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为什么反对晋国将法典铸在鼎上

 我来答
百度网友32ad8ee80
2015-07-14 · TA获得超过1.4万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3651
采纳率:86%
帮助的人:754万
展开全部
子产公布法律23年后,即公元前513年,晋国大臣赵鞅、荀寅将该国法典铸在铁鼎上,公布于众。这是新势力在晋国取得政权后采取的一项重大措施,但遭到了孔子的反对。孔子说:“晋其亡乎?失其度矣!”他认为,把范宣子所著的刑书公布于鼎,会导致晋国秩序的混乱。他认为,晋国只要谨守祖宗成法,就足以治国安邦,足以保持礼乐政治秩序。现在晋国铸刑鼎,他认为是一个危险之举,是亡国之端:“今弃是度也,而为刑鼎。民在鼎矣,何以尊贵?贵何业之守?贵贱无序何以为国?”孔子不仅批评晋国铸刑鼎的行为,还严厉批评其刑书的内容。他认为,刑鼎所布刑书内容是范宣子乱政的结果,是“乱制”,“且夫宣子之刑,夷之莞也,晋国之乱制也!若之何以为法?”。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