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个回答
展开全部
历史必修一复习提纲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一、夏商周的政治制度
1、夏商的政治制度:①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朝的建立者是禹,我国早期国家政治制度开始于 夏朝, 启 即位后,王位世袭制取代了原始社会后期的禅让制。②商朝继承了夏朝的制度而稍有变化,有一套从中央到地方的行政管理制度。中央设有相、卿士,地方设有封侯、伯。
2、西周的分封制:①周武王伐纣灭商,建立西周。西周实行分封制,又叫封邦建国。武王把一定的土地和人民,分别授予王族、功臣和先代的贵族,让他们建立诸侯国,拱卫王室。根本目的在于巩固周王朝的统治。。义务:分封的诸侯有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和朝觐述职的义务。影响:分封制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扩大了统治区域, 形成了贵族统治阶级内部的森严等级“天子—诸侯—卿大夫—士”
②西周后期,王权衰落,。由于诸侯势力壮大,分封制受破坏。标志性事件就是楚王问鼎。
3、西周的宗法制:①宗法制是与分封制互为表里的具有政治性质的制度,由原始社会的父系家长制演变而来。②西周宗法制的最大特点和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有大小宗之分,嫡长子系统为大宗,其余为小宗,小宗必须服从大宗。大宗与小宗的关系不仅是家族等级(兄弟)关系,也是政治隶属(君臣上下级)关系。④宗法制在政治制度方面的体现就是分封制。由天子到诸侯到卿大夫再到士(最底层),层层分封。宗法制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也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二、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1、至高无上的皇权:①战国时期,经过商鞅变法,秦王嬴政先后灭掉韩、赵、魏、楚、燕、齐六国,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秦朝。②嬴政规定封建最高统治者为“皇帝”,自称“始皇帝”。③秦始皇规定:皇帝称“朕”;皇帝的命令称“制”或“诏”;皇帝用的玉印称“玺”。全国的行政、经济、军事等一切大权由皇帝总揽,中央和地方的主要官员,都由皇帝任免。④秦始皇首创的皇帝制度,体现了中国封建专制制度的重要特征。
2、较为完备的中央官制:①秦始皇在战国时期官制的基础上,建立了一套比较完备的中央政权组织。②在中央,设置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作为秦朝中央的三个最高官职。丞相帮助皇帝处理全国的政事,御史大夫执掌群臣奏章,下达皇帝诏令,兼理国家监察事物。太尉负责全国军事事务。军国大事完全操纵在皇帝一人手中。
3、郡县制的全面推行:①春秋时期,一些诸侯国在新兼并地区设县,在边地设郡。②战国商鞅变法时,废分封,行郡县。③秦统一后,在全国范围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④郡是中央政府以下最高一级地方行政机构,最高长官是郡守。县是郡的下级行政机构,长官称县令或县长。县以下还有乡、里等基层行政机构。⑤秦朝这套从中央到地方的金字塔般的统治机构其官职职责分工明确,即互相配合又互相牵制,标志着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
4、中央集权制的作用及影响:①安定边境,维护国家统一,扩大了疆域。形成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秦朝。②颁布法律,统一度量衡、货币和文字,修驰道,开灵渠,有利于封建经济文化的发展,有利于形成以华夏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③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政治制度基本格局,为历代封建王朝所沿用。④秦始皇的专制,使人民处境恶劣,造成阶级矛盾激化,爆发中国历史上首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陈胜、吴广起义。
三、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1、中央政治制度的演变:①两汉时期中央政治制度基本上沿袭秦朝制度,史称“汉承秦制”。但又废除秦朝苛法,有所损益。②汉朝实行皇帝制度,在中央设置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习惯称三公。③西汉汉武帝时用布衣为相,用身边侍从、秘书为尚书令等形成“中朝”,用三公九卿的机构称“外朝”。④东汉光武帝时扩大尚书台的权力,成为决策的中枢机构。⑤魏晋南北朝时期,形成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三省体制。⑥隋朝以尚书省,内史省、门下省为中央最高统治机构。唐朝三省分工明确,中书省决策,门下省审核,尚书省执行,相权一分为三。⑦隋唐时期,还在尚书省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确立了三省六部制。⑧宋初,中书门下是最高行政机构,枢密院是最高军政机构,合称“二府”。后增设参知政事为副相,设三司使管理财政,削弱相权。⑨元朝综合汉蒙政治制度,在中央设中书省和枢密院,以中书省为最高行政机关,行使宰相职权;以枢密院为最高军事机关,同时设宣政院,统领宗教事务和管理西藏地区。
2、地方政治制度的演变:①战国和秦朝实行郡县制,汉初继承郡县制,同时分封诸侯王国,郡国二制并行。郡守和丞相分别是郡和王国的最高行政长官。汉武帝时,解除王国军政大权,分全国为13州,州作为监察区,设刺史。②东汉时期,刺史逐步增添了地方行政权和军权,到东汉末年,州逐渐演变成地方行政区。地方行政区划由郡县两级制转变成州、郡、县三级。③隋初,地方行政机构重叠,官多民少,隋文帝废除郡级,形成州县两级制。④唐朝地方行政机构与隋朝相同,唐太宗分全国为10道,作为监察区,唐肃宗将道的监察长官改为观察使,道逐渐成为州县之上的行政实体。唐朝中后期,设置藩镇,形成藩镇割据局面。⑤北宋初年,宋太祖削减地方节度使权力,派文臣做地方官。宋朝地方政权分为州县两级,又将唐朝的“道”改为“路”,在州县之上。⑥元朝在地方实行行省制度。行省之下,设路、府、州、县,边远民族地区设宣慰司。行省制度的创立,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是中国省制的开端。⑦从汉至元,中央严格限制地方行政,不允许有独立的行政体系存在。地方官吏必须服从上级,地方服从中央,最后听命于君主。形成高度的中央集权。
中央 地方
秦 皇帝制度的确立,皇帝总揽全国政治经济军事一切大权。
中央设丞相(决策),御史大夫(监察),太尉(武事)
标志着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废分封,设郡县,郡县长官由皇帝任命。
汉 汉承秦制,有所变化
汉初:三公九卿。
汉武帝:设立中朝,削弱相权。
东汉光武帝:设尚书台,皇帝总揽大权。 汉初,郡国二制并行,诸侯势力坐大,对中央造成威胁。汉武帝后期设州为监察区,设刺史代表中央监察诸侯和地方高官。
东汉末年,州、郡、县三级。
魏晋南北朝 尚书省、中书省和门下省,三省体制逐步形成。
隋 尚书省、内史省、门下省三省 州、县两级
唐 中书省(决策)、门下省(审议)和尚书省(执行,下设六部),相权一分为三,三省相互牵制和监督,保证君权的独尊。此后历朝沿用。 州、县两级,唐太宗设立道作为监察区,唐肃宗时道成为州、县之上的行政实体。形成(道)、州、县。
唐朝中后期,节度使权力扩大,发展成藩镇割据局面。
宋
最高行政机构 中书门下 二府
最高军政机构 枢密院
分割宰相财政权 三司使
分割宰相行政权 参知政事
削弱相权,皇权进一步加强。
地方行政制度为路、州、县
元
综合汉蒙政治制度,中书省(行政,统领六部),枢密院(军事),宣政院(宗教和西藏事务)。 行省制度,除河北、山西、山东由中书省直辖外,地方设行中书省,平章政事为最高长官,行省拥有大权。边远地区设宣尉司进行管理。行省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它的创立,是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是中国省制的开端。
明 废除丞相和中书省,以六部分理全国政务,君主专制制度达到高峰。
明太祖设殿阁大学生,作为侍从顾问。成祖时内阁制确立。宣宗给阁臣票拟权。
地方设立布政司(行政)、都指挥司(军政)和按察司(监察)三司。
清 清初,议政王大臣会议权力高于内阁、六部,皇权受到很大限制。
康熙时,设立南书房,内阁、议政王大臣会议、南书房三足鼎立,集权于皇帝。
雍正时,设军机处,军机大臣笔录和传达皇帝旨意,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了顶峰。
四、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明:1、宰相制度的废除:①明朝初,沿袭元朝制度,由左右丞相统辖六部,管理全国行政事务。②明太祖朱元璋废除行中书省,设立布政司、都指挥司和按察司,分管地方的行政、军政和监察,合称“三司”。后下令废除中书省和丞相,以六部分理全国政务,宰相制度从此被废除。君主专制达到了新的高度。
2、内阁的创立:①明太祖废丞相后,设置殿阁大学士,作为侍从顾问。②明成祖时,选拔翰林院官员入值文渊阁,参与机密事务决策,史称“内阁”。内阁制度正式确立。③明宣宗时,又授予内阁大学士票拟权。④明朝内阁始终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或决策机构,而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⑤内阁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不能对皇权起制约作用。
清:3、君主专制制度的顶峰:①努尔哈赤建立后金政权后,实行部落贵族共同议政的传统。②皇太极设议政王大臣会议。还设内阁,置六部。议政王大臣会议的权力在六部之上。皇权受到很大限制。③康熙帝亲政后,设南书房,中枢机构一分为三,内阁、议政王大臣会议和南书房三足鼎立,互相制约,最后集权于皇帝。④雍正帝时,又设军机处,由皇帝挑选亲信的满汉大臣充任军机大臣。议政王大臣会议和南书房形同虚设,后相继撤消,内阁也名存实亡,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了顶峰。⑤清朝统治者继承明制,把君主专制制度推向顶峰,皇帝既是最高立法者,又是最高行政长官和最高司法者,不受约束和监督。这种绝对君主制极大地妨碍社会的进步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对中国社会产生了什么影响?
积极作用: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巩固,社会安定,经济发展和文化繁荣,为康乾盛世的出现提供政治保证。
消极作用:皇权极度膨胀,成为阻碍社会进步的重要因素。明清之际,英国等西方国家先后发生了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英国的光荣革命、美国的独立战争等),建立起资产阶级的统治,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而明清君主专制统治的空前强化,极大妨碍了社会的进步,从此,中国社会的发展开始大大落后于西方。
第二单元 古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五 希腊文明的摇篮
特点——地理环境因素影响
①经济:三面环水,港湾众多,特别是通向西亚的航路上遍布岛屿,有利于航海与文化交流。因此,希腊的商品生产和海外贸易较发达。
②对外关系:由于航海与海军对古希腊有重要意义,地少人多的古希腊人往往凭借这方面的优势向海外殖民扩张。
③政治:希腊城邦的特点是小国寡民,各邦长期独立自治;希腊城邦实行的公民政治,使城邦公民享有较充分的政治权利;尤其是雅典的民主制为后世提供了宝贵的借鉴经验。
雅典民主政治
梭伦:根据财产的多少,把公民分为四个等级,公民大会是最高权力机关,各级公民都可参加,改革动摇了旧氏族贵族世袭特权,保障了公民的民主权利,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了基础
克利提斯:设五百人议事会,轮流执政,
伯利克里:(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发放观剧津贴,是雅典在精神文化领域取得了辉煌成就
雅典民主政治的基本特点:是人民主权和轮番而治。
意义:①创新性:为人类提供了一种集体管理的新形式,创造出民主的运作方式,为后世民主政治的发展积累了宝贵经验。
②优越性:多数人决策,使问题考虑得更全面;公职人员有多数人选举产生,时期处于群众的监督之下,减少了以权谋私的可能性。
③文明进步:推动了文化事业的发展,使希腊文明成为古代西方、乃至整个世界重要的文明中心
局限性:①它仅仅是对公民群体而言,而非公民,例如外邦移民、奴隶和它国公民,都没有享有民主的权利;
②是男性公民的民主;
③一切公职由选举和抽签产生,这种轮番而治极有可能导致极端民主化,导致民主制的衰落。
六 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
《十二铜表法》:包括民法、刑法和诉讼程序,基本上是过去未成文的习惯法的汇编。他明确维护私有财产权和贵族的既得利益
意义:①是平民的胜利;(原因:因为有了成文法就得按律判决和量刑,贵族不能像过去那样随意解释习惯法。
②这项法律是罗马法的渊源,是罗马的基本法;
③局限性:根本目的是维护奴隶主的利益。
《民法大全》标志罗马法系最终完成
第三单元 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
七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
光荣革命 :根本原因:封建专制统治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1640年,英国成为共和国,1688 光荣革命
意义:实现了资产阶级掌握政权的愿望,推翻了封建专制的君主制,确立了君主立宪制,为英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政治经济的建立开辟了道路
《权利法案》:1689
内容:①从立法、司法、财政、军事等方面限制王权;
②把议会拥有的自由权力用法律的形式加以肯定;
意义:
①国王与议会关系:确立了议会主权,国王的权力受到议会限制;
②王权与法律关系:国王只能在宪法规定的范围内行使权力,英国建立了君主立宪制;
③统治方式变化:英国实行议会与国王集体统治,统治方式从人治转向法制,英国社从此进入了长期稳定发展的时期
特点:议会权力至高无上,君主统而不治
责任制内阁:首相掌握国家大权
①“光荣革命”后,国王逐渐退出内阁,成为“统而不治”的国家元首。内阁承担实际行政职责,其权力和重要性也随之增强;
②1721年,罗伯特?沃波尔成为英国历史上第一任内阁首相,主持内阁会,协调各部门的工作。责任内阁制形成;
③发展:19世纪中期,随着选举制的逐步扩大和两党制的发展,议会选举变成两个政党之间的权力角逐,大选中获胜的多数党上台组阁。
八 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
政治的严重问题:①邦联权利有限,无权征税,不掌握兵权
②各州的权利很大,有权征兵,征税和发行货币
③各地经常发生骚乱,社会动荡
④美国在与欧洲各国的贸易中也常常属于不利地位,经济的发展受到严重的影响
1787年,颁布联邦宪法,
内容:①规定美国是一个联邦制的国家,权利高于各州
②联邦政府拥有政治、经济、军事和外交大权
联邦制原则:规定了一个强有力的联邦政府,包括总统、一个全国性的议会、一个联邦司法体系;同时宪法让各州保留了较大的自主权;
总统:最高的行政权、军事指挥权、部分宪法否决权、任命高级政府官员权力;
议会:财政权和立法权;
最高法院:最高司法权、宪法的解释权
分权制衡原则: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互相制约
两党制的形成与发展
19世纪二三时年代,是美国两党形成的重要时期,19世纪50年代中期,民主党与共和党的对峙格局最终形成
九 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在欧洲大陆的扩张
艰难的法兰西共和之路
1789 大革命爆发
1791~~1792 君主立宪制
1793~~1804 第一共和国
1804~~1814 第一帝国
1815~~1830 复辟王朝
1848~~1852 第二共和国
1852~~1870 第二帝国
法国共和政体的确立
1875 国民议会通过了法兰西第三共和国的宪法
影响:共和体制最终确立,促进法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德意志帝国的君主立宪制度
⊙帝国元首是“德意志皇帝”。皇帝有权任命帝国首相和帝国官员;有权召集和解散联邦议会和帝国国会;有权签署和公布帝国法律并监督法律的实施;帝国军队由皇帝统率,军官均由皇帝任命.总之,皇帝是最高权力的掌握者.
⊙首相主持帝国政府,只对皇帝负责而不对议会负责;
⊙联邦议会和帝国国会是立法机构,行使立法权。帝国国会由选举产生,但它不能组成代议制的政府,不能自行通过任何一项对政府不利的法案,对政府没有任何行政监督权,唯一对政府起压力作用的就是批准预算。
德意志帝国实行君主立宪制,但具有浓厚的专制主义色彩
英、美、法、德政治制度的不同点
政体 国家元首及权力 政府产生方式 议会权力
与地位 权力
中心
英 君主立宪制 国王世袭;
国王仅扮演仪式性角色,是国家的象征 内阁由议会选举产生,并对议会负责,内阁首相是最高行政首长,拥有最高行政权和创意立法权; 议会是最高权力机关,国家权力中心 议会
德 皇帝是帝国元首,世袭;任命帝国首相和官员,召集和解散议会,签署公布法律和监督法律实施,统帅军队,任命军官; 皇帝任命首相与官员,首相主持帝国政府,只对皇帝负责。 直接选举产生,不能组成代议制政府,对政府没有监督权,只有批准预算权。 皇帝
美 总统既是国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脑;民选产生;掌握最高行政权、军事指挥权、部分立法否决权、任命政府高级官员和组织政府的权力; 总统任命政府高级官员,政府对总统负责 拥有有立法权、财政权,与总统、联邦法院相互制约 总统
法 民主共和制 总统既是国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脑和军队最高统帅;由国民议会选举产生;具有创议法律权、解散众议院的权力;总统与内阁部长共同向议会负责; 内阁部长由总统任命,总统命令须经各部部长副署,内阁向议会负责。 拥有选举总统权、立法权、创议法律权;总统和各部部长对议会负责,议会对政府行使监督权。 议会
核心特征:代议制民主;
议会拥有的共同的权力:立法权、财政权和行政监督权;
第四单元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十 鸦片战争
1背景:(1)在中英对外贸易中,中国处于出超地位。(2)英国为了扭转对华贸易的逆差,向中国走私鸦片。(3)工业革命后,英国急需打开中国市场,使中国成为他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倾销市场。
2中国的禁烟运动:(1)原因:鸦片输入严重危害了清朝统治。(2)对虎门销烟的评价:是中国禁烟运动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国侵略的坚强决心。
3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为了打开中国市场,掠夺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
4 虎门硝烟:面对鸦片危害,道光皇帝派林则徐赴广东查禁鸦片。林则徐在广东缉拿烟贩,收缴鸦片,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即虎门销烟。英国以此为借口,发动对中国的侵略战争。
《南京条约》的签订:1842年,清政府被迫和英国签订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主要内容:
①割香港岛给英国;(破坏中国的领土主权)
②赔款2100万银元;
③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破坏中国的贸易主权)
④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破坏中国的关税自主权)
①社会性质的变化:由封建社会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政治上,战前是一个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战后通过一系列不平等条约,领土、领海、司法、关税、贸易主权遭到严重的破坏,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经济上,战前经济上是一个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占统治地位的国家,战后中国封建的自然经济经济开始解体。
②社会矛盾的变化:由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开始变为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中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国民族的矛盾,成为各种社会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
,③革命任务的变化:战前是反对本国封建统治,战后既要反封建又要反侵略
④革命性质的变化:中国从此进入了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⑤思想领域的变化:“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思想开始萌发。
所以说,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是中国近代史开端。
鸦片战争后,英国又强迫清政府签订《五口通商章程》和《虎门条约》,英国从中取得了“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在通商口岸租赁土地、房屋和永久居住的特权。美国和法国也胁迫清政府分别签订《望厦条约》和《黄埔条约》,攫取了更多的侵略权益。
鸦片战火再燃:(第二次鸦片战争)
根本原因:英、法不满足鸦片战争的既得利益,要求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战争性质:侵略的非正义的掠夺战争;
①1856年,英法以“修约”讹诈遭拒绝为机会,联合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②1858年,英法联军北上攻陷大沽,进逼天津。清政府先后与俄、美、英、法四国分别签订《天津条约》。③1859年,英法联军再次攻占大沽和天津。1860年,侵入北京并洗劫了圆明园。④1860年,清政府与英法俄三国分别签订《北京条约》。内容:(1)增开天津为商埠;(2)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⑤第二次鸦片战争和《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的签订,使中国丧失大量领土和主权,出现中外反动势力公开勾结的局面。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加深了。
影响:在政治上,中国丧失了大片领土和主权:清朝统治者投外国侵略者,开始成为他们的附庸和工具,中外反动势力公开勾结,共同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
在经济上,外国侵略势力扩张到沿海各省,并伸向内地,方便了他们的倾销商品,掠夺廉价原料和劳动力,使中国难以抵挡资本主义经济侵略的冲击。
十一 太平天国运动
太平天国运动兴起的根本原因:腐败的封建统治和沉重的剥削,导致阶级矛盾激化。
①兴起:金田起义 1851年
②发展:永安建制 ,初步建立政权;定都天京 1853年,正式建立与清政府对峙的政权;
③全盛:1853-1856年进行北伐、西征和东征
北伐:目的:是为推翻清政府的统治。
领导人:林凤祥、李开芳。
结果:由于孤军深入而失败。
意义:牵制了敌人兵力,为西征和东征的胜利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西征:目的:为巩固天京革命大本营
领导人:赖汉英
结果:石达开大败湘军,巩固了天京
东征:目的:为断绝清政府财源,充实自己的经济力量
领导人:秦日纲
结果:夺取扬州攻破江北江南大营,军事上达到全盛时期。
主要内容:
①基本内容是关于土地分配,从根本上否定了封建的土地所有制。
②关于产品的分配,规定“天下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的绝对平均分配的方案。
(2)评价:《天朝田亩制度》是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颁布的革命纲领。
革命性:首先它明确主张废除封建土地私有制,成为几千年来中国农民斗争的最高峰;
空想性:平均分配土地和产品在当时无法实现,这种绝对平均分配的圣库制度违背了小 生产者的本性,也不能调动农民的革命积极性。
落后性:此纲领把小农经济作为追求的理想化目标,实际上没有超越封建主义的经济范畴。
原因:无法调动农民的积极性;由于战争的环境,无法实施;
失败原因:①客观原因:中外反动势力勾结力量过于强大,联合绞杀太平天国。
②主观原因:一是农民阶级的局限性。二是战略上的失误。
(3)教训:太平天国的悲剧说明,由于受阶级和时代的局限,农民阶级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
(4)历史意义:①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运动(性质),它是几千年来中国农民战争的最高峰。②它坚持14年,势力达18省,严惩了中外反动势力模③担任反封建反侵略双重任务。反对封建主义,加速了清王朝和整个封建制度的衰落和崩溃;反侵略,打破了西方侵略者把中国迅速殖民地化的企图。④一些领导人开始向西方寻求真理,探索中国独立、富强的途径。
《资政新篇》
内容:政治方面:主张民主
经济方面:学习西方,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
文教方面:兴办新式学校
外交方面:与外国自由交流,但不允许外国干涉中国内政
评价:《资政新篇》是洪仁玕1859年为振兴太平天国而提出的改革内政和建设国家的方案。它具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是先进的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它不是农民革命实践的产物,没有反映农民的愿望,没有实行。
十二 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
甲午中日战争 根本原因:日本明治维新后,大力发展资本主义,但国内市场狭小,希望从战争中寻找出路。(2)欧美列强持纵容态度。(3)朝鲜东学党起义,成为导火线。
战争的经过
(1)爆发:1894年日本海军在牙山口外丰岛海面突袭中国的运兵船,战争爆发。
(2)平壤战役:回族将领左宝贵牺牲;平壤失陷。
(3)黄海之战:邓世昌、林永升与舰同沉;北洋舰队主力尚存,日本取得制海权。
(4)辽东之战:聂士成率部抵抗;日军制造旅顺大屠杀。
(5)威海之战:丁汝昌自杀殉国;北洋舰队全军覆没(表明洋务运动的破产)。
《马关条约》
内容: 一、割澎湖列岛、辽东半岛、台湾及其附属岛屿给日本。二、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三、允许日本在中国通商口岸设厂。
危害: ①割地:破坏了中国领土主权,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②赔款: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便利了列强通过贷款控制中国的经济命脉。;同时,促进了日本经济的飞速发展;
③开埠:列强侵略势力进一步伸向内地;(最内地的重庆)。
④设厂:使外国进一步掠夺中国的原料和劳动力,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八国联军侵华
1900年,英、美、俄、日、法、德、意、奥八国联军借口镇压义和团运动,发动侵华战争
《辛丑条约》:。1901年,清政府与八国签订《辛丑条约》,
影响:①巨额赔款加深了中国人民的苦难;
②在北京设立使馆界成为列强侵华的大本营;
③清政府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最终形成;
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一、夏商周的政治制度
1、夏商的政治制度:①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朝的建立者是禹,我国早期国家政治制度开始于 夏朝, 启 即位后,王位世袭制取代了原始社会后期的禅让制。②商朝继承了夏朝的制度而稍有变化,有一套从中央到地方的行政管理制度。中央设有相、卿士,地方设有封侯、伯。
2、西周的分封制:①周武王伐纣灭商,建立西周。西周实行分封制,又叫封邦建国。武王把一定的土地和人民,分别授予王族、功臣和先代的贵族,让他们建立诸侯国,拱卫王室。根本目的在于巩固周王朝的统治。。义务:分封的诸侯有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和朝觐述职的义务。影响:分封制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扩大了统治区域, 形成了贵族统治阶级内部的森严等级“天子—诸侯—卿大夫—士”
②西周后期,王权衰落,。由于诸侯势力壮大,分封制受破坏。标志性事件就是楚王问鼎。
3、西周的宗法制:①宗法制是与分封制互为表里的具有政治性质的制度,由原始社会的父系家长制演变而来。②西周宗法制的最大特点和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有大小宗之分,嫡长子系统为大宗,其余为小宗,小宗必须服从大宗。大宗与小宗的关系不仅是家族等级(兄弟)关系,也是政治隶属(君臣上下级)关系。④宗法制在政治制度方面的体现就是分封制。由天子到诸侯到卿大夫再到士(最底层),层层分封。宗法制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也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二、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1、至高无上的皇权:①战国时期,经过商鞅变法,秦王嬴政先后灭掉韩、赵、魏、楚、燕、齐六国,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秦朝。②嬴政规定封建最高统治者为“皇帝”,自称“始皇帝”。③秦始皇规定:皇帝称“朕”;皇帝的命令称“制”或“诏”;皇帝用的玉印称“玺”。全国的行政、经济、军事等一切大权由皇帝总揽,中央和地方的主要官员,都由皇帝任免。④秦始皇首创的皇帝制度,体现了中国封建专制制度的重要特征。
2、较为完备的中央官制:①秦始皇在战国时期官制的基础上,建立了一套比较完备的中央政权组织。②在中央,设置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作为秦朝中央的三个最高官职。丞相帮助皇帝处理全国的政事,御史大夫执掌群臣奏章,下达皇帝诏令,兼理国家监察事物。太尉负责全国军事事务。军国大事完全操纵在皇帝一人手中。
3、郡县制的全面推行:①春秋时期,一些诸侯国在新兼并地区设县,在边地设郡。②战国商鞅变法时,废分封,行郡县。③秦统一后,在全国范围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④郡是中央政府以下最高一级地方行政机构,最高长官是郡守。县是郡的下级行政机构,长官称县令或县长。县以下还有乡、里等基层行政机构。⑤秦朝这套从中央到地方的金字塔般的统治机构其官职职责分工明确,即互相配合又互相牵制,标志着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
4、中央集权制的作用及影响:①安定边境,维护国家统一,扩大了疆域。形成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秦朝。②颁布法律,统一度量衡、货币和文字,修驰道,开灵渠,有利于封建经济文化的发展,有利于形成以华夏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③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政治制度基本格局,为历代封建王朝所沿用。④秦始皇的专制,使人民处境恶劣,造成阶级矛盾激化,爆发中国历史上首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陈胜、吴广起义。
三、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1、中央政治制度的演变:①两汉时期中央政治制度基本上沿袭秦朝制度,史称“汉承秦制”。但又废除秦朝苛法,有所损益。②汉朝实行皇帝制度,在中央设置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习惯称三公。③西汉汉武帝时用布衣为相,用身边侍从、秘书为尚书令等形成“中朝”,用三公九卿的机构称“外朝”。④东汉光武帝时扩大尚书台的权力,成为决策的中枢机构。⑤魏晋南北朝时期,形成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三省体制。⑥隋朝以尚书省,内史省、门下省为中央最高统治机构。唐朝三省分工明确,中书省决策,门下省审核,尚书省执行,相权一分为三。⑦隋唐时期,还在尚书省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确立了三省六部制。⑧宋初,中书门下是最高行政机构,枢密院是最高军政机构,合称“二府”。后增设参知政事为副相,设三司使管理财政,削弱相权。⑨元朝综合汉蒙政治制度,在中央设中书省和枢密院,以中书省为最高行政机关,行使宰相职权;以枢密院为最高军事机关,同时设宣政院,统领宗教事务和管理西藏地区。
2、地方政治制度的演变:①战国和秦朝实行郡县制,汉初继承郡县制,同时分封诸侯王国,郡国二制并行。郡守和丞相分别是郡和王国的最高行政长官。汉武帝时,解除王国军政大权,分全国为13州,州作为监察区,设刺史。②东汉时期,刺史逐步增添了地方行政权和军权,到东汉末年,州逐渐演变成地方行政区。地方行政区划由郡县两级制转变成州、郡、县三级。③隋初,地方行政机构重叠,官多民少,隋文帝废除郡级,形成州县两级制。④唐朝地方行政机构与隋朝相同,唐太宗分全国为10道,作为监察区,唐肃宗将道的监察长官改为观察使,道逐渐成为州县之上的行政实体。唐朝中后期,设置藩镇,形成藩镇割据局面。⑤北宋初年,宋太祖削减地方节度使权力,派文臣做地方官。宋朝地方政权分为州县两级,又将唐朝的“道”改为“路”,在州县之上。⑥元朝在地方实行行省制度。行省之下,设路、府、州、县,边远民族地区设宣慰司。行省制度的创立,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是中国省制的开端。⑦从汉至元,中央严格限制地方行政,不允许有独立的行政体系存在。地方官吏必须服从上级,地方服从中央,最后听命于君主。形成高度的中央集权。
中央 地方
秦 皇帝制度的确立,皇帝总揽全国政治经济军事一切大权。
中央设丞相(决策),御史大夫(监察),太尉(武事)
标志着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废分封,设郡县,郡县长官由皇帝任命。
汉 汉承秦制,有所变化
汉初:三公九卿。
汉武帝:设立中朝,削弱相权。
东汉光武帝:设尚书台,皇帝总揽大权。 汉初,郡国二制并行,诸侯势力坐大,对中央造成威胁。汉武帝后期设州为监察区,设刺史代表中央监察诸侯和地方高官。
东汉末年,州、郡、县三级。
魏晋南北朝 尚书省、中书省和门下省,三省体制逐步形成。
隋 尚书省、内史省、门下省三省 州、县两级
唐 中书省(决策)、门下省(审议)和尚书省(执行,下设六部),相权一分为三,三省相互牵制和监督,保证君权的独尊。此后历朝沿用。 州、县两级,唐太宗设立道作为监察区,唐肃宗时道成为州、县之上的行政实体。形成(道)、州、县。
唐朝中后期,节度使权力扩大,发展成藩镇割据局面。
宋
最高行政机构 中书门下 二府
最高军政机构 枢密院
分割宰相财政权 三司使
分割宰相行政权 参知政事
削弱相权,皇权进一步加强。
地方行政制度为路、州、县
元
综合汉蒙政治制度,中书省(行政,统领六部),枢密院(军事),宣政院(宗教和西藏事务)。 行省制度,除河北、山西、山东由中书省直辖外,地方设行中书省,平章政事为最高长官,行省拥有大权。边远地区设宣尉司进行管理。行省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它的创立,是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是中国省制的开端。
明 废除丞相和中书省,以六部分理全国政务,君主专制制度达到高峰。
明太祖设殿阁大学生,作为侍从顾问。成祖时内阁制确立。宣宗给阁臣票拟权。
地方设立布政司(行政)、都指挥司(军政)和按察司(监察)三司。
清 清初,议政王大臣会议权力高于内阁、六部,皇权受到很大限制。
康熙时,设立南书房,内阁、议政王大臣会议、南书房三足鼎立,集权于皇帝。
雍正时,设军机处,军机大臣笔录和传达皇帝旨意,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了顶峰。
四、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明:1、宰相制度的废除:①明朝初,沿袭元朝制度,由左右丞相统辖六部,管理全国行政事务。②明太祖朱元璋废除行中书省,设立布政司、都指挥司和按察司,分管地方的行政、军政和监察,合称“三司”。后下令废除中书省和丞相,以六部分理全国政务,宰相制度从此被废除。君主专制达到了新的高度。
2、内阁的创立:①明太祖废丞相后,设置殿阁大学士,作为侍从顾问。②明成祖时,选拔翰林院官员入值文渊阁,参与机密事务决策,史称“内阁”。内阁制度正式确立。③明宣宗时,又授予内阁大学士票拟权。④明朝内阁始终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或决策机构,而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⑤内阁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不能对皇权起制约作用。
清:3、君主专制制度的顶峰:①努尔哈赤建立后金政权后,实行部落贵族共同议政的传统。②皇太极设议政王大臣会议。还设内阁,置六部。议政王大臣会议的权力在六部之上。皇权受到很大限制。③康熙帝亲政后,设南书房,中枢机构一分为三,内阁、议政王大臣会议和南书房三足鼎立,互相制约,最后集权于皇帝。④雍正帝时,又设军机处,由皇帝挑选亲信的满汉大臣充任军机大臣。议政王大臣会议和南书房形同虚设,后相继撤消,内阁也名存实亡,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了顶峰。⑤清朝统治者继承明制,把君主专制制度推向顶峰,皇帝既是最高立法者,又是最高行政长官和最高司法者,不受约束和监督。这种绝对君主制极大地妨碍社会的进步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对中国社会产生了什么影响?
积极作用: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巩固,社会安定,经济发展和文化繁荣,为康乾盛世的出现提供政治保证。
消极作用:皇权极度膨胀,成为阻碍社会进步的重要因素。明清之际,英国等西方国家先后发生了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英国的光荣革命、美国的独立战争等),建立起资产阶级的统治,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而明清君主专制统治的空前强化,极大妨碍了社会的进步,从此,中国社会的发展开始大大落后于西方。
第二单元 古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五 希腊文明的摇篮
特点——地理环境因素影响
①经济:三面环水,港湾众多,特别是通向西亚的航路上遍布岛屿,有利于航海与文化交流。因此,希腊的商品生产和海外贸易较发达。
②对外关系:由于航海与海军对古希腊有重要意义,地少人多的古希腊人往往凭借这方面的优势向海外殖民扩张。
③政治:希腊城邦的特点是小国寡民,各邦长期独立自治;希腊城邦实行的公民政治,使城邦公民享有较充分的政治权利;尤其是雅典的民主制为后世提供了宝贵的借鉴经验。
雅典民主政治
梭伦:根据财产的多少,把公民分为四个等级,公民大会是最高权力机关,各级公民都可参加,改革动摇了旧氏族贵族世袭特权,保障了公民的民主权利,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了基础
克利提斯:设五百人议事会,轮流执政,
伯利克里:(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发放观剧津贴,是雅典在精神文化领域取得了辉煌成就
雅典民主政治的基本特点:是人民主权和轮番而治。
意义:①创新性:为人类提供了一种集体管理的新形式,创造出民主的运作方式,为后世民主政治的发展积累了宝贵经验。
②优越性:多数人决策,使问题考虑得更全面;公职人员有多数人选举产生,时期处于群众的监督之下,减少了以权谋私的可能性。
③文明进步:推动了文化事业的发展,使希腊文明成为古代西方、乃至整个世界重要的文明中心
局限性:①它仅仅是对公民群体而言,而非公民,例如外邦移民、奴隶和它国公民,都没有享有民主的权利;
②是男性公民的民主;
③一切公职由选举和抽签产生,这种轮番而治极有可能导致极端民主化,导致民主制的衰落。
六 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
《十二铜表法》:包括民法、刑法和诉讼程序,基本上是过去未成文的习惯法的汇编。他明确维护私有财产权和贵族的既得利益
意义:①是平民的胜利;(原因:因为有了成文法就得按律判决和量刑,贵族不能像过去那样随意解释习惯法。
②这项法律是罗马法的渊源,是罗马的基本法;
③局限性:根本目的是维护奴隶主的利益。
《民法大全》标志罗马法系最终完成
第三单元 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
七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
光荣革命 :根本原因:封建专制统治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1640年,英国成为共和国,1688 光荣革命
意义:实现了资产阶级掌握政权的愿望,推翻了封建专制的君主制,确立了君主立宪制,为英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政治经济的建立开辟了道路
《权利法案》:1689
内容:①从立法、司法、财政、军事等方面限制王权;
②把议会拥有的自由权力用法律的形式加以肯定;
意义:
①国王与议会关系:确立了议会主权,国王的权力受到议会限制;
②王权与法律关系:国王只能在宪法规定的范围内行使权力,英国建立了君主立宪制;
③统治方式变化:英国实行议会与国王集体统治,统治方式从人治转向法制,英国社从此进入了长期稳定发展的时期
特点:议会权力至高无上,君主统而不治
责任制内阁:首相掌握国家大权
①“光荣革命”后,国王逐渐退出内阁,成为“统而不治”的国家元首。内阁承担实际行政职责,其权力和重要性也随之增强;
②1721年,罗伯特?沃波尔成为英国历史上第一任内阁首相,主持内阁会,协调各部门的工作。责任内阁制形成;
③发展:19世纪中期,随着选举制的逐步扩大和两党制的发展,议会选举变成两个政党之间的权力角逐,大选中获胜的多数党上台组阁。
八 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
政治的严重问题:①邦联权利有限,无权征税,不掌握兵权
②各州的权利很大,有权征兵,征税和发行货币
③各地经常发生骚乱,社会动荡
④美国在与欧洲各国的贸易中也常常属于不利地位,经济的发展受到严重的影响
1787年,颁布联邦宪法,
内容:①规定美国是一个联邦制的国家,权利高于各州
②联邦政府拥有政治、经济、军事和外交大权
联邦制原则:规定了一个强有力的联邦政府,包括总统、一个全国性的议会、一个联邦司法体系;同时宪法让各州保留了较大的自主权;
总统:最高的行政权、军事指挥权、部分宪法否决权、任命高级政府官员权力;
议会:财政权和立法权;
最高法院:最高司法权、宪法的解释权
分权制衡原则: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互相制约
两党制的形成与发展
19世纪二三时年代,是美国两党形成的重要时期,19世纪50年代中期,民主党与共和党的对峙格局最终形成
九 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在欧洲大陆的扩张
艰难的法兰西共和之路
1789 大革命爆发
1791~~1792 君主立宪制
1793~~1804 第一共和国
1804~~1814 第一帝国
1815~~1830 复辟王朝
1848~~1852 第二共和国
1852~~1870 第二帝国
法国共和政体的确立
1875 国民议会通过了法兰西第三共和国的宪法
影响:共和体制最终确立,促进法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德意志帝国的君主立宪制度
⊙帝国元首是“德意志皇帝”。皇帝有权任命帝国首相和帝国官员;有权召集和解散联邦议会和帝国国会;有权签署和公布帝国法律并监督法律的实施;帝国军队由皇帝统率,军官均由皇帝任命.总之,皇帝是最高权力的掌握者.
⊙首相主持帝国政府,只对皇帝负责而不对议会负责;
⊙联邦议会和帝国国会是立法机构,行使立法权。帝国国会由选举产生,但它不能组成代议制的政府,不能自行通过任何一项对政府不利的法案,对政府没有任何行政监督权,唯一对政府起压力作用的就是批准预算。
德意志帝国实行君主立宪制,但具有浓厚的专制主义色彩
英、美、法、德政治制度的不同点
政体 国家元首及权力 政府产生方式 议会权力
与地位 权力
中心
英 君主立宪制 国王世袭;
国王仅扮演仪式性角色,是国家的象征 内阁由议会选举产生,并对议会负责,内阁首相是最高行政首长,拥有最高行政权和创意立法权; 议会是最高权力机关,国家权力中心 议会
德 皇帝是帝国元首,世袭;任命帝国首相和官员,召集和解散议会,签署公布法律和监督法律实施,统帅军队,任命军官; 皇帝任命首相与官员,首相主持帝国政府,只对皇帝负责。 直接选举产生,不能组成代议制政府,对政府没有监督权,只有批准预算权。 皇帝
美 总统既是国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脑;民选产生;掌握最高行政权、军事指挥权、部分立法否决权、任命政府高级官员和组织政府的权力; 总统任命政府高级官员,政府对总统负责 拥有有立法权、财政权,与总统、联邦法院相互制约 总统
法 民主共和制 总统既是国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脑和军队最高统帅;由国民议会选举产生;具有创议法律权、解散众议院的权力;总统与内阁部长共同向议会负责; 内阁部长由总统任命,总统命令须经各部部长副署,内阁向议会负责。 拥有选举总统权、立法权、创议法律权;总统和各部部长对议会负责,议会对政府行使监督权。 议会
核心特征:代议制民主;
议会拥有的共同的权力:立法权、财政权和行政监督权;
第四单元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十 鸦片战争
1背景:(1)在中英对外贸易中,中国处于出超地位。(2)英国为了扭转对华贸易的逆差,向中国走私鸦片。(3)工业革命后,英国急需打开中国市场,使中国成为他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倾销市场。
2中国的禁烟运动:(1)原因:鸦片输入严重危害了清朝统治。(2)对虎门销烟的评价:是中国禁烟运动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国侵略的坚强决心。
3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为了打开中国市场,掠夺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
4 虎门硝烟:面对鸦片危害,道光皇帝派林则徐赴广东查禁鸦片。林则徐在广东缉拿烟贩,收缴鸦片,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即虎门销烟。英国以此为借口,发动对中国的侵略战争。
《南京条约》的签订:1842年,清政府被迫和英国签订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主要内容:
①割香港岛给英国;(破坏中国的领土主权)
②赔款2100万银元;
③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破坏中国的贸易主权)
④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破坏中国的关税自主权)
①社会性质的变化:由封建社会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政治上,战前是一个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战后通过一系列不平等条约,领土、领海、司法、关税、贸易主权遭到严重的破坏,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经济上,战前经济上是一个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占统治地位的国家,战后中国封建的自然经济经济开始解体。
②社会矛盾的变化:由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开始变为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中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国民族的矛盾,成为各种社会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
,③革命任务的变化:战前是反对本国封建统治,战后既要反封建又要反侵略
④革命性质的变化:中国从此进入了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⑤思想领域的变化:“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思想开始萌发。
所以说,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是中国近代史开端。
鸦片战争后,英国又强迫清政府签订《五口通商章程》和《虎门条约》,英国从中取得了“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在通商口岸租赁土地、房屋和永久居住的特权。美国和法国也胁迫清政府分别签订《望厦条约》和《黄埔条约》,攫取了更多的侵略权益。
鸦片战火再燃:(第二次鸦片战争)
根本原因:英、法不满足鸦片战争的既得利益,要求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战争性质:侵略的非正义的掠夺战争;
①1856年,英法以“修约”讹诈遭拒绝为机会,联合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②1858年,英法联军北上攻陷大沽,进逼天津。清政府先后与俄、美、英、法四国分别签订《天津条约》。③1859年,英法联军再次攻占大沽和天津。1860年,侵入北京并洗劫了圆明园。④1860年,清政府与英法俄三国分别签订《北京条约》。内容:(1)增开天津为商埠;(2)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⑤第二次鸦片战争和《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的签订,使中国丧失大量领土和主权,出现中外反动势力公开勾结的局面。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加深了。
影响:在政治上,中国丧失了大片领土和主权:清朝统治者投外国侵略者,开始成为他们的附庸和工具,中外反动势力公开勾结,共同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
在经济上,外国侵略势力扩张到沿海各省,并伸向内地,方便了他们的倾销商品,掠夺廉价原料和劳动力,使中国难以抵挡资本主义经济侵略的冲击。
十一 太平天国运动
太平天国运动兴起的根本原因:腐败的封建统治和沉重的剥削,导致阶级矛盾激化。
①兴起:金田起义 1851年
②发展:永安建制 ,初步建立政权;定都天京 1853年,正式建立与清政府对峙的政权;
③全盛:1853-1856年进行北伐、西征和东征
北伐:目的:是为推翻清政府的统治。
领导人:林凤祥、李开芳。
结果:由于孤军深入而失败。
意义:牵制了敌人兵力,为西征和东征的胜利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西征:目的:为巩固天京革命大本营
领导人:赖汉英
结果:石达开大败湘军,巩固了天京
东征:目的:为断绝清政府财源,充实自己的经济力量
领导人:秦日纲
结果:夺取扬州攻破江北江南大营,军事上达到全盛时期。
主要内容:
①基本内容是关于土地分配,从根本上否定了封建的土地所有制。
②关于产品的分配,规定“天下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的绝对平均分配的方案。
(2)评价:《天朝田亩制度》是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颁布的革命纲领。
革命性:首先它明确主张废除封建土地私有制,成为几千年来中国农民斗争的最高峰;
空想性:平均分配土地和产品在当时无法实现,这种绝对平均分配的圣库制度违背了小 生产者的本性,也不能调动农民的革命积极性。
落后性:此纲领把小农经济作为追求的理想化目标,实际上没有超越封建主义的经济范畴。
原因:无法调动农民的积极性;由于战争的环境,无法实施;
失败原因:①客观原因:中外反动势力勾结力量过于强大,联合绞杀太平天国。
②主观原因:一是农民阶级的局限性。二是战略上的失误。
(3)教训:太平天国的悲剧说明,由于受阶级和时代的局限,农民阶级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
(4)历史意义:①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运动(性质),它是几千年来中国农民战争的最高峰。②它坚持14年,势力达18省,严惩了中外反动势力模③担任反封建反侵略双重任务。反对封建主义,加速了清王朝和整个封建制度的衰落和崩溃;反侵略,打破了西方侵略者把中国迅速殖民地化的企图。④一些领导人开始向西方寻求真理,探索中国独立、富强的途径。
《资政新篇》
内容:政治方面:主张民主
经济方面:学习西方,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
文教方面:兴办新式学校
外交方面:与外国自由交流,但不允许外国干涉中国内政
评价:《资政新篇》是洪仁玕1859年为振兴太平天国而提出的改革内政和建设国家的方案。它具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是先进的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它不是农民革命实践的产物,没有反映农民的愿望,没有实行。
十二 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
甲午中日战争 根本原因:日本明治维新后,大力发展资本主义,但国内市场狭小,希望从战争中寻找出路。(2)欧美列强持纵容态度。(3)朝鲜东学党起义,成为导火线。
战争的经过
(1)爆发:1894年日本海军在牙山口外丰岛海面突袭中国的运兵船,战争爆发。
(2)平壤战役:回族将领左宝贵牺牲;平壤失陷。
(3)黄海之战:邓世昌、林永升与舰同沉;北洋舰队主力尚存,日本取得制海权。
(4)辽东之战:聂士成率部抵抗;日军制造旅顺大屠杀。
(5)威海之战:丁汝昌自杀殉国;北洋舰队全军覆没(表明洋务运动的破产)。
《马关条约》
内容: 一、割澎湖列岛、辽东半岛、台湾及其附属岛屿给日本。二、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三、允许日本在中国通商口岸设厂。
危害: ①割地:破坏了中国领土主权,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②赔款: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便利了列强通过贷款控制中国的经济命脉。;同时,促进了日本经济的飞速发展;
③开埠:列强侵略势力进一步伸向内地;(最内地的重庆)。
④设厂:使外国进一步掠夺中国的原料和劳动力,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八国联军侵华
1900年,英、美、俄、日、法、德、意、奥八国联军借口镇压义和团运动,发动侵华战争
《辛丑条约》:。1901年,清政府与八国签订《辛丑条约》,
影响:①巨额赔款加深了中国人民的苦难;
②在北京设立使馆界成为列强侵华的大本营;
③清政府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最终形成;
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展开全部
历史必修一复习提纲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一、夏商周的政治制度
1、夏商的政治制度:①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朝的建立者是禹,我国早期国家政治制度开始于 夏朝, 启 即位后,王位世袭制取代了原始社会后期的禅让制。②商朝继承了夏朝的制度而稍有变化,有一套从中央到地方的行政管理制度。中央设有相、卿士,地方设有封侯、伯。
2、西周的分封制:①周武王伐纣灭商,建立西周。西周实行分封制,又叫封邦建国。武王把一定的土地和人民,分别授予王族、功臣和先代的贵族,让他们建立诸侯国,拱卫王室。根本目的在于巩固周王朝的统治。。义务:分封的诸侯有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和朝觐述职的义务。影响:分封制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扩大了统治区域, 形成了贵族统治阶级内部的森严等级“天子—诸侯—卿大夫—士”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一、夏商周的政治制度
1、夏商的政治制度:①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朝的建立者是禹,我国早期国家政治制度开始于 夏朝, 启 即位后,王位世袭制取代了原始社会后期的禅让制。②商朝继承了夏朝的制度而稍有变化,有一套从中央到地方的行政管理制度。中央设有相、卿士,地方设有封侯、伯。
2、西周的分封制:①周武王伐纣灭商,建立西周。西周实行分封制,又叫封邦建国。武王把一定的土地和人民,分别授予王族、功臣和先代的贵族,让他们建立诸侯国,拱卫王室。根本目的在于巩固周王朝的统治。。义务:分封的诸侯有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和朝觐述职的义务。影响:分封制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扩大了统治区域, 形成了贵族统治阶级内部的森严等级“天子—诸侯—卿大夫—士”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打开百度搜索“andy200126”你要的东西都在里面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