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久性心房颤动最常见的并发症是哪项
房颤是中老年人最常见的心律失常疾病,今天是第七个中国房颤日,在上海市胸科医院主办的“2019年中国房颤日大型义诊”现场,医学专家谈到,临床上房颤患者是可以长期存活的,但如不引起重视,会产生脑卒中、心衰等一系列严重后遗症。
目前,我国的房颤患者约有800万人,房颤除引起胸闷、心慌甚至心衰等症状,约20%-30%的房颤患者会发生缺血性脑卒中,也就是俗称的脑梗死、脑中风,严重威胁着患者的生命。
房颤实为心脏在“求救”。心房颤动简称房颤,这是最为常见的持续性心律失常疾病,心脏是血液源泉。房颤的危害极大,轻度房颤,人会感到心慌,乏力,头晕,影响日常工作和生活;重则心力衰竭,心脏跳停,导致猝死。为增强人们对房颤的重视,中国房颤联盟把6月6日定为全国房颤日。
“临床上房颤患者是可以长期存活的,但如果不引起注意,预防脑梗等并发症,会产生一系列严重后遗症。”胸科医院心脏中心主任、心内科主任何奔教授谈到,有研究显示,房颤可使脑卒中风险增加5倍,20%以上的卒中归因于房颤。
这是因为,房颤患者的发病时间越长,心脏结构越容易发生变化,血流动力学也随之改变,同时血液中促凝血成分浓度增高,多方共同作用导致左心房血栓形成,一旦栓子脱落,就很容易导致缺血性脑卒中。、此外,房颤可以引发心肌梗死、心力衰竭等多种心脑血管疾病,这些并发症有较高的致残率和死亡率,给社会和家庭带去极为沉重的负担。
目前,就房颤患者来说,主要的治疗方法有药物、冷冻消融、射频消融等。药物治疗的目的是预防心律失常,有时还需配合抗凝,预防血栓和卒中。不过,由于药物长期服用,疾病始终在进展,最后也有存在失去药物疗效以及难以避免的副作用发生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