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帮我解释一下"恋父情节"这个词语?

 我来答
可乐可123可乐
高粉答主

2019-05-03 · 说的都是干货,快来关注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730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17.9万
展开全部

“恋父情结”指女孩恋父仇母的复合情绪,是女孩性心理发展第二阶段的特点。在这一阶段,女孩对父亲异常深情,视父亲为主要的性爱对象,而视母亲为多余,并总是希望自己能取代母亲的位置而独占父亲。

弗洛伊德认为,女孩出生后需要依靠母亲来维持自己的生活,在母亲的照顾下感到安全,因为她们的器官还不成熟,这种感觉一直延续到以后的生活中,造成了亲密的关系。

但在3-5岁的时候,当个性发展到性阶段时,孩子们开始对性器官产生兴趣,触摸或揭示他们的性器官,并从它们那里获得快乐。孩子们对性活动和父母的关系有强烈的好奇心,他甚至意识到父母之间的关系比他们与自己的关系更特殊。

这段时期的孩子往往会问父母 "我从哪里来" 这样的问题。在此期间, "厄尼·厄克特拉情结" 成为困扰女孩的主要问题。女孩指责母亲发现自己缺乏男性性器官,一些精神分析人士认为,这种归因可以解释为什么许多女性一生对母亲的感情相互矛盾。

女孩们开始觉得自己有缺陷, 产生 "阴茎嫉妒",这种感觉会影响她们的生活行为。之后, 她去寻找一个新的爱情对象,因为她的父亲有一个她没有的性装置, 所以她的父亲成为她关注的对象,从而增加了她对父亲的爱, 并与母亲形成了竞争的局面。

但这是不允许的,所以女孩产生了 "厄尼·厄克特拉情结", 俗称 "恋父情结"。最终,她不得不压制对父亲的爱,认同母亲。而且,由于女孩的阴茎嫉妒所引起的焦虑并不像男孩的去势焦虑那么强烈,她对母亲的认可和对父亲抑郁的热爱也没有男孩那么完整。

一些妇女一生的行为方式反映了男性的嫉妒和嫉妒,如追求权利、羡慕男性的行为特征,或因女性生理结构而自我贬低,甚至可能对男性怀有敌意。弗洛伊德认为,在这个时候,如果清朝把嫉妒变成怀孕的欲望,即使问题得到了成功解决。

扩展资料:

恋父情结形成因素

心理学研究发现,恋父情结的形成有两条轨迹:一是恋父情结多出现于父女相依为命,或父女过于亲近而母女亲近不足的家庭,这是客观的环境方面的原因。二是恋父情结者性格多为内向,且多有娇气、刁蛮、任性,这是主观的个性方面的原因。

恋父情结的症结是女儿无法与父亲实现心理分离,甚至有的女儿已经成年还要求与父亲同床而眠,其结果往往很糟糕,不仅会妨碍女孩与同龄男性的正常交往甚至婚恋,即使结婚之后,夫妻感情也难深笃;而且还会影响父亲的婚姻,还可能为此而酿成家庭悲剧。

创伤体验折叠

过早失去父爱的女孩,常常会将对于父亲的感情转移到现实中某个人物的身上,这个人物便会成为父亲的替代品,但他又不同于父亲。在父亲的光环效应下,“他”的形象往往更加高大起来,成为无可替代的“情圣”,供奉在女孩记忆的深处。

因为“他”与特定的时期联系紧密,而那个时期对女孩子来说刻骨铭心,所以无形之中,后来者便始终会让女孩觉得缺少共鸣。

不安全感折叠

在童年时期失去双亲中的任意一方,都会严重破坏儿童内心的安全感。不安全感导致的最直接反应,是防御心理加重,常常拒绝或者回避一切不确定的因素。“情结”不等于“爱情”,但是懵懂的女孩分不清。

所以,青春期里的特殊情感就变成了“沧海水”或者“巫山云”,令之后的感情黯然失色。正如桑妤所说,她并不是真的想固着在单身的状态里,但是爱情似乎打了结,总也理不顺,更不消说婚姻。要想“破茧而出”,只有先解开情结。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恋父情结

匿名用户
2013-12-18
展开全部
中译名为“厄勒克特拉情结”、“爱烈屈拉情结”、“依莱特接情结”,指女孩亲父反母的复合情绪。相传古希腊神话,爱烈屈拉公主因母亲与其情人谋杀了她的父亲,故决心替父报仇与其兄弟最后杀死了自己的母亲。弗洛伊德借此来说明儿童性心理的特征。认为小女孩对父亲的深情专注,潜意识中有一种取代母亲位置的愿望。特别是到了性器期发现自己没有男性生殖器,故埋怨并妒忌母亲占有父亲的爱。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匿名用户
2013-12-18
展开全部
因为幼时依赖父亲或缺失父爱,所以长大想找个和自己父亲一样有责任或希望能得到父亲一般爱的男朋友。个人理解。喜欢就采纳。嘿嘿!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匿名用户
2013-12-18
展开全部
恋父情结最初是弗洛伊德提出来的,他认为在孩子性心理的发展过程中,最先要在亲近的异性家长那里得到满足:女儿会对父亲产生爱恋,爱父嫌母,叫作“恋父情结”;儿子会对母亲产生爱恋,爱母嫌父,叫作“恋母情结”。弗洛伊德的这一学说后来受到了人们的批评,认为他的说法缺乏足够的科学依据。现在,我们既不能把此类情结看作具有普遍意义的科学理论,不能把它绝对化,但是我们也不能完全否定它。一般说,女孩在3—5岁时常常会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恋父烦母,但这种现象大多会随年龄的增长而逐渐消失。如果到了青春期前,女孩子还表现出对父亲的情爱独占欲,那就成问题了。
  
  心理学研究发现,恋父情结的形成有两条轨迹:一是恋父情结多出现于父女相依为命,或父女过于亲近而母女亲近不足的家庭,这是客观的环境方面的原因。二是恋父情结者性格多为内向,且多有娇气,这是主观的个性方面的原因。恋父情结的症结是女儿无法与父亲实现心理分离,其结果往往很糟糕,这会阻碍女孩与母亲的感情交流;会妨碍女孩与同龄男性的正常交往甚至婚恋;即使结婚之后,夫妻感情也难深笃,还可能为此而酿成家庭悲剧。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匿名用户
2013-12-18
展开全部
这是心理专有名词,是人发展长大必须经历的一个阶段,与之相对的是,恋母情结,又名俄狄浦斯效应,即对父母亲充满爱慕之情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更多回答(3)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