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有效引导小学学生在数学课堂中反思

 我来答
徐天来11
高粉答主

2016-11-25 · 关注我不会让你失望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2.5万
采纳率:89%
帮助的人:3859万
展开全部
如何有效引导小学学生在数学课堂中反思
现代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告诉我们,教学效果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是否参与和参与的多少。那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该如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呢?下面结合本人的教学实践谈几点体会。
一、 创设和谐的教学情境,营造主动参与的课堂氛围
罗杰斯说:“有利于创造活动的一般条件是心理的安全和心理的自由”。认知心理学也指出,积极的情感体验能够使学生对学习产生积极的影响。大量实践也证明,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是促进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的前提。教学中,教师要把“教”与“学”当做师生之间“理解”与“交往”的过程,应强调师生之间的相互倾听。课堂上老师不能以权威形象自尊,要尊重、理解、信任和爱护每一位学生,把学生看作教学活动中的朋友或同行,使学生产生亲切感、信任感和举了很多不同的方法时,应立即肯定:“你们真行”。当学生回答错时,应该鼓励学生说:“你再仔细想一想,老师信任你,仔细想之后肯定能答出来”。在教学中老师要经常走下讲台,认真倾听学生的意见与学生亲切交流,这样的教学使学生倍感亲切,而且能激发学生探索欲望和主动参与意识。只有这样的课堂教学才能实现:人人学习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二、 创设“悬念”情境,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兴趣
学生兴趣是学生有选择地、积极愉快地学习的一种心理倾向,它是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是推进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原动力。学生只有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学习起来才会乐此不疲,正所谓“乐学之下无负担”。因此,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老师要精心创设各种教学情境,使学生内心产生一种学习的需要,自觉地探索问题,获取新知。例如,在教学“年、月、日”时,我们是这样导课的:“同学们喜欢过生日吗?”学生们都高兴的回答:“喜欢!”接着提问了几个学生:“你几岁了?过了几个生日?”学生依次回答后我说:“同学们,一般一个人有几岁,就会过几个生日,可是小强满12岁时候,只过了3个生日。这是为什么呢?你们想不想知道其中的秘密?”学生们听了个个情绪高涨,一种强烈的求知欲油然而生。这时,我抓住学生迫切求知的心情,及时导入新课,学生的学习热情就会贯穿整节课的始终。
三、 创设活动情境,提供主动参与机会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学生的学习活动应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充满着观察、实验、模拟、推断等探索与挑战性活动。在数学教学中,老师应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他们是主动完成意义结构,创建性的解决实际问题,并积极思考,修正自己行为的真正主人。因此,在教学中,针对小学生喜爱做游戏的特点,将学生带入情境图中,参与情境中的游戏。
例如:我在教学“我在教学:单价、数量、总价”这节课时,一开始,便以“超市”为基本活动情境中,让学生上台买货,在买卖对话中,了解并掌握了单价、数量、总价的概念以及三者的数量关系。紧接着,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自主开展买卖活动。在活动中,对学生进行了明确的分工及要求:扮演顾客者必须口头编应用题,并用本节所学的数量关系进行解答;而扮演售货员必须根据顾客买商品的情况,正确填写发票。这样,使整节课都融入到活动中,学生在活动的开展中,学生既要动脑编题、动手计算,又要动口表达意图,不仅巩固了所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创设了一个充满生活气息的活动舞台,让学生仿佛就生活在一个数学世界之中,使学生体验到主动参与的无限乐趣。这样教学,学生真正参与到学习之中。学生在活动中不仅学会了要学的知识,而且还全身心的体验数学,获得了乐趣,从而更加喜欢学习数学。
四、创设参与条件,让学生主动探索知识。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精心设计教学的各个环节,想方设法为学生提供操作实践的机会,使学生通过动手、动脑、动口等,把抽象的知识转化为可感知的内容,引导学生参与数学思维活动过程,这是学生主动参与探索知识的关键。
(一)通过动手操作来参与。
皮亚杰曾经说过:“要认识一个客体,就必须动之以手。”可见让学生亲自操作,参与实践活动,是提高教学效果的一种非常行之有效的方法。教学时我尽可能多地为学生提供机会,让学生数一数、画一画、摆一摆、量一量、拆一拆、拼一拼,在动手操作中通过自己的努力主动的获取知识。
例如,在教学“三角形的面积计算”一课时,我先引导学生认识到,应该先把三角形转化为熟知的图形,再推出面积计算公式,之后便让学生操作学具。结果,大多数学生用两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形拼出了平行四边形、长方形以及正方形,但也有学生用一个三角形剪拼出了长方形、平行四边形。结果,大家从操作中都得出了相同的求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这样,学生自己推出公式,不但理解得深,记得牢,而且训练了动手操作的技能,培养了创新的意识,充分地体验到了成功的乐趣。
(二)通过小组讨论来参与。
在小组讨论中,学生参与的机会就更多了,他们可以围绕一个问题(一般由教师提出)进行合作研究,然后提出小组意见在全班讨论、交流,同时对其他组的意见进行评价。这种形式,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很高,往往能表现出极强的创造力,并且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和竞争意识。毋容置疑,小组讨论学习的确是一种能体现学生自主学习的很好的教学方式。
例如,“分数基本性质”的教学,教师先让学生操作,拿出准备好的三张同样长短的纸条,分别平均分成2份、4份、8份,在分别取其中的1份、2份、4份涂阴影,并把涂阴影的部分用分数表示出来。之后,教师出示下列问题,组织学生讨论:1、观察操作结果,看看三张纸条涂色部分大小怎样?这说明三个分数的大小怎样?2、比较式子1/2=2/4=4/8,想想由1/2到2/4、1/2到4/8,你发现了什么?3、想想由2/4到1/2、4/8到1/2,你又发现了什么?4、你能用商不变的性质,结合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说明这一规律吗?在上述问题的引导下,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维,能动的探索出分数的基本性质来。
(三)通过同桌互说来参与。
语言是思维的工具,在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讨论后,给机会让同桌学生说一说操作过程;公式推导后,说一说推导过程;概念理解时,让学生口述一下概念的关键字及本质特点;解答应用题时,说一说解题思路或方法。如较复杂的乘、除法应用题解题方法是:1、找准单位“1”的量,确定运算方法;2、找准对应关系;3、列出算式进行计算;4、检验。这样的口述让同桌互说,在互说中提高语言表达和思维能力,对每个学生巩固知识是十分必要的。
五、加强参与指导,让学生学有方法。
要想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和策略也是极其重要的。因此引导学生参与探索,获取知识的过程,决不是放任式的学习,而是适时点拨指导,设计适当的坡度,架设必要的桥梁,帮助学生寻找思维的突破口。教师不仅要尽量给学生提供充分的参与条件,而且还应加强参与方法的指导。
如,在学习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推导时,如果学生掌握了推导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化归”思维方法,那么在教学三角形、梯形、圆的面积公式推导时,学生就会利用这种思维方法,潜移默化地进行知识迁移。教师教给学生一些思维方法,学生通过灵活运用这种方法,解决问题,从而使学生在参与中获得知识。
六、创设成功情境,激励再次主动参与
在数学学习中,让学生动脑、动手,运用所学知识,分组解决问题,为学生创设成功的机会,这样教学有助于学生体验学习成功的喜悦,再次以饱满的热情参与到学习中。
例如,在教学“玩一玩,拼一拼”活动课上,我让学生用所学的简单图形拼自己喜爱的图形,并把它献给自己最喜欢的人。活动时,所有同学都投入到紧张的活动中,对他们拼出每一种图形,我都给予肯定与赞赏,并鼓励他们拼出更漂亮的图形。这样每一位学生都获得了成功,享受到了成功的喜悦,强化了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学生更喜欢学习数学,从而不断地参与到新知识的探索过程中。
现代教育理论与教学实践都告诉我们,教学效果的优劣是由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参与程度来决定的。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是知识内化的重要标准。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在参与中培养兴趣,学会方法。学生有了兴趣、掌握了方法,他们才会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过程中来,他们的潜能才会得到最大限度地开发,个性才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展,才能更加适应未来的学习与生活。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