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乙两人分别从ab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5小时后相遇在c点,如果甲速度不变,乙每小时多行4千米
且甲乙还从a,b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则相遇d点距c点10千米,若甲乙原来速度比是11比7,那么,甲原来的速度是每小时几千米...
且甲乙还从a,b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则相遇d点距c点10千米,若甲乙原来速度比是11比7,那么,甲原来的速度是每小时几千米
展开
3个回答
展开全部
甲速为:7+4=11千米/时。
在第二次相遇中,假设走满5小时,甲走到了C点,乙则走到了F点。
FC长:4×5=20千米
FD长:20-10=10千米
所以乙提速4千米/时后,甲、乙速度比为DC:DF=10:10=1:1。
同样的,在第三次相遇中,假设走满5小时,乙走到了C点,甲则走到了G点。
CG长:3×5=15千米
EG长:15-5=10千米
所以甲提速3千米/时后,甲、乙速度比为EG:CE=10:5=2:1。
这样,乙速为:(4+3)÷(2-1)×1=7千米/时。
所以,甲速为:7+4=11千米/时。
应用题是用语言或文字叙述有关事实,反映某种数学关系(譬如:数量关系、位置关系等),并求解未知数量的题目。每个应用题都包括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
以往,中国的应用题通常要求叙述满足三个要求:无矛盾性,即条件之间、条件与问题之间不能相互矛盾;完备性,即条件必须充分,足以保证从条件求出未知量的数值;独立性, 即已知的几个条件不能相互推出。
小学数学应用题通常分为两类:只用加、减、乘、除一步运算进行解答的称简单应用题;需用两步或两步以上运算进行解答的称复合应用题。
展开全部
解法二:(算术法)
在第二次相遇中,假设走满5小时,甲走到了C点,乙则走到了F点,
FC长:4×5=20(千米)
FD长:20-10=10(千米)
所以乙提速4千米/时后,甲、乙速度比为DC:DF=10:10=1:1
同样的,在第三次相遇中,假设走满5小时,乙走到了C点,甲则走到了G点,
CG长:3×5=15(千米)
EG长:15-5=10(千米)
所以甲提速3千米/时后,甲、乙速度比为EG:CE=10:5=2:1
这样,乙速为:(4+3)÷(2-1)×1=7(千米/时)
所以,甲速为:7+4=11(千米/时)
在第二次相遇中,假设走满5小时,甲走到了C点,乙则走到了F点,
FC长:4×5=20(千米)
FD长:20-10=10(千米)
所以乙提速4千米/时后,甲、乙速度比为DC:DF=10:10=1:1
同样的,在第三次相遇中,假设走满5小时,乙走到了C点,甲则走到了G点,
CG长:3×5=15(千米)
EG长:15-5=10(千米)
所以甲提速3千米/时后,甲、乙速度比为EG:CE=10:5=2:1
这样,乙速为:(4+3)÷(2-1)×1=7(千米/时)
所以,甲速为:7+4=11(千米/时)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解:
设甲速度为每小时x千米,则乙的原来速度为3x/4,第二次行走的速度为3x/4+6,则有:
ab两地的距离为:4(x+3x/4),
第二次行走相遇所用的时间为:4(x+3x/4)/(x+3x/4+6),
列等式:
乙第一次走的距离+6=乙第二次走的距离,即:
4*3x/4+8=[4(x+3x/4)]/(x+3x/4+6)*(3x/4+6)
3x+8=7x/(7x/4+6)*(3x/4+6)
(3x+8)(7x+24)=7x(3x+24)
72x+56x+192=168x
40x=192
x=4.8
(千米/小时)
设甲速度为每小时x千米,则乙的原来速度为3x/4,第二次行走的速度为3x/4+6,则有:
ab两地的距离为:4(x+3x/4),
第二次行走相遇所用的时间为:4(x+3x/4)/(x+3x/4+6),
列等式:
乙第一次走的距离+6=乙第二次走的距离,即:
4*3x/4+8=[4(x+3x/4)]/(x+3x/4+6)*(3x/4+6)
3x+8=7x/(7x/4+6)*(3x/4+6)
(3x+8)(7x+24)=7x(3x+24)
72x+56x+192=168x
40x=192
x=4.8
(千米/小时)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