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知与不知有区别吗? 佛祖释迦牟尼说:般若无知无所不知。 我们的头脑单从知(感知,认知)分三个部分

无知与不知有区别吗?佛祖释迦牟尼说:般若无知无所不知。我们的头脑单从知(感知,认知)分三个部分:有知、无知、不知。(中国人认为:已知、未知)。有知好理解,不知也好理解。无... 无知与不知有区别吗?
佛祖释迦牟尼说:般若无知无所不知。
我们的头脑单从知(感知,认知)分三个部分:有知、无知、不知。(中国人认为:已知、未知)。有知好理解,不知也好理解。无知不好理解!为了好理解我用举例和比喻说明。牙疼吃止痛药不疼了,不是无疼!唱歌跳舞不烦恼很愉快,但不是无烦恼!回到家又烦恼了。戒烟也是不抽烟,但那是刻意的。无有抽烟爱好才是无觉。唱歌不是边想边唱,翻译边想边翻译是蹩脚翻译。乘法口诀张口就来……好人做好事不是刻意的,而是想也没想。当然刻意的按道理去做那是义,也很好,但是无觉是最高境界。上德无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为之无以为也,下德为之有以为也!品德、性格无论好坏都是浑然不觉的。善无知加上善有知而没有不知,就是般若无知无所不知!是最大智慧!人乃至人类永远追求的目标。不知这样解释对否?
展开
 我来答
AAA大法王
2018-11-03 · 知道合伙人宗教行家
AAA大法王
知道合伙人宗教行家
采纳数:30048 获赞数:200537
佛教客座教授 跟随密宗正规传承 上师 活佛 修行学习密宗秘法

向TA提问 私信TA
展开全部
「般若无知,无所不知」
「又持名即是甚深般若」,这是暗合般若。《般若经》上讲的,「般若无知,无所不知」,无知是什么?是根本智,它是根本,它起作用的时候无所不知。我们这个世间人,现在求的是什么?就是要求有知。那不是般若,那求的是什么?知识,知识有知,有所不知,它不是圆满的。无知是什么?无知是清净心,清净心生智慧。有知是什么?妄想杂念,佛法里面讲所知障。所知障生什么?
生知识,不是智慧。清净心生智慧,分别执著心生烦恼,不一样。所以知识跟智慧是两桩事情,智慧能解决一切问题,没有后遗症;知识能解决一些问题,可是后遗症一大堆。现在这个社会,普遍在追求知识,智慧没人求。求智慧的人,身心清净,你看他的现相,淡泊名利,他的心是定的,他的言语是定的,他的行动是定的。
佛经上形容他,「那伽常在定,无有不定时」,他永远是静观法界,他看得清楚、看得明白。所以在中国古代,这些达官贵人遇到难题了,不能解决,找谁去?找道长,找和尚,向他们请教,他们真的能帮助他解决问题。这符合中国一个谚语,「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他们这些人旁观,旁观是什么?没有利害得失,他看得清楚。你为什么看不清楚?你有利害得失在里头,你的思考里头夹杂这些东西,夹杂利害得失,所以你就看不清楚了。那些人利害得失与他完全不相干,所以他是纯客观的看法。你看不清楚,你主观,主观就是你有成见;他没有成见,所以他看得清楚,道理就在此地。所以这不是迷信,也没有什么玄妙,很简单。持名暗合道妙,就是甚深般若,根本智。
bioslzk
高赞答主

2018-11-01 · 点赞后记得关注哦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1万
采纳率:87%
帮助的人:874万
展开全部
般若的无知,是彻底的无知,无心无念,不贪意识,心地清净,发生神通,无所不知。
世间的无知,是指不懂世事,一知半解,懵懵懂懂,未觉幻相,迷而取着,轮回生死。
简单的说,
般若无知,是指不产生虚妄的意识。
世间无知,是指对世界的认识不足。
两者的意义是完全相反的,故佛法其实与世间法是相反的。
般若的无知,是令心不贪着意识,从而令自心彻底清净,
清净到不需要肉体,没有了肉体的阻碍,自然就能照见宇宙的一切,
无所不知,成就天眼,成就漏尽通。
这才是般若无知,而无所不知的真正意义。
无为而无所不为,道理也一样,都是从禅定发起神通的境界。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小林科学
2018-11-02 · 专注知识分享,正知正见,智慧人生
小林科学
采纳数:748 获赞数:4013

向TA提问 私信TA
展开全部
般若无知无所不知。般若境界,本来非言语所能阐明,即佛所谓不可说!因为起心即错,动念即乖。
但是不说,众生实在不理解,于是就从事相上描述般若,如标月之指,非月本身,般若即没有能知,没有所知,也没有知与不知,如果有能知,有所知,有知与不知,就是妄想分别。这种情况,首先就是自己都迷失掉了。更不可能进入般若境界。
有能知,就是有“我”在,有所知,就是有对境的“相”在。有知与不知,就是“分别心”在。妄想,分别,执着,就是众生之所以为众生不能解脱的根本原因。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佳佳开心我开心
2018-11-01 · TA获得超过826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746
采纳率:70%
帮助的人:108万
展开全部
知道我们为什么成不了佛吗,因为我们的分别念太重了,众生有两大障,烦恼障和所知障,你的认知受到知识的障碍会产生分别,为什么不住在觉中呢,用你的心去观那一切,看看有什么不一样的,现在的修行人,包括我在内,其实都是理上的东东太多,而力行在自心的太少,要有正确并坚定的见地是很重要的,知与不知,都是相对的,都是在二取分别之中,那么,有佛和无佛的意义在哪里呢,如果有一个东西的话,那相对的一定有一个无的东西,所以,讲这些有点太早,重要的是当下觉知,不管是感知还是不知,那些二取义的东西,在你没有真正的修行师父前,先放下,先修心,怎么修,那是需要层次的,要解行并进,你的理解和悟性太高,如果你的行为达不到的话,那是会出问题的,所以,真正的去理解的话请问你的老师,而不要陷进文字里,无知不是我们所认为的无知,不知也不是我们觉得的不知道的意思,佛法的四依法中的依义不依字,就是讲的你这种情况,要看它真正所表达的是什么,而非依文取义,岂非太肤浅了,也不会是一个智者的言词吧;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易路国学传扬
2018-11-01 · TA获得超过6298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4212
采纳率:62%
帮助的人:564万
展开全部
无知并非不知,老子最早提出无这个概念,讲无知无欲,并非是叫人们不要有知识和欲望,而是说,人要懂得那些知识要学,那些知识是不能学的。而欲望也一样,要有度,凡事不能过度。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更多回答(7)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