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展开全部
语文学科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具体措施
一、 备课
1、认真学习和深刻理解课程标准。明确单元教学目标,确定每节课具体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表述要准确、具体、可检。教学重点和难点的确定应放在语言的学习、理解、运用及能力上。
2、充分理解课文。对于课文,首先要大声地、绘声绘色地朗读3——5遍。根据教学目标和重难点,找准语言文字训练点:生字“音形义”的特点。词语、含意深刻的句子、段,段的组成(自然段以及意义段)的训练点。“读”的训练点:问句、感叹句,长句子的断句,情感起伏、速度快慢变化的句子以及易读错的句子,标点符号的意义以及读法。“说”点;需要补充说话、想象说话、感悟说话处。
习作课要确定“指导”和“讲评点”点:本次习作重点应指导哪几点,讲评哪几点,不要面面俱到。
3、至少编写出三天的教案,教案编写要注重实效。教案编写提倡“板块式”,不提倡“线型式”。 从教不满三年的教师要写规范的详案,其他教师要在规范教案的基础上编写特色教案。
二、教学
上课要严格按照课程表规定的时间、学科、班次进行教学,不得随意增减课时、调课,更不得随意停课。不得拖堂。
按下列课型进行教学;精读课、略读课、习作课、口语交际课、综合性学习课、写字课、课内自读课(此课型每周或隔周上一节,具体操作见《小学语文教研沉思》181页)、活动课等。
1、围绕教学目标以及所确定的重难点,以理解语言文字为核心,以能力训练为重点,兼顾情感发展进行教学。
2、教学过程安排要紧凑、合理,重点要突出,难点要突破。按照备课时确定的“语言文字训练点”进行落实。课堂教学要讲练结合,努力压缩讲的时间。坚持“三不讲”:学生已经懂了的不讲,学生通过自学、讨论探究后能懂的不讲,认真讲了学生也不懂的不讲。 训练要重基础、重拓展与应用,做到当堂及时反馈。
3、充分利用挂图、投影、多媒体、实物等手段辅助教学。
4、 阅读教学课堂学生动笔时间各年级均应达到6——12分钟。
课堂学生动笔指:书写生字、听写、默写、组词造句、填充、摘抄好词好句、阅读批注、简答问题、小练笔、听记等。
5、识字教学;第一次出示的生字必须带有汉语拼音。生字词的出示必须使用楷体字。识字教学除了进行认读之外,还必须进行组词、说话、认读句子,同音字辨析、形近字辨析、多音字教学,充分利用偏旁部首。教师范写要充分、合理利用田字格,一年级范写应当100%,二年级80%以上,三、四年级70%以上,五六年级酌减。不范写的字也要说明其在书写上应当注意之处。学生当堂每字书写2个为宜,且应写一个后,小结经验再写一个。
6、阅读教学:重点是培养学生感受、理解、欣赏、评价能力。为了突出这个重点,就要重视读书。方法是:朗读(包括个人朗读、齐读、自由读、分角色读等出声的读书)、默读(要教给学生默读方法,在默读实践中逐步学会默读)、浏览,以及精读、略读。
要以读为主,逐步积累,形成语感,通过语言文字,感受文章内容;感悟语言,发展思维,重在体验,通过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受到文章思想内容的熏陶。通过对课文的理解,学会读书,学会写作。
一般说来,阅读教学第一课时的任务是:初读课文,达到能熟练朗读(正确、流利),理清文章脉络;学习生字词,书写生字、听写听记训练。第二课时:继续学习生字词(复习巩固),继续书写生字词,继续朗读课文,达到读懂:读出情,读出味,读出彩;通过读书深入理解课文内容,知识技能的拓展与应用,听写听记训练等。
7、习作课,教师指导时间总共不得超过10分钟,重在学生的写。指导要旨在此次习作特点的指导。
习作评改课,评与改要相结合,学生动笔修改的时间不能低于20分钟。要教给学生修改习作的技能与方法。
8、口语交际课,着重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说话能力和礼貌得体的语言交际能力。
9、综合性学习。按照课程标准对各学段在“综合性学习”方面的要求及教材的要求提示安排综合性学习。一二年级每学期不少于2次,三四年级每学期不少于3次,五六年级每学期不少于4次。每次安排的综合性学习必须有教案、学习过程记录及成果。学校要加大检查的力度,这要作为教学评价的重要方面加以监控。
10、坚持进行“课前三分钟说话训练”。“课前”指上课铃响之后,正式讲课之前。“三分钟”是虚指,可长可短。
坚持“课后两分钟听记训练”。“课后”指下课铃响之前的最后几分钟。“两分钟”是虚指,可长可短。
坚持上好“课内自读课”,一二年级隔周一节,三——六年级每周一节。均利用语文课时。
11、严格按规定布置家庭作业(应有家庭作业的年级),不得超量。各年级均不得布置抄写性家庭作业(抄写性作业要在课堂内完成)。
12、做好课后反思。完成课堂教学任务后,根据课堂学生反馈情况和自我感觉,写出课后反思,及时总结经验教训,调整教学方案。
三、活动
1、课堂语文活动,包括:语言归类、词语盘点、成语接龙、(主题)妙语呈现、口头作文、课外识字展示、故事会、课本剧排练及表演等。活动课至少隔周上一节。教师要有教案及相关资料。
2、课外语文活动,包括:课外阅读、课外练笔、综合性学习及撰写报告、语文兴趣小组等。课外活动每学期不低于5次。要有记录。
3、每学年每位教师上一堂公开课,主持或参与一项课题研究,发表或交流一篇教学论文,给学生或教师做一次专题讲座,编制一套有较高水平的试题。
一、 备课
1、认真学习和深刻理解课程标准。明确单元教学目标,确定每节课具体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表述要准确、具体、可检。教学重点和难点的确定应放在语言的学习、理解、运用及能力上。
2、充分理解课文。对于课文,首先要大声地、绘声绘色地朗读3——5遍。根据教学目标和重难点,找准语言文字训练点:生字“音形义”的特点。词语、含意深刻的句子、段,段的组成(自然段以及意义段)的训练点。“读”的训练点:问句、感叹句,长句子的断句,情感起伏、速度快慢变化的句子以及易读错的句子,标点符号的意义以及读法。“说”点;需要补充说话、想象说话、感悟说话处。
习作课要确定“指导”和“讲评点”点:本次习作重点应指导哪几点,讲评哪几点,不要面面俱到。
3、至少编写出三天的教案,教案编写要注重实效。教案编写提倡“板块式”,不提倡“线型式”。 从教不满三年的教师要写规范的详案,其他教师要在规范教案的基础上编写特色教案。
二、教学
上课要严格按照课程表规定的时间、学科、班次进行教学,不得随意增减课时、调课,更不得随意停课。不得拖堂。
按下列课型进行教学;精读课、略读课、习作课、口语交际课、综合性学习课、写字课、课内自读课(此课型每周或隔周上一节,具体操作见《小学语文教研沉思》181页)、活动课等。
1、围绕教学目标以及所确定的重难点,以理解语言文字为核心,以能力训练为重点,兼顾情感发展进行教学。
2、教学过程安排要紧凑、合理,重点要突出,难点要突破。按照备课时确定的“语言文字训练点”进行落实。课堂教学要讲练结合,努力压缩讲的时间。坚持“三不讲”:学生已经懂了的不讲,学生通过自学、讨论探究后能懂的不讲,认真讲了学生也不懂的不讲。 训练要重基础、重拓展与应用,做到当堂及时反馈。
3、充分利用挂图、投影、多媒体、实物等手段辅助教学。
4、 阅读教学课堂学生动笔时间各年级均应达到6——12分钟。
课堂学生动笔指:书写生字、听写、默写、组词造句、填充、摘抄好词好句、阅读批注、简答问题、小练笔、听记等。
5、识字教学;第一次出示的生字必须带有汉语拼音。生字词的出示必须使用楷体字。识字教学除了进行认读之外,还必须进行组词、说话、认读句子,同音字辨析、形近字辨析、多音字教学,充分利用偏旁部首。教师范写要充分、合理利用田字格,一年级范写应当100%,二年级80%以上,三、四年级70%以上,五六年级酌减。不范写的字也要说明其在书写上应当注意之处。学生当堂每字书写2个为宜,且应写一个后,小结经验再写一个。
6、阅读教学:重点是培养学生感受、理解、欣赏、评价能力。为了突出这个重点,就要重视读书。方法是:朗读(包括个人朗读、齐读、自由读、分角色读等出声的读书)、默读(要教给学生默读方法,在默读实践中逐步学会默读)、浏览,以及精读、略读。
要以读为主,逐步积累,形成语感,通过语言文字,感受文章内容;感悟语言,发展思维,重在体验,通过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受到文章思想内容的熏陶。通过对课文的理解,学会读书,学会写作。
一般说来,阅读教学第一课时的任务是:初读课文,达到能熟练朗读(正确、流利),理清文章脉络;学习生字词,书写生字、听写听记训练。第二课时:继续学习生字词(复习巩固),继续书写生字词,继续朗读课文,达到读懂:读出情,读出味,读出彩;通过读书深入理解课文内容,知识技能的拓展与应用,听写听记训练等。
7、习作课,教师指导时间总共不得超过10分钟,重在学生的写。指导要旨在此次习作特点的指导。
习作评改课,评与改要相结合,学生动笔修改的时间不能低于20分钟。要教给学生修改习作的技能与方法。
8、口语交际课,着重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说话能力和礼貌得体的语言交际能力。
9、综合性学习。按照课程标准对各学段在“综合性学习”方面的要求及教材的要求提示安排综合性学习。一二年级每学期不少于2次,三四年级每学期不少于3次,五六年级每学期不少于4次。每次安排的综合性学习必须有教案、学习过程记录及成果。学校要加大检查的力度,这要作为教学评价的重要方面加以监控。
10、坚持进行“课前三分钟说话训练”。“课前”指上课铃响之后,正式讲课之前。“三分钟”是虚指,可长可短。
坚持“课后两分钟听记训练”。“课后”指下课铃响之前的最后几分钟。“两分钟”是虚指,可长可短。
坚持上好“课内自读课”,一二年级隔周一节,三——六年级每周一节。均利用语文课时。
11、严格按规定布置家庭作业(应有家庭作业的年级),不得超量。各年级均不得布置抄写性家庭作业(抄写性作业要在课堂内完成)。
12、做好课后反思。完成课堂教学任务后,根据课堂学生反馈情况和自我感觉,写出课后反思,及时总结经验教训,调整教学方案。
三、活动
1、课堂语文活动,包括:语言归类、词语盘点、成语接龙、(主题)妙语呈现、口头作文、课外识字展示、故事会、课本剧排练及表演等。活动课至少隔周上一节。教师要有教案及相关资料。
2、课外语文活动,包括:课外阅读、课外练笔、综合性学习及撰写报告、语文兴趣小组等。课外活动每学期不低于5次。要有记录。
3、每学年每位教师上一堂公开课,主持或参与一项课题研究,发表或交流一篇教学论文,给学生或教师做一次专题讲座,编制一套有较高水平的试题。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