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帮我解释一下"恋父情节"这个词语?
“恋父情结”指女孩恋父仇母的复合情绪,是女孩性心理发展第二阶段的特点。在这一阶段,女孩对父亲异常深情,视父亲为主要的性爱对象,而视母亲为多余,并总是希望自己能取代母亲的位置而独占父亲。
弗洛伊德认为,女孩出生后需要依靠母亲来维持自己的生活,在母亲的照顾下感到安全,因为她们的器官还不成熟,这种感觉一直延续到以后的生活中,造成了亲密的关系。
但在3-5岁的时候,当个性发展到性阶段时,孩子们开始对性器官产生兴趣,触摸或揭示他们的性器官,并从它们那里获得快乐。孩子们对性活动和父母的关系有强烈的好奇心,他甚至意识到父母之间的关系比他们与自己的关系更特殊。
这段时期的孩子往往会问父母 "我从哪里来" 这样的问题。在此期间, "厄尼·厄克特拉情结" 成为困扰女孩的主要问题。女孩指责母亲发现自己缺乏男性性器官,一些精神分析人士认为,这种归因可以解释为什么许多女性一生对母亲的感情相互矛盾。
女孩们开始觉得自己有缺陷, 产生 "阴茎嫉妒",这种感觉会影响她们的生活行为。之后, 她去寻找一个新的爱情对象,因为她的父亲有一个她没有的性装置, 所以她的父亲成为她关注的对象,从而增加了她对父亲的爱, 并与母亲形成了竞争的局面。
但这是不允许的,所以女孩产生了 "厄尼·厄克特拉情结", 俗称 "恋父情结"。最终,她不得不压制对父亲的爱,认同母亲。而且,由于女孩的阴茎嫉妒所引起的焦虑并不像男孩的去势焦虑那么强烈,她对母亲的认可和对父亲抑郁的热爱也没有男孩那么完整。
一些妇女一生的行为方式反映了男性的嫉妒和嫉妒,如追求权利、羡慕男性的行为特征,或因女性生理结构而自我贬低,甚至可能对男性怀有敌意。弗洛伊德认为,在这个时候,如果清朝把嫉妒变成怀孕的欲望,即使问题得到了成功解决。
扩展资料:
恋父情结形成因素
心理学研究发现,恋父情结的形成有两条轨迹:一是恋父情结多出现于父女相依为命,或父女过于亲近而母女亲近不足的家庭,这是客观的环境方面的原因。二是恋父情结者性格多为内向,且多有娇气、刁蛮、任性,这是主观的个性方面的原因。
恋父情结的症结是女儿无法与父亲实现心理分离,甚至有的女儿已经成年还要求与父亲同床而眠,其结果往往很糟糕,不仅会妨碍女孩与同龄男性的正常交往甚至婚恋,即使结婚之后,夫妻感情也难深笃;而且还会影响父亲的婚姻,还可能为此而酿成家庭悲剧。
创伤体验折叠
过早失去父爱的女孩,常常会将对于父亲的感情转移到现实中某个人物的身上,这个人物便会成为父亲的替代品,但他又不同于父亲。在父亲的光环效应下,“他”的形象往往更加高大起来,成为无可替代的“情圣”,供奉在女孩记忆的深处。
因为“他”与特定的时期联系紧密,而那个时期对女孩子来说刻骨铭心,所以无形之中,后来者便始终会让女孩觉得缺少共鸣。
不安全感折叠
在童年时期失去双亲中的任意一方,都会严重破坏儿童内心的安全感。不安全感导致的最直接反应,是防御心理加重,常常拒绝或者回避一切不确定的因素。“情结”不等于“爱情”,但是懵懂的女孩分不清。
所以,青春期里的特殊情感就变成了“沧海水”或者“巫山云”,令之后的感情黯然失色。正如桑妤所说,她并不是真的想固着在单身的状态里,但是爱情似乎打了结,总也理不顺,更不消说婚姻。要想“破茧而出”,只有先解开情结。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恋父情结
2013-12-18
2013-12-18
2013-12-18
心理学研究发现,恋父情结的形成有两条轨迹:一是恋父情结多出现于父女相依为命,或父女过于亲近而母女亲近不足的家庭,这是客观的环境方面的原因。二是恋父情结者性格多为内向,且多有娇气,这是主观的个性方面的原因。恋父情结的症结是女儿无法与父亲实现心理分离,其结果往往很糟糕,这会阻碍女孩与母亲的感情交流;会妨碍女孩与同龄男性的正常交往甚至婚恋;即使结婚之后,夫妻感情也难深笃,还可能为此而酿成家庭悲剧。
2013-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