葫芦岛港的历史沿革
2016-05-24
葫芦岛港位于葫芦岛市龙港区。它背靠京哈铁路和公路,有铁路专用线直达港口,东北西三面环山,是天然避风港,也是中外著名的不淤不冻良港。葫芦岛港港深水阔,现为军商两用。商用设有两个5千吨级泊位和三个万吨级泊位,年货物吞吐能力可达三百万吨。1999年1月21日,国务院批准葫芦岛港对外开放,限于国轮外运。
很早以前,葫芦岛荒芜人烟,据考证,其名始于辽金时代,辽称“淘河岛”,后改名“葫芦岛”。
葫芦岛港首次兴建于1910年,后因辛亥革命事起,筑港工程中止。民国二年(1913年)再度动工,终因经费缺乏而停办。1929年,当时的东北边防军司令长官张学良将军视察葫芦岛后,决心再度修筑此港。1930年1月,与荷兰治港公司签定了包工合同,预计五年半完工。7月2日,张学良将军亲临葫芦岛主持筑港开工典礼。会后,举行了盛大的纪念碑揭幕式。汉白玉的纪念碑通高1.8米,正面阳刻“葫芦岛筑港开工”,碑文由张学良将军亲自撰写。“9.18”事变,致使葫芦岛筑港工程不幸夭折,但筑港开工纪念碑至今仍竖立在葫芦岛西山坡上。
日本侵略者占领葫芦岛后,为了把从我国东北掠夺来的大量物质财富和资源运往本土,决定重建葫芦岛港。至1940年的3月,逐渐完成了大部工程,至此,葫芦岛港已具有年吞吐100万吨的能力。 1945年11月后,国民党军队占领东北大部地区,葫芦岛港不仅未能得到应有的建设和发展,还被作为内战中的重要运输口岸。
1948年11月葫芦岛解放,港口也重新建设和利用,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更是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新中国成立后,葫芦岛港成为中国重要的军用港口。1960年渤海造船厂建成投产,成为中国船舶工业的重要基地。1984年12月6日葫芦岛港对内开放,1999年1月21日国务院批准2000年5月17日宣布正式对外开放,成为国家一类口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