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每个朝代都有多少位皇帝
4个回答
展开全部
PS:中国作为历史悠久且多名族的国家,很多时候同时期会存在多个政权,下面统计的基本就是称帝了的(有少数追封),其实作为家天下传统的国家,多个朝代称帝的第一个皇帝往往会追封自己先祖为皇帝一代或几代不等(例:曹魏的曹操是被追封为魏太祖武皇帝,自己并未称帝),也有在王朝期间追封兄长、儿子的(例:李治追封儿子李弘“孝敬皇帝”),也有出于帝王的崇拜(例:清世祖追崇三国时期名将关羽为忠义神武关圣大帝)。 但历史上还有一些确实统治国家,利用掌握国家中央集权占时称帝统治的(例:王莽、武则天),也有在位时期很短未被承认的统治者(例:汉惠帝的儿子少帝期间吕后摄政)。你可以选择你认为正确的进行统计,有什么不明白可以追问,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1、上古时代:8位(黄帝轩辕氏、炎帝神农氏、颛顼高阳氏、、唐尧放勋氏、虞舜重华氏.少昊金田氏、帝挚高辛氏、帝喾(kù)高辛氏)
2、夏:(约前2070年-前1600年 )夏朝共传14代,17王(开始了中国的帝位世袭制)(大禹、启、太康、中康、相、少康、予(杼)、槐、芒、泄、不降、扃、廑(胤甲)、孔甲、皋、发、桀(履癸))
3、商:(约前17世纪—前11世纪)商朝共传17世31王(大乙、卜丙、仲壬、太甲、沃丁、大庚、小甲、雍己、大戊、中丁、卜壬、戋甲、且乙、祖辛、羌甲、且丁、南庚、象甲、般庚、小辛、小乙、武丁、第23位商王未闻
其祭名其为篡位甲骨文中有记载、且庚、且甲、廪辛、康丁、武乙、文丁、帝乙、帝辛)
4、周:(约前11世纪—前256年)周朝共传30世38王
西周13王(姬发、姬诵、姬钊、姬瑕、姬满、姬繄扈、姬囏、姬辟方、姬燮、姬胡、姬静、姬宫涅、姬余臣)
东周25王(姬宜臼、姬林、姬佗、姬胡齐、姬阆、姬郑、姬壬臣、姬班、姬瑜、姬夷、姬泄心、姬贵、姬猛、姬匄、姬仁、姬介、姬去疾、姬叔、姬嵬、姬午、姬骄、姬喜、姬扁、姬定、姬延)
【春秋战国:春秩,公元前77O--475,战国,公元前475--22l年。周东迁后,实力大为削弱,全国 处于四分五裂割据的状,大小国家约有一百二十多个。经过不断兼并,到战国初年, 也有十几个国家,大国有秦、楚、韩、赵、魏、齐、燕七国,即有名的“战国七雄”。 因为太多,各王室姓氏一下难以查找。】
5、秦:(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7年)秦朝共传3世3王(始皇帝政、二世胡亥、子婴)
秦末汉朝之前存在有一定统治意义的西楚政权(公元前206-前202年)
6、汉:(前206—220年)皇姓姓刘而称“刘汉”
<1>西汉 历11帝(高祖邦、惠帝盈、文帝恒、景帝启、昭帝弗陵、宣帝询、元帝爽、成帝骜、哀帝欣、平帝珩、孺子婴 居摄)
<2> 东汉 历13帝(光武帝秀、明帝庄、章帝炟、和帝肇、殇帝隆、安帝佑、顺帝保、冲帝炳、质帝钻、桓帝志、灵帝宏、少帝辨、献帝协)
7、三国:是中国东汉与西晋之间的一段历史时期。三国始于22O年魏国代汉,终于265年晋国代魏。但史家往往以l9O年董卓挟汉献 帝离开洛阳为三国上限,以28O年晋灭吴为三国下限。
<1>曹魏 历5帝(曹丕追尊、曹睿、曹芳、曹髦、曹奂)
<2>蜀汉 历2帝(刘备、刘禅)
<3>东吴 历4帝(孙权、孙亮、孙休、孙皓)
*三国共计11位称帝*
8、晋:<1>西晋(266年—316年) 历4帝(司马炎、司马衷、司马炽、司马业)
<2>东晋 (317年-420年)历11帝(司马睿、司马绍、司马衍、司马岳、司马聃、司马丕、废帝司马奕 、司马昱、司马曜、司马德宗、司马德文)
9、五胡十六国:304--439 十六国建立可分前后二期:前期的政权有:蜀(成汉)、汉和前赵、后赵、前燕、前秦、前凉。还有鲜卑拓跋部的‘代’和冉闵的‘魏’不在十六国内。后期的政权有:后秦、后燕、南燕、北燕、后凉、南凉、西凉、北凉、西秦、 夏。此外还有‘西燕’不在十六国内。其实,建立政权的不只五个少数民族,也有汉族,割据政权也不只16个。
(1)蜀: 303--347 汉族 历7皇(李特、李流、李雄、李班、李期、李寿、李势)
(2)前赵:304--329 匈奴 历5帝(刘渊、刘和、刘聪、刘杰、刘曜)
(3)后赵:319--352 羯族族 历7帝(石勒、石弘、石虎、石世、石遵、石祗、冉闵)
(4)前燕:357--37O 鲜卑族 历3帝(慕容皝、慕容儁、慕容暐)
(5)前秦:351--394 氐族 历6帝(符健、符生、符坚、符丕、苻登、符荣)
(6)前凉:313--376 汉族 历7帝(张茂、张骏、张重华、张耀灵、张祚、张玄靓、张天钖)
(7) 秦:384--4l7 羌族 历3帝(姚苌、姚真、姚弘)
(8)后燕:384--409 鲜卑族 历5帝(慕容垂、慕容宝、慕容盛、慕容熙、高云)
(9)南燕:398--4lO 鲜卑族 历2帝(慕容德、慕容超)
(10)北燕:409--436 汉族 历2帝(冯跋、冯弘)
(11)后凉:386--4O3 氐族 历4帝(吕光、吕绍、吕篡、吕隆)
(12)南凉:397--4l4 鲜卑族 历3帝(秃发乌狐、秃发利鹿狐、秃废傉檀)
(13)西凉:4O0--42O 汉族 历2帝(李暠、李歆)
(14)北凉:397--439 匈奴 历3帝(段业、沮渠蒙逊、沮渠牧犍)
(15)西秦:385--43l 鲜卑族 历4帝(乞伏国仁、乞伏乾归、乞伏炽磐、乞伏暮末)
(16)夏: 4O7--43l 匈奴 历3帝(赫连勃勃、赫连昌、赫连定)
(17)西燕:与十六国同时期但不计在十六国里,384—394 鲜卑族 历7主(慕容泓、慕容冲、段随、慕容凯、慕容瑶、慕容忠、慕容永)
*五胡十六国共计66位称帝 * 不计西燕。
10、南北朝:共计40位称帝<1>南朝为宋、齐、梁、陈四个朝代
(1)宋:420--479 历8帝 (刘裕、刘义符、刘义隆、刘骏、废帝刘予业、刘彧、后废帝刘昱、刘准)
(2)齐:479--5Ol 历7帝 (肖道成、肖赜、废帝肖昭业、废帝肖昭文、肖鸾、东昏侯肖宝卷、和帝肖宝融)
(3)梁:502--557 历4帝 (肖衍、肖纲、肖绎、肖方智)
(4)陈:557--589 历5帝 (陈霸先、陈倩、废帝陈伯宗、陈顼、后主陈叔宝)
*南朝共计24位称帝*
<2>北朝为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五个王朝。
(1)北魏:386--534 鲜卑族 历11帝(拓跋珪、拓跋嗣、拓跋寿、拓跋睿、拓跋弘、拓跋宏、拓跋恪、拓跋诩、拓跋子攸、拓跋恭、安定王拓跋朝)
(2)东魏:534--550 鲜卑族 历1帝 (元善见)
(3)西魏:535--557 鲜卑族 历4帝 (元修、元宝炬、废帝元钦、元廓)
(4)北齐:55O--577 汉族 历5帝 (高洋 、高演 、高湛、后主高纬、幼主高恒)
(5)北周:557--581 鲜卑族 历5帝 (宇文觉、宇文毓、宇文邕、宇文赟、宇文阐)
*北朝共计26位称帝*
11、隋朝:58l--6l8 历3帝 (杨坚、杨广、杨侑)
12、唐朝:618--907 历21帝(有的记载二十位,武周政权不计在内)(李渊、李世民、李治、李显、李旦、李隆基、李亭、李豫、李适、李诵、李纯、李恒、李湛、李昂、李炎、李忱、李漼、李儇、李晔、李祝)
13、五代十国:共计54位称帝或追封。9O7--96O五代十国是对五代(907年~960年)与十国(891年~979年)的合称,也指唐朝灭亡到北宋建立之间的历史时期。五代是指907年唐朝灭亡后依次更替的位于中原地区的五个政权,即后梁、后唐、后晋、后汉与后周。960年,赵匡胤篡后周建立北宋,五代结束。而在唐末、五代及宋初,中原地区之外存在过许多割据政权,其中前蜀、后蜀、吴、南唐、吴越、闽、楚、南汉、南平(荆南)、北汉十个割据政权被《新五代史》及后世史学家合称十国。北宋建立后先后统一了尚存的荆南、武平、后蜀、南汉、南
唐、吴越、北汉等政权,基本实现了全国的统一。共计54位称帝
<1>五代:(1)后梁:9O7--923 历2帝(朱全忠、朱友贞)
(2)后唐:923--936 历4帝(李存勗、李嗣源、李从厚、废帝李从珂)
(3)后晋:936--946 历2帝(石敬塘、石重贵)
(4)后汉:947--95O 历2帝(刘知远、刘承佑)
(5)后周:951--960 历3帝(郭威、柴荣、柴宗训)
*五代:共计13位称帝*
<2>十国:(1)前蜀:9O7--925 历2帝(王建、王衍)
(2) 吴:892--937 历4帝(杨行密、杨渥、杨隆演、杨溥)
(3) 楚:896--95l 历6帝(马殷、马希声、马希范、马希广、马希萼、马希崇)
(4) 闽:897--946 历5帝(王审知、王延均、王昶、王延义、王延政)
(5)南唐:937--975 历3帝(李升、李璟、李煜)
(6)荆南:9O7--963 历5帝(高季兴、高从海、高保融、高保勗、高继冲)
(7)南汉:9O5--97l 历5帝(刘隐追封、刘䶮、殇帝刘玢、刘晟、刘鋹)
(8)吴越:893--978 历5帝(钱鏐、钱元瓘、钱佐、钱倧、钱俶)
(9)北汉:951--979 历4帝(刘崇、刘钧、刘继恩、刘继元)
(10)后蜀:933--965 历2帝(孟知祥、孟昶)
*十国:共计41位称帝 *
14、宋朝:<1>北宋 960--1127 历9帝(赵匡胤、赵光义、赵桓、赵祯、赵曙、赵顼、赵煦、赵佶、赵桓)
<2>南宋 1127--l279 历9帝(赵构、赵昚、赵敦、赵扩、赵盷、赵禥、赵显、赵昰,赵昺)
15、元朝:l279--l368 蒙古族 除8位追封入主中原后历11帝 奇渥温.孛儿只斤氏(忽必烈、铁木耳、海山、爱育万拔力八达、硕德八刺、也孙铁木耳、阿速吉八、和世瑓、图铁木耳、懿璘质班、托权铁木耳 )
明朝皇帝有的记载十位,天顺未列入。据明初官修《元史》记载,自成吉思汗建国迄元顺帝出亡(l206--l368),通称元朝。元朝退回蒙古高原之后称为北元(1368年—1402年)。
16、明朝:1368--l644 历16帝(朱元璋、朱允炆、朱棣、朱高炽、朱瞻基、朱祁镇、朱祁钰、朱见深、朱佑樘、朱厚照、朱厚熜、朱载垕、朱翊钧、朱常洛、朱由校、朱由检)
元末的农民起义朱元璋最后的赢家。起义期间称帝的有,国号“顺”李自成 。国号“大西” 张献忠。明朝灭亡后,明朝还存在流亡政权“南明”(历3代 福王 朱由崧、唐王 朱聿键、桂王 朱由榔)
17、清朝:l644--l9ll 共268年(入关前两个皇帝:清太祖努尔哈赤,年号天命和清太宗皇太极,年号天聪不计在内) 满族 爱新觉罗氏 历10帝(世祖顺治帝福临、圣祖康熙帝玄烨、世宗雍正帝胤禛、高宗乾隆帝弘历、仁宗嘉庆帝颙琰、宣宗道光帝旻宁、文宗咸丰帝奕詝、穆宗同治帝载淳、德宗光绪帝载湉,宣统溥仪)
18、中华民国中有一段时间,袁世凯称帝,称“中华帝国”自封“中华帝国皇帝”。袁世凯早年发迹于朝鲜,归国后在天津小站训练新军。清末新政期间积极推动近代化改革。辛亥革命期间逼清帝溥仪退位,以和平的方式推翻清朝,成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1913年镇压二次革命,同年当选为首任中华民国大总统,1914年颁布《中华民国约法》,1915年12月宣布自称皇帝,改国号为中华帝国,建元洪宪,史称“洪宪帝制”。此举遭到各方反对,引发护国运动,袁世凯不得不在做了83天皇帝之后宣布取消帝制。
1、上古时代:8位(黄帝轩辕氏、炎帝神农氏、颛顼高阳氏、、唐尧放勋氏、虞舜重华氏.少昊金田氏、帝挚高辛氏、帝喾(kù)高辛氏)
2、夏:(约前2070年-前1600年 )夏朝共传14代,17王(开始了中国的帝位世袭制)(大禹、启、太康、中康、相、少康、予(杼)、槐、芒、泄、不降、扃、廑(胤甲)、孔甲、皋、发、桀(履癸))
3、商:(约前17世纪—前11世纪)商朝共传17世31王(大乙、卜丙、仲壬、太甲、沃丁、大庚、小甲、雍己、大戊、中丁、卜壬、戋甲、且乙、祖辛、羌甲、且丁、南庚、象甲、般庚、小辛、小乙、武丁、第23位商王未闻
其祭名其为篡位甲骨文中有记载、且庚、且甲、廪辛、康丁、武乙、文丁、帝乙、帝辛)
4、周:(约前11世纪—前256年)周朝共传30世38王
西周13王(姬发、姬诵、姬钊、姬瑕、姬满、姬繄扈、姬囏、姬辟方、姬燮、姬胡、姬静、姬宫涅、姬余臣)
东周25王(姬宜臼、姬林、姬佗、姬胡齐、姬阆、姬郑、姬壬臣、姬班、姬瑜、姬夷、姬泄心、姬贵、姬猛、姬匄、姬仁、姬介、姬去疾、姬叔、姬嵬、姬午、姬骄、姬喜、姬扁、姬定、姬延)
【春秋战国:春秩,公元前77O--475,战国,公元前475--22l年。周东迁后,实力大为削弱,全国 处于四分五裂割据的状,大小国家约有一百二十多个。经过不断兼并,到战国初年, 也有十几个国家,大国有秦、楚、韩、赵、魏、齐、燕七国,即有名的“战国七雄”。 因为太多,各王室姓氏一下难以查找。】
5、秦:(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7年)秦朝共传3世3王(始皇帝政、二世胡亥、子婴)
秦末汉朝之前存在有一定统治意义的西楚政权(公元前206-前202年)
6、汉:(前206—220年)皇姓姓刘而称“刘汉”
<1>西汉 历11帝(高祖邦、惠帝盈、文帝恒、景帝启、昭帝弗陵、宣帝询、元帝爽、成帝骜、哀帝欣、平帝珩、孺子婴 居摄)
<2> 东汉 历13帝(光武帝秀、明帝庄、章帝炟、和帝肇、殇帝隆、安帝佑、顺帝保、冲帝炳、质帝钻、桓帝志、灵帝宏、少帝辨、献帝协)
7、三国:是中国东汉与西晋之间的一段历史时期。三国始于22O年魏国代汉,终于265年晋国代魏。但史家往往以l9O年董卓挟汉献 帝离开洛阳为三国上限,以28O年晋灭吴为三国下限。
<1>曹魏 历5帝(曹丕追尊、曹睿、曹芳、曹髦、曹奂)
<2>蜀汉 历2帝(刘备、刘禅)
<3>东吴 历4帝(孙权、孙亮、孙休、孙皓)
*三国共计11位称帝*
8、晋:<1>西晋(266年—316年) 历4帝(司马炎、司马衷、司马炽、司马业)
<2>东晋 (317年-420年)历11帝(司马睿、司马绍、司马衍、司马岳、司马聃、司马丕、废帝司马奕 、司马昱、司马曜、司马德宗、司马德文)
9、五胡十六国:304--439 十六国建立可分前后二期:前期的政权有:蜀(成汉)、汉和前赵、后赵、前燕、前秦、前凉。还有鲜卑拓跋部的‘代’和冉闵的‘魏’不在十六国内。后期的政权有:后秦、后燕、南燕、北燕、后凉、南凉、西凉、北凉、西秦、 夏。此外还有‘西燕’不在十六国内。其实,建立政权的不只五个少数民族,也有汉族,割据政权也不只16个。
(1)蜀: 303--347 汉族 历7皇(李特、李流、李雄、李班、李期、李寿、李势)
(2)前赵:304--329 匈奴 历5帝(刘渊、刘和、刘聪、刘杰、刘曜)
(3)后赵:319--352 羯族族 历7帝(石勒、石弘、石虎、石世、石遵、石祗、冉闵)
(4)前燕:357--37O 鲜卑族 历3帝(慕容皝、慕容儁、慕容暐)
(5)前秦:351--394 氐族 历6帝(符健、符生、符坚、符丕、苻登、符荣)
(6)前凉:313--376 汉族 历7帝(张茂、张骏、张重华、张耀灵、张祚、张玄靓、张天钖)
(7) 秦:384--4l7 羌族 历3帝(姚苌、姚真、姚弘)
(8)后燕:384--409 鲜卑族 历5帝(慕容垂、慕容宝、慕容盛、慕容熙、高云)
(9)南燕:398--4lO 鲜卑族 历2帝(慕容德、慕容超)
(10)北燕:409--436 汉族 历2帝(冯跋、冯弘)
(11)后凉:386--4O3 氐族 历4帝(吕光、吕绍、吕篡、吕隆)
(12)南凉:397--4l4 鲜卑族 历3帝(秃发乌狐、秃发利鹿狐、秃废傉檀)
(13)西凉:4O0--42O 汉族 历2帝(李暠、李歆)
(14)北凉:397--439 匈奴 历3帝(段业、沮渠蒙逊、沮渠牧犍)
(15)西秦:385--43l 鲜卑族 历4帝(乞伏国仁、乞伏乾归、乞伏炽磐、乞伏暮末)
(16)夏: 4O7--43l 匈奴 历3帝(赫连勃勃、赫连昌、赫连定)
(17)西燕:与十六国同时期但不计在十六国里,384—394 鲜卑族 历7主(慕容泓、慕容冲、段随、慕容凯、慕容瑶、慕容忠、慕容永)
*五胡十六国共计66位称帝 * 不计西燕。
10、南北朝:共计40位称帝<1>南朝为宋、齐、梁、陈四个朝代
(1)宋:420--479 历8帝 (刘裕、刘义符、刘义隆、刘骏、废帝刘予业、刘彧、后废帝刘昱、刘准)
(2)齐:479--5Ol 历7帝 (肖道成、肖赜、废帝肖昭业、废帝肖昭文、肖鸾、东昏侯肖宝卷、和帝肖宝融)
(3)梁:502--557 历4帝 (肖衍、肖纲、肖绎、肖方智)
(4)陈:557--589 历5帝 (陈霸先、陈倩、废帝陈伯宗、陈顼、后主陈叔宝)
*南朝共计24位称帝*
<2>北朝为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五个王朝。
(1)北魏:386--534 鲜卑族 历11帝(拓跋珪、拓跋嗣、拓跋寿、拓跋睿、拓跋弘、拓跋宏、拓跋恪、拓跋诩、拓跋子攸、拓跋恭、安定王拓跋朝)
(2)东魏:534--550 鲜卑族 历1帝 (元善见)
(3)西魏:535--557 鲜卑族 历4帝 (元修、元宝炬、废帝元钦、元廓)
(4)北齐:55O--577 汉族 历5帝 (高洋 、高演 、高湛、后主高纬、幼主高恒)
(5)北周:557--581 鲜卑族 历5帝 (宇文觉、宇文毓、宇文邕、宇文赟、宇文阐)
*北朝共计26位称帝*
11、隋朝:58l--6l8 历3帝 (杨坚、杨广、杨侑)
12、唐朝:618--907 历21帝(有的记载二十位,武周政权不计在内)(李渊、李世民、李治、李显、李旦、李隆基、李亭、李豫、李适、李诵、李纯、李恒、李湛、李昂、李炎、李忱、李漼、李儇、李晔、李祝)
13、五代十国:共计54位称帝或追封。9O7--96O五代十国是对五代(907年~960年)与十国(891年~979年)的合称,也指唐朝灭亡到北宋建立之间的历史时期。五代是指907年唐朝灭亡后依次更替的位于中原地区的五个政权,即后梁、后唐、后晋、后汉与后周。960年,赵匡胤篡后周建立北宋,五代结束。而在唐末、五代及宋初,中原地区之外存在过许多割据政权,其中前蜀、后蜀、吴、南唐、吴越、闽、楚、南汉、南平(荆南)、北汉十个割据政权被《新五代史》及后世史学家合称十国。北宋建立后先后统一了尚存的荆南、武平、后蜀、南汉、南
唐、吴越、北汉等政权,基本实现了全国的统一。共计54位称帝
<1>五代:(1)后梁:9O7--923 历2帝(朱全忠、朱友贞)
(2)后唐:923--936 历4帝(李存勗、李嗣源、李从厚、废帝李从珂)
(3)后晋:936--946 历2帝(石敬塘、石重贵)
(4)后汉:947--95O 历2帝(刘知远、刘承佑)
(5)后周:951--960 历3帝(郭威、柴荣、柴宗训)
*五代:共计13位称帝*
<2>十国:(1)前蜀:9O7--925 历2帝(王建、王衍)
(2) 吴:892--937 历4帝(杨行密、杨渥、杨隆演、杨溥)
(3) 楚:896--95l 历6帝(马殷、马希声、马希范、马希广、马希萼、马希崇)
(4) 闽:897--946 历5帝(王审知、王延均、王昶、王延义、王延政)
(5)南唐:937--975 历3帝(李升、李璟、李煜)
(6)荆南:9O7--963 历5帝(高季兴、高从海、高保融、高保勗、高继冲)
(7)南汉:9O5--97l 历5帝(刘隐追封、刘䶮、殇帝刘玢、刘晟、刘鋹)
(8)吴越:893--978 历5帝(钱鏐、钱元瓘、钱佐、钱倧、钱俶)
(9)北汉:951--979 历4帝(刘崇、刘钧、刘继恩、刘继元)
(10)后蜀:933--965 历2帝(孟知祥、孟昶)
*十国:共计41位称帝 *
14、宋朝:<1>北宋 960--1127 历9帝(赵匡胤、赵光义、赵桓、赵祯、赵曙、赵顼、赵煦、赵佶、赵桓)
<2>南宋 1127--l279 历9帝(赵构、赵昚、赵敦、赵扩、赵盷、赵禥、赵显、赵昰,赵昺)
15、元朝:l279--l368 蒙古族 除8位追封入主中原后历11帝 奇渥温.孛儿只斤氏(忽必烈、铁木耳、海山、爱育万拔力八达、硕德八刺、也孙铁木耳、阿速吉八、和世瑓、图铁木耳、懿璘质班、托权铁木耳 )
明朝皇帝有的记载十位,天顺未列入。据明初官修《元史》记载,自成吉思汗建国迄元顺帝出亡(l206--l368),通称元朝。元朝退回蒙古高原之后称为北元(1368年—1402年)。
16、明朝:1368--l644 历16帝(朱元璋、朱允炆、朱棣、朱高炽、朱瞻基、朱祁镇、朱祁钰、朱见深、朱佑樘、朱厚照、朱厚熜、朱载垕、朱翊钧、朱常洛、朱由校、朱由检)
元末的农民起义朱元璋最后的赢家。起义期间称帝的有,国号“顺”李自成 。国号“大西” 张献忠。明朝灭亡后,明朝还存在流亡政权“南明”(历3代 福王 朱由崧、唐王 朱聿键、桂王 朱由榔)
17、清朝:l644--l9ll 共268年(入关前两个皇帝:清太祖努尔哈赤,年号天命和清太宗皇太极,年号天聪不计在内) 满族 爱新觉罗氏 历10帝(世祖顺治帝福临、圣祖康熙帝玄烨、世宗雍正帝胤禛、高宗乾隆帝弘历、仁宗嘉庆帝颙琰、宣宗道光帝旻宁、文宗咸丰帝奕詝、穆宗同治帝载淳、德宗光绪帝载湉,宣统溥仪)
18、中华民国中有一段时间,袁世凯称帝,称“中华帝国”自封“中华帝国皇帝”。袁世凯早年发迹于朝鲜,归国后在天津小站训练新军。清末新政期间积极推动近代化改革。辛亥革命期间逼清帝溥仪退位,以和平的方式推翻清朝,成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1913年镇压二次革命,同年当选为首任中华民国大总统,1914年颁布《中华民国约法》,1915年12月宣布自称皇帝,改国号为中华帝国,建元洪宪,史称“洪宪帝制”。此举遭到各方反对,引发护国运动,袁世凯不得不在做了83天皇帝之后宣布取消帝制。
展开全部
这个都不确定的,有朝代很短但是盛兴的,自然皇帝就很少,像秦朝,隋朝,隋朝的皇帝就只有隋文帝杨坚和隋炀帝杨广两位,当然也有很多的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去汉语词典后面查吧,从三皇五帝一直到现在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明朝16位皇帝清朝12位!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