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一个月内学完高中数学和物理
展开全部
依我看, 以中学数学和物理的深度和广度, 一个智力正常的学生完全可以在一个月内学完。 我自己曾经就是这么做的。 在我还是中学生的时候, 每当把自己的这个想法告诉同学, 都会被觉得我在故意炫耀自己, 其实不然。 我一直相信这些理念和方法的正确性, 只是不能在自己以外的人身上实践。
这一年里, 我连续不断的做家教, 就是希望用家教的形式, 用家教的孩子做试验, 把我的方法和观念推广出去。
其实最开始并不成功的。 有的学生家长, 总是希望我能搞到几套”葵花宝典”般的题目, 有的家长认为自己的孩子不够聪明, 认为我让孩子超前学习是一种”不会走就会跑”的方式, 也有的家长认为我说一个月能够学完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跳大神”。 我的目的不是挣钱, 而是育人, 尽管我一度把费用压低到少于20元每小时(北京的物价啊!), 但是家长们还是以各种形式婉拒了我。 直到后来, 那一家人的出现。
这是一个在北京的某重点中学读高一的女生, 成绩不靠前, 很讨厌数学和物理。 家教换过多个, 不见起色。 (我希望如果学生本人看到这段话不会记恨我,我讲的都是你曾经的真实情况) 大约四个月之后, 她最喜欢的科目变得是物理, 其次是数学, 已经能够在高一下学期解决一部分<天利38套>高考模拟题。 她的爸爸妈妈为了感谢我, 每次都要给我塞很多的钱,都被我拒绝, 我只收分内的部分-- 还有什么比看到自己试验成功更喜悦的呢?
如果时间充裕, 我会补充一些图来说明, 无奈时间有限。 如果编辑读到, 请相信我的话和经历, 以及我希望为中国的基础教育尽一份力的信念。
我想先谈谈观念的问题。 大家都知道, 看懂解答和会做题是两个层次, 可以说, 这两者有天壤之别。 数学和物理本身都是非常锻炼思维的学科, 并且是非常注重Fundamental Principle(基本原理)的科学, 如果只把它们变成了解题训练, 那非常可惜。 因此, 所以的题目, 都不要看答案。 有的人不喜欢做, 只喜欢看懂, 这是很不好的习惯。 一定要独立的,不借参照的解出来, 才算真的理解。
从看题到做题,这是一个很难的习惯改变。 在我看来,看题目是一种偷懒的过程, 也是一种自我欺骗: 看似搞定了一本书或者习题册,心理上有了一些成就感, 或者安慰, 却照着真正解题还差很远, 只有能真正掌握, 才会理解这种差距有多大。
解题首先请消除畏难心理: 题目不是科学上的开放问题, 而是面向学生的, 所以一定有解(极少数出错的题目除外); 所有的背景知识, 名词都是学过的,所以更不必害怕。 所有的题目都有已知条件, 如果觉得自己不会做, 那么就回忆已经做过的题目和学过的知识, “由这些已知条件能得到什么题目中没有明说的东西?” 也就是获得求解题目的 ”中间量” ; 另一方面, 也要仔细品味一下提问, 想想看这个提问是否和已经熟悉的东西等价。 有不少的学生,看到题还没有几分钟,可能也就几秒钟,算了几下, 就觉得做不下去, 说 ”不会做”, 然后翻看答案, 恍然大悟。 这其实大可不必(要最终杜绝)。 知识都是现有的, 我们要做的, 就是为此岸的已知, 和对岸的答案, 搭上一架架用等式连成的桥。
考试中涉及的知识, 对于已经快要高中毕业的学生来说是很有限的- 差不多每个学生都知道某个定理, 某个公式- 而真正让学生们拉开差距的, 并非知识, 而是这种”搭桥”的能力。 高中教育最终面向高考, 就不应该过晚做模拟题, 因为大的题目才能更多的训练”搭桥”能力; 既然解模拟题是一种能力, 而非知识的罗列, 就要及早开始。
这一年里, 我连续不断的做家教, 就是希望用家教的形式, 用家教的孩子做试验, 把我的方法和观念推广出去。
其实最开始并不成功的。 有的学生家长, 总是希望我能搞到几套”葵花宝典”般的题目, 有的家长认为自己的孩子不够聪明, 认为我让孩子超前学习是一种”不会走就会跑”的方式, 也有的家长认为我说一个月能够学完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跳大神”。 我的目的不是挣钱, 而是育人, 尽管我一度把费用压低到少于20元每小时(北京的物价啊!), 但是家长们还是以各种形式婉拒了我。 直到后来, 那一家人的出现。
这是一个在北京的某重点中学读高一的女生, 成绩不靠前, 很讨厌数学和物理。 家教换过多个, 不见起色。 (我希望如果学生本人看到这段话不会记恨我,我讲的都是你曾经的真实情况) 大约四个月之后, 她最喜欢的科目变得是物理, 其次是数学, 已经能够在高一下学期解决一部分<天利38套>高考模拟题。 她的爸爸妈妈为了感谢我, 每次都要给我塞很多的钱,都被我拒绝, 我只收分内的部分-- 还有什么比看到自己试验成功更喜悦的呢?
如果时间充裕, 我会补充一些图来说明, 无奈时间有限。 如果编辑读到, 请相信我的话和经历, 以及我希望为中国的基础教育尽一份力的信念。
我想先谈谈观念的问题。 大家都知道, 看懂解答和会做题是两个层次, 可以说, 这两者有天壤之别。 数学和物理本身都是非常锻炼思维的学科, 并且是非常注重Fundamental Principle(基本原理)的科学, 如果只把它们变成了解题训练, 那非常可惜。 因此, 所以的题目, 都不要看答案。 有的人不喜欢做, 只喜欢看懂, 这是很不好的习惯。 一定要独立的,不借参照的解出来, 才算真的理解。
从看题到做题,这是一个很难的习惯改变。 在我看来,看题目是一种偷懒的过程, 也是一种自我欺骗: 看似搞定了一本书或者习题册,心理上有了一些成就感, 或者安慰, 却照着真正解题还差很远, 只有能真正掌握, 才会理解这种差距有多大。
解题首先请消除畏难心理: 题目不是科学上的开放问题, 而是面向学生的, 所以一定有解(极少数出错的题目除外); 所有的背景知识, 名词都是学过的,所以更不必害怕。 所有的题目都有已知条件, 如果觉得自己不会做, 那么就回忆已经做过的题目和学过的知识, “由这些已知条件能得到什么题目中没有明说的东西?” 也就是获得求解题目的 ”中间量” ; 另一方面, 也要仔细品味一下提问, 想想看这个提问是否和已经熟悉的东西等价。 有不少的学生,看到题还没有几分钟,可能也就几秒钟,算了几下, 就觉得做不下去, 说 ”不会做”, 然后翻看答案, 恍然大悟。 这其实大可不必(要最终杜绝)。 知识都是现有的, 我们要做的, 就是为此岸的已知, 和对岸的答案, 搭上一架架用等式连成的桥。
考试中涉及的知识, 对于已经快要高中毕业的学生来说是很有限的- 差不多每个学生都知道某个定理, 某个公式- 而真正让学生们拉开差距的, 并非知识, 而是这种”搭桥”的能力。 高中教育最终面向高考, 就不应该过晚做模拟题, 因为大的题目才能更多的训练”搭桥”能力; 既然解模拟题是一种能力, 而非知识的罗列, 就要及早开始。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