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树干?
2019-02-09 · 农业农村部直属的大型综合出版社
从根颈到第一主枝之间的茎段,也称主干。对树冠起支撑作用,是果树根系与树冠之间输送水分和养分的通道,兼有贮藏养分的作用。木本果树除少数丛状形果树外都有主干。实生繁殖的果树,其树干有发育阶段性上的差异。
树干是果树地上部最早形成的部分,只在果树幼苗期随新枝的生长而加长生长;经过一个生长季后,即不再加长,伴随树龄的增长而逐年加粗生长。树干的加粗量与树冠和根系的生长量呈正相关,而与结果量呈负相关。所以,树干是反映年间树体营养积累状况的一个重要标志。
树干粗度可用树干周长、树干直径或树干横断面面积表示。测量树干粗度一般在距地面20~30厘米处;或地表与第一主枝间的中点,并依树干高矮而定。通过每年的测量或一年中不同时期的测量,可以了解树干每年或不同时期的加粗生长量,可以大体了解果树在一个生长季节中消耗与积累的关系。为了减少误差,第一次测量时,在测量处做出标记,以后都在同一部位测量。因树干多近圆柱形,用干径可算出干周,用干径或干周可算出树干横断面面积,其公式如下:
C=πD
式中 D干径;C干周长;S干横断面积;π圆周率。树干生长量,幼树常用干径表示,大树多用干周表示。因树干横断面面积比干径、干周长度值更明显,故也有用横断面面积来表示的。
自然生长的果树,因种类不同,主干高度差异较大。如银杏、核桃、柿等,主干常高达2米以上,而桃、石榴、柑橘等,主干高度不足1米。同一树种、品种在相同的环境和管理条件下,矮干树比高干树,便于物质的运输交换和减少能量的消耗,有利于生长,一般表现树冠大、结果早、产量高和便于树体管理。生产上,果树主干高度因栽培制度和管理条件而有不同要求。一般情况下,大多数果树,经过定干,主干高度为30~70厘米。粮果间作的果树,为便于在树冠下种植间作物,主干宜高;冬季严寒地区行匍匐栽培的果树,为便于埋土防寒,主干宜矮。
香蕉在花芽形成前的地上茎是由覆瓦状的叶鞘,层层紧压重叠而成,也起着主干的支撑和运输作用,故称假茎。
生产上,对树干的管理措施有环剥、倒贴皮、涂白和刮除粗皮、病皮等措施。
树冠
树干以上所有着生的枝、叶所构成的形体。对无主干的丛生形果树则指树体的地上部分。由中心干、骨干枝和枝组构成。树冠的形状,在果树学中通常称树形。树冠是果树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也是果树结果的部位。衡量树冠,一般以树高、枝展及骨干枝的结构和分布为标志。树冠的大小、形状、结构和树行之间的树冠间隔,影响果园群体的光能利用,果园劳动效率和经济效益。生产中,常根据树种、品种的生长结果特性、生态条件和栽植方式,选用适宜的树冠形状。
树冠的形状
果树树冠外形大体可分为自然形、扁平形和水平形三类:①自然形。又分有中心干、无中心干两类。有中心干的自然形,其主枝在中心干上排列不分层的、树冠较高,如枣、银杏、核桃、杨梅等果树一般常用的圆头形、圆锥形或自然圆头形等属于此类;主枝在中心干上分层排列的,一般分2~3层,层间距较大,是苹果、梨等常用的树形,有半圆形、疏散分层形等。无中心干的只有一层主枝,着生在主干上,呈扁圆杯状、或自然杯状形、短锥丛形等。②扁平形。包括篱架形、树篱形,如葡萄、树莓、猕猴桃等的单壁、双壁篱架形等。③水平形。树冠叶幕呈平面,一般用于蔓性果树,如葡萄、猕猴桃等的棚架形及寒地苹果、桃等的匍匐形、盘状形等(见树形)。
树冠体积因树冠形状不同而异,其计算法如下式。
圆头形(包括自然圆头形和主枝开心圆头形)为:
圆锥形(包括主干形、纺锤灌木形、狭长纺锤形)为:
半圆形(包括疏散分层形、变则主干形)为:
扁圆形(包括杯状形、自然开心形)为:
式中D为冠径;L为树高;H为树冠绿叶层高;a为371319;л为圆周率。
树冠伸展的范围称枝展,亦称冠幅。一般以树冠的纵、横径平均计算,以厘米或米表示。
影响树冠生产力的基本参数①树冠大小,树冠有效容积(结果部位所需最低相对光照)区占有的比例。树冠小,有效容积相对较大,叶片受光较好,树冠生产效率较高;树冠大,群体叶幕形成慢,早期光能利用差,延迟结果。同时,修剪、喷药和采收等操作不便;树冠过小,会使结果平面化,叶面积系数过小,影响光能利用。但是,树冠超过一定限度以后,优质果的比例随树冠增大而减少。②树冠形状。自然形、扁平形和水平形三类树冠相比较,在解决密度与光能利用、密度与操作管理的矛盾中,由于扁平形的群体有效体积和树冠表面积大,所以为最好,自然形次之,水平形最小。一般来说,扁平形树冠产量高,品质好,管理方便,已成为现代果园的主要树形。自然形的树冠,比如盛果期的苹果树,如果冠形达到冠径与树高的比值为1.4,呈扁圆形或有明显层间距离的疏散分层形时对生产有利。③树冠结构,树冠结构影响叶幕结构和光能利用。为了实现高产优质、简化修剪和提高劳动效率,果树树冠结构应趋向于简单化。