术史与科学社会学家。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电力小二
2010-07-03 · 超过28用户采纳过TA的回答
知道答主
回答量:186
采纳率:0%
帮助的人:77.8万
展开全部
选题的基本原则:
(1)创新性原则。好的选题应当是在现有背景知识中没有解决或没有完全解决的问题,也就是真正有新意的科学问题。
(2)科学性原则。好的选题一定要充分考虑当前的背景知识,一定要有相关的科学事实和科学理论作为依据。不要把“永动机”之类,或“伪问题”作为选择对象。
(3)可行性原则。好的选题还要认真考虑完成课题的主观条件和额观条件,不宜选得很宽、很复杂,久功不克,导致半途而废。
(4)社会需求原则。选题时还要把握好技术进步与社会经济的需求因素。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大熊——1
2010-06-27
知道答主
回答量:1
采纳率:0%
帮助的人:0
展开全部
怎么没人回答啊!!!等待中。。。。。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更多回答(2)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